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随念三宝经释 第5课
 
{返回 随念三宝经释·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8

随念三宝经释 无尽吉祥妙音

(第5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随念三宝经释——无尽吉祥妙音》。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部经的引文。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经的正文。经的正文分了四个科判: ① 名义;② 译礼;③ 正文;④ 末义。

首先我们学第一个“名义”。名义里面将梵、藏、汉这三种语言对应起来——梵语:啊呀咋啦咋呀阿呢磨得斯砸;藏语:怕吧滚球甚基色咋不多;汉语:《随念圣三宝经》。一一对应的时候,梵语的“啊呀”对应藏语的“怕吧”对应汉语的“圣”,“咋啦”对应“滚球”对应“宝,”“咋呀”对应“甚”对应“三”,“阿呢”对应“基色”对应“随”,“磨得”对应“咋不”对应“念”,“斯砸”对应“多”对应“经”。这是梵藏汉三者来对应,从这个对应上面我们看到,其实藏语、梵语的次第和汉语的次第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三种语言对应以后得到的汉语,按照我们汉语的习惯来排,应该叫做《随念圣三宝经》,所随念的就是“圣三宝经”,动词在前面,名词在后面。

从广义上讲“圣”的意义。我们大家都会接触到这个字,这个字不仅是我们佛教徒会用,其他世间的一些宗派也会用“圣人啊圣境啊圣法啊……”他们也会用这些。其实就是有一种共通的意义——很超胜。我们为什么说“超凡入胜”呢?就是说他很超胜。从超胜的境上面都可以叫做“圣”,叫做圣人啊这些。在儒家也讲孔子是圣人,这就是说他很超胜,这个对境他是一个超胜的人。所以用了一个“圣”字,这是共通的。但是,把这个字用到我们《随念三宝经》中来了解的时候,它的侧面就会确定下来,也就是说超越世间的一切法就叫做“圣”,完全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法。

怎么理解“超越世间的一切的法”呢?“三宝”这个词中有一个“圣”字,我们还是需要去了解它,不了解的话,我们就会错过它。首先我们去看这个“圣”字用在佛上,就是因为佛陀他是断证究竟的,超越了世间,解脱了二障的束缚,现前了正等觉,也就说他断证功德究竟圆满,这是世间所做不到的。世间不仅没有断证圆满,甚至也无法有一分真正的断、有一分真正的证,没有断一分障,没有证一份德,这是世间所安住的境界。佛是圆满断证功德的,世间任何一个人无法与佛相比,所以称佛为“圣”,用“圣”来冠在三宝之前。这样,我们就能从佛身上去了知他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世间。因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苦的因和苦的果,而佛陀通过断证圆满就解脱了一切苦因苦果,甚至能够实现一切的大乐,他超越了这一切世间,是一切世间所不能及。我们世间人都是被五蕴六尘所控制的,没办法超越这样子的世间法,而佛陀完全超越这一点,所以叫做“圣”。

法上面也有“圣”,因为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教法,都是超越世间的,因为世间的一切宣说都没办法是一个真实无伪的宣说,都是由于无明不了知,而宣说了种种虚妄不实的学说。这些没有丝毫的价值,实际上都是一些思想的垃圾,这些垃圾对于寻求解脱的修行人来说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一个求取安乐的修行人来说也是毫无价值的;对一个想彻底摆脱痛苦的修行人来说是毫无价值的。这是因为佛法确实是一个真理。前面我们观察圣法的时候,讲到它唯一能够让我们解脱轮回、彻底地改造我们的命运的一个法门。这是超越了一切世间,一切世间当中找不到这样子的法。僧的侧面也有“圣”,就是讲圣僧。圣僧就是因为他证悟了一地以上的时候,就超凡入胜——超越了世间。

所以,圣僧不可思议,圣法不可思议,佛陀不可思议,这些都用一个“圣”字来贯通,而不能够用“凡”去运用——他每一个侧面都是超凡的,都不是我们世间的一个法。世间任何一个法找不到三宝这一法,三宝这一法是超越了一切世间,法法都是超胜世间的,所以叫“圣”,三个侧面都是如此,所以叫做“圣三宝”。

“宝”字也是很重要,其实“圣”和“宝”这两个字都是要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的地方。“宝”就是讲到我们在世间,都会觉得一个宝是很宝贵的,一旦什么东西成为宝,我们就会觉得他是一个我们珍爱的对境。如果我们没有觉得佛法僧是最为宝重的、最为珍贵的,我们就不会生起对它的随念,所以要认识这样的功德,就要认识这个“宝”。

这个“宝”就是在《宝性论》当中通过六个侧面与如意宝做对应,而了知三宝的功德。上师在讲经中就讲到“实际上三宝的功德甚深广大,单纯语言最多只能是相似的表达”,这里是通过宝的比喻来表达,其实就是一种比喻的方式来称三宝,没办法说是佛法僧是什么样的一种具体的功德,你没办法一下子说完,它是一个甚深广大的、不可思议的一种宝重的对境,所以就用和如意宝相似的六种侧面而显发它的六种功德相。

佛法僧三宝在“宝”上面所体现的有六个侧面:第一罕见,第二无垢,第三具有势力,第四庄严,第五殊胜,第六不变——由“罕见、无垢、具势力、庄严、殊胜、不变”这六个侧面显示了“确实是宝”。这六个侧面如意宝它有,而三宝——佛、法、僧也都具有,所以具有这六个功能相,我们就说叫做三宝。假如你遇到佛法僧,遇到三宝之后,居然不觉得是宝,把它当成是一个平常之物,把它当成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把它当成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去接触、人人都有资格来享受的东西,这样子的话你就错解了,你没有认识到他的宝重。

就像莎士比亚在他的《仲夏夜之梦》中写了这么一句话:“需要以生命为带价来偿还你所犯下的错误”。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觉得三宝是真正的宝,我们就犯下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误。而我们犯下了这个错以后,将会需要用我们的生命作为代价来偿还。因为我们把它当成是一般的一个东西,不稀罕它,那么你就不会充分地在上面开显它的受用——这些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利益我们的这些力量。我们就会失去这种开显和受用的机会。一旦我们没有在三宝门中获得巨大的利益,空过一生,那么我们将会远离三宝,最后就是以无尽痛苦的生命作为代价来偿还我们犯下的对于三宝不认识到“它为宝”的这样子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我们是犯不起的,一旦犯了这种错误的认识,那么我们所付出的带价是极为惨重的。

