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九、不要轻易断言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2

九、不要轻易断言

“若无心忘照,则万累都捐”。无心忘照并不是指没有心可以照,而是讲心不起作用。谈到这部分就要从心、智、识几个地方来向各位说明,因为这部分是心灵工程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心灵方程式要怎样建立,这是一个基本的命题,我们讲转识成智,识和智到底差别在哪里?你既然没法分清楚,那么你怎么会有办法转识成智呢?我们说舍识用根,识是什么你知道吗?既不知道又如何舍识,如何用根?这些话我们都琅琅上口。又如烦恼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等,对这些光知道而感受不到是没有用的。

“无心忘照”好像感受得到,但“无心”是什么?佛法中叫唯心,如《华严经》中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西洋人也讲唯心论,但他们的唯心与佛法的唯心完全不一样。西洋的唯心是产于唯物论,主要关键在于唯心论和唯物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到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假如宇宙结构体的最原始元素是有形的话,唯物论就成立了;假如是无形的话,唯心论就成立了。这是他们所争论的东西。

他们用科学来证明原子、电子、质子、中子、量子……等最原始元素是什么,所以确定了最原始元素是有形的物质或是无形的,这时他们才确定是唯物或唯心;从这里去演变、去推论,这是他们立论的根本,这也就是他们唯心论与唯物论实际的背景。

可是佛法讲的唯心,与唯物完全无关。假如从我们所讲的性起法界来讲叫“唯性”;若从缘起法界来讲就叫“唯识”。唯识学研究的是缘起法界的部分,华严研究的是唯性的部分,所以叫做性起法界。为了使你达到性起法界的目标,就要破你凡夫的唯识作用。

华严讲的就是唯性,是性起法界。唯识学所讲的是唯心当中的唯识,是缘起法界。缘起法界最典型的经典就是《地藏经》。《地藏经》当中看到的都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痛苦状况,它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就是缘起法界的特色。

这也告诉我们这个世间就是这个样子,在五浊恶世中,你只要起心动念都是错的。这不在于你起心动念要做好事或做坏事,因为你起心动念都有染着,你用识性去判断好或坏,只要识性一起,就已经有意识状态,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意识状态存在,统统是罪,统统是业。

救人是业也是福报;布施、供养是业也是福报。福报也是业的一种。有些人很有钱,但是他也很痛苦,烦恼钱究竟存哪里好?买股票或公债?有钱是福报,烦恼是业力。但是清净的福报则没有业力,你可以享受生命的品质、生命的存在。

我们在讲性起法界时,你会发现与缘起法界是完全不同的。性起法界说:“无不是普贤境界,无不是普贤行愿。”因此我们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此是普贤境,我们的起心动念、思想行为、举手投足无不是普贤行愿,因为你没有意识状态的污染。缘起法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唯陛、唯识是不同的,因为你有染着有意识状态,所以都在唯识当中,若能打破我执、法执的意识状态,那反过来就是唯性,就是性起法界,佛法的修行关键就在此。这是唯心的“心”这个部分,我们曾在《大乘起信论》谈到这个问题,一心生二门,分“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体大,在体大当中统统是性起法界,但在“生灭门”当中分体大、相大、用大。相大、用大的时候,人类的分别就出现了,那时我执就来了,染净都混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森罗万象的世界。

各位从这里去感受心、唯心,分别唯性、唯识,主要的经论都是这种分析法,我只是运用现代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跟各位重新作个定义。这个定义了解以后,再告诉各位,我们讲的心是一种认知,这是另外一个层面。

心能够知、认知,认知当中又有“分别”,它有这几个不同:所谓心、根、识、智,这四个的基本定义大家要弄清楚。什么叫做识,识就是认、知、分别;智是认、知;根只有知,心就是呈现,把这四个分开定义,就是这个样子。转识成智,简单地讲,就是把“分别”扣除掉,只要认知就对了。舍识用根就是叫你把认、知、分别当中的认和分别除掉,只有知就好,这就叫根。

