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返回 蔡惠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0

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蔡惠明

在四川省德格县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古老的藏文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大小藏式房屋数十间。清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第十二代德格上司却登巴泽仁发起建造印经院,经历代增刻书版,现保存藏文典籍书版二十一万七干块(两面刻字,合计四十三万多页)和少数藏画版,内容包括各种佛教经典的译作、着作、传记、历史、医学、哲学、天文、历算、辞书文法、诗词音韵、音乐、美术、雕刻和工艺技术等大小八十二部,五百八十六册。着名的“甘珠经”、“丹丹珠经”、“萨迦全书”、“四部医典”、“医学总集”、“西藏土统明鉴”、三不喀巴全集前刻、续刻”、“西藏宗教源流”、“唐东画传”、“佛教源流”、“诗例”、“卫藏神山志”等。这些经版,为研究西藏文化、历史、佛教、藏医的重要资料,堪称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其中有些是德格孤本,极为珍贵。德格印经院在历史上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印经院、后藏日喀则印经院并称三大藏文印经院。由于拉萨、日喀则印经院遭到严重破坏,已荡然无存,德格印经院保存比较完好,更引起举世重视。

这座藏文印经院位于金沙江叫,四周森林茂密,采用当地桦木刻版,以桦木烧制的墨汁印刷,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跨进印经院大门,犹如一脚踏回古代,但见一对对古装藏族工人对坐着,一个往版上抹墨,一个往版上贴纸,然后用滚桶往上一滚,熟练而机械重覆操作。这种古老的印书方法,就是原来我国发明的最早的印刷术——刻版印刷,在此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真实而形象启示我们祖先的历史功绩和聪明才智。

印经院是按藏式建造的,体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格三一十多万块的经版,整整堆放了三层楼房。典籍浩繁,可说是藏族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西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见证。两百多块的画版中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梵文、尼泊尔文、藏文对照的“八千颂”经版,至今已有三、四百年。

藏文大藏经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组成,是世界知名的佛教丛书。“甘珠尔”意为佛语部,包括显、密经律,有害一千一百零八种。“丹珠尔”意为论部,包括经律的阐明和注疏、密教仪轨和五明杂着等,有害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两部份都以译本为主,仅“丹珠尔”中收有少数藏人着述。西藏佛教徒在八、九世纪和十一  、十二世纪,翻译了大量佛书,十四世纪初曾由内地运去刻印器材,在奈塘寺刻版印刷,印版今已不存。十四世纪后半叶,噶举派的衮噶多吉编订了“甘珠尔”,日喀则夏鲁寺的布顿编订了“丹珠尔”。“甘珠尔”前后曾刻过十几次。所刻版本,有北京版、奈塘新版、德格版、卓尼版四种,而以德格版最为完整。不少专家学者不远千里来到德格印经院观光,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和佛寺,以及印度、日本、尼泊尔、东南亚和西欧各国都来函要求印书。印经院目前正在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波恩大学翻印“丹珠尔”。近几年来,共印“甘珠尔”“丹珠尔”“你玛”等经书五千七百多部。

为了保护这一民族瑰宝,有关部门已拨款维修。据统计,光是对二十多万块经版全部抹酥油一次,就用去酥油(即奶油)八万余斤。现正准备补刻完散伙的“仁庆丁作”、“你绒”、“米旁克久”三部书,共二千七百块经版。补刻画版十一块,新刻画版五块。同时还培养一百多名的刻版工和四百多名的印刷工,以解决“青黄不接”的技工问题。

摘自《内明》181期


{返回 蔡惠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不离小乘
下一篇:禅机和转语
 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甚深难见的缘起学说
 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
 郑板桥与佛门因缘
 夏丐尊与弘一大师的法情道义——纪念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
 中兴天台的知礼大师
 悼念洗尘老法师
 梁启超的佛学观点
 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5. King Pasenadi Learns to See True Character (2)[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人生一切皆苦?[栏目:佛网文摘]
 「四不久保」的典故[栏目:慧净法师]
 四卷:药师[栏目:药师佛·论疏钞解]
 批评的应注意合理性 被批的应积极面对[栏目:周齐教授]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冉云华)[栏目:其它]
 《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栏目:正如法师]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栏目:妙华法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八回 拜普眼长者[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菩萨六度 布施为首(大安法师)[栏目:布施]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