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戒的是自己 最强调信(能利法师)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8

能利法师:佛教戒律戒的是自己 最强调信

  导语:佛教的对的诚信态度,最基础的是要求持以戒防非止恶,以自信信人,进而以三世因果观来纵揽世界之方方面面,使每个人都能如理而行。当然如果社会每一份子均是如此,社会诚信之风之纯则不可待言,当下即是--人间净土。

  “信”,即人言也,《说文》曰:“信,诚也。”即人言必诚也,就是说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但现在,如果是人的言论,你信不信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般人理智的观点:要观察一下说话为何人、他(她)又说的是何种类的话,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其实这样“理智”的回答,仔细体会一下,它还是有问题--对于别人说的话要进行分析,就说明了此人此话不可信,即便是信,还是疑后之信,我这样分析大家多不会反对。这充分说明现今社会“信”度之可想而之。所以我们要反思,为什么人言本应诚信而今不能诚信呢?诚信,是当今中国社会在没有很好继承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却被外来文化所冲击,需要进行认真反思的一个大课题。

  佛教最强调“信”,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试想,如果其中有一句话具有欺骗性,那么佛陀一生所说的法(道理)均可值得怀疑了。中国人人皆知的牧羊小孩子三遍“狼来了”的故事即是一个明证。

  佛教的诚信取决于佛陀制定的戒律。戒律,就是守规矩、守法。佛制定了在家学佛人必须持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出家人的十戒、二百戒、三百多戒,其中多以防非止恶为宗旨,例如,五戒的不偷盗、不妄语即是取信,一个常偷别人东西、说谎话的人,有谁还能相信他呢?恐怕他自己对自己也不敢相信。只有守戒的人,人而信之,具有可信力,扩而广之,只有守国家法律的人才可信,只有守公司制度、工作制度的人才可信,进而言之,只有守社会公德的人才可信。现在社会,人之信力越来越差,父不信子,子不信父,夫不信妻,妻不信夫,做生意出尔反尔,人不互信,社会公德越来越差,路见小孩、老人摔跤不敢扶,为什么?就是不信人的原因。只有大家都守法、守规矩,才能提升社会道德,才能使人信人,才能人际祥顺、家庭和睦、国家兴旺、社会团结。

  佛教的戒律戒的是自己,而不是戒别人的。前面只是说明守戒给人可信,究其原因,给人可信的源泉是自己的严持戒律。持戒律的目的不是仅仅给别人看,而是其内心真实要按照这个规则去行。往往守戒的人是最自觉的人,自觉持戒的人才是最可信的人。持戒的人靠的是自觉,我们持戒,不是要别人时时监督。佛陀制戒时也说到过,如果要舍戒不持,只需向另一个持戒的人当面说明自己要舍戒即可,可见佛教的戒律是自愿自觉的行为。由是可知,取信于人也是自愿自觉的事情。中国古代社会对此观点,《孟子》早就提出有:“有诸已之谓信”之说,说明古人对信已有深刻的理解与运用。我并不是说古人什么都好,但古人对“信”的持守的确值得我们今人仿效,古人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时候的人,对于自己所说的话,都认为必须要负责任,且敢于负责任。试看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凡说过的话,大可不必承认--除非有录音录像为证;谈起生意来,非要签一个叫什么合同的东西,且还要公证,听说,如果有本领,连合同都可以不认账。这些人也许是少数,但正因为少数人起的作用,才使当今社会世风逐渐日下。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自我的反省--不可信的根源在哪里?在别人,还是在自己?--你不相信别人的同时,你自己也犯过了这同样的错误吗?这就是我们不信别人的根源。

  依之而言,提升社会道德在自己而在于别人。人往往看到的是别人的过失与自己的优点,大家都说这个社会不可信,其含义是别人不可信而自己可信。试推之:这个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是可信的,应该这个社会是可信的,但是每个人却认为社会不可信,其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既然社会由人组成,原因应该还是在每个人。因此关键在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敬父母,尊师爱幼,持仁义礼智信律己,做任何事不但为自己想,也为整个社会想,那么这个社会道德一定会提高,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人间净土了。所以每个人不要报怨社会,而要反省一下自己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这个理,《礼记“经解》中的一句话讲信的境界更高”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因此社会道德、人之可信度的提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每个人都真实地作为一个社会一分子做好了,社会公德是自然而然的了。