“心”会呈现一切境界,心的呈现本身是不起作用的,心只是呈现而已。而“根”对于这种境界当然知道,但它不去定义。“智慧”会去认知而加以定义,但又不起分别。“识性”不但呈现也知道,既知道又加以定义、加以分别,一分别以后,我们每个人的所有烦恼、迷惑颠倒就产生了。

各位知道自己今天在世问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迷惑颠倒的凡夫吗?从这一条路线走下来,你把自己的核心、根本掏出来看看。

“无心忘照”所讲的就是你的心不会去照,“照”是一种认知和分别。无心忘照就是心不去分别也不去认知,它只是知、只是呈现,顶多只是呈现知而已,连认知都不要,当然更没有分别。这时候万累都捐,什么烦恼都抖掉了。各位有没有感受到?理论很简单,但做得到吗?华严境界把它剖析得非常清楚,再来就是我们要怎么达到这个目标了。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因为它是这么的殊胜!这么的不可思议啊!不是偶像崇拜,不是盲目迷信,这指导原则很清楚。

现在我们要怎样达到无心忘照?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华藏工程,要你反复地去做、反复地训练。这个有两大特色;第一枯燥无味;第二长期训练。之所以要如此对于枯燥无味的东西加以长期的训练,就是要让你对于枯燥无味的东西产生无上的法喜,这样子你就脱胎换骨了。这个训练当中你若是觉得很有意义、很有味道、很刺激的话,那其实就是世间的享乐。佛法的训练不是这样,它绝对是很单纯的、很枯燥的反复呈现。一般人在这个反复的训练当中通常有三个反应:第一是觉得好没意思,然后丢掉不要。第二是听说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会有好大的福报与功德,非常殊胜不可思议,于是就把它惯性化、概念化。

第一种反应退出去就是退心了,没有功德、福报可言。第二种反应是没退心,功德、福报是有,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用心,而没有用心是一种愚痴的状态,那福报在那里呢?如波斯猫、贵宾狗一般,是人家的宠物,但失去自由的享受有意义吗?我们现在在修行,绝大部分的人是落入这种状况。

第三种状况是在这枯燥的反复训练当中,自己去突破、超越。怎么突破?怎么超越呢?那么单纯的佛号你有没有用心去念?功力就在那地方。用心念,一句佛号就够了,若不用心念,再多的佛号也没有用。自己好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要如何用心去对这枯燥的反复练习产生法喜。

所以任何一个法门都很简单,法门的本身若是真的很复杂,那法门本身可能有问题。因此,我一再地告诉各位,一定要抓住法门训练的要领,因为那个训练到最后一定会让你产生“无心妄照”,这就是入三昧门啊!

希望对刚刚所讲的好好地把它澄净体会一番,大家提个疑情去感受一下,呈现出来而自己心知肚明,但不要使用名词、形容词、动词……,因为这些都属于认知与分别的范围。只有好好去体会,这才是我们所讲的佛法训练的某一境界。“无心忘照”到这个时候“万累都捐”,所有的烦恼、累赘统统可以放下了,都自然地消失掉。修行就是这样修,而不是都处乱钻可得来的。我们常赞叹佛法是伟大的、殊胜的,很深邃捉摸不到的也就是这里而不是故意讲一些大家听不懂的才叫佛法很深。关键在于门槛,各位现在已感受到门槛的存在,那么你应当怎么跨过去?用功就是用在这里,不要再在文字上转了。只是知道并没有用,一定要训练自己去踏入那个境界。去感受那种状况,那个才重要。

古人都不知道意义,所以也就不会讲,这个部分就是“无心忘照,万累都捐”了。你若是再问怎么无心忘照,他已经无。无心忘照了,你还要再问,他若是会讲,也就不是无心忘照了,去感受吧!一再提醒各位,学佛就是去感受,去融入那个境界,看到一朵花就去融人、感受花的存在、花的生命,花的盛开,展现出生命力的强盛、美丽、芬芳,你就能吸收到它的喜悦、它的生命能量。

各位常会看到无常,今天花开,明天花落,这个并不是真正的无常,而是意识状态的无常。诸位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实相,要了解实相才会知道何谓真正的无三常,若不了解实相,你的无常只是口头上说的,好像是定义,事实上是错误的定义,因为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转入性起法界里怎么讲都对!因为“诸法实相”啊!

