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与社会发展(剀立夫)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0
人间佛教与社会发展
  剀立夫(中南大学副教授)
  明清以来,随著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败,中国佛教也由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转变为“超亡送死”之教,日益失去往日的生机。二十世纪初,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急剧崩解和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以太虚为代表的佛教名僧和以杨文会为代表的佛教居士,借监了日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朝鲜等国佛教复兴以及西方宗教改革的经验和启示,倡导了一场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其中太虚大师提倡和推行的把学佛和做人统一起来、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运动成为近代佛教革新的旗帜。此后,太虚大师的弟子和受到过他影响的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强调社会现实性的“人问佛教”的思想。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著台湾、香港等地社会经济的起飞和政治民主化的展开,人问佛教在台湾、香港等地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星云大师为首的佛光山教团的迅速崛起。佛光山以“推广人问佛教,建立人间净土”为宗旨,以佛教的社会化、大众化、现代化和生活化为四大追求目标,成为当代佛教复兴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教内外人士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综观历史,二十一世纪毫无疑义是人间佛教的世纪,人间佛教已经成为当代佛教发展的主流。
  人间佛教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人间性和社会性。太虚当年曾针对与世隔绝和流人旁门左道的“超亡送死”之明清佛教的积弊,提出佛教的目的并非让人脱离现实世界,或做神奇鬼怪的事情,人间佛教就是为世人的需要耐建立,在根本上就是为人生服务的,能够教人养成善的思想和善的行为,进而引导世界由黑暗走向光明,促进人类不断趋于进步。太虚的弟子印顺法师还力图从学理上追本溯源,以《增一阿含经》上所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为经典依据,认为非鬼化、非神化和行在人间的人间佛教正是佛陀创教的本怀。而当代佛光山的星云大师则基于人间佛教的长期实践,对人问佛教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和明确的认识。星云大师进一步发挥了印顺关于诸佛皆出人间的说法,指出: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弘化在人间,人间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软化。星云大师多次强调:人间佛教不是哪一个人的佛教,甚至不是因为六祖说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解”的理论,就把人间佛教归之于六祖大师;也不是因为太虚大师说了“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的思想,就把人间佛教推给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是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个人的道、每一个人的理,是佛陀的本怀,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净化和升华,凡能圆满涅槃之道的教示,都是人间佛教。也就是说,佛教和人间佛教完全同义,如果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只是表示过去中国佛教的教行有了偏差,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使佛教回到正法的轨道上来。(参见星云,(中国佛教阶段性发展刍议),《普门学报》第一期,第四十七页)通过以上诸位佛教大师深入浅出的学理上的阐释,可以看到,人间佛教的本质内容就是其人间性的关怀,也可以说,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人世的事业。
  人类今天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当代,科技化、工业化、经济全球化、资讯化等技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类的物质文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也给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更有甚者,全球性的经济竞争,分配不均,进一步拉大了穷国和富国的差距。民族冲突、局部战争亦此伏彼起。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整日忙碌不堪,常常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沦为物欲和外部环境的奴隶。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基本矛盾所在。就此而言,科学技术的日益昌明和物质财富的空前丰富,带给现代人的往往不是精神的满足感和舒适感,相反的,却是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空虚,是痛苦和烦恼的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拯救社会、拯救人类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人类需要一种能够克服和超越物欲和竞争的理想和信念。在这种情景下,人们不禁会问:强调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的人间佛教能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呢?
