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修持止观的方法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1
修持止观的方法
 
在佛法的实践上,止与观是最核心的两大项目,其内涵等同于定与慧。所以原始佛教时代,佛弟子以名色作为修止观的对象,断除无明及对三有的贪爱而证得解脱。智顗大师提倡修学止观,其用意也是如此。《小止观》正修行部分,所列方法有:坐中修止观与历缘对境修止观。
 
一、 坐中修止观:
平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可以用止观来调伏身心;如走路中举止安详,心不放逸;住(停止)中可以正念思惟,如法安住;坐中形体端正,绝诸外缘,内观实相;卧中则作吉祥卧,正念相续,心不昏沉散乱;如是修行,易成道业。但其中,卧多容易昏沈,住中容易疲劳,行中气多浮躁,故以静坐比较容易收摄妄念为胜。所以,坐中修止观有五种用意:
 
(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初修止观的人坐禅时,粗乱心重,应修止或修观来对治。这粗心包含烦恼妄想,故在此以三止、五停心观来对治。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坐禅时心静下来,就容易落入昏沈、或轻躁不安、或心暗塞无法起念,这时用止治浮病、用观治沉病来对治,以助定心的调适。
(三)随便宜修止观:上座后的心境,常因时节而不同,可以随着自己当下的心境,选择修止或修观,来调适身心。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细心,指我们的微细意识。调伏我们粗乱的心,就能入禅定中。定中心较细,会有法乐生起,此时容易执取,故须用止观来对治贪念。
(五)均齐定慧修止观:坐禅时因修止或修观而入禅定,虽入定而无观慧,会成为痴定,不能断除烦恼;或修观,智能分明,惟定心微少,心易散乱。只有定慧等持,方成道业。
 
二、 历缘对境修止观:
指修止观的人,非在静坐中才要调伏身心,一切时中,不论行住坐卧、作事、讲话,或是六根对六尘境,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意对法,均需应用止观,对境炼心,巧把尘缘作佛事,让自己的心,时时保持清净,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们打坐时,善用止观调心,不依身、不着心、不依三界,就可以「任性逍遥,随缘放旷」。{19}                  
 2004.04.27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天台小止观 总说五停心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天台小止观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
 天台小止观 如何对治身心的障碍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四、业报得病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四 用止观治病
 天台小止观 习禅时如何调呼吸?
 天台小止观 随便宜修止观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均齐定慧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对治散乱心的数息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六章 神秀慧能的偈诗[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六)修行觅心法时该注意什么[栏目:圣者言教]
 放蒙山是念佛人对治怨业病之法[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佛性在那里[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五 第四佛 须曼那品[栏目:佛种姓经]
 论医僧的历史贡献(薛公忱)[栏目:佛教与医学]
 修行莫贪快[栏目:宣化上人]
 放下心事[栏目:日常的佛心]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