“若任运寂知,则众行圆起”。方才和各位讲的是心,现在讲的是知。“任运”这两字是道家非常美的词,任其自在地运转,宇宙现象就是这样子,就是这样子叫任运。任运当中不是只有静态,它包括动态。寂知也是一样,寂是寂静、寂寞、寂灭、本来这样子、本来如此,本来如此也不是只指静态的,包括动态在里面。

动态者如海啸、火山爆发、台风、地震……那个境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并不是只有石头、木头才是本来这样子,一切境界在变化、在转,本来就是这样子,不要说些什么原理,那都没用的,它就是会转。风吹来会凉爽,它本来就是这样子,不要谈气流、寒流、暖流,感受到风吹来的凉或热,这才重要,风是怎么来的你可以不知道。“寂知”本身告诉我们的这个知,就是知。寂是寂静、本来的样子,对于本来的面目它能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叫寂知。但是它并不是告诉我们分别,我们现在一讲说清清楚楚、念念分明,也许你会联想到花是花,叶是叶,这就不对了。因为白花、红花、绿叶这是分别,知道、清清楚楚的寂知,是对这个境界我很清楚,就是这样子而已,并没有产生所谓白花、绿叶这种东西。

这里面的差距在于不要用意识状态去分别,有讲出来和没讲出来统统叫分别,所以我们的训练就在于不使用名词、形容词、动词,而如何去描述那种境界、那种状态。那个时候你会发现长期训练下来,不使用名词、形容词、动词时,自己马上会感受到,看到任何境界都很清楚。

现在我们则是一看到境界就栽进去了,这是因为你分别了。你若是不分别的话,自己的生命会和那种境界相交融成一体,而我们栽进去是对立的,这其实都是很微细的差别,这种微细差别当中要怎样去区分呢?所以它就不是语言文字的说明问题了,这个东西唯佛与佛始能知之。

佛在灵山会上对摩诃迦叶说:“我有正法眼藏,付嘱于汝。”“正法眼藏”就是不可说的法,这叫正法。虽然我们已讲得很清楚了,那关键点的地方各人感受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堕入语言的陷阱,被语言文字掐住。因此我们透过语言文字来说明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对于语言文字应该点到为止就跳过去了,这样子才能超越、才是会读经的人。假如你不是这样读经的话,你就陷进去了,你会拿着文字指明它是这样讲、这样子讲……,这样子是什么什么意思……,你会一直要分析它是什么意思,到最后不是偏这边,就是偏那边。

中国有一本很有名的书——《洛阳伽蓝记》,描写北魏时期首都洛阳的佛寺是怎么盖的,有多漂亮,它叙述得很清楚。近代有两位中国佛教史专家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不同的批判:一个说作者是佛教徒;一个说不是……。这是内心感受的问题,它也同时告诉我们,文字本身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产生完全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矛盾的结论。在这种文字上,尤其在这种非常活化、非常活泼的心灵状态中,你不能一口咬定这样或那样才对!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写经、读书会或录音带讨论等,在任何的华藏工程里,我要奉劝各位不要轻易的断言、说表决、说对或不对!不要做这种结论。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结论,不足以证明一个人的真正成就,在学术立场上可以,就看写得好不好而已。可是就佛法的标准来看,它是要你觉悟的,不管对或不对,只要你能觉悟那就对了,而这一点学者是很不能接受的。

开悟的人所讲的话是第一手资料,学者研究的是第一手资料,因为学者写出来的是第二手资料。我可以保证写第二手资料的人绝对不能开悟;凡是开悟的人一定写第一手资料。仔细看看那些研究别人的书,写很多读书心得报告的人,保证不能开悟,但他可以得到博士学位、奖学金,但就是开悟不了,下辈子再来还是迷惑颠倒。

