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小乘、生活禅
净慧法师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8

大乘、小乘、生活禅
      ——在生活禅夏令营上的讲演

大乘与小乘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首先就这个问题的性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并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大家能对佛教的几个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不管是大乘也好,还是小乘也好,都是佛法。大乘佛教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小乘佛教适应不同时空环境,在特定时空环境、特定文化环境、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是建立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之上的。从佛教的本意来讲,并没有什么大乘、小乘,只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五乘佛教。严格说小乘佛教应该称为南传佛教,或者称为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这样称呼才不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我们的大乘佛教则应称为汉语系佛教或者是汉传佛教、北传佛教。

小乘佛教在历史概念上来讲,应该是包括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原始佛教包括佛陀时代到佛灭一百年左右佛教没有分裂前的佛教。在佛陀涅槃后一百年左右由于戒律上的问题而产生了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开始只有两派,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由于大众部的发展,就逐渐产生了象大乘佛教这样的思想。我们从现在的佛像上就可以看出,佛陀时代,佛教中就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在佛陀的僧团中,佛陀的亲属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阿难尊者、难陀尊者、罗睺罗尊者。而另外一部分人是由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外道的长者加入佛教而组成的,如大迦叶尊者等。所以当时在一些问题上多少就有一点不同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就在佛教的教义、组织、戒律等方面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一般认为大乘佛教是由大众部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南传佛教就是接受了原来的上座部佛教的原貌。上座部与大众部由戒律上的分歧逐步发展到思想上的分歧,才有了后来大乘佛教的发展。根据太虚大师的判摄,在原始部派佛教时期,是大隐小显,大乘佛教在一个比较隐蔽的情况下传播。而到了部派佛教后期,大乘佛教才很公开地出来传播。这样判摄说明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同时传播,是同时从佛陀那里延续下来的。现在在南传佛教国家以及台湾、日本的一些佛教学者认为大乘非佛说,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佛教的经典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当时印度的罗汉、菩萨的传播,逐渐地结集起来的,这个结集的根据就是他们在师师相承中记诵了佛陀言教。在部派佛教结束以后,才正式产生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两派的佛教一个向南传播,一个向北传播。向南传到了斯里兰卡,向北传入了西域各国,最后传到中国。

那么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根本区别不外乎三点:第一就是行愿的不同。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贤菩萨代众生受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三十二应等,无不显示了大乘佛教的拯救精神、奉献精神。我们每天在做功课的时候都要发四弘誓愿,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愿力,也是大乘佛教最具特色的宏大的愿力。佛教里有一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雷锋精神多少有一些相通之处。《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愿力的体现,奉献精神的体现。在中国,在日本、朝鲜、韩国这些大乘佛教传播的地区这种精神都非常完整地体现出来。中国佛教传播了近两千年,翻开中国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在这将近两千多年中,佛教经历了种种的苦难、种种的曲折,但也到处体现了佛教救人救世的光辉事迹。不说别的,就说现在保存下来的风景名胜,全国将近百分之七十是佛教的,是佛教徒一代又一代的辛苦努力,才能保存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名寺古刹。这是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财富,至今还在发生作用。这些都是佛教的愿力的结晶,是佛教四众弟子节衣缩食奉献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上座部佛教里也有种种利他的教导,种种具体的实践。他们以证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南传佛教国家当然也有一些辉煌的建筑,如缅甸的大金塔。但大多数的寺庙都比较简陋。从这些地方也能体现出愿力的大小,修行的重点不同。南传佛教重视的是每个人个体的修行,个人的宁静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中国的大乘佛教同样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宁、安祥、完善。但是这种完善、安宁、安祥是要在奉献当中来实践,在利生当中来实行,在行菩萨道的同时来实现。它的先后次第是有一些不同。声闻乘或者说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行愿不同。