所以对“宝”字的认识啊,其实是作为三宝弟子所需要去深刻透达的,如果这点透达不清楚,那么我们将会依靠自己的一颗无明心识而葬送自己的宝贵的生命意义。所以这个宝字要去仔细地认识退。

其实,当我们对于前面所说的“圣”字啊、“宝”字啊,一字一字地去仔细地思考的时候,我们越是想得具体、越是想得多,你转变内心的力量就越会很具体、越是很强大。所以我们需要很具体地、反复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想这些字句,想多了你的内心自然而然就会感动而生起一种转变自心的力量。修皈依就是要通过具体地学去了解它,才能够去生起转动内心的这种修行。所以,这些法相都是和我们的实修是直接相连的。你要修皈依,实际地去实现皈依的这个转心的力量,如果你不是字字句句地去做的话,你可能就是一个很模糊的随念,很模糊的随念它的力量也是很模糊的,不可能很具体深透。所以要想深透到我们的灵魂、去感动我们,真的是让三宝在灵魂深处抖动了我们这种心,让我们确实是感觉到面对这种三宝是何等之幸运。那样子的话我们就必须修行这样子的具体的这些法相。

这个“宝”字也许我们以后也会遇到,但是真正说从六个方面去具体介绍的,除了《宝性论》以外,其他地方虽然也会介绍,但是都不会超过这六个侧面。所以只要把这六个侧面一认识清楚了,其实我们忆念三宝的时候就有内容了、就有具体的转心的力量。这些都是实修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去了解一下,首先从比喻上面去了解,然后再从意义上面去认识。比喻上面了解就是在如意宝的这六个侧面去认识,如意宝它确实有这六个侧面,然后从意义上面再归入到三宝上面去一一的了解:为什么三宝有这六个功德相?

如意宝的六种功德:首先,如意宝是很稀有、很罕见的。我们现在世界上面有谁能够说是见到如意宝?现在这个世界上面没有一个人拥有如意宝,这都是需要有大因大缘才有这种奇遇的。所以如意宝不是稀松、平常之物,不是大家都见惯了的;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很罕见的,甚至到现在我们大家都没见到如意宝。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有如意宝:哪会有这种好东西,是这麽神奇的吗?在这个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东西?这种好东西大家都不敢相信,就是因为太罕见了,在这个世界上它晃了一下就没有了。如意宝就是这样子的,很罕见。

第二,如意宝上面没有任何垢染,非常清净。它不象其它物品,它自身上面是极为清净、无有尘垢的,所以它是本体极致清净。

第三,如意宝上面具有势力。如意宝的势力有多大呢?我们祈求什么就得什么——祈求衣服得衣服,祈求财富得财富,祈求其它的受用得其它受用——满足一切所愿。你欲求的一切受用它可以给你,这是它的力量太大了,和其它的物品力量都不一样。我们说柱子有柱子的力量——它能撑起一个梁,但是它没办法给你这些受用的东西。有一百块钱一百块钱的力量,有一万块钱有一万块钱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都比不上如意宝。如意宝可以出现这一切,而这一切都无法出现如意宝。所以如意宝具有巨大无比的势力。

第四,如意宝是世间的庄严。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只要有如意宝就会显得庄严无比。如果在世间有一块宝石,晶莹剔透、光辉四溢,这个时侯会引来大家的目光,大家都来关注它:天啊!真的是无上之宝!就会这样端严影射人心。

第五,就是如意宝它很殊胜,它不是普通之物,普通物品与它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叫做殊胜。“殊”就是“殊特”或者叫“特殊”,“胜”有“超胜”的意思,也就说是特殊,只有它才具有的,这样子的法它超胜了一切庸庸凡凡之物,而成了一个不普通的不寻常的法,所以叫殊胜。如意宝就是这样子很特殊、很超胜。其它的我们都见惯了,就是如意宝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见得到,即使以前有见过如意宝的,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所以这个法不是平常的事物,大家会觉得是最奇特的、最殊胜的、超胜了一切万法的,所以叫做殊胜。

第六,如意宝具有不变的功德相。它呢,不论你用火来烧它,还是用土来埋它,还是用水来淹,它的质地都不会改变的。它的这种质地是一种很坚固、不容易被推坏,所以它具有这样子的功德相。

这六种功德相我们一了解的时候:天啊!这种如意宝确实是很不可思议,在人间要得到这种如意宝的话,其它所谓的金钱、其它所谓的宝物这些相形之下就算不上什么东西了。

三宝比如意宝还要宝贵。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现在获得的三宝是如何的不可思议。它确实是无上之宝。首先从第一个侧面:罕见。前面我提到说:遇到了三宝是一个奇遇,遇到如意宝其实也是一个奇遇。谁能够遇到如意宝呢?可以说很难遇到。不可能说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如意宝的,必须是一个奇遇的一个遭遇才能够有如意宝。就象我们走在路上的时侯,你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捡到千万上亿的钱的,你即使捡得到一千万一亿的人民币,但是你没办法说是你捡得到,随随便便在这个世界上面能够捡到如意宝,也许你能捡到这样、捡到那样,但是你捡不到如意宝,甚至你要捡到其它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如意宝呢?所以这就是所有的奇遇中最大的奇遇。

为什么要讲“奇遇”呢?因为说要有奇缘才是会有奇遇,任何一个事情要出现,它都不可能是凭空偶然的,什么事情都是因缘形成。所以很多人去赌博,就以为是自已可以得到一个偶然的一个狂喜,其实这是痴心妄想,所以千万不要去作这样子一个毫无意义的投入,会把自已给陷进去的。这就是看不到因缘,一切万法都是有因缘的,它不可能有一个偶然的,什么东西它都是必然。因为它要靠前面的因缘才能够显现。既然如此,有奇遇必有奇缘。我们在所有奇遇当中,遇到三宝就是最大的奇遇,遇到这样最大的奇遇你就必定有奇因缘。如果你没有这样子奇妙的因缘。“百千万劫难遭遇”,假如说你不有因缘你凭什么有见到三宝。

