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悟四大苦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90

  觉悟四大苦空

  ——本二班:慈寂

  佛门中讲的“四大”原来是佛成道前,外道对此世界物质的微细分类,即世界上的物质由微细的地、水、火、风所构成。外道不能彻知世界的本来面目,以为世界的构成来自四大。佛告诉人们“四大本空”,不可执著于色尘,色尘因根、识而幻有,离心识与眼根找色尘即不可得。

  世间人不能明了四大是不实的,即执著于外相,对喜好的物质、色相、景色产生贪取,因贪不到即苦恼,因而迷于外相必然造业受苦报。佛在《八大人觉经》中告诉人们第一要觉悟“世间无常,国土脆危,四大苦空”,作为佛弟子应深刻领会此经文的含义,进而树立佛教的世界观,指导人生的态度,做有价值的事。既然物质是不实的,若以其为追求目标必然无益于生命。佛告诉人们要开发自性中的宝藏,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天人乃至佛菩萨。当心性中恶少善多时,自然感得天人境界;当心性中无我执和法执即是菩萨境界。

  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弟子,在觉悟四大苦空时,应进一步觉悟“苦”是因心被物、外尘所缚而产生的,“空”是其本身无自性。因心识而有,无自性故能改变。进而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积极按佛教道理改变身心,改造依报。“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修行者应以心去掌握物质,使其恰当地利益自他。当面对外在物质环境时,不被其所迷惑,以正知正见对待,即是不被所转。被物所转是凡夫人的状态,作为修行者用所习智慧照见物相的本质是空,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使行人发起坚固的出离心,而出离心是走向解脱道的基础。佛教中有“析空观”、“体空观”等观察方法,使人破除对四大的执著。愿佛门弟子都能觉悟到四大不实,发出离心,成就解脱道。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会宽容与忍耐
下一篇:境由业感招
 学会放下
 忍着,笑着,众生都在忍中过
 我的人生转折及学佛因缘
 只有正确的心灵定位,才有强劲的精神动力
 十五的思绪
 知恩报恩
 如何改变自己
 境由业感招
 印光大师的修行次第
 业果轮回 真实不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小不可轻(慈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国最伟大的禅师:马祖道一(素全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回家禅修需要素食吗?需要持八戒吗?要注意些什么?[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家庭沟通 - 老人不堪尿布奶瓶[栏目:方外看红尘]
 摄大乘论 第62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怨对相逢 业果逃难 (宋 寿昌寺僧)[栏目:释门法戒录]
 最具魅力[栏目:禅话禅画]
 先为他人着想[栏目:陈星桥居士]
 菩萨之才[栏目:论语禅]
 生活没有旁观者 找到自己的位置[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