第二是见地不同。大乘佛教认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它这个即并不是说不需要有一个净化的过程,而是在超越的过程当中就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等。从四阿含乃至一切的大乘经典里到处都充满这样的观点。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见贤思齐”,还有一个成语说“比及丈夫我亦尔”,中国古代人以尧舜作为做人的最高榜样,所以又说“人人皆可为尧舜”。正是在这样一些思想的铺垫之下,佛教的人人皆可成佛,当下就是佛,即身即可成佛的思想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见地的问题,有这种见地才有这样的追求。在禅宗里面特别强调见地,强调见地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什么呢?就是要当机立断地承认自己是佛,你才能有断烦恼破无明的勇气,才能有去掉一切习气毛病的勇气。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离佛很远,我们没有成佛的希望,那么他在修行上的上进心一定会受到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告诉我们要立志高远,所谓见地就是立志的问题,就是一个直下承当的问题。虽然在教下的理论中没有很明显地提出直下承当,但是有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在许多大乘经典和其它各宗的经典里也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第三就是归宿的问题。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南传佛教徒认为证得涅槃后,关于法身常住还是不常住的问题不加讨论。佛涅槃了以后就是断了生死之流,也可以说是断了生命之流。大乘佛教则认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小乘佛教是证无余涅槃,再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大乘佛教是要证无住涅槃。证了涅槃并不住在涅槃里。涅槃是常乐我净。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么不住涅槃住什么呢?佛有千百亿化身,化身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处处都以众生为怀,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他证得涅槃后还可能到众生中去,甚至到饿鬼中去。如面燃大士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现饿鬼相,肚子很大,喉咙很小,想吃东西永远咽不下去。饿鬼象征着众生的贪欲很难满足,欲壑难填,永远都是处于饥饿状态。所以佛菩萨随类化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归宿问题上就存在这样大的差别。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教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历代祖师的弘扬,创宗立说,发展到体系非常完备,非常充实,实践内容非常丰富。不管是按哪个宗派修行,都可以从境、行、果这样的一个次第逐步深入。而今天的大乘佛教之所以非常笼统,是因为各宗各派都没有能把大乘佛教的教义真正弘扬出来。如天台宗的观法,可以说是各宗里最完备的一家,《摩诃止观》厚厚的一本,几十万字,就讲我们应该如何断惑证真,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还有一本小止观,一般人如果能根据小止观修行,是非常有次第的,现在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声作先生说: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的名山大寺都要有专门研究本宗经典、教义的人员,才能真正把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我觉得,大乘佛教里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太圆融了,各个宗派之间的界限都抹杀了。圆融固然有它好的一面,大家你好我也好,禅净可以双修,净密可以双修,禅密可以双修,结果是一样都成就不了。各宗的教义大家都只能浅尝辄止,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入的领会,深入的实践修证。这样下去势必各宗都不可能出现大师级的人物来弘扬。我们怎样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呢?那就要靠我们的修行,靠我们的修证,靠我们的实践取胜。我们在道风上、在自身建设上倘能够真正着力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乘佛教有它极其丰富的东西,各宗都有完备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次第,这些都要靠我们来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当然在台湾也好,在大陆也好都有一股要回归原始佛教时期、阿含时期的潮流,这个想法一点不错,但是要把中国佛教拉回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是不太现实的,佛教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二千多年的历程,如果再拉回去的话,这两千年的历程就白走了。这两天,王雷泉先生,于晓非先生都讲到佛教中国化的问题,大乘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现实基础,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该也有责任把这些优良的东西发扬出来。

悲与智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都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利的目的学佛,他的心量是很小的。为了暂时的目的学佛,如求财、求子、求好运、求升官、求免其病等等。这些求对不对呢?我觉得这些求都是是对的,也是有效的。有不少人都说学佛后身体好了,家庭平安了,事业顺利了,这很对。假使信佛不能带来好处也就没人来学佛了。信佛是能健康,平安的。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信息的反映。大乘佛教说,佛菩萨的法身遍一切处,就象收音机一样,只要把频率拨对了,就能产生作用。佛的感应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信佛菩萨的愿力,我们乞求、呼喊就会有感应。有人说到某寺院去身体就好了,这是因为寺庙里都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场。我们称寺庙为道场,是修道之场。有这么多带有好的信息的人到这个道场来,也就给这里留下了很多好的信息。但是,是否有感应,也跟每个人当时的心态有关。如果你自己的心态与这个道场没有产生共振、共鸣的话,那也是不会有效应的。假使我们仅仅是为了一己的平安、幸福来信佛、拜佛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不能提高层次。我们应该把佛菩萨的悲智双运的精神贯彻到我们信佛学佛的实践当中去。悲智双运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应该是希望能代众生受苦。有人说,我信佛真有感应,有一次我上五台山,前面的车子翻了,我一路念文殊菩萨,所以能幸免于难,这种心量是不够大的。慈悲,慈能与乐,给众生安乐;悲能拨苦,解救众生的苦难。如果不能拔苦与乐,慈悲何在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慈,没有智慧的慈悲也可能是感情用事,有智慧的慈悲才能从感情里升华出来。我们一定要具有大慈悲心,具足大智慧,有这两样,就象车子有两轮,鸟有两翼,才能飞高至远。飞高是上求佛道,至远是下化众生,所以作为佛教徒是永远没有休息的,永远都应为众生勤恳地奉献。

