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948
  问:《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师父: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如果是佛法,我们妄想执着它,那么举体都是妄想,就不是佛法,而是众生法了;众生法,我们不妄想执着它,心无所住著,那么一切法都是佛法。我们就于一切事物上得解脱。就是这个意思。一切法都是佛法,法法皆如嘛。
  僧肇大师有这么一句话:"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就是因为我们攀缘、妄想、执着这一切事物,所以被这一切事物所系缚,所逼迫,所障碍;如果我们在这一切事物上都不建立虚妄心行,那么我们就于一切事物上面得解脱。一切法皆是佛法。无心于伏物,我们要想降伏这种事物,就得在这种事物上不建立虚妄心行,这就叫"无心于伏物",如果我们在这种事物上不攀缘、妄想、执着,不建立虚妄心行,那么这种事物就被我们彻底降伏了。不是起心去降伏,在这个上面起心,反而被它所系缚。僧肇大师说的这句话就是般若实相的道理。般若是智慧。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物就是一切事物。
  正因为我们攀缘这种事物,妄想执着这种事物,认物为己,心被境牵,所以才有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我们去攀缘、妄想、执着这种事物,反过来这种事物就逼迫我们,障碍我们,系缚我们。说个通俗的例子,比如说这种事物,我们把它忘了,三年之内没想起它,在这种事物上无心,那么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就不会受它的逼迫、系缚和障碍,就于这种事物上面得解脱。你比方说,我们故去的亲人,十年没攀缘,没想起来,那么我们就不会悲伤、忧愁、痛苦,可是一想起来,一攀缘,一妄想执着,我故去的亲人如何如何,马上唆发了妄情,就悲伤、痛苦,甚至流泪,这不被这种事物所系缚和障碍吗?这是亲人,仇人也是这样,一想起我们的怨家、仇人,格外嗔恨、烦恼,要骂,要打,要杀,互相危害。这叫怨憎会苦。因为我们攀缘了这种事物,所以不能清净本然。因为我们这个心每天攀缘这种事物,攀缘那种事物,妄想执着这种事物、那种事物,所以纷烦之事扰乱心神,不得安宁,就是烦恼。我们把身心放下,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清净本然。或者把身心放下,一心修禅定,什么也不攀缘,这个粗重的心歇下来了,微细的心歇下来了,最后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连自我的身心都了不可得,就是因为心灭则法灭。我们心念一起了,一攀缘这个身心,感觉这个沉重的赘累、粗重的身心就是一块障碍,苦得不得了。一动这疼,一动那疼,所以种种逼迫,性常逼迫。心生法生,心念若彻底歇灭了,身心都了不可得,不是把它灭掉,就是现在目前如果我们用功相应了,能够把心歇下来修禅定,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历历明明,所以能够身心愉悦,智慧增长。
  因为这个心是罪恶的体、生死的体、苦的体,它一生起来,整个身心就躁动不安。性常逼迫,妄心妄身它的体性就是常恒地自我逼迫。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没有天灾人祸、刀兵寒冷,没有外苦逼迫,可是也感到苦,这就说身心它是个苦果,性常逼迫,身心在不停地生灭,身心器质在不停地变化,这是苦。另外四大地、水、火、风色身六根往衰老、死亡、坏烂的方向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就是苦,行苦。但是心为根本,心是主宰。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上讲无相,怎么样是不执着有,还不落空?
下一篇: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念佛总有妄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去掉?
 什么时候能念佛念到三昧呢?三昧是怎么个意思?
 不持楞严咒不能成就,这种说法对不对?
 在家居士吃三净肉,可以不可以?
 受菩萨戒,可不可以穿皮鞋?
 今生没做什么坏事,前世也不知道自己做啥孽了,今生就寻思供佛就什么都好了..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为什么佛要吉祥卧呢?
 如果说就一心念佛而不去深入佛理悟明大事因缘,怎么可以对待外界环境呢?..
 有的人给人治病,焚化纸钱...如法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相信无常正是业力沉重之表现[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壹壹零 无上密法[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栏目:张秉全居士]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5 附录[栏目:法海集]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鹿野苑初转*具足三宝[栏目:传喜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三节 无住心体[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相应21经 戒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五○三 萨提坤巴(枪群)妥鹦鹉本生谭[栏目:第十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