在上师的讲记也讲到过:世间当中值遇一个殊胜的东西,或者值遇一个殊胜的人,或者值遇一件殊胜的事,或者学习一件殊胜的技艺都需要有很大的因缘。越是殊胜的法你值遇它就越困难。就象我们说要遇到一个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我们,使成为一个很好的学生,我们学到很殊胜很高超的技艺,这些都是很困难的,不是那么容易,否则这个世间上面为什么要抢啊,争啊,我们为什么要进最好的这个大学啊,为什么要读最好的专业,为什么大家都想走独木桥一样的获得最好的成就。这些都是因为它很难。所以名校要进去它就是太难了,这必须要有大因缘,才能够进得到这人间最殊胜的行列当中去。所以要在世间上面找到一个好老师,进入一个好领域,成为一个大人物,或者你要成为人上人……这些都是要有因缘的。所以三个侧面值遇三宝都是很困难。因为三宝当中佛陀是无上的导师,圣法是无上的法道,僧伽是无上的助伴。这三个侧面都是最为殊胜无比的。

举个比喻:世间中你要找到一个老师,那这个老师是最殊胜最无比全世界一个最利害的老师你要找到的话太难了,如果你能找到的话你就超越了很多与你一起竞争的人。然后,你要进入到一个世间当中最好的一个领域那是很困难的。因为人人都要争夺,你必须有实力,才能够进入。你要跟随着这种大师级的人物,得到他传授的法,你很困难。传授了法以后,又要让你进入到他们共同的团体当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没有因缘是不可能凭空出现的。凭空产生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呢!大家都以为天上可以掉下馅饼,但是你一天到晚的望着虚空,也许你望尽了一辈子,还没有望到馅饼掉下来。所以千万不要有这样子的一种邪知邪见:什么东西是偶然的,什么东西是一种凭空出现的,去用人生、用生命去赌博,这样子是毫无意义的。

三宝其实要见到是很困难的。这是导师当中最无上的导师;法道当中最无上的妙法;助伴当中最无上的助伴。哪一位是你容易见到、得到的呢!由于没办法凭空出现,所以我们有奇遇必有奇缘。三宝是一种值遇当中最殊胜的值遇。我们见到一个佛像,听到一个佛的名号,见到一部佛经,甚至我们就只是了知一个佛的经题——《妙法莲华经》,这都不知道有多少劫的福德。还有我们见到一个僧人的形象,这也是不知道多少劫的福德。因为我们的根识它要显现什么,这一切显现都必须要有显现的因缘。你的眼睛面前能见到什么,它必须有它显现的因缘。你的耳根能听闻什么,这必须有它显现的因缘。

就像现在我们在显现《随念三宝经》这个妙法,这个妙法上面我们在介绍佛像,或者我们在介绍妙法的时候,有音声有形象,这些都是从根识的角度,都是要有因缘的。甚至你在思维,你的意识面前有一个所缘,是三宝的所缘,这也是要有它的因缘的。假如我们的眼根,见到的就是世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贪嗔痴的对境;我们的耳根没有福报,就是每一天都是听的是是非。就是这样子善根浅薄的人的话,就是天天见的就是一个浊秽的世界,天天见的就是贪嗔痴的对境,天天听的都是是是非非,天天听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一些闲杂新闻。那就是由于因缘不殊胜。所显现的对境它就是很平常、很一般,甚至是伤害性的。要具有一个不伤害我们的,甚至是加持我们的,这样子的所缘,由于所缘极为殊胜不可思议,就要知道,它必须是有一个不可思议殊胜的因缘。

我们能够在眼见耳闻当中,能够接触到三宝,见闻觉知当中有三宝的这一切对境,应当知道宿世必有大因缘。如果因缘不具足,自然不会在你面前显现的。就像佛陀出世的时候,当时在舍卫城,有一些人知道佛陀,也去见了佛陀;有些人知道佛陀出现于世,但是没去见;有些人不仅仅没去见,甚至也不知道佛陀在舍卫国传法。你想一想,与佛陀同在世间,甚至就在一个城市里面,却不知不觉。这就是他的眼根也没有这种福报,他的耳根也没有这种福报。他的意识也没有这种福报。这六根识要显现什么,每一个侧面都是要有福报的。现在有一个因缘能够看到佛宝、能够看到法宝、能够看到僧宝,你应该多看。这种福报现前的时候,千万不要不把它当成一回事。这是你的福报因缘,千万不要浪费它,要去善加珍惜它。这比你见到、听到、遇到摩尼宝、遇到如意宝,还更为神奇,更为稀有。

这一点我们引用佛经的教证来了知一下。在《无量寿经》中讲到说“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你看《无量寿经》这部经典,不要说是一般凡夫了,就是有些菩萨想听闻这部经典,都没有福报,没有机会听闻得上。那就说明要听闻《无量寿经》是必须有条件的,没条件的人即使是菩萨他也没办法听。有条件的人只要是能够具足它的因缘,虽然是凡夫也能够听闻。在了义的经典当中,我们都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教证。

就像我们大家在学般若,如果你前世没有般若的善根,你连般若的名字你都听不到的。这个世界很奇怪,我们大家都好像一起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但是每个人的个人世界是不一样的。你的个人世界当中的一切都是由你的业所决定的。我们的生命所形成的个人世界,就是人人不同,人与人不同。所以,《无量寿经》当中讲到,很多菩萨想听《无量寿经》这样一部经,但是而没有因缘不能得闻。在《无量寿经》中就讲到,“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也就是说以前没有修福德,没有修智慧,没有修这两种资粮的话,对于正法是不可能听闻到的。“人身难得佛难知,幸会闻法难中难。”人身是很难得的,以盲龟的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要见到佛比获得人身还难。见到佛还比较容易,你要是能够有信心有智慧去听闻佛法,这是难中之难。在听闻当中,能够听闻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中说,“若闻是经信若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同样是听经闻法,能够听得到《无量寿经》这部妙法,由于这部妙法很殊胜,所以,能够信受它,能够欢喜的接触它,听闻它,这是难事当中最难值遇的。而且在其他难值遇当中再没有超过它这样子的难值难遇。

所以“百千万劫难遭遇”。确实是什么东西都是要谈条件的,不可能说无因无缘你就会见得到,就能听得到。所以听闻般若、学修般若的,这就说明是前世多劫当中修行福德和智慧,才有这个因缘能够值遇到般若教法,乃至于这些了义的教法。三宝当中,要听闻了义的教法是更困难的。其他的教法要听闻到的话,那相对于世间法你要值遇的话那也是相当相当的困难。优昙花要三千年才能够出现在世间,它一出现的时候就有金轮王出世。你看三千年才开这么一朵花,这朵花开的时候也是昙花一现,一会儿就没有了,三、四个小时这个昙花就没有了。没有了以后也就三千年之间都见不到。

