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戒律的根本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8

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做总将不公平加诸于人,故令他人亦以不公平加诸于己。
  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顿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实在都是自私心引起来的。所有不守规矩的人,皆源于自私。如果没有自私心,则世间法不会犯,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亦可为出世的圣人。世界乱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人自私,未能大公无私。如有些党派口口声声的说是大公无私的,而实际做出来的事,完全是为己的,就这样把世界弄乱了,弄得人人都不平安,有恐惧感。这种种的不平安和恐惧感,都是因为自私心而引起的。
  我们现在研究戒律,把戒律明白了,就知道怎样做人。明白做人的本份,也就明白做圣人的本份。所以研究戒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以身作则,作其他人的榜样。这样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平安。所以每星期五学戒律时,要特别虔诚恭敬,才能得到其中的益处。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严耀中)
下一篇:概述戒律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经》大乘戒比较(下)
 戒律
 如来因业制戒
 从科学中省思佛陀的戒律(李正中)
 律典中关于出家形态的演变(戒法法师)
 修行与戒律(徐春台)
 谈佛教戒律对于心理治疗的借鉴意义
 再谈“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戒律与禅定(惠敏法师)
 戒律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智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七)[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人间也有纯净的快乐[栏目:日常的佛心]
 相应23经 世间经[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明海大和尚讲禅修[栏目:明海法师]
 《禅门锻炼说》要略 一 坚誓忍苦[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Easier Known Than Done[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八课 佛寺联语(选录) 上[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人人都向钱看,这怎么得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觉悟四大苦空[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