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的幼弟 阿罗汉居止处一切安乐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5

舍利弗的幼弟
阿罗汉居止处一切安乐

 
7~9
无论村落或林间
甚至山谷或平地
那里住着阿罗汉
那里就幸福安乐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离婆达尊者。离婆达是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是家中惟一没有出家的人,父母在他年轻时就急着给他成亲。婚礼上他看到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婆婆,心里觉悟到生命逃离不了衰老和死亡,于是决定离开家庭,到一处有三十位比丘的精舍请求剃度出家。舍利弗尊者也事先请求这些比丘达成弟弟的愿望,使他成为沙弥。出家拿到一个禅观题目后,他到僻静的树林中禅修,终于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佛陀与舍利弗尊者、尸婆离尊者一行人一同要来探访他。

一路上人烟稀少,路况不佳,但是获得天神的一路照料,提供所需。离婆达尊者知道佛陀与兄长等一行人不辞辛苦要来看他,也运用神通建造了一座特别的精舍,安排适当的住处,使众人得以安住。

可见有阿罗汉居住的地方,就是清净安乐的地方。阿罗汉证悟的涅槃是以观想无常、苦、空、无我而证悟的,证悟的那一刹那的意识,改变了人的命运。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诱惑比丘的女人 阿罗汉无欲寂静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信徒估拉卡拉 自造污净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 已见造屋者心不再造..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吝啬的富翁 莫轻视小善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贝拉西沙尊者 阿罗汉了达空无相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造业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鹿子母毗舍佉 积众善如聚众花成花环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比丘毗达那 争辩带来伤害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净饭王 如法生活今世来世都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两位小偷 了解真相就是智慧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长者幼女苏摩那代葳 善行得喜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栏目:慧律法师]
 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 二、佛化婚礼与佛化家庭[栏目: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甘露法味》菩提道次第 普善德根本论 释义开示 内容简介[栏目:祈竹仁波切]
 解读济颠(文正义)[栏目:三论宗文集]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3[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在寺院中,常会听到「常住」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不要轻慢恶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二 第三十五章 必断杀盗淫 切戒大妄语[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栏目:体方法师]
 唾手可得 1990.5.16~1990.5.31[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