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三)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9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

──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宽运法师开示

经中又说到,我们与恶人相处的时候,必须有忍辱的工夫,如果别人以恶言、恶语骂你,你马上就生气了,而且很快就作出回应,那后果会怎么样呢?对方自然就会激起更大的恶意,就会愈发的生气;所以,如果我们这样做不仅显出自己缺乏忍辱的修养,而且更造了恶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社会上的情况就是如此,很多的新闻一出,当事人马上就会回应,通常愈回应就会把事情闹得越大,大家吵来吵去,最终怎么样啊?彼此之间互挖疮疤,伤害愈来愈深,所谓「越描越黑」,如果有一方不回应的话,事情慢慢就会过去。所以,如果面对是非而不回应,人家就会觉得你修养高,这样就容易使人欢喜,使人赞叹;因此,把是非来回地搬弄,不单伤害到别人,而且也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而当面对无理的恶言、恶语,乃至于诽谤、诋毁之时,也要有忍辱的工夫。

所以佛陀说,如果你骂我呀,我就完全不接受,那么你的恶语会怎么样啊?还是物归原主,归到骂人者的身上。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骂我,用恶语伤害我,其实你已经犯了口业,将来必然要受到恶报或惩罚;由此可见,佛在这里已为我们指出一条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因此,我们面对恶人的诋骂,要学习不回应;不回应就不会再造新业,因为这宇宙天地之中,谁说了算?谁说的都不算,只有因果说了算。他今天骂人,犯了口业的因,将来就要承受口业的果;所以他今天对我不好,这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如果我们真能明白这种道理,我们就不会回应,不会人家骂你一句,你回应他两句;俗语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我们学佛以就不一样了,即使人家来犯我,我也不需要必犯人,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因果说了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造了恶业,将来都会有报应的。

所以佛教里面才会有常不轻菩萨,他见人就拜,因为他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又怎敢对他们轻视呢?那么,如果我们能这么去想,所有的宿怨、仇恨,顿时就会瓦解、消失;而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是非、纷争,我们就能忍辱、让步,而这种让步,其实不会让我们吃亏,更不会令我们后退,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向前,因为我们的修养与及为人处世之道,真正的进步了。

同时,经中又举出「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第二十难。没有钱的人,要用财物去帮助别人,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相信大家都听过贫女点灯的故事,要像贫女那样,把自己仅有的金钱全部献出,实在是很少、很少的;所以钱少而又肯布施,这就是大布施,这就是大功德。我们经常说,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这个「舍」要做得好,必须一点一点的来锻练自己,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很少,而想要的却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把自己多余的送给别人,只把必需的留给自己;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必需的,多了反而令我们造成负担,造成累赘,所以我们在这个「想要」与「需要」上面,要拿一个好的平衡,有了好的平衡才有好的心态,有好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安贫守道,乃至于安身立命。

还有,另一方面,豪华富贵的人怎么样呢?他们大多数都贪爱色身的享受,如果要他放弃这种富贵的生活而去学道,也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的;若真能做得到的话,那就更为难能可贵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些人非常的劝勉,目的就是鼓励他去学道,这也是度他的一种方法,让他培养内在的慈悲,从施舍或布施开始,或者从其他方面的功德做起;当然,如果能让他做到真正的无相布施,那就更好了,因为无相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功德,有相的布施不是功德,而是福德。但是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古今都是如此,所以,处事之道就是要尽量消除我们的分别心,对于世界的一切好丑,尽量少一点分别,而且还要去除自己贡高我慢之心;因为人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这样就容易形成贡高我慢的习气,于人于已并无好处,唯有勇猛精进的去学佛,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待人处事之道。

接着经中又讲了人生之路。有一天,佛问身边的几位沙门,也就是出家修道的人,佛问:「人命在几间?」就是人的生命在那里呢?其中一个沙门就回答说:「人命在数日间。」就是在几天里。佛认为他不懂真理。另一个沙门就说了:「在饭食之间。」就是我们吃一餐饭的时间。佛也认为不对。人命在那里呢?第三个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这个时候,佛怎么样啊?就赞叹点头了。所以,我们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有入没出,有出没入」,就已经是下一世了。由此可见,我们人的生命确实是非常的短暂,因此,我们要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人生也不过就是百年,所谓「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想到百年今人都是古人」,试想,再过一百年,我们在座各位都不知到那里去了!如果大家继续好好地念佛修行的话,将来可能就会在西方极乐世界中再次见面;如果修得不好的话,恐怕就会堕落到三涂六道里去,大家想见也见不到了!所以说,人命就在呼吸之间,生命是何其的短暂啊!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生命,不要被种种的物欲、诱惑来蒙蔽自己;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以假为真,以幻为有;为什么呢?就是为世情所蒙蔽,被这些物欲所遮盖,因而无法了解人生的真相,盲目的追求财、色、名、利,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就是愚痴地在这里苦苦地追求,随着世俗的社会来追逐声名,等到声名显著的时候,虽然名声很高、很大,但这个人身也就将近死亡了。就像烧香一样,等我们闻到香味的时候,这个香也烧完了,成为了灰烬。(未完待续)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四)
下一篇: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二)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五
 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六)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四
 如何对治瞋心?──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一
 茹素净心 慈悲感恩
 坚持的力量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一
 生死事大
 业障很重,精神提不起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的事业就是和平事业[栏目:仁焕法师]
 一五九、《大智度论》语录[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佛教的法器——序[栏目:佛教的法器]
 五浊恶世 物欲横流[栏目:传喜法师]
 0308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元魏 吉迦夜)[栏目:04 其它华严经典]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栏目:妙华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六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