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悟四大苦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89

  觉悟四大苦空

  ——本二班:慈寂

  佛门中讲的“四大”原来是佛成道前,外道对此世界物质的微细分类,即世界上的物质由微细的地、水、火、风所构成。外道不能彻知世界的本来面目,以为世界的构成来自四大。佛告诉人们“四大本空”,不可执著于色尘,色尘因根、识而幻有,离心识与眼根找色尘即不可得。

  世间人不能明了四大是不实的,即执著于外相,对喜好的物质、色相、景色产生贪取,因贪不到即苦恼,因而迷于外相必然造业受苦报。佛在《八大人觉经》中告诉人们第一要觉悟“世间无常,国土脆危,四大苦空”,作为佛弟子应深刻领会此经文的含义,进而树立佛教的世界观,指导人生的态度,做有价值的事。既然物质是不实的,若以其为追求目标必然无益于生命。佛告诉人们要开发自性中的宝藏,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天人乃至佛菩萨。当心性中恶少善多时,自然感得天人境界;当心性中无我执和法执即是菩萨境界。

  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弟子,在觉悟四大苦空时,应进一步觉悟“苦”是因心被物、外尘所缚而产生的,“空”是其本身无自性。因心识而有,无自性故能改变。进而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积极按佛教道理改变身心,改造依报。“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修行者应以心去掌握物质,使其恰当地利益自他。当面对外在物质环境时,不被其所迷惑,以正知正见对待,即是不被所转。被物所转是凡夫人的状态,作为修行者用所习智慧照见物相的本质是空,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使行人发起坚固的出离心,而出离心是走向解脱道的基础。佛教中有“析空观”、“体空观”等观察方法,使人破除对四大的执著。愿佛门弟子都能觉悟到四大不实,发出离心,成就解脱道。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会宽容与忍耐
下一篇:境由业感招
 学习《观无量寿经》的感想
 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守住自己的口业
 精勤修道,对治烦恼
 泥泞中的生命足迹
 在路上
 时如流水 当勤精进
 怖心难生,善心难发
 在苦中修炼自己
 禅修手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外出游玩,户外打坐,是否会引来不好的磁场?[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论人生苦乐之由来[栏目:明真法师]
 三八 昼度树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三 昼度树品]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五、做人先要立志[栏目:慈航法师]
 第二十五课 四重四谛观[栏目:天台宗简明教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