  佛教的诚信还取决于佛教的三世因果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中,世间上看似不合理的事太多了,比如最常见的:明知某人做好事,却灾祸连连,事事不顺;而做坏事的人,却兴旺发达,财运亨通,声名显赫。是不是佛说的因果道理不对?是不是佛说三世因果哄人,仅仅是劝人而已?不是的,佛教讲的因果观是--三世因果观。三世因果观是因果贯穿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的因,有现在世成熟结果的,有未来世成熟结果的;现在世的因,有今世当世成熟结果的,也有未来世成熟结果的;未来世造作的因,有未来世当世成熟结果的,也有未来世以后的未来世成熟结果的。有的人过去世做了很多善事,因缘成熟了,他会得很大的善报,即使他做了许多坏事,但善报还是要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定要报“,这就是我们看到某些恶人还在享福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对三世因果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不仅仅看当前,要前五年后五年结合起来,前十年后十年结合起来看,要从年轻到年老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因果报应是如影随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如,用功学习(因)的人,才有本领找到好的工作(果);对别人态度诚肯(因)的人,别人就相信他(果);乐于助人(因)的人,别人也乐于助他(果)。再拿今世造因其果今世成熟的例子来说(这样的事一般是大善或者大恶),如暗地里贪赃枉法、偷税漏税的,几年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最终纸包不住火,显形于大众广庭之下,受到法律公正的制裁,轻则倾家荡产(本不是他的财产),连及家人与朋友(皆因他的贪心而受累),重则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丢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再如一心一意做善事,为人民服务不计报酬的人,终有一天,得大福报,或名扬四海,或事业发达,或子孙显贵,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年纪大的人如果用长远的时间观念观察这个世间,无一不是如此:坏人终有恶报,好人终有善报!

  我们对佛教三世因果有了了解之后,就会对世间的不平之事会用智慧去观察,自己心态也会平静,不会以他人与自己的不平之事而自己烦恼,自己也会在深信因果中认真做事、待人、接物。对三世因果真信,则遇一切境况,”不怨天,不尤人“。”不怨天,不尤人“虽是中国儒家的话,但其实也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深层诠释,或者说能按”不怨天,不尤人“去实行,就是符合三世因果的行为。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如此,何患世风不良,何愁人心不古!

  佛教的对的诚信态度,最基础的是要求持以戒防非止恶,以自信信人,进而以三世因果观来纵揽世界之方方面面,使每个人都能如理而行。对于一个整体来说,佛教要求组成整体的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出发,从自己做起,从而来提高整个团体的风气与水平。佛教还有一个更高的思想,”看一切人皆是佛菩萨“,就是不论别人从现象上看或对或错、或好或坏,都把别人当作思想境界很高的圣人,这样的观点纯粹是为了提升自己而言,专就诚信来说,就是只顾自己认认真真地一昧诚信。当然如果社会每一份子均是如此,社会诚信之风之纯则不可待言,当下即是--人间净土。


{返回 戒律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再谈“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下一篇:佛门的戒律
 略论佛教戒律的重要性(释圣行)
 戒律之由来及其根本精神之研究
 藏传佛教戒律及其对藏族文化的影响(德青)
 虚云老和尚戒律思想与实践初探(云池)
 戒律的精神与特色(净因法师)
 浅谈佛教清规戒律的管理特点(清远法师)
 律学要略(节录)
 结戒十义(明尧)
 瑜伽菩萨戒要义(济群法师)
 什么是僧团戒律?(达磨难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间生活[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栏目:塔汤仁波切]
 中国禅序说(高令印)[栏目:禅宗文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1-5卷[栏目:憨山大师]
 安居第二十五日(四):休息状态下的修行人[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人本教育[栏目:仁焕法师]
 学禅先学做人(王惕)[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智意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快餐营销的可怕[栏目:是肉七分毒]
 生死的幻觉 第33章 面对新世纪的话[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