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现代性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毛妍君
20世纪中国经历了现代化的冲击,同其他文明古国一样,中国慢慢地从封闭当中走出来,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就现代社会发展而言,我国的社会主导理念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1978年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次则是1992年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整个精神文化都会因失去其原有的基础而面临着新的转换,这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振奋与迷惘、醒悟与失落、欢欣与痛苦的磨砺和震荡。宗教伦理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能够为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和终极关怀,宗教自身的调适使其具有更多的现代内涵,人类应积极发掘其价值为现代化服务。对佛教而言,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努力构建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佛学体系。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西方文明的挑战和社会改革的大变动,当时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佛教名僧从佛教的立场敏锐地意识到在时代的洪流中佛教如果不进行一场改革将会被时代淘汰,他们借鉴东南亚诸国佛教复兴及西方宗教改革的经验,在中国倡导了一场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太虚大师在《我的佛教改进史略》一文中对中国佛教的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认为佛教在其中发生了许多的演变,佛教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同步,所以他提倡把佛学和人生、学佛与做人统一起来的“人生佛教”。1934年,太虚大师又发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明确提出“建设人间佛教”的主张。太虚大师认为人间佛教不是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者都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他说:“人间佛教,并非人离去世界,或做神奇鬼怪非人的事。”“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由此而知,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大乘佛教利生、救世的精神,引导现代社会的人心、正思”,它肯定了人的自觉意识,重视现实人生,要求用佛法来指导、解决人类面临的人世、出世的各种问题。可以说,太虚大师是近代史上真正开创佛教现代化的集大成者。
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的说明》中说:“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佛法虽无间生死存亡,而以适应现代之现实人生化故,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一义。”也就是说,佛教不仅要以人类为中心,还要积极适应现代社会,要面向大众,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努力。简单的说,佛教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笔者以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最少在四个方面可以与当今社会达到契理契机地对接:
第一,热情的人世态度是人间佛教现代化的基础。
与传统佛教徒主张遁隐山林,远离世事不同,太虚大师毫不回避社会俗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把佛教引入现实人生中来,要佛教为现实服务。太虚大师发表《职业与志业》一文强调说,“一般广泛的佛教徒”不要存学了佛不做事的念头,“要一方面勤于职业,一方面研究佛法”。他认为:“学佛,并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就是学佛。”e他主张佛教人士参加社会各部门的工作,“出家的可以参加文化界、教育界、慈善界等工作。在家的则政治界、军事界、实业界、金融界、劳动界都可以,这样使国家社会民众,都得佛之利益。”太虚大师认为:“学佛不但不妨碍正当职业,而且得着精神上的安慰,做起事来,便有系统而不昏乱,在平常人做不了的事,若学佛就能做了。明白这种道理,佛法不离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能如此学佛,方称为真正学佛。”②而他本人也切实地践行了自己的主张,他热衷于开办学校、医院、慈善等社会福利事业,为世界安宁、民族危亡而四处奔波,甚至组织僧侣力量投人抗日战争中,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心理状态、道德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更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日常生活质量,越来越趋向于在此岸的、现实的经验生活中确立生活本身的价值。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利益不会对社会起到破坏作用,反而能够成为推动社会繁荣的动力。如果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度化救人很可能就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佛教的现代化首先要人间化。寺庙可以通过僧、信二众所组成的弘法团体开辟多种经济收人渠道,建立强大的属于佛教自己的经济实体,如开展旅游,从事服务业,经营商业。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后,同时从事医疗、教育、文化并藉由兴办各种慈善、弘法利生的事业中,来展现人间佛教的性格。事实上,从现代佛教发展的趋势看,一些国家、地区和佛教团体,已经把积极人世和参与社会作为其佛教活动的基本原则。例如上海玉佛寺一向注重社会福利事业,设立“真禅专项帮困基金”、“觉群慈善基金”、创办“元阳觉群希望小学”等,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人间佛教”理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理性的科学精神是人间佛教现代化的特质。
太虚大师之后人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印顺法师认为,人间佛教的重心是应培养青年人的信心。的确如此,当今社会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物资、人才和文化,城市人群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使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和传播。青年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他们的思想轨迹和价值观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现代化的步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思维活跃、善于吸收新事物、渴望改革,也易于受流行思潮的影响。佛教必须重视培养代表中国明天的这部分人行菩萨道,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所以把科学的知识融人佛教,是佛教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道路。人间佛教应该努力与现代科学相调和,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利用现代科学知识阐释教义、经典,提供新观念给人们,从而将佛法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年龄层,将佛法圆融于人们的生活中,让佛教慈悲喜舍、和合利生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而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
