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4
  问: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师父:境界现前时,佛在经里不这样说么:"见与见缘并所想像,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我们能见之心,所见之物,本来不有,我们妄想若歇下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若不向外攀缘六尘境界,那么这个妄心就无有是处,没有它生起之处。我们众生都是向外攀缘,数数起心,去攀缘这一切事物而建立种种妄想,种种心,这就是生死,也是苦,也是罪。所以我们念佛修行,就是为了降伏其心。这个心,是生死的体、苦的体、罪恶的体,心得不到降伏,总是徒然,就是没有实际利益。

{返回 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着相”,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光念佛号能不能开智慧?逆境来了之后,能不能辨别是非?光念佛是不是一种执着?
 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
 皈依三宝的弟子,每天早晚课都得念吗?
 “着相”,是怎么回事?
 没有吃净口素,但想念咒的时候,念净口业真言可以吗?
 吃肉边菜可不可以?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诸行无常,诸受是苦,当体放下,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
 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地藏经》里讲的山神、树神围护,不也是讲究神么?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答边润寰问(三则)[栏目:太虚法师]
 相应59经 烦恼潜在趋势的根除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与某某居士谈会集本[栏目:宗舜法师]
 龙舒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顺其自然即是“修德”[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水果[栏目:一生要素]
 古人糟粕[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相应20经 礼拜僧团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