[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5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中国在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之乱以后,民族主义,便在各地抬头,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领土及经济的不断侵略,以及历代弊政等的原因,遂将清朝近三百年的政治根基,动摇起来。尤其在甲午战争及戊戌政变之后,一时间便见到了庶政革新的机运;又由于西太后的专权,以及汉民族的觉醒,便结束满洲王朝的统治,那是起事于清溥仪宣统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华民国。
 
第一节 庙产兴学
 
由于佛教僧侣的素质低下,在此失去新生活力的非社会性的佛教之中,当然也没有谁能把佛教导向新的发展。然在一般的知识分子,在为适应时代而设立新教育机构的着眼点上,便对已成游览场所,或为游惰僧尼住处的寺庙,动了利用的构想。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即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国学)为体,西学(洋学)为用;为了急速地实施此一新教育,以挽救当时的颓势,着《劝学篇》二卷,上奏皇帝,建议利用寺院及道观建筑和土地。到清末民初,实施庙产兴学的风潮,便震撼了整个中国的佛教界;同时,又有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公然兼并庙产。虽然有百日维新的光绪亲政改革,却被西太后等守旧派,弹压了下去,庙产兴学,则于此后,仍继续实施。民国初年,在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等,发生着急剧转变的新社会中,不但要转用寺院及其财产,并且显著地出现了一种思想,认为在此新社会中,寺院和僧尼,都是不必要的东西了。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二节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运动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八节 《大藏经》之出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四节 慈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六节 太平天国与清末佛教的崩溃..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八节 《大藏经》之出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六节 真..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三节 《魏略》的记载..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五节 佛教史学的发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大义今释 第四章 物理与精神世界同为自性功能的显现[栏目:南怀瑾居士]
 《佛说法灭尽经》白话[栏目:超然法师]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栏目:月悟法师]
 问42 这种禅修方式究竟有何利益?[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因果不爽[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不再执着七情六欲[栏目:找回自己]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七、求学的态度[栏目:慈航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二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快走始得[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