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返回 蔡惠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3

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蔡惠明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早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就开始传入我国。支娄迦谶首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畺良耶舍又译《观无量寿经》,于是中国出现净土信仰。初时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东晋道安大师首创,北魏时颇盛行,齐梁间还有所闻,以后渐衰。弥陀净土信仰始于东晋慧远大师,他在庐山建白莲社,有僧人、居士123人参加,在阿弥陀佛像前设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当时是以观想念佛为主。后昙鸾于北方专修净业,立难行、易行之说,主张以阿弥陀佛本愿力为根本,为净土立宗奠定基础。又由道绰大师在玄中寺大倡净土法门,讲《观无量寿经》,以小豆计数,一时晋中男女老幼齐声口诵阿弥陀佛,着《安乐集》二卷,立圣道、净土两门。唐善导大师先在玄中寺讲道绰净土要旨,后到长安于光明寺弘扬持名念佛,于是弥陀信仰普及全国,家喻户晓,持久不衰。本文主要讨论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弥勒系梵语,意译“慈氏”;又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弥勒上生经》说他现住兜率天;《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生到这世界来,在龙华树下继释迦如来而成佛。一般学佛者都知道弥勒住兜率天,有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净土实在人间。《弥勒上生经》所述现住兜率天内院,这是他作为补处菩萨,在净化的天国。太虚大师就求生弥勒净土,乘愿再来。求生的目的是亲近慈氏菩萨,将来随菩萨一道来净化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并非由于兜率天环境优裕,在那里享福。从其实质上来说,弥勒净土思想是着重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在天上。据《弥勒下生经》说,弥勒下生的时候,由金轮圣王治世,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届时人间净土实现,身心净化实现真俗、依正双重净化,同步完成。佛弟子都在每年正月初一弥勒圣诞祝愿菩萨早来人间,实现人间净土。

弥勒人间净土思想出自《阿含经》,原是含有上生与下生两方面的意义,但后来的佛弟子却偏重于上生,而忽略了下生,认为天上总比人间好,这确实是一种偏颇。《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初期大乘经也有这样的说法,可见原始净土的特质被忽略了。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一书中就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这人间好。”这话对我们启示很大。因为弥勒净土第一义,就是为祈求菩萨早生人间,也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

总上所述,建设“人间净土”是有依据的,太虚大师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来了。我们依教奉行,推行人间佛教思想——修持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行六度、四摄以利益人群,达到净化社会,建设精神文明的目标。同时庄严国土,参加四个现代化建设,支持改革与开放,为实现人间净土添砖加瓦,在弥勒下生前打好基础。

 


{返回 蔡惠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下一篇: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年
 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年
 杨度的“新佛教论”
 胡适的“坛经考证”
 重视“阿含经”的研究
 昙鸾大师的净土思想
 浅谈明心见性
 谢灵运的佛学思想
 莲池大师的禅净思想
 梁启超的佛学观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八十分义 解结之方分第四十七[栏目:乘一法师]
 感受天地万物的和谐[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S74 法华论疏(隋.吉藏撰)[栏目:02 经注论疏]
 爱的真名叫“无常”[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前行讲记 第六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三十四种暇满总结[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九乘差别略义·出世间乘[栏目:郭元兴教授]
 三十一、求地藏菩萨得知父姓名[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发心(九)[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日诵要道全函[栏目:修法仪轨]
 供妙音 生悲心 常精进[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