宗与教
宗教最早是佛教的一个词,现在是对所有宗教的一个通称。有佛教里它有特定的含义,宗是指宗门,教是指教下,也有叫宗说的。就是说实践与理论两方面。说就是理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的判断。宗不能离开教。宗教在《六祖坛经》中说:宗通及说通,如日处虚空,当来作佛种,现世破邪宗。禅宗把它广大的实践、高深的见地建立在佛教经典的基础上,尽管六祖是个不识字的人,但是坛经中引用的经典也有十一种之多,其中有一些是很重要的经典。禅宗的产生实际上是在教理的佛教也就是象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等宗派产生了危机的时候出现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因为这些宗派只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很好地继承本宗的实践和观法,就没有了灵魂,成了一种学问。所以禅宗起来弘扬以实践、修证为中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它是不是就不要教理呢?不是。从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这一阶段的禅师都是把自己的言教建立在佛经的基础上的。达摩大师明确说要“藉教悟宗”,六祖在坛经里也曾明确表示不赞成不立文字,他说:只此不立二字也是文字。不立文字并不是不用文字。他说,你自己不肯看经,不要误了众生,误了众生是有罪过的。尽管六祖是个不识字的人,他开悟后弘扬佛法还是教育他的弟子要很好地通达经教。后来由于历史的发展,禅教形成对立的局面,才有一些禅师反对看经,认为看经就会增长知见,知见多了烦恼就多。但也并不是一下手就让学人这样做。过去佛教的修学次第还是很明确的。学过沙弥律的都知道,出家人要求五夏之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可听教参禅。这个学习的次第非常好,我们知道禅宗的很多祖师,他们都有很好的教理基础。所以,我们今天学佛更应该如此。要力戒狂禅,同时也要避免文字禅、葛藤禅。如果是狂禅,那就会是空中楼阁,没有理论基础,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禅;如果是文字禅,那就把这个修行的殊胜法门变成了一种知识,变成了口头禅,那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希望所有学禅的一定要以经典为基础,不能离开教来谈禅。所谓: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生活的迷失与生活的觉醒
我们说的生活禅,如果就生活本身来说,应该是从迷失的生活到觉醒的生活,这个过程是生活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从生活的觉醒到生活的超越是生活禅。在生活中如何落实佛法;如何修行;如何体现佛法的精神?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运用佛法,佛法与生活脱节,那不仅不是生活禅,也不是一个修行者应有的学佛的目的。学佛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说学佛的起步就是要跟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不能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生活归生活,信仰归信仰,把生活与信仰打成两节,那我们学佛永远都不会有收获,不会有真正的体验。只有把佛法的精神,也就是戒定慧的精神、利他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具体地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运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当中,这样才能得到信佛的效果。要时时处处照管好自己,要用佛法的精神占据我们生活的分分秒秒,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空间。这样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法的化身,成为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者。学佛不能如此,那就会是一个说食数宝的人,我们真正把佛法的精神食粮吃到肚子里去,把佛法的珍宝真正拥有,我们才是一个拥有佛法的人,体现佛法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学习生活禅的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社会,也是一个挑战、引诱特别强烈的时空环境。我们举目时刻都可以见到利欲在引诱我们,在向我们挑战,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净化的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那就要用佛法的精神经常地、时时刻刻地来薰陶自己,使我们迷失的生活向觉醒的生活、净化的生活转向。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学者已经给大家讲得很多,这里我就仅以此四点供养各位,也可以算作是给大家的临别赠言。谢谢!
 
 


{返回 净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尊重宗教关怀 共建祥和社会
下一篇:佛教的特色
 第十一届夏令营 净慧老和尚开示禅修
 信佛究竟信什么
 八关斋戒略说
 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世本焕长老生平事迹
 首届生活禅夏令营法座
 大乘、小乘、生活禅
 僧团自身建设的“四化工程”
 阅《觉悟与救恩》一文的启示
 第十一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见面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经好几年,烦恼习气仍在,往生也没把握怎么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印光大师法要 贰、赞净土超胜[栏目:智随法师]
 3.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出家是一种职业吗?[栏目:圣凯法师]
 内典字义译注[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调御丈夫[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陀的启示 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谛——苦的止息 Chapter IV. The Third Nobl..[栏目:佛陀的启示 What Buddha Taught]
 十一、修习死殁结生之理[栏目: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48 勒那阇耶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