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213

  问:《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师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住"就是住著,就是妄想执着的意思。比如说,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做了好想,生了知见,就攀缘、妄想、执着这一种事物。心里住著在这一法上,妄想执着这一法,在这一法上做好想,贪著,希望它现前,保留,别失掉。这种贪心、妄想执着心,都是生死。这就是住著,就是妄想执着这一法,抓住不放,不肯放舍,所以建立种种虚妄心行,就是无明妄想。我们哪一种事物也不攀缘,也不妄想执着它,心无所住著;哪一种事物我们也不妄想执着,那么妄心就不得建立,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生灭妄想自然歇之。妄心歇了,我们本具之佛性,本具之智慧之性就会开发,那么本觉佛性自然会显发。妄心不生了,那么清净心生,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当无所住著。好的事情,当体即空,无我我所,如同梦幻,就像水中月、镜中像似的。所以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可得,所以我们也不去攀缘,也不去妄想执着,对于这种好的事物心无所住著,现前就和没现前一样,也不贪爱,也不妄想执着,我们就会在这种事物上面得解脱。如果我们做好想了,去攀缘、妄想、执着,反过来就逼迫、障碍、系缚我们,苦得不得了。心若生时即是罪生。心生了就是罪业之相。所以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不攀缘,不妄想执着,那么反过来,这种事物就成为我们修道的善知识。逆顺皆方便嘛,反而帮助我们成就了道业。它若不现前,我们还不能降伏我们的贪爱之心;它现前了,我们就不做好想,就不贪住,就不妄想执着,这样把我们无始劫来薰习的贪爱之心就降伏了,所以它帮助我们成就了道业;那么坏的境界现前了,也不可得,也莫做坏想,也不攀缘,也不妄想执着这一种坏的事物,心无所住著,所以我们在这种逆境上能降伏其心,不嗔恨,不烦恼,不危害,就能达到心上的平衡。反而这种坏的境界就成为我们的善知识,帮助我们成就道业,所以逆顺皆方便,好坏本平等。同一空故,不可得故,平等性故,无我我所。应当这样观察,唯是一心,更无它法。
  好的、坏的事情,都不是我们的本觉佛性,都不是我们的本来佛,所以我们不应当强行主宰,要随其自然,它现前就现前,不现前就拉倒,这不是挺简捷明了、利落的事情吗?不好的事情现前了,我们做了不好想,去攀缘、妄想、执着,反过来,它就逼迫我们,障碍我们,系缚我们,苦得不得了。《金刚经》里不说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不取法相。好也莫做好想,这就叫"不取于相";坏也不做坏想,这也叫"不取于相",不取于相就是不生知见。不做好想,不做坏想,就是不生知见,妄知妄见不能生,就会"如如不动"。我们憎爱的妄情就不能生起,所以思惑就不得成就。"不取于相"就是对这种事物不做这种事物想。比如这个桌子,我们看见桌子了,眼根对色尘,桌子本空,不可得,本来不有,我们不要妄起知见,也莫做桌子想。这样不取于相,就不能唆发妄情,憎爱、取舍、好坏这些心都不能生。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安住自性,纷繁之事就不会扰乱心神,自然清净本然。《金刚经》不说嘛: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就是但不妄想执着,心无所住著,不住好,不住坏。因为我们的本来佛清净本然,不属好,不属坏,没有好相,没有坏相,没有善相,没有恶相,没有佛相,没有众生相,唯是一心。我们如果能这样正念谛审观察,降伏其心,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即相离相,不是灭相。离相就是但不妄想执着,我们的无明妄想就没有依据。也不是让我们失掉什么,本来具足,无欠无缺。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下一篇:向佛发愿,还用天天发吗?
 为什么佛要吉祥卧呢?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什么是心不相应行法?
 光念佛号能不能开智慧?逆境来了之后,能不能辨别是非?光念佛是不是一种执..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今生没做什么坏事,前世也不知道自己做啥孽了,今生就寻思供佛就什么都好了..
 《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不信仙、外道、鬼神)那(仙)不找你麻烦吗?
 大师,您说有病要治病吗?
 吃肉边菜可不可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省三则(刘先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二四 爱欲品[栏目:法句经]
 听闻佛法,把上师当做佛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相应33经 善法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