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境修心点滴处·行住缘法念起时
1、日常生活勤用心·善言善行利有情
【反观自省】:
——其实,我们不仅仅对学法的善知识,缺乏这种心,恭敬依止亲近承事的心,我们对佛菩萨也是一样缺乏恭敬心、信心、虔诚的心。
——我们不仅对佛菩萨,甚至对我们自己家里边的父母、弟兄姐妹,学校里面的老师,单位里面的上司,我们都很难有一种恭敬心,都是非常缺乏的,更不要说对一般的朋友啦,对跟我们平起平坐的人,对跟我们了不相干的人。
——你说,“你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为什么要去恭敬你呢?”不会有,不会说去恭敬(的)。
【对境练心】:
——在一个单位当中,能够相安无事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说“我为什么去恭敬呢?”
——那你去恭敬他不很好吗?你去恭敬他,他也恭敬你,这个关系就很好啊,是不是?你对别人尊重,别人肯定高兴,别人高兴,那你肯定也有好处。
——你为什么要让别人不高兴?你不恭敬、不尊重对方,对方就不高兴。
——你对别人善言善行,恭敬别人,尊重别人,你也不要花成本,是不是?说两句好话也不要花成本。
——那你就是因为有烦恼,你好话讲不出来,你只有讲粗话,只有讲损恼有情的话,你利乐有情的话讲不出来,是不是?(所以)它需要去串习啦。
【审察自心】:
——现在(原稿:真正)我们听佛法的时候,你说“我可以讲(利乐有情的话),”那实际上你下课了,你自己就讲,“哎呀,我得回去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回去还要写日记,回去还要洗衣服,”
——(你要)洗衣服,你怎么去管别人的事情?你就不(会)管的,是不是?遇到谁,你也不会跟人家打招呼,别人给你打招呼,你也不理,因为你自己要办你自己的事情去。
——所以不学佛法的人,他常常都缘着自己的,缘着自己就会有很多的痛苦,(痛苦)的来源都是这样。
——那如果我们花一点心思去考虑别人,就不一样,角度就不一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如理认识】:
——儒家谈到物我同根(原稿:物我同甘)道家谈到天人合一,佛家谈到最后生佛平等,众生跟佛都平等,心佛即众生,自身无差别,非常高的一种境界。
——但是我们在众生的份上就不好讲这个话,在理性上面是平等的,在事项上面,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佛,他不受苦,你众生要受苦,众生要轮回,佛已经解脱了生死,已经不要在轮回当中。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可以用心的。
2、行住坐卧皆佛法·起心动念修自心
【了解四食】:
——打坐打得很高兴,念经念得很有收获,禅悦为食。禅悦能不能当饭吃呢?它跟我们吃饭是不同的,但是也是一种食啊。
——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什么意思呢?比如吃的馒头、面包啊、面条啊、水果啊,这些以香味触这三法为体性,欲界的众生才有,需要段食、粗食、这些粗粮。
——触食什么意思呢?接触的触,接触的触它也是人的一种心所,那么这种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一种快乐,叫(改:就是)你身心快乐,身心愉悦,它一样的能够滋养、滋长我们的色身。
——思食什么意思呢?思考的思,思维的思。那么思考、思维,常常跟我们说的造业也有关系。
[喻]:也就是比如你坐在这边思维,思维佛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都非常高兴,可能吃饭,睡觉都忘记掉,喝水都忘记掉,也有可能,但这种人比较少,也有这样的人,他可以不用去吃饭,可以当饭吃。
社会上面有些人打游戏机可以当饭吃,他一直打,他都不用回家。上次看一个报纸:重庆的一个中学生,他打了七天七夜,最后那个游戏机的老板都怕了,得赶紧回家,不能再打,打了要出人命。那个小孩呢不知道回家,他家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走搞不清楚,然后怎么办,他报110报警,110给他送他到家里。他完全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进入到一个虚假世界里头,这个是很典型的思食,他整个的思想都投入在那里。这就是因为人不成熟,他反而还更容易专注,小孩更容易专注。很少说大人打游戏机打到七天,也有着迷的,但不会那么着迷,打一打不打了。他小孩你十几岁的人他就不管,他忘记掉了,非常投入。
——那么第四种,识食,第八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人的内心平静,内心专注,心理状态比较好,睡眠也好、饮食也好,他可以减少。
【如法思维】:
——那如果我们这种工夫不够的话,那我们就要靠段食,就要靠这些营养来辅助。
——所以我们人的色身的延续下去,它不仅仅依靠吃饭,它其他的因素也有关系,触食,思食,识食。
——所以我们喝水的时候,我们过堂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观想呢?食存五观呢?
