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修来的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1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修来的
 
中国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也许有人问:“假如我不跟人争,在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活得有什么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间就要争、就要求,这是西洋人的想法;这个想法,实在讲误导众生,造成这个世间无量的灾难,天灾人祸就是因为人争、求,感来的苦报。圣人教导我们是非常有道理,为什么?如果争、求,要真正能得到,那是好事情,应该去争,应该去求。怎么争、怎么求,也得不到,你何必去争?何必去求?

为什么得不到?你命里头没有。诸位要知道,我们这一生当中怎么去争、怎么去求,都是缘。有缘没有因,你们看看这个世间人,哪个不争,哪个不求?几个人求到,几个人争到?绝对不是说一百个人争,一百个人都得到,一百个人求,一百个人也都得到,这个争跟求有意义,值得提倡的。一百个人争,得到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一百个人求,能求得的可能也只有一、两个。我们就说这是或然率,这不是真实的。

佛教给我们,“因”是过去生中种的。你求财富,你命里头有财,命里头有多少财,也是一定的,你想多得一点,得不到,你想少要一点,也不可能,该得多少,到时候自然现前;而且得到的还有时节因缘,有人年轻的时候发达,有人中年发达,有人晚年发达,时节因缘各个人不一样。所以古德说了两句话,“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都是讲事实真相。

而在佛门里面,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们看看《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对袁了凡先生的一番开示,那是圣人之道。何以说“有求必应”?因为佛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想求,如理如法的求,就一定能得到。“我想得个瓜”,你不去种瓜,天天在那里祷告、求,天上会掉个瓜给你吃?哪有这种道理?这不可能的事情!佛怎么教你求?你想得瓜,教你种瓜,你才能得到。你要求财富,佛说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富的因是财布施,你才会得财富。

这一世当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拥有亿万财富的人,他的财富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财布施的因,他布施得多,他布施得大,这个大是心量大,他布施得欢喜,他布施得自在,这一生发财好像不操心,自自然然财源就滚滚而来,就这么回事情。过去生中没有种因,这一生想尽方法也得不到,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枉然,只是造罪业而已。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会自在了,就会如意了。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不正当的方法统统舍弃掉,规规矩矩、如理如法的去求,种善因一定得善果,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容貌丑陋的十个原因
下一篇:净土法门最殊胜,为何还要讲其他法门
 后台老板是阿弥陀佛
 丈夫与二奶
 一切众生是自己
 如何建立和合僧团
 六和敬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把纵欲当作乐
 现代化的礼节
 无处不是道场
 弘法利生是第一善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年纪大了,打坐时是否可以背后靠一个垫子,还是背必须要挺直?[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栏目:洪修平教授]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他生中的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学习当一个勇者[栏目:修好这颗心]
 把布施观为如意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顿悟一剎那[栏目:如本法师]
 生命是活的,参禅也是活的[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极乐世界在眼前 Th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Is Right Befor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四种业报[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