同样的,佛法僧三宝来到这个世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福报有根基有福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这个时候众生才能够依靠因缘依靠善根,才能够值遇到。众生的内心中由于很少有这种的福德因缘,所以比昙花一现还要困难。佛陀一圆寂了以后,众生的烦恼深重,最后就开示暗劫了。众生这种见三宝的因缘就开始慢慢慢慢的隐没。以前要见三宝是很容易的,现在见三宝都开始慢慢慢慢开始困难了。就是末法时代,慢慢的经书隐没了,佛像隐没了,僧宝也隐没了。最后连“三宝”的名字都听不到,“三宝”的形象见不到了,就是一个没有三宝的世界。没有三宝的世界有多少时间呢?用亿万年来做单位,多少亿万年多少亿万年……这个时候过了多少亿万年才有弥勒佛出兴于世,那个时候才慢慢通过弥勒佛的引导才让众生种下三宝的善根,才会有三宝出现。所以,佛陀出兴于世比三千年昙花一现还要困难。佛陀来到这个世间不容易,来到这个世间因为有善根有福报才会有佛陀,众生有善根因缘才会有显现,而大多数众生都没有这种善根因缘,而且善根因缘也不是个常法。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接触佛宝、法宝、僧宝?这是说不清楚的,假如你错过,你磋砣这一辈子,那可能再没有一个机会了。

在《华严经》中有个偈颂让我们很感动:“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愿生天中,而不闻佛名。”得到佛号的听闻比得到升天还困难,升天是个小事情,得闻佛名是个大事情。这样权衡之下,宁愿在地狱受苦而得到最大的获得——听闻佛名,不愿意在天界失去最大的损失——听闻不到佛名。所以获得三宝是最大的获得,如果我们失去了三宝就是最大的失去。用这种得失之间的判断,世间的得失都是小得小失,而三宝才是大得大失。如果你得到它是最大的获得,你失去它是最大的损失。所以这是要有大因缘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大遭遇的。所以遇到三宝时,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一个奇遇。我们在无量生死劫中就是这一辈子才有机会遇到佛宝。以前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在地狱恶趣当中,我们出现在人间的时候佛陀已经没有在这个世间,你说我们多冤枉。

这就是我们现在众生的福德不够,所以没有看到佛陀亲自在这个世间,只看到佛像。这就是从我们自身看到,佛陀是如何慢慢慢慢渐渐隐没的,以后经书也是慢慢慢慢渐渐隐没的。所以以前的很多经书我们现在都找不到了,都已经失传了。僧众也是现在越来越少,僧众真正在这个世间上没有多少机会了,有些地方连一个出家人都没见到过,见到的都是在电视上面打打杀杀的,或者穷途末路最后走到收容所一样的去当一个出家人,就那种形象的出家,只不过能够见到那种形象的已经算不错了,可能以后连这种形象都见不到了。这也是在衰变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极为罕见。所以我们能见三宝应当以“难遭难遇”生起难遭之想,千万不要觉得现在能够见到没什么稀奇,这样子的话就会让我们犯下错误——以生命为代价来偿还错误。

第二,无垢。“无垢”就是三宝清净的相远离了一切有为法。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个法都是烦恼,都是业,都是生,通过这些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使这个世间都是染污。在这个世间的轮回当中,谁没有烦恼呢?谁没有在造业?谁没有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休呢?这些都是一种染污。而佛陀是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断尽无余,所以佛陀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业、生死永尽而无有任何垢染,同时远离这一切障碍之后能够彻知一切所知,这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彻底无余的清净圆满。达到这种至极的圆满清净就是佛陀。而佛陀二障永灭的时候,就证得了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全知一切所知法,所知法彻底地了知,所宣说的任何一个法都符合于世俗谛和胜义谛的二谛真相。这样符合二谛实相的佛陀的全知智慧宣说的教法,通过现量去衡量,没有任何的错谬;通过比量去衡量,没有任何的不合理;通过教量去衡量,一一都是符顺无二的。所以三宝的法宝也是一个真正没有欺诓垢染的、没有任何错误的染污的,它是完全经得起观察,是一个清净无染的真正可以依止的妙法。

在《药师七佛名号经》里面,阿难尊者就告诉佛陀说:世尊,我对佛陀所说的经典的甚深义理不会生起疑惑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如来的身语意业,都没有任何的虚妄。所以,世尊,这个世界上面的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终无有异。就是我们天上的太阳掉下来,月亮也掉下来,须弥山动摇起来了,这样佛陀所说的语言、所说的经义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异的。这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它是真正符合于二谛的实相。

世间的宣说,这些你看科学是怎么发展的呢?现在世间的哲学是怎么发展的呢?都是不断地不断地后人超越前人,说是我们现在又产生了历史性的突破。就看到后面在否定前面。科学就是这样子的,它就是一次一次地欺骗我们,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后面否定了前面的虚妄性,前面是错误的,有错谬。既然是这样的,就是现在还没有达到:现在不需要修改了,永远都是这样,这个世界真相如此。没有见到这样的科学,也没有见到这样的世间学说。大家都是说:我们进一步地摸索着走吧!这样就一直有一个错误在其中。我们要是去依止这样的法,就是依止一个欺诳的、有垢染的法。世间任何的一个法,它和佛法怎么可能相比呢?佛陀讲了,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绮语者。佛陀所说的一切,都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动,为什么不需要改动呢?就是因为他是可以经得起千锤百炼地去观察的,这全部都是一锤定音——世界宇宙人生的这一切真相就是这个!

