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拾壹 一法通,法法不通?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9

拾壹    一法通,法法不通?

数息与三十七道品的相对关系

前一章我们讲到「六妙门」加上「四圣谛」相合而成十种慧,当中加上「三十七道品」修行才算完成,其相对关系如下:

一、数息修「四念处」,入资粮位——中贤、上贤位。

二、相随修「四正勤」,入加行位——暖位。

三、止法修「四神足」,入加行位——顶位。

四、观法修「五根五力」,入加行位——忍位、世第一位。

五、还法修「七觉支」,入见道位,得须陀含果。

六、凈法修「八正道」,入修道位,得斯陀含、阿那含果。

数息修「四念处」入资粮位,资粮位是中贤、上贤位;数息修「四念处」就变成「十六特胜」,这本身就是一个修法。第二,随法修「四正勤」入加行位,这个叫作「暖位」;止法修「四神足」入加行位的「顶位」;观法修「五根、五力」入加行位,是「世第一位」;还法修「七觉支」入见道位,得「须陀含果」;凈法修「八正道」入修道位,得「斯陀含、阿那含果」。这个地方是修行上的一种用功手段,是必须要配合的一种资粮。假如我们只有一个修法,而不懂得应该要「开」,那就很麻烦。这就像很多人做生意,把东西的品质做得很好,可是人家来问你:「这个东西要卖吗?」你却粗里粗气地答:「当然要卖!不然摆在这里干嘛!」「那你就去慢慢卖吧!」顾客没好气的走人了。把东西做好是应该的,但是你需不需要有一个「善待客人」的助道资粮呢?东西要能卖得出去,不是有办法把东西做好就了不得了。

修行过程中诸如此类的状况很多,譬如我们一再地提醒各位,行者本身不要自傲,「我这是究竟大法,我这是很特殊的法……。」尤其我们学华严的很多人眼睛都长在天花板上,假如是用这种态度,那就不用修了!这叫作狐假虎威。我们都是凡夫,凡夫性都一样,华严很好没有错,但是被我们的傲慢心污染得一塌糊涂啊!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个行者除了修法以外,个人的修养也要贯彻、圆满,并不是说「我是个行者,只要把道修好就好」,你要知道,其他相关的东西还很多。

我们的道场之所以很殊胜,那是因为里面有各位在精进修行,但是假如没有人来护持,这个道场有用吗?大家只管认真用功,到最后没有人煮饭给你们吃,那就一个个饿死了。「我只要修行就好,龙天护法会送给我吃」,这样,我看最后只能等着喝西北风了。所以,要精进还得要有护法,护法来自于我们的助道资粮,这一点各位一定要留意。

数、随、止、观、还、凈很重要,「三十七道品」也不可免,但是我们现在刚好相反,只修三十七道品。要知道,「数、随、止、观、还、凈」不修,光修三十七道品,那就变成「口头上」的三十七道品,不是力行实践的三十七道品,这实在很冤枉!现代修大乘佛法的,这个毛病更严重,「佛法很殊胜,大乘才究竟」,动不动就「空」,动不动就「无位真人」。有一个修行人,人家一讲就要打人家嘴巴,好像会打人嘴巴的就是开悟者,专讲这些狂语大话、机锋转语,这样就自以为很了不得,那只是证明他是宇宙大怪物、我执甚深不可思议而已,但他自己不知道。佛法告诉我们的那些境界没有错,但那是「过来人」的经验,不是肤浅的表面知道,「舍识用根、一切皆空、不着一点尘埃」,这些话都是「过来人」说的,我们还没有「过来」,根本不知道!在整个过程当中,你有没有经过一番死心塌地的功夫呢?

