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习禅时必须具备的方便行?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8
习禅时必须具备的方便行?
 
做事必须先有愿望、志向,才会朝方向、目标去执行。学习禅坐的人,也必须具备学习的欲望及动力,驱使你在禅修上下功夫。《小止观》提到要修学止观的人,须具备五种方便行: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一切法门,都以此五法为方便。
 
一、 欲:
这里的「欲望」不是五欲的欲,而是对善法的欲望,含有志、愿、好、乐的意义。例如出家修行必须自己发心才可以,自己心中的确喜欢,想走这一条路,且愿「志求佛道,欲离世间妄想巅倒」。亦如诸佛菩萨所发的大愿,无一不是以「愿力、乐欲」来广度众生。
 
二、 精进:
既然要修禅定,就必须严守戒法、舍弃恼乱身心的五盖,早晚坐禅,专精不懈。如同钻木取火,不发热终不停止。想修禅定的人,应这样想:「如果我不修行的话,就不会得到好果报;如果我自己不修行的话,别人不可能替我修行;如果我修行的话,才会有智慧功德。」这么想之后,就会为自己求智慧,精进修行。如:世尊七日翘足,赞叹弗沙佛,因精进故,早弥勒菩萨成佛。
 
三、 念:
正确了知世间尘,劳虚妄不实,可轻可贱;唯有修行才能了生死,成等正觉。假使修禅定,就能透过禅定力,断除烦恼,开发智慧。有此一念心,常持不失,有助于善法的修持。
 
四、 巧慧:
以善巧运作智能,筹量世间的快乐,如昙花一现不实;出世间禅定智慧的快乐,究竟清净。另外,修禅定时,应知身心内外的种种方便,时时调和,巧妙运用,以速得禅定,这就是巧慧;时时知道身心状况,而运用止观善加调适,这也是巧慧。所谓「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是巧慧的真实面貌。
 
五、 一心:
念力分明,死心塌地,专心一志修持。禅坐的人,有此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就要一门深入,心无旁骛。譬如念佛的人,知道念佛的利益,方法后,决定一心念佛不懈,故说「巧慧一心」。
 
具足这五种的方便行,与之前所说的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就是修习止观坐禅的二十五方便,具备此二十五方便,就可以正修止观了。{17}  
                   2004.04.23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如何对治身心的障碍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时的十六触
 天台小止观 持戒与禅定的关系
 天台小止观 总说五停心观
 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六
 天台小止观 二十五方便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五 其他
 天台小止观 历缘对境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潘桂明)[栏目:佛教与教育]
 相应25-44经(略去)[栏目:相应部 50.力相应]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原来吃素最健康 第六章 运动[栏目:原来吃素最健康]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50~159)[栏目:傅味琴居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二节 十八界空[栏目:唐普式居士]
 如何做到精进至诚除昏散?(妙莲老和尚)[栏目:精进]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九章 六入处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跨越命运的栏杆[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第一则:你不要赖佛逃生[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