这个妙法多么殊胜啊!而外道的见解都有这样那样的邪见。这在我们学般若的时候就看到,世间凡庸之见是有哪些错误,其他的外道有什么错误,都是在给破他们的这些错误,这些都有不符合于真理的地方。真正的佛法讲的就叫做真理。我们说“四圣谛”,讲这世间是无常,就绝对是无常。这是一个真理。说它是苦的时候就绝对只有苦,不可能有乐,这是个真理。说它能够解脱,依靠什么道,这也就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成就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究竟的安乐。这也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所以说四谛——苦集灭道,都是真实无欺的。站在世俗上面讲,世俗的苦、集、道都是真实的;站在胜义上面讲,灭谛也是真实无欺的,没有陷入到迷惑,没有陷入到欺诳,没有陷入到无知,而其他的全部都陷入到这些迷乱里面去。圣法它也有无垢的侧面。僧也是无垢,僧宝就是依佛陀的无垢宣说而走向无垢之道实现无垢的修行的,这些都是无垢。而其他的外道徒众就不是这样子,因为他们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走的是歧途,所以他们每一步都会有错谬,步步都是惊险的、错误的迷乱之路,和三宝的僧众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第三,具有势力。如意宝确实是很神奇,我们有了一个如意宝以后,所有的贫困问题、所有的世间所求,我们都依靠它一个法全部解决了。但实际上如意宝它没办法让我们超越轮回,让远离恶趣,更没办法让我们远离所有的自私自利,它的力量再大没办法有三宝的力量大。

世间上任何一个人它的力量也没办法有三宝的力量大,就像一旦死亡来临的时候世间再有大力量的人也没办法,这个时候只有三宝的力量让他往生,让他超生上升到善处,让他远离三有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让他了生脱死,这些都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是三宝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世间有这么一句话:攻破一个城市的人比不上一个调伏自心的人。我们能够超越自我、调伏自心,这样子比攻破一个城市的人还伟大,因为一个人的心很难调伏,能够把我们的心转变一下很困难。所以要改变我们的命运——这种大的改变是很困难的。

三世道或佛法能够改变我们,可以说是掀天动地的改变我们的命运。让我们从恶趣的衰败中迁出,赐予我们善趣的圆满;让我们在轮回当中的一切衰败得以遣除,赐予我们善趣的圆满;让我们从一切小乘自私自利的衰败当中得以迁出,赐予我们大乘佛果的圆满。这个力量是一步一步上升的,从恶趣推动我们到善趣,从善趣再推动我们到解脱,从解脱推动我们到成佛,都是一步一步地上升。而其他的力量在第一步就没有力量了,谁能够改造我们的命运?没有因果的教法谁能够改造呢?所以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

具有势力是所有力量当中最神奇无比的力量。千万不要想到世间上其他的法还是有力量还是不错的,这样子一想,我们自己就完全颠倒了,我们认为三宝之外有一个诚信的对境,觉得还有一个其他的外物、或者某个凡夫人,他能够给我们遣除衰败赐予我们的圆满,甚至某种世间的思想学说能够带给我什么幸福,能够给我得到什么遣除违缘的。这样我们就对于三宝真的没认识。所以,必须要有认识才能够得到有实际的利益。

就像你把实际没有的东西认为是有的,最后你就会落空。假如世间法确实让你能够解决恶趣、能够解决轮回、能够解决这一切的内心的自私自利……,假如你认为世间法、世间人能够给你这一切,而实际上他们是没办法的,最后你就会落空。如果不想落空,就要知道唯有三宝具有这种遣除衰败,赐予圆满的势力。不管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衰败,三宝才能遣除;不管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圆满,三宝才能赐予。这个念头如果没建立起来,我们最后会破灭自己的希望,让生命落空。前面就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话: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来偿还你所犯下的这一切错误。这一点必须要渗透。一遇到衰败首先想到我求佛、求法、求僧;想获得什么好处、什么利益、希求什么圆满,这个时候祈求三宝,不要在三宝之外还想找一个希望。

第四是庄严。因为三宝是一切善心福德之因,所以无比庄严。有三宝在这个世间人们才会有善心生起,才会种植福德。

假如没有三宝作为对境,大家的对境都是要么是让自己生起欲望,要么自己生起嗔恨愤怒,要么让自己生起无端的愚痴,这些对境都是诱发我们贪嗔痴慢疑种种的肮脏的烦恼。这种污秽不堪的烦恼显现的当下就是污秽不堪,就是丑陋的,就是邪恶的,这里面哪里有庄严呢?只有三宝才能够把这一切邪恶、这一切染污、这一切丑陋转为善心福德的无边庄严。所以佛法僧在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庄严的所缘,他能够让这个世界显现无边的庄严。

现在我们还有幸运值遇这种庄严的对境,不是说喷一点香水就能够庄严的。如果你喷一点香水引发的是欲望,那就是丑恶。让一个人的相貌变一变好像能够庄严一下,但实际上都是勾引别人的贪欲,那也是一种丑恶,是一种染污。这些都不能称为庄严,或者说一个世间的宝物能不能够称为庄严呢?没办法。为什么呢?有时候就是为了一个宝物,国与国之间战争来争夺,激起了多少人的愤怒、多少人的竞争呢?这些都是很丑陋的。世间任何一个法能是真正的庄严吗?

一个皈依三宝的人他内心当中有了三宝,依靠三宝显发他的善心,这才是真正的庄严。一个人有资产的话,才可以做无上庄严的衣服穿上的。一个人一点惭愧都没有,就像现在我们在造恶业的时候,很多的修行人,或者说很多的世间人没有任何的惭愧,就像没穿衣服一样的的,裸体狂奔。这样子没有道德观念,那就是最极丑陋的。

有了三宝以后才能够让我们慢慢的远离这些贪嗔痴烦恼的对境。让我们正面无贪无嗔无痴的善心能够生起来,显现由内心的庄严而外在的庄严。其实一切相好一切外在世间的庄严都是由善心所成就的,由内而外的。三宝能够成就我们内心的善心福德,这个因太庄严无比了。所以我们要天天思维要有这个“庄严”,千万不要有“丑陋”。假如内心当中没有三宝,那是最丑陋的。因为你没有善心福德,你就是一个无惭无愧的、贪嗔痴慢疑充满一大肚皮的丑陋的形象。念念之间千万不要丑陋,为了让自己不要丑陋、要有一点庄严,念念之间内心都要想到三宝。

第五,殊胜。“殊胜”就是比其他法更超胜。殊,在古语当中叫殊特。胜,叫超胜。超特殊胜就是说确实是超越了一般平常之法,是最为不共同的,最为特殊的一个法。

我们认识三宝就要知道,确实它超越了一切世间,不是一个平常之物,它是放在其他法旁边的时候就发现它最为殊胜。它一出现,其他的法就一下子暗淡无光。就像太阳大放光明的时候,一切星光全部被隐蔽。白天为什么见不到星星?白天不是说星球没有,而是白天的太阳光太强了,白天见不到虚空有星星。为什么晚上见到星星?就是没有这种强光出现的时候,才会有其他星星出现。

