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返回 湛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5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在论坛发表题为《四众弟子对汉传佛教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四众弟子努力下,无论是在教风、戒律建设,抑或教理教义的探索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大乘八宗齐头并进,佛道儒相得益彰,佛教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在佛教发展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一批有识僧人挺身而出,如印光法师等高僧明昌佛法,潜挽世风,圆瑛法师专精《楞严》归心净土,虚云禅师承续五脉力兴禅宗,弘一法师弘四分律持戒精严等等。在积极弘扬传统佛教精髓的同时,太虚大师等则积极进行义学创新,主张以禅宗为主体,发掘各宗优点,探索人间佛教理论,复兴汉传佛教。民国时期,在僧侣和居士共同努力下,全国性的佛教组织也开始建立,佛教发展进入新时期。

当前,两岸三地佛教界各具特色,交往甚密,对三地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深远。展望未来,佛教在信仰、道风、教制、人才和组织五大建设等方面,任重道远。未来的佛教,应是积极利用新科技手段传播佛法的佛教,是积极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的佛教。在关爱生命、慈善救济、心灵环保主题上,佛教僧团将积极发挥自己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倡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佛教新风,为世界和平,人间幸福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湛如法师简历

湛如法师,1968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委员。

1984年至1992年,先后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厦门大学历史系求学, 1988年至1993年担任厦门闽南佛学院讲师,1993年至1998年留学于日本驹泽大学佛教学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进行博士课程的学习与研修,完成了博士论文《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并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在北京大学东方学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完成了《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的出站报告。2000年1月博士后出站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工作一年,2001年调回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至今。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一年。

学术著作:

专著:《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此外,还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学术》、《文史》、《敦煌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有6篇被CSSCI收录。

研究领域:佛教与佛教文献  印度部派佛教  敦煌佛教  佛教制度
 

 


{返回 湛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
下一篇:《印度学讲义》读后
 试析《大般涅槃经》的核心思想
 讲经说法已产生持续性效果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2001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总结发言
 湛如法师与浙商谈心:商场即道场
 全球伦理背景下中韩日三国佛教的社会责任
 世界佛教论坛主旨思想辨析
 湛如法师访谈--怀念妙老 感恩闽院
 《印度学讲义》读后
 浅谈《楞伽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本清源话台密[栏目:陈士东居士]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栏目: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6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妙音唤醒忏悔心(程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那先比丘经 8 以智者提问便与王对答[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出家人也有时间上网访谈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与生命相约 超越生死[栏目:一行禅师]
 寿份无量--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修持延寿法门的方法)[栏目:祈竹仁波切]
 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栏目:玄奘精神]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八课 诸家的判教 (二)[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