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五)依教奉行就是护持戒律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7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五)依教奉行就是护持戒律

  有些信众问,自己在座上可以安住,座下是否也能如是安住?我想,座下的安住程度与座上无法相比。因为同样是护持正念,座上比座下要相对容易一些。即便当时六聚呈现,由于座上能时时提起正念,心不外散的缘故,可以很快清净下来。但是在座下,心毕竟非常容易散乱,这时候想要提起正念护持如座上般的禅定,恐怕还是有些困难。此时若能念诵一些咒语,契合一些观想,我想还是挺好的。

  比如从生起次第的角度而言,念诵咒语而明观自身就是本尊,或者手持念珠,口诵观世音菩萨心咒、文殊菩萨心咒或者莲师心咒等等都非常好。尤其在座的所有弟子都是本传承的弟子,平时每天念诵一百零八遍观音心咒、一百零八遍强制往生法更不能间断。这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师为后代弟子所特定的一个功课,作为后一代弟子,我相信每个人,无论平时有多忙,这个功课都必须要完成。因为当时上师也授记过,若能如是修行者,未来就会与他相会在莲花生大师刹土铜色吉祥山,这是多么殊胜的一个授记。我相信,这一点每个人都在做吧。有些非常狂妄的人可能会说,自己天天都与上师无二无别,还需要念诵这些吗?如果你真有这种禅定的话,当然用不着念诵了。因为惠能大师曾经说过;“凡夫口诵,圣者心行。”因此,前面所要求的观音心咒和强制往生法,如果你能做到心行,当然不用念了,但你真的有这个功夫吗?没有的话,我想还是不要太狂了 ,狂妄对解脱一点好处都没有。

  还有一点,我可能不知道你是否天天都在念诵这些功课,但是天知地知,所以不要天天欺骗自己。有时候我们该严肃的地方,真得严肃一些。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示现涅槃前,为弟子做了殊胜的授记,若能遵照导师的教言,未来就会与上师相会在刹土,但现前问问在座的弟子,有多少人是遵照导师的教言在做,每天不间断念诵一百零八遍观音心咒和一百零八遍强制往生法?我想,作为修行者,该狂的地方可以狂,不需要狂的地方,还是谦虚一些比较好。如果今天我让大家一个个在佛菩萨面前立誓,说自己已经在做这些事了,我想有一半的人可能说,平时都在念诵,但昨天好像忘记了,今天补上行不行?作为希求即生解脱的弟子,我们可真不能这样做,因为这些念诵恐怕用不了五分钟的时间,如果这些都不能坚持,如何解脱呢?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自己的见解没有很好地增上?我想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你天天都在犯戒。因为上师慈悲传授的一切教言,你把它当做垃圾一样扔到一边,这样一来,还有解脱的时机吗?别说希求深奥的教言,即便像这些平常能做得到的事情,恐怕在很多人面前已经难以成办了。我们可决不能这样。上师的恩德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如同父母一般深重;从出世间的角度而言,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是成办解脱的唯一引导者。如果口口声声说要依教奉行,实际当中却连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教言都听不进去,难道阿弥陀佛亲自降临在我们身边时,我们真的就会听阿弥陀佛的话吗?不可能的。所以,修行真不能自欺欺人。尤其长时间在高原地方居住的弟子真不能太狂,虽然你可能修过或正在修直断或顿超,并且具有一定的经验,但你能时时处处都在这样的见解当中行持吗?不会的,内心还是会有散乱、昏沉的时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短短的时间用在念诵这两个咒语上呢?这对我们来说,应该不算很难做到。

  所以先不探讨你的修行见解有没有增上,还是先看看你是否时时都遵照导师的教言在做。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说过,在他灭度以后,后世弟子应当“以戒为师”,也就是说,成办解脱唯一之条件是持戒。其中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是不诽谤金刚上师,第二条是不违背上师的教言。上师给我们制定的这些功课,自己一旦要是没有从事的话,就已经触犯了第二条誓言。不用怀疑,结果就是这么严重。所以我们依止具德且具缘的导师之后,应该老老实实地依教奉行,真的不要自我欺骗,这对解脱一点帮助都没有。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四)座下护持见解应随顺当地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六)时时提起正念不可轻视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六)中士道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应时时审视自己的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七)修学有相定应细致如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六)修学密法应认真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二十)课后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一)略说回向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十)应将闻思纳入实修之中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九)贤善之死缘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过程中,觉得所依止的是好师父,只是师兄们的人我是非特别多,可有时要见师父还非得通过师兄,这种情况..[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八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1-三种知识[栏目:法义精华]
 梦参老和尚开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4-3 下[栏目:梦参法师]
 法句经讲记(三十)[栏目:传道法师]
 念佛人有舍利,也不能代表他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未来理想的修学环境[栏目:净空法师]
 复金振卿书示正确对待烧纸钱[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把每一个众生、每一个生命像如意宝一样地看待[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