三宝一出现,其他法会黯淡无光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比喻让我们要了知。了知这一点有什么必要呢?你只有知道什么是最超凡不可思议的,最不一般超胜一切的,此时心才会专专注注的去依止它,我们才会一心一意的懂得去主动的缘着三宝而精勤的修持。就像上师给我们提供的说:对佛陀要修习承侍供养,每一天供一杯水、供一朵花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对于法要修习相应的瑜伽,通过听闻思维修行去不断地相应佛法,因为是最殊胜的最不共的。其他的法都是一些很一般很通常的。要做一个殊胜的人,千万不要做其他的平常之人,否则的话永远都是庸庸碌碌。对于僧众要修习供受财法,与他做一个殊胜的对境共同去交流,以他作为依止,所依的对境很殊胜,最后我们依靠殊胜出生殊胜,所缘对境不可思议,超胜一切。那我们所招感的福德,也是不可思议超胜一切;你的所缘对境是一般一般,那你所获得的福德也就是一般一般;你的所缘对境一直都是一个世间法,那你永远都只能成为一个世间人。假如你要想成为一个超凡的、不可思议的,那你就要依靠三宝。千万不要做一个庸庸碌碌、只知道贪嗔痴慢疑,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和动物一样的毫无价值的生命。那样的话又何必做人呢?所以要知道三宝殊胜,这样来依止殊胜的对境让自己来殊胜,自己最后会依靠三宝而殊胜的——三宝本身很殊胜的缘故,依靠这个殊胜的对境我们最后自己会殊胜起来的。

第六,不变。它不会随着因缘而改变。

世间人都是看脸色的:你对他好,他对你好;你对他不好,他对你不好;你有钱他就会攀缘你,你没钱他就会冷落你;你有地位,他就会对你好;你没有地位,他就会欺落你、会羞辱你;假如要是你在三宝当中,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你是兴顺还是衰败、你是有地位的、还是没地位的,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你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谁来祈祷三宝,他都不随外缘而转动他利益我们的不变的心。他是不谈这些条件的,他不会给你要求这些,他都永远做一个众生不请之友。他不给你谈条件,祂想一直用祂的平等的慈悲普遍利益天下一切可怜的众生,这是一个永生永世、可信可赖、可以依靠、可以交付我们生命的最值得信赖的对境。

人是很无常的,你也许觉得你现在有钱,一旦哪一天你没钱的时候怎么办呢?就像我们世间做富人的时候朋友特别多,一旦做了穷人、落魄以后就是什么人最多呢?就是冷嘲热讽的人最多。找一个人借一百块钱都很困难。以前你有钱的时候,不要说借一百块钱,借一百万都是那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看的不是你,而是看你的钱。这些都能看到世间法不可依靠,世间人不值信赖,就只有三宝不是如此的。我们在世间看到电视剧、电影上面说“海枯石烂我也不变心”。以前我们多次提到,海水还在涨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心变了;石头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变的时候不要说烂了,这个时候早已经变心了。所以世间的一个人他的心你靠得住吗?你靠不住他的,他不值得你信赖,你要把你的信心、依靠放到一个世间法、世间人上面的话,你最后会落空的,因为他会变,尤其你的条件一变,他马上就变。本来以前是一个朋友,你的条件一差了他马上就变脸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随因缘而转的。

佛法僧三宝不是如此,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变,三宝都不变——你变我不变,这就是三宝。三宝永远都不变,他是以一颗平等利益众生的心来利益一切有缘的。就像阿弥陀佛的手恒时都是伸下来的,就是看我们上不上这条路,看我们上不上这条船,看我们进不进这辆车。如果我们上船了、进车了,就会依他得度,依他得化的。

“不变”也是很重要的。假如他是一个变化的,他的内心都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海枯石烂不变心的那种东西、那种人,你要依靠了他,就会在无常当中感觉到欺骗,你就会感到什么叫做欺诳法。三宝是一个不变的、不欺诳、永远值得信赖、永远值得依靠的。在万法当中我们祈祷的对境里面,无法找到与三宝这样不变化的一个所依。所以他是最为永恒、不变真实的、无上的如意宝。

我们从这六个方面就看到了,确实三宝值得我们用一个“宝”字去忆念他,值得用一个“宝”字去想到他。千万不要把三宝当成石头、不把他当成一个宝,千万不要在看到三宝佛像的时候说“其实吧,我祈祷了很久,都没什么感应,这个也没什么用,干脆这个佛像送给别人吧。”千万不要有这样一个可怜的心念出现,更不要有这种可怜的行为的实施。任何三宝的侧面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有些人在祈祷三宝的时候,觉得没发生改变,那是你自己没发现。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绝对已经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改变,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真有这种神通眼、有这种智慧眼去看到的话,你会感慨万千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三宝就是非常殊胜,真正是个宝,千万不要把他当成是平常之物。这一点认识透了,我们在取舍上面才不至于出偏差,不出偏差才不至于受苦上当,才不至于走上歧途。取舍上面没有错误,走一条真实无欺的路才是最为幸福的。这个“宝”字就是对我们的一个救护。

所谓三,即是导师正法,随学者数目决定为三。

导师是一个侧面,正法是一个侧面,随学是一个侧面,这三个侧面如果能够完成,这个事情就可以完成。如来藏要苏醒,需要有一个导师来让我们苏醒;要让它远离垢染,也需要一个导师引领我们怎么去把垢染消除;如来藏要走向究竟的、能够彻底地显露,也需要导师来给我们引导。所以导师是永远都要依止的。圣法就是让我们苏醒的一个法,让我们离垢的一个法,让我们依靠它彻底显露的一个法,所以,从始至终,圣法都是不可能有一刹那的舍离。僧宝也是一个帮助我们苏醒助缘,帮助我们远离垢染的助缘,帮助我们彻底显露的助缘。

有助缘、有法门、有导师这三个侧面是圆满的,而且每一个侧面,假如你要是缺了,这个时候你都会力量不足,或者无法实现,为什么呢?假如没有导师,谁给你开示圣法;假如没有圣法,谁让你成就,不可能由导师直接把你抛到佛国那里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学法、不闻思、不修行,就依靠佛把我们直接送到成佛的那里去了。佛陀肯定有利益众生的圆满的大悲,应该看到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众生了,难道佛陀不希望我们尽快的成就吗?没有,佛陀最操心的就是我们还没成佛。假如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佛陀是最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祂肯定早就把我们所有众生都扔到佛国的境界去了,这个世界早就空了。所以佛陀本身也无法依靠祂单方面让我们成佛,必须要依靠祂讲的法。而祂讲的法如果我们不修,我们也不可能成佛,这就必须要依靠法。

