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幸福就是此时此地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179

幸福就是此时此地

  时隔多年,我非常高兴看到自己更多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且这次出版的选集中有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我的书也是首次这么大规模地在中国出版发行。这对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在 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对世界文明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我的祖国越南,早期我所受到的佛陀教育,就是从中国的文言文开始的,我的第一个佛教课本也是用这种语言写成。自从受戒之后,我从未停止阅读中文经籍。这些年,我坚持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把许多中文经籍翻译成越南文,然后由弟子们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作为我教学之用。在我讲课的时候,也常常用到中文。我喜欢中文的优美流畅,意蕴深远,并终生难忘从中国历代宗师那儿受到的启迪和教诲。因此,在这里我要向给予我无限恩惠的中国先师们表达永远的感恩之情。

  佛法的修习过程,是了解和爱的道路。真爱必须建立于了解;真正的幸福,来自爱和了解。许多时候,我们因为对事物缺乏了解,缺乏正念,因而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环境、对地球造成了许多破坏和伤害。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我们用种种方法消磨时间,让电视、互联网和消费主宰我们。我们必须停下来,深入观察我们内心以及周围正在发生的事,如此的观察,就是正念的修习。

  学习佛法,是要能够在生活中带来幸福,减轻自己和其它人的痛苦。因此,修习佛法并不只是在禅堂里或者是寺院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

  2008年,我们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应用佛学院,举办不同的课程,帮助修习者将佛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梅村所有的修习中心,包括位于美国和亚洲各地的中心,都是应用佛学院的校外课程中心。应用佛学院和一般大学的不同之处,是在于有僧团住在学院里,僧团的成员包括在家男女众和出家僧尼。僧团集体能量支持前来修习的人们,令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正念修习的滋养。当到来的朋友见到其它修习者安稳自在地走路,自然会慢下来,专注于每个步伐。当大家一起安静地用膳,觉察到面前的食物是宇宙、天地以及许多人以爱心工作的成果,自然会生起感恩心,看到我们和宇宙万物美妙的连系。

  要让幸福与平安变得可能,我们必需建设僧团。我所说的僧团,并不单指出家人,而是指一起共修的朋友,甚至是花园里色彩缤纷的花儿、树林中的微风,都能够带给我们清新和喜悦,帮助我们培养幸福和平安。缔造幸福与平安,不是少数人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尽一份力,在这一刻醒觉。

  年青人的参与,对转化社会非常重要。梅村的僧众,有非常多的年青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抱着同一的理想,希望不分宗教,共同建设健康与慈爱的社会。他们帮助年青的修习者,在许多国家成立了“醒觉”计划──年青人的共修团。僧众会到不同国家为年青人举办禅修营,到大学和学校分享正念修习的方法。

  我们必须携手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不要再把恐惧、歧视、愤怒和贪念继续传承下去。希望你能够和我们一起,将包容、接纳、了解和慈爱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与中国的朋友们交流和学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静修活动中。非常感谢北京紫图图书公司对这次出版事宜的协助与支持,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佛法,我想,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令人欣喜的事情。十几年前,我曾经朝拜过中国的一些佛教圣地,拜访过许多德高望重的佛教宗师,他们的智慧和学识给了我很宝贵的启示。未来,也希望与中国的法师们有更多的对话机会。

  一行禅师 2010年 8月于法国梅村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行禅师——《人物》杂志采访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正念的奇迹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观照的奇迹 第一章 从静坐中觉醒
 培养爱心 切穿妄想的金刚石
 一行禅师——《人物》杂志采访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八章 爱生气的习气
 与生命相约 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
 观照的奇迹 第四章 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序言 让真爱在心中生长 推荐序 谛观..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念
 不会褪灭的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148、光英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观”四则[栏目:许士群居士]
 “六七识因上转,五八识果上转”什么意思?[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苦瓜紫薯百合花[栏目:素食菜谱]
 八、信远[栏目:包容的智慧]
 Kunala[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五戒心法(周秉清居士)[栏目:三皈五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