刚才我跟一位同修小参,她说她持咒持出味道来啦,嘴巴这边念,有个声音出现,她就跟着进去,这样就对了!所以不要一直来问我:「师父,怎么念?」你就一直念,念到某个阶段,自己的韵就会出来了。不要才念一个钟头,就「奇怪!怎么到现在还没有韵出来?」一个钟头就要韵出来?你又不是豆芽菜,哪有可能长得那么快!你看她念多久了,到今天才出现?出现以后,又担心明天会忘了。偶尔昙花一现的情况会有,你再继续用功,它会出现第二次,第二次出现的时间就比第一次快多了。然后又会忘记,它还是会再来第三次,等到屡试不爽,你就修得了。这就像小孩子学写字一样,偶尔写一个字被老师圈起来,「哇!好高兴,鸭子好几个!」他很高兴再写,写不出来了。过一个礼拜老师又盖章了,他又很高兴,为什么?一点奖励嘛!然后,他会一直进入状况,最后就学成了。想想以前我们学写字的时候,下了多少苦功夫,曾经被老师打过多少手心跟手背,我们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那时候的环境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小孩子生命的成长很踏实;现在的小孩是环境虽然很好,但是生命成长不踏实。所以希望各位在修学上一定踏踏实实地来,我们在基本行法上这样要求你,希望你一步一步来。

一个行者绝对不要把自己锁定在一个地方,譬如你修数息法修得不错,这时还要带着一个疑情:「我有哪些地方要补充的?我有没有什么缺点要改的?有没有人比我更高明?」你要经常带有这种疑情。假使有人比我更高明,我要感到很惭愧,然后赶快跟他学才对,不要在那边,「哼!有什么了不起?那个我也会。」那没有用!不是这样比高下。看到人家有优点、有长处,我们就学;但有些地方可以赞叹,不一定要学。

譬如,他透过初禅到二禅、三禅、四禅或者四定、九次第定那么高的禅定,你要不要学呢?未必!但是你一定要赞叹。至于你要不要学到那么高的禅定,那无所谓,但初禅定一定要有,然后从这地方开始起妙用。「他怎么用」这个你一定要学,但你不一定要这样用;妙用无方,因为法门无量誓愿学,那个部份我们必须要学,可是那个深度却不一定要。这部份我是讲得很清楚了,但你不一定听清楚了,希望你把它记下来,将这些理路好好地厘清。我叫你一定要学的,你要把它记清楚;告诉你有哪些可以不要学的,你也要把它记清楚。不然,下了课转个头,你又不清楚了。

入初禅以后,二禅到九次第定可以不学,但是你一定要赞叹。然后从初禅定以后可以起种种妙用,譬如,我修本尊法,怎么观本尊?我修念佛观,怎么起观?我修不净观,怎么起观?你都可以从这个地方来。或者大乘的禅法怎么修?人家「怎么修」你都可以参、可以跟着学,而且你会很快成就。假如你花了老半天时间还弄不出个所以然,那可以暂时存疑放着,不是不修,而是暂时放着。因为有些语言模式、思惟模式跟行法模式,你不能适应,那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在那上面。

行者本身是非常有弹性、非常活泼的,不死守在某一个地方,所谓「一法通,法法通;一经通,经经通。」绝对没有错,但为何很多人「一法通,法法不通」?告诉各位,数息观这一法通了,你法法都可以通。可是有些法就没有办法这样,因为他那一法就只能通那一法,你要再修别的法,必须要从头再来;况且,假使你对自己这一法的成就产生慢心时,那就全部不通了。

经也一样,你《华严经》能通,保证每一部经也都能通,但假使你通的是《阿弥陀经》,那就不是这样了。诵过《阿弥陀经》的人就可以想象得到,当初释迦牟尼佛一再跟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耳提面命,「舍利弗啊!舍利弗啊!我跟你讲,有没有听到?」十几分钟里,就叫了三十几次「舍利弗」,你就可以知道那一法很难通;就算通了,也只是那一法通,它只有一个净土作依靠,华严却有无量无边的净土。这差别有多少、法门的出入有多大,从这个地方就可以体会到,这是我们在修学中应该要有的心量。所以修学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否则你的心量绝对打不开;心量打不开,法门很难圆融;法门不能圆融,就别想法法通、经经通了。这个基础要先弄清楚。