  二OO二年四月,国际佛光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九次世界大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发心与发展)的主题演说(该文载于《普门学报》二OO二年第十期)。这篇文章为陷于迷茫的现代人带来了希望之光。
  (发心与发展)主要是从两个基本角度出发来论证人间佛教的现实关怀的。第一个角度是一发心”,即“内在的开发”,也就是建设自我,是自度;第二个角度是“发展”,即“外在的开发”,也就是建设世界,是度人。星云大师正是基于菩萨乘的自觉觉他的救世精神来演绎人间佛教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的。
  为什么我们要发心和发展呢?星云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个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各国政府都在忙于对太空、能源、都市、生物工程等物质事业的开发,并重视对大众教育的普及,而每个人也莫不以财富的增长、地位的提升和家庭的和睦作为奋斗的目标。所以,“开发”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共同的任务。在一般人汲汲于开发世问的经济生活的时候,佛教则以开发内心的真如佛性为根本。星云指出,世界上,人人都希望发展自己的事业,发展自己的财富,但是,我们尤其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福慧事业的发展,重视共有圣财的发展;佛教的任务就是:提倡自他开发,内外开发,事理开发,就是希望我们的家庭,不只重视开发财富能源,更要重视开发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只是希望升官发财,更要以福利社会人群为心志所归。佛教的开发,也就是在世俗社会致力于物质财富和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时,开拓人类的心灵世界。
  佛教如何开拓人类的心灵世界呢?星云大师说,发心,就是建设自我:发展,就是建设世界。帮助自己要发心,帮助世间要发展。具体地说,发心要发四种心:一要发慈悲心,怨亲平等;二要发增上心,定慧等持;三要发同体心,人我一如:四要发菩提心,自在圆满。发心之外,还要有四种发展:一要发展人性的真善美好;二要发展世间的福慧圣财;三要发展人际的和乐敬爱:四要发展未来的生佛合一。星云大师对这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述。
  星云指出,娑婆世间最大的缺陷,就是爱与恨的分歧、怨与亲的疏离。世间的诸多争端和混乱多是因此而起。所以,基督教宣扬要“爱你的仇敌”,儒家则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一,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佛法的根本就是慈悲,而慈悲正是化解爱与恨、怨与亲对立的根本法门。自古以来诸佛菩萨为众生而甘下地狱、舍己救人的精神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真实写照。星云指出,慈悲是净化、升华的爱,慈悲可以化除贪欲,慈悲可以化除嗔恨,慈悲可以化除骄慢,慈悲可以化除怖畏。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换一个立场,为对方著想,就能兴起慈悲的念头。所谓“一人慈悲,众皆伴侣”;“万人慈悲,法界一如”。如果一个人能够发慈悲之心,则大家都是朋友;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够发慈悲之心,则普天之下自然如兄弟手足般的亲爱。所以,佛教的慈悲可以将人类引向光明车福的康庄大道。
  星云指出,世界上最烦恼的事就是“差别”,人类因为有了诸如男女、贫富、知见、中外等各种差别,彼此之间造成了矛盾,相互抗拒,世间也就不能和谐一如了。但是,从佛法正见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的自性真如都是乎等的,众生虽然有形相上的区别,而性灵则无两样,甚至与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同体共生。佛法昭示人类的是“同体平等,人我一如一的真理。所以,要实现人间的平等与幸福,就必须以佛法为指导,泯除世间的人我之别。
  人间佛教如何帮助世间的发展呢?星云大师指出,真善美好是人问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人问最需要开发和建设的境界。如果家庭里彼此缺乏真情,家不成家;如果社会上群我之间缺乏善行,人我分裂:如果人问社会到处充满著贪嗔嫉妒、狰狞丑陋,失去了真善美好的因缘,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爱的呢?所以,人间佛教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致力于开发人问的真善美好,依据佛陀的开示正身、正语、正意,通过引导大家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运动一,以期建成一个美好和谐的人间世界。
  星云指出,人生在世,谁都希望发展自己的事业和财富。但是,佛教尤其重视福慧事业的发展,重视共有圣财的发展。因为财富多种多样,有狭义的财富,如金钱、房屋、土地、股票等;有广义的财富,如健康、智慧、人缘、信用、道德等;还有有价的财富,如声望、名誉、成就、历史等;也有无价的财富,如人格、良知、真心、本性等。但是,所有的财富,只有福慧是人生最为圆满的财富。如果福慧事业不能发展,人生就不能圆满。所谓福慧的财富,就是圣者之财,包括般若禅定的财富、法喜禅悦的财富、惭愧感恩的财富、慈悲智慧的财富,也就是净财、善财、法财。这些圣财,不但现世可以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但一时受用,还可以终身受用;不但一人受用,还可以大众受用。星云指出,人不是为了受苦和斗争而来到这个世界,人应该是为了享受人间的福慧、人间的资源和人间的平静而来。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得靠人类自己来开发,才能获得。人间佛教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为众生开发福慧的资源。
  星云大师还指出,世间是由很多个人共同组成的社会,大家在这个共同的社会中求营生。但是,在社会的各种建设当中,许多场所和组织提供给人们以追求五欲之乐和感官的刺激,人们内在深层的性灵生活堕落了、沈沦了。所以,社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人际之间造成了许多的矛盾和纠纷。过去,基督数发扬博爱,墨子发扬兼爱,儒家发扬仁爱,历代的宗教家、思想家莫不想寻求一套理想的方案,以开发人类赖以维持社会秩序的和乐敬爱的美德,但是,比较所有的这些方案,只有佛教最能肩负这一责任和使命,因为佛教讲“心”,心才是一切善美品德的源头。    .