假如说只有一个导师给我们开示了正法,我们依靠佛法去实修的时候,不依靠大众而熏修,依靠一个人单薄的力量就会很困难。就像很多道友在学法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是不信佛的人,一些邪知邪见天天在身边对自己进行诱引,最后就会感觉到一个人学佛力量真的很微弱。假如要是进到一个很纯粹的、很清静的学修团体,马上就会感觉到大众熏修的力量。

在汉地就有这样一个教言:“大众熏修希圣进,十地顿超无难事。”正因为如此,在汉地就会讲,“宁在大庙睡觉,不愿在小庙做道场”为什么呢?因为大庙里大众一起来共同缘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日日夜夜的熏修,你在里面即使是以睡眠度日,最后你也还是熏闻了很多成就的因缘。就像以前在西安有大兴善寺,当时据说是有几十万人(100多万)左右,当时有一次共同共修的时候,全部都成就了。当时有一个人没在共修,他就出去买东西了,就那个人没成就,(你看这多亏呀)。假如他加入到这个行列里面的话,大家成就的时候他也一起成就了,这就是大众熏修的力量,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与人之间,就像一个人在一个恐怖的地方会很胆怯,如果再加一个人你的胆子就会壮大一点,再加三个人的话你的胆子就会更大,假如这时是一个千军万马的话,在一个荒凉的地方也不害怕,这就是力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共同帮助、达成共同意愿的大众的力量。

要成就也需要以僧众、僧宝来作为助伴,帮助我们好好的、顺顺利利的走通这条路。像上师所说的,有些人认为无师可自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自我欺骗,没有一个无师自通的。有些人以为虽然有导师,自己不依法行持,就像阿难尊者在《楞严经》当中,他自己就开始流泪、开始痛哭了,他觉得他一直是佛陀最亲近的亲人,不可能依靠佛陀他得不到解脱,哪知道他遇到摩登伽女的时候,没办法控制,佛陀和他是最亲近的亲人也没办法依靠佛陀本身让他解决生死大事。所以,虽有导师不依法行持也不能得到成就,虽然依法行持但是不仰仗大众的力量,一个人单打独干、单枪匹马的,早晚都会遇到事情,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力量抵不过去,自己就会落坑落堑的。

因此,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了这三个条件,这个事情完全可以成就,要是有了导师佛陀为我们开示法界清净等流的圣法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圣法,而且自己缘着这个圣法就会实修,如果说这个圣法得到的以后,我们一贯的行持,拥有了一个随学的同伴、助伴,有僧宝来辅助我们的话,这个路我们就可以走通了。就开始如来藏得以苏醒、得以远离垢染、得以彻底地显露。这件成佛的事情就是一个顺利而圆满的事情。所以“三”字这个数量是一个决定,也就是多呢不需要,少呢也不行。

功德者即是应赞之差别。

上师说“应赞”两个字我们也要引起重视,也就是说他是应当赞叹的,值得赞叹的,而不是不应当赞叹的,这就要使自己的心,变得正直,应当赞叹他的功德,要去赞叹他,应当呵斥的过失要去呵斥他,而不是把过失当做功德,把功德当成过失,这样就是不正直。

在佛法僧三者的功德上面,我们就是要有一颗正直的心,你知道多少就赞叹多少,你知道的越多就赞叹的越多,不要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凭空赞叹这也是不可能的。你赞叹也没有力量的,也没有作用的。就像有些人不会赞叹自己的上师,本来自己的上师没有这个功德,然后普天之下给别人宣传,说这个话,说那个话,说有多少成就,说是哪些大成就者印证,宣说多了漏洞就越多,反而把自己上师的名声给毁坏了。即使是自己的上师、善知识,也不能夸张,这是在祖师大德、传承上师的教言当中都是这样讲的。否则,不仅不会给上师、善知识,添加任何的名声,反而会因此让上师的名声得以毁坏的。

对三宝也是同样的,我们赞叹很多,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凭空赞叹的很多,其实就是说一件没有的事情,你自己都不相信,那这样怎么会让你感动,怎么会转变这种你内心的力量,会去依靠皈依强大的力量得以修行呢?所以就是要有一个实际的。

为什么要去闻思这个功德呢?闻思《随念三宝经》呢?就是因为我们要把这些功德清楚地知道,知道祂是应当值得赞叹的。有哪些应当值得赞叹呢?我们去赞叹祂,这个时候,我们对这些差别相了知了以后,才会有赞叹的功德。

这个“差别”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应当赞叹的就是一个正直,后面的差别就是要显示具体的内涵,就是佛法僧三者相互有不同的差别相,因为佛有佛的差别相,法有法的差别相,僧有僧的差别相,一赞叹就说,三宝不可思议,为什么呢?佛宝是怎么样,法宝是怎么样,僧宝是怎么样,都是有各自不同的差别相。而且就从佛宝本身庄严相好,每一个毛端是怎么样,佛身的面目是怎么样,这些每个侧面都有差别相。佛的自身有无量的差别,法有无量的差别,僧有无量的差别相,所以有无量的功德相。其实“差别相”就是功德相,就是具体的功德的组成。对这些差别相也是了解的清晰透彻,你的赞叹越是有具体的内容。

假如一个人没有闻思过《随念三宝经》,赞叹了半天没有谁知道佛法僧有什么功德,等于是讲了一个空话。所以,假如我们要赞叹,必须要有了知。有了知就要去闻思,通过闻思以后才会有这种了知,了知以后才能通过赞叹而修行。所以,随念三宝,就是要随念这些应赞之差别,也就是说要去随念这种功德,这就是我们要去深刻认识的。

千万不能这么说,闻思这么多是增加这么多分别念。假如说你是已经成就的修行人,你不需要起心动念的话,那当然是很好。假如说你是一个起心动念的状态的话,你凭什么不去起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念头,去赞叹三宝呢?要去起一些很庸常的、甚至很烦恼的念头,那样子何苦呢?