在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当中,前行的资粮位非常重要。很多同修进入佛门以后,很快地就发心要精进修行,这当然很好,我们也很赞叹,可是通常这种精进修行的人都会出问题,因为资粮不够,所以很容易变成「一师、一法、一道」,然后就封死了。告诉各位,我们是要你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但不是叫你一师、一法、一道,如果有人愿意教你的时候,还是通通要学。不要人家要指导你,你却说:「对不起!我现在一门深入。」要教你的人,马上就踢到铁板了。人家发心行善,你也应该给人家种种善根、结结善缘嘛;想想看,假使你向师父顶礼,你一拜下去,那位师父马上跳起来,这样你种得到善根吗?同样地,别人想教你,为什么不给人家教呢?这样并不是表示你的忠诚度,而是表示你的顽固度。这些都是在修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以上是「六法」配合「三十七道品」,这部份让你做个参考。底下我们引《安般守意经》来说明「守意」的意思。

守意

《安般守意经》云:「守意者,如灯有两因缘,一者坏冥,二者见明;一者坏痴,二者开慧。守意,意从因缘生,故当缘因缘而莫着缘,是为守意也。」

守意者像灯一样,它有两个因缘,一个是把黑暗破坏掉,一个是可以见到光明。另外,守意还有两个因缘,一个是可以破掉我们的愚痴,一个是可以开我们的智慧。修「安那般那」可以开我们的智慧,所以不要一开始自己就认为不起观慧。守意,「意」是随着因缘而生,所以我们要「缘因缘,但不要着因缘」,这就是守意。如果不把「安那般那」翻译成守意,它就是「数息观」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解释的方式,把「安那般那」翻成「安般守意」的,就会有他的一套语言模式出来。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译经家的用法,译经家本身也是行者,他行了以后,内心里头有所收获、有证量,一定可以用他的语言模式表达出来,所以就用他的语言把「安那般那」变成「安般守意」。假如没有经过人家的解释,你可以直接翻成「数息观」,问题是,翻成数息观,往往最后就只注意「息入息出」这个技术,「守意」的部份完全被忽略了,传诸久远,这时候一定产生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照着原始资料来看的原因,因为一、二千年下来,不知道已经偏差到哪里去了,一对照以后,就可以了解偏差所在而加以修正。

由此可见,每一部经典的译经家都有他自己的思惟模式,这部份我们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每一位觉者,有他本身的思惟模式。你把所有的觉者都叫作释迦牟尼佛也无所谓,各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他不是采单一行法,一个觉行圆满的人是法门无量,当他从这个法门切入时,就有这个法门的思惟模式;从另一个法门切入,就用另一个法门的思惟模式,都不一样。

所以,我要是跟各位说「《金刚经》的觉悟者是释迦牟尼佛,《楞伽经》的觉悟者不是释迦牟尼佛」,你绝对不会同意,因为它上面都写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其实,是不是都无所谓,就算是,两部经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也截然不同。你要了解,一个人能够有两种不同的语言模式,那他是天才,不是人了。你可能会说「当然只有释迦牟尼佛能……」,你要这样讲我也没辄,但那也无所谓,反正一个觉者,他是不执着的,这样讲也可以构成一个系统,我也是可以把它讲得很完美。事实上,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觉悟的人很多,他的觉悟是从某一个方向切入的,这时候「他从这个行法切入的记录」就构成那一部经;那个人切入的修行方法,他的思惟模式就构成他特殊的语言模式。所以不管是《解深密经》、《法鼓经》或《密严经》,都各有它自己的一套思惟模式跟语言模式,完全不一样。你硬要说他是同一个觉悟者也无所谓,但我告诉你,不是同一个人!当中最主要的是这些证量,他是用什么方法达到那个目的,你要把那个方法找出来。

觉悟者本身会有他自己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当他讲出来以后,将它做成文字记录下来的人,就叫作「经家」;假如是同一个人,两者合一的可能性比较大;假如不同一个人,他思惟模式不一样,那就有「两层」了;加上原来的经典是用印度语言记录下来的,再透过译经家的翻译,这时就有「三层」了。那么,传到我们的手上时,这时已经和「觉悟者所说」有很大的出入了,所以必须要有适当的调整。这是让各位了解我们在读经时,它语言跟思惟模式产生出入的状况。

「守意有三辈:一、守意,令念不得生;二、若念已生,当疾灭;三、若念转事已行,当从后悔,计亿万劫不复作也。」这里《安般守意经》提到,守意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守住鼻息,使念不生。第二个是,假如念已经升起了,那就要赶快消灭;换句话说,心被妄念牵走以后,要赶快「摄之令返」。第三个是不仅念生了还不知道,而且已经去做了;本来坐在这边打坐,坐一坐怎么跑到柜台去做事,那不只是念跑而已,连身体也跑了,自己都不知道,一旦发现以后,你就应该要忏悔了。

