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空法师谈持戒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7

净空法师谈持戒

△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受戒容易,守戒难。持戒必须有智慧,如无智慧无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资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降伏烦恼需要智慧,俗语说:没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种,一为止持,一为作持。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为止持,属自利;作持是必须要作,属利他。例如,受菩萨戒之后,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不管即犯戒,谓之作持。

△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 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 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无论修那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佛对于众生了解得太深刻,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除非为了度众生,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

△ 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后,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须知戒律是律自 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 毁谤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对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若毁谤他则罪孽深重。至于破戒僧,因行为不检而招致众生毁谤三宝之因缘,他自己将来作堕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与众生不发生关系。故古诗有云:

其人戒定虽羸弱,善能说法度众生;若能供养此人者,胜于供养十方佛。

△ 劝人学佛则可,劝人受戒则不可,要由其自己发心受戒才有效,否则碍于情面,勉强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劝其吃素,否则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学了;可先劝其不杀生而吃三净肉。对于已经受戒之人,可以劝其戒持清净。

△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人家学与不学与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只有自己造口业,对于自己毫无好处。如果机缘成熟,一说即能改过迁善,不妨倒予以规劝,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空法师谈破相
下一篇:布施法语
 净空法师对四依法的开示
 帮往生者助念会不会背因果
 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
 临终捐献器官会不会影响往生
 如何读经才能真受益
 净空法师谈菩萨行
 如何帮助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
 忆佛、念佛
 现代人忙着赚钱,疏忽了家教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三课[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怨恨的本质(水莲)[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敬请安心[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十一届:心远地自偏(张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忆妙老(释禅慧)[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合适?[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三)~K 第73经(重担经)[栏目:界定法师]
 74 一宿觉[栏目:大机大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