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泉之旅·朝阳之道第二届秋令禅修营精彩开示
 
{返回 明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0

圣泉之旅·朝阳之道第二届秋令禅修营精彩开示

奘师:
    佛法有它的三大核心支柱:戒、定、慧。
    戒,我们来这里禅修,自然就遵从以下五戒:第一个不杀生;第二个也不可能去偷盗;第三个,根本就没有带家属,所以,不淫欲;第四,也不准你喝酒;第五个,也不准你说假话。现在还是普及阶段,再到深入的时候,完全“禁语”了,这五戒完全在大家身上完成了。你不去刻意守,自然就在五戒生活里。这就是戒的生起。你没有想跟什么功德,什么解脱连在一起,只是你当下作。因为这样做,自己最心安。所以,佛教的戒,不是说你守了一条戒有什么好处,是你遵从了这样一个生活守则,你活得最开心最自在。
    所以,这是现在佛教传播者们还有市面上我们看到的传播这些的,都认为你守了戒有多少功德,有多少好处。这是对佛法的一个歪曲。你遵从了这样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就是 “戒律生活”。
   如果一个人随时能够做到不伤害任何生命,随时能够尊重所有人的财物、财产的神圣和尊严,随时能够保护自己的婚姻、性关系的和谐稳定,不去伤害不去影响别人的婚姻;随时能够做到拒绝所有的麻醉品,然后拒绝说假话,诚信。你想这个人活得能不自在吗?又不是假正经式的那样子,又不是假装圣人那样子要去守戒。你就是开开心心地这样去做。只有佛教徒能够正确了解戒律的真正精神,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接纳。
    可是现在我们广大的佛教徒走到社会上,经常给人去传说,受戒怎么啦?有多少守戒神保护你,出门车祸远离你,飞机失事也跟你不挂钩,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人家一听,迷信。谁还接受这些?这是第一个。佛法的三大支柱,第一个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叫做戒。
    第二个,就是定。定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人实际上都是自己欲望的奴隶,欲望累积起来连贯起来,就是习性。我们都是自己习性的奴隶。从自己的生活、语言、思维、观念……所有的习性中挣扎出来,做“心”的主人,这就是“定”。并不是说你要躲在岩洞里边才是,躲在喜马拉雅山顶上才是,跑到月球上才是。很多书里说“性格决定命运”,那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难移的就是习性。所以,“定”就是改造。
    所以,修行不是修行者的专利,是每个个体生命的事情。小蚂蚁摔一跤,它也得学会正常走路;大象呛了鼻子,它也得学会下次怎么吸水。这都叫修行。改正原有的给自己带来伤害的生活方式,这就叫修行。所以修行是对所有的生命一样平等,不是和尚们的专利。生活中无处不是道场。哪里都是修行。因为修正我自己有问题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这个不是庙里的事,是你生命的事。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修行。这个,就是定。
    “慧”呢?绝对不是说,往这儿一来,噼里啪啦,搞个念珠,洒一把米,哇!你前生王八蛋。赶紧磕头,每个月你工资收入1千八,给我1千七,然后你家里就OK了!……这是骗人的。智慧不是这样子。
    慧是高度的洞见力,洞见到一切对立的消失,这个就是佛法的智慧。对与错,好与坏,都是对立法。佛法要解决的是“生”与“死”的对立,“束缚”与“解脱”的对立,“烦恼”与“菩提”的对立,这是佛法的智慧。这才是他的洞见力要解决的问题。相反,看到你前生是王八蛋,后生是个驴子,再后生是个菩萨,再后生成了佛,那不是佛法的洞见力要解决的。要解决的是,一切对立式的思维,对立式的做法,对立式的观念全打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所以,佛法的三大支柱就是:戒、定、慧。但是你宗教化的、神秘性的去阐述:完了!全都是原始的、落后的、过时的、封建的、残余的。
    要用正面的了解与阐述佛法:哦,原来修行是和每个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让自己最开心的生活方式,就是戒;从自己的习性中挣扎出来,做自己“心”的主人,就是定;对于生命本质的洞见,就是慧。谁不需要?所有人都需要。一定是这样子。所以佛法是给所有生命的佛法,不是给特定人群的佛法。

 


{返回 明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茶一味——复星集团CEO沙龙无我禅茶会的开示
下一篇:六祖坛经说什么
 善地禅修
 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哪个宗派可能更适合呢?..
 禅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六祖坛经说什么
 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
 四祖寺第五届禅文化夏令营讲座——学心经用心经 开示 问答
 佛法与生命的科学
 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
 化烦恼成菩提,馨溢的智慧清泉--黄梅四祖寺第六届禅文化夏令营与营员互动..
 北大讲座:云在青天水在瓶——禅的生命意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开启修心门扉—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栏目:索达吉堪布]
 南老师说礼佛功德[栏目:南怀瑾居士]
 剑轮修心法[栏目:专门修法[上士道]]
 心灵的世界[栏目:文珠法师]
 色拉昧堪苏仁波切教授受菩提心戒[栏目:其它善知识]
 十四、西方之旅 重覆再现的映像[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十、心灵的力量 那个我是谁[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百论释义 一、作者、注者和译者[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栏目:济群法师]
 一一七 鹧鸪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