因为心性的东西开悟以后从自性中流出,而不是找人家的著作来研究。因此会有人研究赵州思想、六祖思想,但六祖就不会去研究别人的思想,他只有讲他证得的那部分,说出来给大众听,而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在研究前人。各位仔细体会看看!学者可以汇集以后提供给行者作参考,假如这样的话那功德福报无量无边。若是他看了行者的著作,很不以为然地加以批评,那么他与菩提道就愈离愈远了。

行者有很多见解是和学者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的目的是要觉悟,而不是要写理论的。印顺法师在听写的著作里都不会有注释,或说此语出自何处。若是学者的着乍则一定有语出何处的注释,由此诸位就可以知道这是第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了。一个成就者、一个修行者把内心的境界防述出来,那就是第一手资料,这就叫从自性海中流出。也只有从睢海中流出来的才能叫“任运寂知”,在任运寂知的前提下,他本身是没有障碍的,这种寂知所产生的行为,我们形容这种人叫无障碍的人。无碍是《六十华严》用的字眼,《八十华严》就叫自在的人自在就是无碍,只是翻译的不同。

我们在这里讲“众行圆起”,并不是哲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圆满,大家都很满意。圆是指它只是随着这种境界,譬如在海边看海浪,海浪有时高有时低,这叫众行圆起,高乜对,低也对。通常一个海浪过后我们会猜测期待下一个海浪会更高,你的意识状态已经定在那里了,你以前面的目标为基础,再判断下一个会不会比上一个更高或更低,你的意识状态在这里,所以你要追求的圆满始终有一个标准在,就不能叫众行圆起。

一个自在人、无碍人的行为是随缘而来的,能高能低,他没有设定标准,他看到任何境界都不会去批判,所以来到他眼前的境界没有好坏,只有接受。而我们对于来到眼前的境界不能接受,只有好坏区别。当我们遇到一个人,首先就是判断这人是好人或坏人。没办法一下子就去接受人家,我们应该对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先接受,这叫接纳理论。

接纳理论就是告诉我们,对于任何境界“但受无悔”,只有接受不要后悔。为什么会后悔呢?因为你有分别批判,有批判你才后悔。后悔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我不要,但已接受了;另一个是我很喜欢,好在我接受了。两者都叫后悔。但是我们一般人不是这样子,前两天才和各位讲过,学佛人常常堕入错误的漩涡里,而这漩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当多,佛法中叫做以盲引盲。由于我们对于心、识、智、根不能了解,对于这地方所讲的“无心忘照,任运寂知”不能体会,所以才会造成以盲引盲的现象。

今天大家进入佛门就应该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朝我们的目标前进,不要再在山下晃荡了。若还抱着总有一天我会上山去,到了那一天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现在进了佛门一定要积极地去弄清楚这几个字,这里面共有四百五十七个字,不要以为这些字很简单,整个佛法的重点都在这里,所以才叫“心要法门”。这是清凉国师答顺宗皇帝文。顺宗皇帝当时还是太子,他很认真学佛,知道佛法浩瀚,所以想知道自己该如何抓住要点去修行。我们现在学佛有没有感受到?抓住要领从这个地方来下手吧!它的根本核心、意义要了解一下,清凉国师反复地向我们论理与印证应该很清楚了。

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见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

“放旷”简单讲是放空,心不要执着才能放空。各位有没有失眠过?失眠一定是心里锁住某一个东西。若是辗转难眠睡不着的时候,把心放空面对天花板躺着,然后深呼吸,在深呼吸时把什么东西都吐出去,吐光了之后再看看肚子里还有没有什么东西?如此三次深呼吸你就会睡着了,那个睡眠会比平常的睡眠更深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情况造成失眠的现象?我们不只是在睡觉中失眠,即使现在你都仍在失眠中,因为你的心执着攀附在其它地方。可能你不以为是如此,因为你以为自己正在专心听着我上课,那也是一种执着,只差是好或不好的执着而已。