——我们供一杯水的时候,也要观想。那观想的时候,四种食都有了,触食,思食,识食都有。你用心,那么它有识食;你在作意,有思食;那么你手上拿的钵,或者拿的甘露瓶,它有触食;那本身它就是食物,段食。这样你喝的水,你吃下去的东西,它的营养至少是四倍,是不是?这是肯定的。
【观察作意】:
[喻]:你在厨房里面做饭的人,炒菜的人,你自己炒的,吃起来味道特别好,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因为你一直在那边作意,一直在那边接触、用心,当然就符合自己的口味。那么你拿给别人吃,这个人如果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难吃,他也觉得好吃;他不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好吃,他也不吃,是不是?
——这跟吃饭的人的这种作意又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仅仅在这个饮食的本身,也就是我们吃饭的人那个时候的心情,那个时候的接触、思考,那个时候人内心的状态,都是有关系的。
——你吃饭的时候你如果不作意,“说我今天肚子饿了?还是饱的?今天要不要吃?吃多少?”你搞不清楚,没有定论,那当然你就吃不下去。
——你觉得,我最近早晨要吃多少,中午要吃多少,晚上要不要用药食,饮食知食量嘛,什么时间吃,吃多少,那时间到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吃。它有固定的,我们一天要吃多少。
——那如果我们自己很随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休息,生活没有规律,吃了没有吃也搞不清楚,吃多少也搞不清楚,当然我们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吃饭、穿衣、迎来送去、扫地、倒茶,都能够体会佛法。
【体味经典】:
——经典当中常常看到“着衣持钵,入舍卫国托钵去”,常常也会描述这些场景,佛弟子们,大比丘们拿着钵,自己披着袈裟了,到了什么地方去托钵,(我们)觉得这些似乎很琐碎一样,但是这些恰恰就是佛法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嘛。
——甚至你看经典当中《律藏》里面,“偏袒右肩”它里边也有介绍,合掌它也介绍,就是要描述那种场景了。那种场景,那个时候的佛弟子、比丘们的一种状态。
——因为你去托钵,你去乞食,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能够种善根。托钵乞食的时候,能够接触到社会上面种种的境界,遇到很多的事情,想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遇到、也可能看到等等。
——那么这些就是现实生活当中,作为我们出家人,或者作为我们居士们如何来面对生活的一种能力。
——所以我们看那些戒律,看佛在世时,佛陀也好,佛弟子他们的生活也好、用功也好,都是活生生的,“洗脚”经论里面也有,“濯足”,洗脚,都是非常的具体,不是说非常抽象。
——那么这些对我们都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什么佛经结集的时候也要把这些一起记载下来,一起的流通结到佛经当中去?都是有很深的用意。
【修行指要】:
——如果我们学佛法,学来学去,我们的念头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观念不能得到改变,那麻烦就很大了。
——那佛法本身就是要纠正自己的观念。
——那么观念怎么纠正呢?就是在举心动念处,在我们心念还没有起的时候,来改变,你起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事已至此,就没有办法。
——那么你这个念头没有生起,可以让你生别的念头,让你生菩提心,让你生慈悲心,让你生包容心,那么你这种心一生起来,他别的心就起不来了,你的观念就改变了。
——所以我们坐禅也好,念佛也好,《金刚经》也好,《楞伽经》也好,《六祖坛经》也好,《楞严经》也好,《十六观经》也好,以及天台的种种禅观也好,都是要来告诉我们把握好我们的念头,让我们的起心动念符合佛法。
『附录·思考题』:
1.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恭敬心?
2.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分别指什么?这四种食和我们色身的关系如何?
3.经典中为什么要详细的描述佛陀和弟子们生活的细节?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4.我们该如何在起心动念处修正自己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