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每次在念诵结合观想皈依境时,总是观想不起来...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3

问:顶礼上师!2010年我们到成都去见您的时候,您让我们年纪大的人平时多念佛,多念阿弥陀佛和观音心咒。回来以后,我遵照您的教言每天都念诵。我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无常随时都可能到来,因此要尽心尽力去念。但是每次在念诵结合观想皈依境时,总是观想不起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请上师加持我。

答:我想,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总觉得自己观想得并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所有修行者在观想角度中都会存在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由于观想时间太短、次数太少的缘故所致。

例如让你们现在观想苹果,可能就很容易。无论是红苹果还是青苹果,无论是苹果的上面下面、还是左边右边、外边里边等等,只要一说苹果,眼前就自然会呈现苹果的形象,好像苹果就在你面前一般清楚,这个苹果似乎就是你。为什么观想苹果会这么清楚,而平常观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各式各样的皈依境难度就那么大呢?当然是时间不够的原因。

因为我们一天观想有多长时间呢?即便你每天修行一个小时,但是仅仅观上师的皈依境在自己对面的时间又有多长呢?太少了,少得不能再少了,所以观想不出来就是由于自己不熟练的原因。

往昔华智仁波切曾经说过,从他把脚放在马鞍子上再跨到马背上面的时间当中,就可以观想七百二十五位不同的本尊,并且他们的手势也会观想得很清楚。这样的时间有多长?最多不超过五秒的时间。我们在五秒的时间里即便观想一尊本尊都觉得难度很大,更何况是七百二十五位本尊呢。

当时华智仁波切的弟子问他,是否是由于他的禅定见解太高的原因,才可以在短时间当中观想那么多不同形像和不同手势的本尊?华智仁波切说,当然是由于他长时间观想熟悉的缘故所致。因为他天天都在修七百二十五个不同的本尊,时间长了以后自然就能在短时间内观想得很清楚。所以观想还是一个习惯,一个熟悉的过程。

因此建议大家,修观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在外面请一幅观音菩萨或者阿弥陀佛的相,放置或者悬挂在自己修行地处的前方。一旦观修观不清楚就看着这个法相,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印象。这样一来,在以后的观想之中,就会逐渐观得非常清楚。因为观想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先从照片开始入手,逐渐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形象,后面就会逐渐清楚起来了。

像有些修上师瑜伽的弟子天天都在问,上师皈依境观得不清楚该怎么办?有些修本尊的弟子问,本尊观得不清楚,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观想时间太短的缘故所致,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这样的方便去熟练观想,对初行者而言,这也是一个是最好不过的方法。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诽谤上师...做了忏悔,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罪恶。此时要如何自我对治?
下一篇:什么是皈依境?念佛的人该如何观想皈依境?
 打坐出现妄念时,不作分别,自然安住,则妄念自然消失,请问这是禅定增上之..
 初步修行如何做到“不松不紧,自然端坐”?禅修时坐姿如果过紧或过松有什么..
 在行持皈依仪轨的第三遍念诵时,大恩上师一再强调“要生起欢喜心”有何重大..
 虽然我们发愿是为了度化一切有情父母,但是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
 何谓十八种珍宝人身?
 对成熟口诀法的误解
 初步观想上师皈依境难以清晰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上师瑜伽导修文》中有很多解释词句,请问我每次禅修是否需要将这些通读一..
 请说明中士道的皈依意乐、皈依时间及对境?
 修上师瑜珈的时候,观想并不是特别清晰可以吗?观想清晰的标准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西游记》说菩提心(陈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六位阿罗汉[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负载在传统台基上的外来文化(莫畏)[栏目:佛教与文化]
 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无死的金刚心 第6章 致莎尔娃蒂[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七天开悟 Seven Days to Enlightenment[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继志发本的明旸上人︰「三求」诚求三不缺,「三念」深念三现用[栏目:仁俊法师]
 上师讲过,饭都给你做好了,你只管吃就好。但是吃饭之前要如何辨别这个饭有没有毒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转心四思惟·第二项修行的警醒:无常 摘要[栏目:创古仁波切]
 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