所以就是要心心念念去想:佛法有哪些差别的功德,法宝有哪些差别的功德,僧宝有哪些差别的功德?假如你对三宝的功德一问三不知,佛法有什么功德?哎呀,等我想一想,一个都想不起来。法宝有什么功德,想不出来一二三。僧宝有什么功德,想不出来个一二三。最后就说“我想是想不出来,但是呢三宝不可思议”。这样就是一句空话,就说明你对三宝信心的了解,问题太大了,因为你不知道他有多少具体的功德。不具体的了知,那么你的信心凭什么生起来。所以,越是具体,越是多。数起来:佛有这么多功德,1、2、3、4、5、6、7、8、9、10……数数,一百、一千、一万、一亿的数,啊,真的这么多啊。法宝有多少功德,哎呀,这么多,1、2、3、4、5、6、7、8……全部给我们数的清清楚楚的时候,这就看到他绝对应当是有信心。僧宝有多少功德,能够1、2、3、4……一五一十的给我们数的清清楚楚,这样就说明他有一个生起信心的希望了。没有这些“数不出来”的话,生起信心就没有希望。

所以,“差别”这两个字也很重要。没有这个差别功德,你不知道佛法僧有这些具体内涵的话,你的功德是一个虚名,佛法僧的功德不可思议,那只是你认为的一个不可思议,实际上就只是一个虚名,你不知道实际上的内容啊。就只是一个空名,没有实义。所以不能把这种只有空名没有实义放到修行里面,最后的话修行也是一个假修行,不可能是真修行的。

要把随念三宝修行起来,必须是一五一十能够数出三宝的这些功德。所以,不是说我们只是今天才来学的,以后我们还是需要来学的。因为这些差别相不是说所有的凡夫人能够彻底地了知的,不是一次能了知的,是生生世世,甚至要成佛以后才能够完全了解的。所以,我们学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甚至百年、千年、万年,千劫、百劫、万劫,这样去学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个差别相实在是无量广大,越是学的多,越是了解的多,我们的信心就会无量广大的。那个时候,为什么有一些成就者,他在面对着命难的时候,他会觉得失去生命是一件小事情呢,就是因为他能够知道佛法僧三宝当中应赞的差别具体有哪些,他知道的太多、太深刻了。所以他的信心才会那么大。

【所谓“随念”,即对皈依境本具的功德,远离增益损减而以无颠倒心随念。】

这里面有所随念、能随念和随念。

所随念就是佛法僧三宝本具的功德;能随念就是无颠倒的心——远离增益损减无颠倒的心;随念就是认识三宝的功德之后,心里常常忆念,常常记持。“随”就是随顺前面所说的三宝的差别功德,“念”就是忆念——随顺有多少功德,你就忆念多少,时刻地忆持他。首先必须认识三宝的功德,你才能够忆念到他,就像一个人你从来没有见过他长得什么样,就不可能后来你能回忆起他了。

随念三宝,首先要对皈依境本具的功德去闻思,生起了知,了知清楚以后,要远离增益——你了知有多少,你就不要增加,添油加醋、添枝加叶的;也不要有损减,他有多少,你就去有多少,不要去把他给减损——要不增不减的去忆念他,依靠这样的正直心去随念,才叫做随念三宝。随念就是要时时刻刻去随顺忆念,只要我们随时去忆念,三宝就会救度我们。这一点上师就引用《楞严经》当中的教言。《楞严经》当中就是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到了:十方如来爱念众生,就像慈母爱护独子一般。他对众生从来都没有舍离过的。一个母亲一直想她的孩子,假如说这个孩子也能够时刻忆念母亲的话,那么这个母亲和孩子生生世世都不会远离的。所以,这个心念的力量就会让两者的因缘依靠它去连接起来。

同样的,如果说众生的心能够念佛、忆念佛的话,那么“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也就是《念佛圆通章》当中所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同样的说:若众生心,忆法念法,现前当来,必定见法。若众生心,忆僧念僧,现前当来,必定见僧。这佛法僧三宝,只要我们一直在忆念他,我们就会生生世世与三宝不分离;如果什么时候你离开了三宝,你就没得救了。如果说你什么时候都没有离开三宝,那么你就是在他的救度当中。所以,千万不要远离三宝,怎么不远离三宝呢?这就需要我们忆念他的功德,也就是随念皈依境本具的功德,这样我们就有救了。皈依三宝就是想得救,而想得救就要忆念。不忆念的话,我们怎么得救呢?靠什么去得救呢?首先就是要闻思,产生胜解,然后去忆念这当中的内容,具体化的去随念。

【“经”者,唯成根本或精华,名之为经。】

“根本”就是讲“三藏是世间或出世间一切白法的依处”,所以是根本。根本和出生的意思是一样的。通过三藏十二部,可以出生一切世间善法的功德,也会出生一切出世间自己殊胜的功德——增上生和决定胜的这些益乐,全部可以出生,有什么好处没有办法出现呢?依靠佛法决定让你一切的意愿都得以满足,所以叫做根本。

“精华”就是他涉及到了心要。把所有的最精华的心要,把他给涉及起来了,这就像我们所说的“自读《楞严经》,从此不读世间糟糠书”。《楞严经》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精华,揭示了我们生命的心要,他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而其他的学说、世间的这些文字,都没有这一层,就是前面所说的“思想的垃圾”,根本没有任何的精华,没有涉及任何的心要,说的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或者是似是而非的,是不能够自圆其说的,那种矛盾宣说,那种毫无意义的一种教法,他无法涉及心要,不能够叫精华。而佛经呢,有涉及精华的侧面,所以叫做精华。

我们看经书就是在看能够涉及心要的、能够出生一切世出世间的一个依处。要想过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生命,就是要看佛经,要闻思修行佛经,千万不要去看世间的这些电视、电影啊、世间的书籍啊,这些都是糟粕,因为他不能出生白法。所以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要依经——依止经典。《随念三宝经》,就是要从这些字上面,每一个字都有我们所希求的。既然是都有我们所希求的,我们就要来学修它。

我们今天的《随念三宝经·注释无尽吉祥妙音》就学到这里。


{返回 随念三宝经释·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随念三宝经释 第4课
下一篇:随念三宝经释 第6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2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9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13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7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12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6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3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5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1课
 随念三宝经释 第8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建设佛化家庭(蔡吉堂)[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四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逆境中消业 顺境中积福[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