这地方这样讲很清楚了,但是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你看得出来吗?它讲守意是令念不生,但是它前面讲「意从因缘生,故当缘因缘而莫着因缘」,那我就要请问各位:要着因缘,又要令念不生,你怎么修?文章这样看过去很快,但这地方我肯定你看不懂!这地方说的「令念不生」,指的是令杂念不生;而守意的「意」,在「还法」当中,数息守住的时候,它会起变化境界出现,这时,你开始要用那个意去牵引那些变化境界,那才是功夫;当变化境界被我们锁定了在某一个地方,它就一定要在那个地方。

净土三经之一的《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观法:日想观、水想观……等十六观;日想观的时候,面向西方,就坐在那边观落日,这样就可以知道西方极乐净土的方位。请问,这样会开智慧吗?这样会修成定吗?都不可能!不管是观日或观水,那都只是个媒介,观佛身也一样。不是「看这个千手观音好庄严,然后观想哪一天千手观音走出来跟你讲话」,这个叫作头壳坏掉了。我们是借着这个观音的媒介,你在起观的时候,因为守住鼻息,鼻子到眉尖之间会贯通,你会在这个地方起种种的相,这个时候你要摄心把那个化境调伏。譬如,有观音出现,有地藏出现,有弥陀出现,你要观哪一个?行者在这个时候就要锁定一个。「我现在修什么?」这点你要确定!明明你就在观日,怎么跑出个佛来?遣掉!这叫佛来佛斩,知道吗?「你现在观什么?」假如你没有办法摄心去降伏那个化境,而是坐在那边像看电视一样,一幕又一幕,这个节目完了,有那个节目,然后「看完了!」这就叫作凡夫!你一定要锁住一个,就等于把那个节目止住不动,我就守住那个!其他的化境我都不要——「那个化境我要能够去控制」,意念就在这里起作用,这叫「当缘因缘,而莫着因缘」。告诉你,这个比什么都还着因缘,你那个化境一定要守住、要降伏。

开始讲正行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这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行法绝对不是你自己想象的。你看台湾有多少人在念佛?大概是全世界念佛密度最高的地方,但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念佛——念佛就像录音带一样,那叫作「有音无心」;只有声音,没有心,这样绝对不能成就!这里面丝毫没有通融的地方,你有多少心,才有多少成就;没有心,绝对无法成就。这个法的殊胜就在这里。

所以这个行法当中,同样是讲「守意」,到底是「令念不得生」,还是「守意令念得生」?到底是「当缘因缘,莫着因缘」,还是要特别着因缘呢?这都不是你想象的。所以我们一再跟各位强调,语言文字有它的僵执性——僵化的执着性。绝对不要着文字相、语言相,不要着心缘相,这是修行的要领;这个要领没有的的话,你很难有所成就,你会一直在这边忙来忙去。

经云:「守与意各不同。守者,护十方一切觉,使外邪不侵,谓之守;意者,觉彼无为为是,谓之意。故守意者,即守护一切,觉彼无为之境,而不为外邪所侵故。」守与意各不同,这个讲法都是安世高的语言模式,我们只是提供给各位参考。「守者,护十方一切觉,使外邪不侵,谓之守。」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觉知,我们都要守护好,不要被外邪侵临;「外邪」就指七情五欲。这东西看了会让我觉悟的,那就要守护,令其觉悟。不要说「冷气真好!」心就跑到冷气那边去了,那个觉知消失了;你感受到冷气的享受,那就是身根的触尘影响了你。让你吹冷气很舒服,不是要让你心跑掉的,是要让你能够沉着下来,这叫作「使外邪不侵」。至于如何守护,这个你要自己守了,师父只能教到这里,不可能替你守。

「意者,觉彼无为为是,谓之意」,你要能够知道「无为」是什么,要能觉知到,然后肯定它。我们也知道「无为」才是对的,可是「无为」是什么,你没有感受,光认识「无为」这两个字没有用,那就像「总统」二字大家都认识,可是「总统」是什么你不知道。你说「总统就是那个某某某嘛」,我们讲的不是总统的相,也不是指总统的工作是什么,更不是认识「总统」这两个字,而是总统的这个生命;总统的生命就跟我们的生命一样,这个生命是无限的,你知道吗?现任的总统是谁,那个人只是总统的相,四年一任,四年以后那个相就改了,而那个相会一直改,但是总统的生命一直存在,你体会得到吗?