其实,佛学和科学的理念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因为佛教除了宗教实践外,它同样也是以理性的观点去阐释人生问题。如尤智表先生在《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中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文义,从而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而强的理论基础。”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即是以人生为本或以人为中心的佛教,用以区别那些以死或鬼为中心的佛教,以及天、梵、神化或巫化的佛教。太虚大师说:“现代文明的代表,即是科学。”在《佛教源流及其新运动》中太虚提出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佛学”,他提倡人间佛教首先要破除中国传统佛教中的低俗迷信,“洗除一切近于‘天教’、‘鬼教’等迷信,依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于此基础上建设趋向无上正遍觉之圆渐的大乘佛学”。如他在说明物本的人生观时,就提到“近世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的进步,彼大地既为太空无数星中之一星,地质积层既动以几百万称,而矿、植物、动物之类,亦以几十百万计。”这种计年方法不同于以往佛教以劫、世等佛教术语。当年太虚大师开办的武昌佛学院中就很重视学院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专门开设文史、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已经具有现代科学的内容。目前我国很多的佛学院、寺庙为了发展佛教教育,除给僧侣们开设佛教内容的课程外,还开设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提高了僧侣们文化素养。玉佛寺还提出“文化建寺、教育兴寺”的寺庙发展方针,创办《觉群》、《觉群丛书》,成立“觉群编译馆”,建设弘一图书馆,开办佛学讲座等一系列的行动使玉佛寺在践行人间佛教现代化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人间佛教的现代一方面要应采取积极的人世态度,着眼现实世界,建设人间净土,“把个人的力量奉献给大众的利益上,要达到自他两利。”一方面也必须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和商业化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变质串味。
第三,开放的包容心态是人间佛教现代化的保证。
在太虚大师看来,佛教有两大原则:“一日契真理,二日协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他认为佛法本身就是“契理契机”之佛法,迦叶阿难、龙树等“皆一方根据佛法真理,一方适应时代机宜,以综合整理而能昌行于一方域者。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中佛法之精要,综合而整理之。”人间佛教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自身融人了更多的现代性因素,从而使传统佛教伦理实现现代转化,这种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正是人间佛教的现代价值所在。
随着世界文明进程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特有趋势。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潮流,它正在超越国家民族的藩篱,把世界各个角落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起来。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加紧密,政治接触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加强,并已将人类带人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导致世界文化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况,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佛教也应以积极的姿态寻求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这是适应全球化趋势、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中国佛教本就是文化交融的产物,佛教从西域,再到中原,其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思想内容,与中国哲学、文化相融合,逐步被中国文化所吸收而中国化,成为新的文化力量,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而且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人类文化园地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开放的包容心态还体现在佛教传播手段上的更新。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早已使世界间的联系跨越了时空障碍,“地球村”成为当今人们新的思维概念。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往往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善用现代技术,也是佛教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佛教寺庙都很重视利用媒体,以更快速的传播、更精致的制作、使用让人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和解释方式,如印书籍、制光盘,办杂志、开讲座、开办网站等多种媒体手段宣教布道,去吸引更多的人。信息技术能让佛法能更广泛地融合到现代人的生活里,更方便人们学习佛法。
第四,美好的人间净土是人间佛教现代化的目标。
太虚大师着力于“建设人间净土”,他认为“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而建设“人间净土”的途径是由“改造自心’’着手,推己及人,也就是由此“心的净化”到“器的净化”,即改造人间环境,满足人生“依持受用”;最后则将此净化的设想,推广到整个宇宙众生,即为“众的净化”。应该说,太虚法师这一“人间净土”社会思想的提出才真正使佛教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社会。
人间佛教的内容,就是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思想,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其实,佛教的五戒十善,也以社会公德为依据,体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的普遍意义。如果人们能做到五戒十善,即能达到思想美、语言美、行为美,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和睦相处。四摄和六度也是提倡舍己为人,一心为公,团结群众。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就是以社会为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注重把佛教的“利他精神”、“服务精神”贯彻于现代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奉献的精神,正是目前我们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所以,人间佛教在现代化的中国能够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兴办慈善福利事业,扶贫济困,济世度人,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有序”,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建设人人向往的人间净土。
人间佛教将佛法与世间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其契机契理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了近一百年,人间佛教自身的调适使其具有更多的现代内涵,经过多年发展,其理念和思想已深人人心,为现代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在现代化的今天,人间佛教仍然能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