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人生之一 4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1
认识人生之一(4/4)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
(10月24日  下)
【要点导读】:
◎ 我们的行持和最初的发心相应吗?
◎ 怎样在内心中修出一个清净的境界?
◎ 如何才算趣入大乘道?
 
四、善修慈悲趣大乘·离诸衰患种正因
1、体认慈悲菩萨行·世间善法凡夫心
【慈悲内涵】:
——我们常常讲“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予乐、拔苦,拔谁的苦呢?给予什么人快乐呢?众生嘛。拔众生的痛苦,给众生快乐。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所谓“缘”,就是条件;那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大慈。所谓没有条件的大慈,就是任运的。
——“同体大悲”,自他不二、一体。
——这样子的境界就是非常不简单的。既要任运,又能够感受到众生的苦乐就是我们的苦乐。
 
【思维观照】:
——那么对众生的痛苦和快乐,我们怎么样子会有这份慈悲心?怎么样来培养这份慈悲心?  
怎么样来认识慈悲心生起的心相?
——刚才谈到“心意未生之时”,“未生之时”,那它出现的时候,我们这种心是怎么起来的?
 
【反观自省】:
——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何时能够谈得到说无缘大慈呢?都是有分别心的,也就是都是有条件的。
——那么有条件、有分别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
——就不是真正一种任运了,不是真正的一种悲天悯人的菩萨的胸怀。
 
【趣道方便】:
——当然,我们一下子要做到,谈何容易。可是,我们可以去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是一种什么境界?至少可以(体会)。
——我们常常说“可望不可及”,但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体会一下、感受一下,甚至我们也可以推测慈悲心究竟是什么。
 
【破斥邪见】:
——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善行就当成慈悲心。
——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善行,更多的是属于世间的善法。
——因为这些世间的善法比较具体的。冷了,给一件衣服穿;肚子饿了,给你两个馒头吃;
你需要什么,给你帮助一下;你情绪不好,给你安慰安慰,顶多如此而已。
——当然,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也是值得赞叹的,(但)究竟同慈悲心的本意,还是相距甚远。
 
2、入大乘门学发心·把握要旨离二乘
【入大乘门】:
[宗]:那我们学佛,发菩提心、发慈悲心,这些本身都是要去学习的。如果我们有了慈悲心之后,自然而然我们同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够相安无事、都能够互相包容,很容易去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别人的内心的境界、内心的状况。这样子的话,慢慢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
 
【如理认识】:
——当然,趣入大乘道,有共、不共两种道。
——那么共(道)呢,就是二乘当中所谈到的诸道。
——那这些道要除去什么呢?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
——希求独自寂静乐,就是有一部分二乘的人,他所希求的是独自,就单独、寂静的快乐,寂静乐。那这个要把它除掉,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
——那除此以外,大乘人也应修持,(就是)二乘藏中所说的诸法、诸道,都应该要修学,那么方广藏中所有的法,我们都应该要学跟修。
 
【二乘过患】:
——为什么“希求独自寂静乐”不可取呢?其原因就是容易偏到二乘道当中去。
——那么,在二乘道当中,我们越走越远,就不容易转到大乘道当中去。
——也就是,我们的心逐步逐步不容易去感受到别人的心,去感受到众人的心,去感受到别人需要什么,众人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
——更不容易有我应该去为别人、为众人、为大众、为群众做些什么事(的想法)。
——所以独自寂静乐时间长了,当然,如果修的好的话,也可能证到罗汉果;修不好的话,那都很难讲,我们会修到什么地方去,就会成为很麻烦的一个事情。
——就是我们的心慢慢慢慢同现实生活当中的境界远离了、隔绝了。
——这样的话,就不是在学佛法,就不是在发菩提心。
 
【修道要旨】:
——所以,对我们三乘佛法的因相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师父强调!
——因相、果相、生相、灭相。你的因相是什么?你的果相什么?
[宗]:成佛的目的——度众生;度众生的目的——为了成佛。这就是我们佛法同世间法,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附录·思考题』:
1.慈悲的内涵是什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2.反观我们自己去帮助别人时是慈悲心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世间善法等同慈悲心?
3.怎么才算趣入大乘道?
4.为什么趣入大乘道,必须要在共道中去除“希求独自寂静乐”?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之二 1
下一篇:认识人生之一 3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一)
 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依师行·暇身受法为众生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4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4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6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7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上篇
 华严札记(十七)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下篇
 苦乐人生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禅的观点看净土[栏目:果煜法师]
 超越有为 证悟佛性[栏目:传喜法师]
 听净宗大德讲经七年,从无间断...这样能往生吗?[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感受(Vedana)的重要[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一位老居士说自己没有文化,不能诵经,只有一句佛号,请问今生是否能往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0.说无色品[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丁福保居士(安小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我们需要用信仰呼唤迷失![栏目:刘元春教授]
 往生有分 第二集 第三天 - 恳切至诚即一心带业往生佛可成[栏目:妙莲法师]
 心灵十境·第九地 善慧地[栏目:证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