你自己的生命也一样,「现在」你以这个相出来,但,「前一个相」你记不起来了,「下一个相」你不知道。生命是永恒的,现在只是以这个相显现,这个相的因缘尽了,相就不见了。就像台湾每四年总统要改选,改选的总统是谁你不知道,可是那年的五月二十以后,那个相就会出来了;相会一直变,但是总统那个生命一直存在,不会因为相而改变。每一个生命也是一样。

讲了这么多,不知各位能不能体会?事实就是这个状况,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在这里啊!所以这辈子要努力的,不是使尽一切让「这一身」怎么样,这一身只是个相,因缘过了就会换新的,一般凡夫起码要努力的是「如何让下辈子的因缘好一点」,至少要能做到这一点。修行人就不只如此了,本来生命是「横的躺在这个地方」,修行以后,要能够「竖的走出去」,这就叫作「出三界」。能够让生命品质提升、超越,才有可能横出三界,这是修行的意义,所以要懂得我们在做什么。

「守意中有四乐:一、知要乐;二、知法乐;三、知止乐;四、知可乐。是守意四乐。」《安般守意经》里面说守意有四乐。「知要乐」,我知道要离苦得乐,所以我要追求那个乐;「要」是追寻的意思,「乐」是快乐。我们就是因为「要乐」,才会来修行,不然就不会修行了,所以知道要「法乐」。「知止乐」,定中的乐叫作「止乐」。「知可乐」,哪些可以乐,哪些不可以乐;行者不可能都不乐,但绝对不是七情五欲、六根接触六尘的乐,它是从「法」、「定」中得到乐,这个乐叫作「可乐」。不是「法乐」或「可乐」的范围,我们都要放弃、远离,行者要有这种觉知的能力及意志力,这样才叫作修行。

我们都很赞叹修大法或接触殊胜法门的人,套用密法来讲,这叫作「金刚乘」,显教像华严叫作「一佛乘」,这是最高境界,能听闻是很殊胜的,喜悦、福报、功德不可思议,号称第一。但是你要留意,假使在这当中犯了不容许的法纪,那就是下金刚地狱、阿鼻地狱了,相对的就是两个极端。

譬如「我来道场很好,看看有没有那种『落翅仔』,可以把一个……」,像这种的就会「电梯加直升机」直接下金刚地狱,不要以为神不知鬼不觉,阎罗王已经在那边等你了,要特别留意这种状况。这当中绝对不容许干犯法纪,因果戒律是非常严谨的。你在世间那还无所谓,世间法律准许的,那不算犯,有的话也只是习气不好,可是在这清净的地方,绝对严格禁止,假如有所干犯,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这个地方「知可乐」跟「不可乐」一定要严格区别出来,不要把世间一般七情五欲的那种观念跟标准带到这个地方来。

道场这里讲的是「绝对的标准」,不要认为「不要紧,外面和道场,还不都一样是人」,家里的设备和这边就不一样了,怎么会一样?要留意,来到这里的个个是菩萨,假使你是带着罗刹的心来的,那就要把它降伏下来;假使还要起妄念造业的话,那就不得了了!要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护法神将。以上是提供给各位做参考的,不要以为修定功就跟这些无关,这些都是助道资粮;助道资粮没有的话,定功修得再好都没有用,已经变成邪魔外道了。

安般与守意的关系

接着我们来看「安般」与「守意」的关系,这也是从《安般守意经》出来的,这部份提供大家作为修行上的参考。经云:

行息为随数,得息不相随,不为守意。相随时为隋念,得相随不止,不为守意。止时为隋念,得止不修观,不为守意。观时为随凈,得观不修还,不为守意。还时为随意,得还不修凈,不为守意。凈时为随道或随行,得凈复凈,乃为守意。