古人听经时是法师升座,听众则是男女众分两旁对面坐,眼睛不是望着法师看,而是学菩萨三分眼,它是有道理的,它不要你执着,要你把心放空,任其去住。当法师的声尘进来,你只是接受而不要加以分别,所以古代人的记忆非常好。

“静鉴见其源流”。静不是死寂,它能产生鉴的作用,所以叫静鉴,是“清净”的呈现之意;“静”是“安静”,心无动乱,但在作用上来讲它是“清净”的“净”,这样才能呈现出来,“鉴”就是呈现之意。见其源流的见就不是呈现,而有认知的情况,认知是智慧,所以它能知道它的因果关系,能够明了它的根源是什么。“源流”是讲因,这里面所讲的包括很广大的神通在。放旷是一种境界,能够任其去住,自己不执着而自在,我们在去住之间、来去之间知道它的根源、因缘。今天大家这一会在这里,也许你会说:早一点听到不知道有多好!可是你又会发现早就要你来听了,可是你就是有种种的因缘挡住了,于是你就不知道这一会的殊胜和不可思议。在这之前你没感觉到,真正要感受到在这一会里,并且能够珍惜的人要大有福报、大有善根,绝大部分的人他要在这一会结束以后才会感受到,就如昨天第七参所讲善财童子之感慨:“见善知识难!闻法难!修法难!要依教奉行很难啊!”

学佛是人生最大的福报,当然不是指学民间拜拜的佛;能够涉入修行了解如来真实义,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各位能不能体会到?别以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讲,自己要有智慧能判断,所以说要能掌握到善根、福德因缘。

其实佛法讲的不只是这些,我们看“中阴身救度法”也是一样,从实相中阴到投胎中阴时,你为什么让它一直掉下去?有那几个人在实相中阴就抓住超越了?没有啊!统统掉到那个到你生命品质的那一段,你才能掌握住,为什么?就是你的生命品质不够高!因此再好的因缘对你也没用。

有的人有美好幸福的家庭,但他就是不知道珍惜,自己内心还一直想要着什么,莫名所以的踏错脚步,这就是缺乏警觉性。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不是就是这样?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也有同样的福报、福德、智慧与功德,那又为什么会有参差不齐的情况呢?就是你现在的生命品质水准太低了,所以那么好的境界你不能掌握住,甚至于有很好的福报你都把它毁掉了。学佛在这里要培养那种警觉性,这么好的善根、福德、因缘,这是人人平等的,只是你能不能去掌握住。为什么人家掌握到的都是善根、福德、因缘,我掌握到的都是烫手山芋?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业力而没有那样的福报?各位要从这地方去探讨。

因为我们的心有贪、瞋、痴,若是没有贪、瞋、痴的话,能“放旷任其去住”,则对于境界的呈现就是“静鉴见其源流”。佛法是这么实在的,它完全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生存,指导我们的生命品质,让我们去超越、提升。若不能体会这一点,真是天大的冤枉。我们一再地向各位提醒这个部分,也无非是要各位从各方面、各角度来寻找你们的法门,建立你们健全的人生观,过一个幸福愉快的人生,不要在愁云惨雾中度过残留的余晖,那太悲惨了,学了佛以后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从这些教法当中去体会。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下一篇: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八、执着于行善本身就是恶
 耳根圆通章 第十集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集
 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前言 证入,就是进入那个境界..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一集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七 成就一切的法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五章 如来所悟,唯是一法..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一 总说法门——自在出入,游戏神..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二集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五章 哀哀父母 - 噩耗[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又是青杏满枝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五百罗汉 013、法界四乐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 修般舟三昧的基本要求[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04-10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2010培训开示(七)戒律的相关内容[栏目:达真堪布]
 人唯知道有来春 所以留着来春谷[栏目:大安法师]
 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栏目:月溪法师]
 不归之路——吸毒[栏目:铁窗下的醒悟]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