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胸格局——菩萨度众生就是引领时代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3
心胸格局——菩萨度众生就是引领时代
(5月27日)
 
【师父开示】
    中国佛教是什么?是藏语系、巴利语系、汉语系三大语系组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佛教。无论哪一个宗派,都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佛教。我们要让整个中国佛教,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同整个中华民族,一起走向世界。在当今整个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和的大时代,我们要从整个时代的缘起点来诠释这个问题,佛教才会有根本的出路,而不是说我们是哪一派、哪一宗,那都是不够的——那样的话最终你同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轨道刚好是相悖的,因为这一点,你可能就无法融入到时代的大因缘里,而且如果你做大了反而会出事情。只有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认识这个时代因缘,佛教才能够复兴。
    今后国家的概念不只是领土的概念,也是文化的概念,是精神力的概念。实际上现状就是如此——你看在北京,世界各国的人都能居住,大家都能够在一片天地中生存、发展;同样我们也能够到国外生活。那么究竟哪一种文化能够为大家所欢迎?哪一种文化的竞争力能够影响到人类的心灵的深处?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走向问题。
……
【法师引导】:佛教如何走入这个时代,如何善巧的融入社会,与社会同步,甚至引领社会?
    佛教如何走入这个时代,如何善巧的融入社会,与社会同步,甚至引领社会?这是一个宗教领袖的胸怀,已经超越一个派别、一种教派、一种宗教。师父的思想相当超前,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有机会聆听到师父这个开示,可以说是我们多少辈子修来的福报(同学笑)。刚才我们不是谈说有三种情况吗?工作、管理、领导能力。这就是领导人所说的话,一般搞工作、搞管理的人是不容易说出来的。今天早上,师父说到一个事:对于一个问题的看待,每个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你站在一百层楼上向下看,和站在一层楼上向下看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一件事情师父做了一个判断,跟我们做了一个判断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在师父的境界里面,他不这样判断。我们会说:哎?师父好像……有时候,我们会怀疑一下,会觉得这样好像不合理啊!因为他站在一百层楼上看,我们就站在一层楼上看,差得很远,可以说就不能比。
 
1、怎么样来引领时代?
    师父在这里就点到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责任是什么?这个时候,师父就开始谈他的思想。他说:要想有大作为,有大的成功,有大的格局,必须比一般人准备的早。别人还没有看到、想到,你就要看到想到。如果处处跟着别人跑,肯定是不行的。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一刻都不能放过。比如师父前几天开推客。在别人给师父介绍推客的时候,师父回来马上就开。4月11日正式启用。这就是说,对一件事情要看得准看得早,一般人还蒙在鼓里呢,你就要看得清楚。若没有长远的眼光,怎么引领?处处被人家在后面赶着走,一会这儿出问题了,一会那儿又出问题了,一直在补漏洞,那你永远也发展不了。就好比堵漏水的水坝一样,你堵了又堵……直接找个地方卡住,不用堵了!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宗教领袖的胸怀。
    只有这样的心胸格局,将来才有好的结果。否则将来是不行的。师父讲如果你已经看见人家有了结果再去做,那已经来不及了。大多数的人,都是看到别人有结果了。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引领时代的。比如爱因斯坦,他看得远,所以他搞出来的东西,大家都效仿。
 
2、如何借助时代给我们的机遇?
    师父接下来就讲他的一个想法,他说: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一个国际化的弘法。那现在就要为了将来国际化的弘法而努力。他会谈到学习外语的事情。未来中华民族会复兴,这是可以看到的。但作为一个佛教领袖他要怎么做呢?中国佛教肯定会因为复兴走向世界,这和唐朝是一样的。
    那作为一个宗教领袖,如何借助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呢?这时候,就要做种种铺垫。要做语言方面的铺垫,要有大格局,各种语系都要学。在师父的心中,佛教不是一个宗派,也不是一个语系,而是三大语系。所以这是一般的人不会想的。所以我们跟着大格局的人,将来就会成为他;跟着小格局的人,将来也只是小格局的份,这就是环境造就人。然而我们如果不学的话,跟着大格局的人,将来一样是小格局。当时佛陀在舍卫城说法的时候,舍卫城许多户人家,有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佛陀。
 
3、佛教在这个时代的出路在哪里?
    现在是一个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大时代。因为各种高科技的原因,使东西方文明交汇在了一起,这是前所未有的。那么佛教在这个时代的出路在哪里?师父在这里批驳了一个邪执:我们做一个宗,一个派,一个点,一定要与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相顺应。如果相反,你最后一定会走到死胡同里,无法融入到时代的大因缘里,更谈不上引领时代。真正菩萨度众生,就是引领时代。他不是逆着众生来的,逆着众生是无法度众生的。这里面相当的复杂,这就是菩萨的智慧。佛教必须融入到这个大因缘下,才能够有出路。现在社会对佛教普遍不了解,怎么让人家了解,这是第一步。
 
【同学心得】:我要如何做呢?
    法师用最直白的语言,把师父对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层层深入的剖析,让我在做事时,更有动力了。对师父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开始相信师父就是那个能够带领我出生死海的人。那我要如何做呢?
    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只有我做的好了,法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师父分担如来家业,师父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办更大的事业,才会有更多的众生得到佛法的滋润,我的下一世才会更有把握遇到佛法……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服务别人——对管理和领导最善巧的理解
下一篇:依师学法——改变内心相续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下篇
 认识人生之六 5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从无限生命中看待..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六)
 苦乐人生 5
 漫谈修学佛法的重要性 2
 《如理听闻是趣入佛法的先导》(1-3讲)
 认识人生之四 4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2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 中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三主要道》释论开示之五[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中文版自序[栏目: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佛教是一部舍利“显圣”的历史[栏目:李四龙教授]
 对青年僧人的几点希望——在栖霞山侩伽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栏目:真禅法师]
 梦中梦因果问答 46 什么业力使我的丈夫再寻新欢,我,丈夫,与那些女生...[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以正念与觉知看好你的心&心的精灵[栏目:清净的法流]
 相应4经 厌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