经文这样写,不知道各位能否看得懂。告诉各位,六妙门的六个步骤是连在一起的,第一个步骤完成,就要进行第二个步骤;前面那一个完成了,后面那一个就要接着进行,你不能说「我进行到第三个就可以了」,你一停下就通通还回去了。就像以前打水,小时候没有自来水,都要用公共帮浦打地下水上来。你要连续一直压,水才会上来;小孩子力气不够,要是压到最后一下没力了,一停下来,水就又降回去了,那前面都白打了,又要重新再来一次。

同样的,你现在学数息,很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第一阶段终于完成了,想想好辛苦,我「修到这里」就好了,等你三个月以后想想再来的时候,又要重新开始了。这就像钻木取火,不能说钻得太累了,我去洗个澡,等一下再继续,回来以后还是要重头来。所以这六法,你一定要一口气把它贯穿。刚开始我们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训练,等到训练完成以后,「数法」入,马上就要到「凈法」,这样才有可能入初禅定;不要想要在这当中停止,这个修法是很完整的一套。

「已念息,则恶不生;复数者,为共遮意。」「复数者」,就是进一步修数息者;「共遮」就是善恶皆不生的意思,「遮」还有长短之意,也就是息有长短;这里是讲长短息。「长短息」传统是这样讲:「你静坐的时候是『长息』,运动的时候是『短息』……」。其实,你要是真的这种息的训练完成,即使在运动中,也是长息。我们现在因为还没有训练,所以只要稍微运动一下,呼吸就很急促,这叫短息;静坐下来,呼吸可以拉长一点,其实只长一点点。这种长短息,你要感觉得很清楚。你看中国的太极拳,拳道的动作都很慢,那就是要维持他的鼻息是长息,知道吗?一般打太极拳的人去跑百米,也是很会喘,但是太极拳真正修成的人就不会喘了,那已经不是人了——一百米跑四点六秒不会喘,那岂不是跟飞的一样了?所以我们讲的长短息其实是动静之间,坐禅是长息,行禅就是短息,我们要能看得出这个动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接着来看下一段经文。

「不随六衰故,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止,为欲却六衰行;观,为欲断六衰行;还,为欲不受六衰行;凈,为欲灭六衰行;六衰行已灭尽,便随道也。」「不随六衰故」,就是不修随法,则色等六尘会坏了我们的真性。「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意思是能够修「随法」,就能离六尘之境,而不坏真性。在修这六法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六尘的欲望要全断、妄想要止却,七情五欲这些都要清净,才有可能入初禅定。换句话说,能断六尘所染之行,就可以随道(究竟位)了。

「何以故守意?欲止恶故。恶亦可守亦不可守;何以故?恶已尽不当复守也。」守意就是要止恶,这个「恶」就是六尘境界,能尽这六尘境界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六妙门所修就这么两个:一、是身不起欲望,二、是心不起妄念。就这么简单!这个心不起念,就是你要真的无念,连「随相」的那个部份都要灭除掉,但这是要真正成就以后才有办法讲的,我们现在讲的无念,其实都是「正念」而已,不是无念;你有正念可依循,有正念可精进。真正大乘禅法讲的「无念」境界,它是「无功用行」的境界,它无念也能做,就像孔子讲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有行,但行不犯规矩;我们有行,一行就犯规矩,因为我们的念通常是欲界的,不是色界的,两者的情况不一样!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拾贰 哪一个是我?
下一篇: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拾 安那般那——无边妙用的基础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四集 (2011年七月)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八集 (2011年四月)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一、放下吧!进来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三章 一切众生非众生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经文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三集 (2011年七月)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七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三、生命运行的轨则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十一 道场神众—是否心心念念在道..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五 密法修行的原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oison and Joy[栏目:Zen Buddhism]
 百论释义 破空品第十[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PART 1 - 阿罗汉向:灭苦正道 The Direct Route to the End of ..[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修订手记[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先天的力量也需要后天的力量启动[栏目:万行法师]
 玄中寺与净土宗(悟证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二[栏目:达照法师]
 只知自己不知他人——关于《慈悲梁皇宝忏》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一个人过一辈子,有错吗?可以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刻意面对痛苦,开发悲心可以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