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3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7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3/7)
(4月23日上)
【要点导读】:
◎ 此刻佛菩萨是怎样利益我们的?
◎ 我们感受到善知识的恩德了吗?
◎ 什么是生命整体性?
 
三、欲求功德遣疑虑 ·念恩修信纳法雨
1、经文彰显佛功德·凡夫疑盖障自心
【智慧观思】:
——智慧,它是一种内心的自然流露,是过去、现在、未来,一直累积下来,不能切割的,同时具足的。
——佛的法身光明无处不遍照,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我们体会不到、感受不到。
——我们念的每句的经文,都能够说明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佛菩萨的功德。
——那你说过去的佛菩萨、现在的佛菩萨、未来的佛菩萨,他怎么能够同时具足呢?
——比如说,我们大家念经,大家在这里用功,那么现在是属于现在,现在用功就因为根据过去佛菩萨的经文、教授来用功修行,所以这种境界,这种佛法是一样的。
——我们在用功的时候,也都是照佛法来用功修行,但是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佛菩萨,我们仅仅在学习、在用功,希望我们能够很快,更快地来成佛。
——经过若干年、若干生、若干世以后,终于成佛了,就是未来的佛了。
——现在我们虽然是众生,但是我们照过去佛菩萨的心愿,来用功、修行、办道,未来成佛。
——所以我们念一句经本身就会有这样子大的功德。
 
【破除疑惑】:
——那我们也不是说,要让大家念一句经就如何如何,就够了,而是告诉我们,我们用功念经,它不会白念的,它是有意义的。
——它是跟未来的佛果相应的,它是顺着解脱的道,顺着菩提的道在走。
——不会造成说,我们没有用功的时候,很想去用功;用功的时候,又对自己这些用功的内容、用功的方法,产生怀疑,说我自己所做的一切,这些的功德会不会白做?是不是能够成为成佛的正因?
 
【观照自心】: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思想呢?
——也就是我们的烦恼——怀疑的烦恼、疑心。
——贪、嗔、痴、慢、疑,他本身每个人都有这种烦恼。
 
2、恩德功德明辨析·修信念恩断惑疑
【如理认识】:
——那么要断除这种烦恼,就必须要对佛菩萨、对善知识修信心。
——我们常常讲修信念恩、念恩修信。
——因为法师们对我们有恩德,那我们要知道这个恩德何在呢?
——这种恩德也不是虚构的,也不是我们来唱一段赞美诗赞美的,
——这是要真正感受到自己有这方面的体会,佛菩萨、善知识对我们自己有恩德。
 
【明辨区别】:
——恩德跟功德,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功德只是佛菩萨、善知识,他自己成就的,内证的功德,对于众生份上所成就的种种的功德;
——那么恩德呢,是我们直接从善知识身上得到的帮助,得到的救护,得到的恩。
 
【反观自省】:
——那么这些恩德体现在哪里?我们有没有领纳?有没有真正接受?有没有真正感受得到佛菩萨、善知识们对我们的恩德?
——如果我们内心里边很麻木,内心里边对佛法没有真正的希求,即便告诉我们是佛法,告诉我们说,自己在用功的过程当中有哪些问题或障碍,也是不会相信的。
——那么也就是,我们虽然说要学习佛法,而实际上,仅仅在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正照着经论,照着佛法去实践。
 
【对比观思】:
——我们常常讲,知恩、念恩、报恩。
——比如说父母对我们有恩,我们知道,父母为什么对我们有恩呢?
——因为父母生了我们,育了我们,培养我们,让我们成才,让我们成人,成一个大人,成一个有作为的人,成为一个好人。
——他(父母)给我们很多很多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等等。
——这自然而然,他一想起父母,他就知道说代表一切。
——而不是说,我们说父母对自己有恩,但是有什么恩我们不知道,那就不能算作,你一个人是知恩的人,你一个人是念恩的人。
——所谓念恩,念者,铭记不忘。
——他心心念念,他都知道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时时刻刻都是会想念父母对我们的恩德。
 
【念恩修信】:
——那我们在佛门里边修学佛法,佛门里边的善知识,对于佛法方面的成就,在佛法方面给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成就自己的法身。
——恩人,我们这个常常听说,对我们教授的,对我们教诫的法师,名为恩师嘛。
——他为什么名为恩师呢?他确实有恩!
——他也不是说是一个名词,一个代号而已,名能昭德。
——就是我们怎么样子来体会,来接受这种恩德,来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师父强调!
——你感受不到,我们要念恩,就念不起来。这不可能的。
——我们要去培养这种信心,那么时时刻刻都要在我们内心上面去观察,去调伏自己的烦恼,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保持一颗欢喜的心,让我们的意乐能够清净。
——对善知识给我们的开示,如饮甘露,如病人听到医生的教导。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念的每句经文都能够说明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佛菩萨的功德?
2.善知识的恩德和功德有什么区别?
3.我们应该如何对父母知恩、念恩呢?
4.如何体会善知识对我们的恩德?如何对善知识修信心?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4
下一篇: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2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上篇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0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四、识破无明立正见·五蕴假我虚妄境
 华严札记(十三)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五讲 上篇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八讲 下篇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上篇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5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4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十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开示——信、愿、行净土三资粮[栏目:了法法师]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二十课 破邪[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七章 佛光王嫁金城女[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一五六、解脱之路[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入菩萨行论 第六讲(第2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八)[栏目:杂阿含经]
 学佛最根本的性质是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人的心态与鬼道众生[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