  星云大师最后指出,“发心与发展”当足每一个现代人,不仅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宇宙人类应有的使命。
  通观全文可以看到,(发心与发展)不愧为一代佛教大师关于人间佛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关系的扛鼎之作。星云大师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创造性的闽释了人间佛教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人间佛教本质的认识,也为人问佛教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星云大师及其佛光山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理念正是根治我们这个时代诸多心理迷茫和病痛的良药,时代赋予了人间佛教以救世、救心的光荣使命。通过大师的启示,人们必将对人问佛教的思想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认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星云大师在(发心与发展)中,始终没有忘记人间佛教在肩负普度众生的使命的时候,不能因其人间性和社会性而失去佛教应有的神圣性。所以,星云大师在强调发“慈悲心”和“同体心”的时候,同时也强调要发“增上心”和二首提心”。星云认为,佛教对世间的物用并不排斥和否定,因为人在世间上生活,自然需要眷属的敬爱、净财的增长、福乐富贵的增上,这都是人间生活的基本的、正常的要求。但是,光有外在的富有是不够的。所以,对于佛教的四众来说,出家的人应该以发“出离心”为要,而在家的信众只要发“增上心”即可。但是,如果信众渐渐地能够从增上心发展到出离心,逐渐地放下,达到“定慧等持”,那就是慈悲圆满的境界了。对于发二首提心”,星云指出,菩提心就是牺牲奉献,就是成就众生,佛法就是要让每个人能够从烦恼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从物质和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享受群我共生的喜悦。另外,星云大师在论述要发展人性的真善美好、发展世间的福慧圣财和发展人际的和乐敬爱的时候,最后强调了要“发展未来的生佛合一”,因为生佛合一,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星云在这里特引了《佛性论》的一段经文:“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众生。由一一方便,住无住处,无有退转,速证菩提,灭五过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这里,佛教中的五乘数法足相互融和和相互统摄的,菩萨可以用般若和慈悲的方便法门来救世,但最后会引导众生精进不退,证悟菩提自性。星云大师似乎在不经意问平衡了人间佛教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再次肯定了“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的大乘佛教的理路。
  佛教如何发挥其在世俗社会的道德感化作用?或者说,佛教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促成社会的进步?这不仅是衡量佛教内在生命潜力的重要尺度,也是世俗社会对于佛教救世能力的殷切期待,这是佛教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佛教的历史,也许更能认识到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佛教最初足以出世的“方外之教”而逐渐融入到世俗社会文化之中的,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教三教并称“三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选择中,逐渐形成了“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多元并存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国佛教以“采性灵之真奥”、追求身心的解放、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为使命,对于改善和协调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稳定世道人心具有特殊的价值,发挥过儒家世俗政治伦理无法达到的社会政治功效,佛教也因此得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清时代中国佛教的衰败正是由于它的消极避世和远离时代、社会而造成的。正如星云大师所指出,佛法本来就在人间,提倡人间佛教就是要使佛教回到正法的轨道上来。我们认为,人间佛教之所以具有深厚的生命底蕴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也就在于它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化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挽救世道人心免于堕落,使人类在忙碌于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的时候仍然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
  民国年问,王恩洋居士曾作(佛法为今时所必需)的演讲,圆瑛法师也作过佛教是(挽救人心的唯一方法)的文章,但在所有的这类文章中,人们都会从字里行问发现一个症结:即长于说理,而短于实行。这里有时代的原因。今天,当我们聆听星云大师(发心与发展)的教诲时,我们几乎毫无陌生感和离奇感,为什么?因为星云及其佛光山人间佛教的事业就在我们当下展开,我们已经在无形之中受益于人间佛教的理念和实践了。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间佛教思想和实践是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困惑的金钥匙,是完善人间道德、建设和谐的人间社会和实现世界和平的指路明灯,在人间佛教的光芒照耀下,人间净土必将早日实现。
  摘自2003年《普门学报》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间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许抗生)
下一篇:人间佛教与佛教的现代发展(赖永海)
 台湾社会转型中的人间佛教(周安安)
 提倡人间佛教圆修世出世法
 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三时(朗明)
 秉承佛陀精神,开启人间佛教的南宗禅(晏斌)
 马一浮人间佛教思想倾向中的矛盾性(郭敏飞)
 太虚大师三教关系论与人间佛教(许颖)
 我们理想中之人间佛教的和乐国(大醒法师)
 作为人间佛教理论基础的般若思想(蔡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