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布施跟供养有什么不同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7

布施跟供养有什么不同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在佛法里面讲有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业是活动,就是你思想、念头的行为;第二类,言语,言语是口业的行为;第三种是身体,身体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行为里面有善、有恶、有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我们喝一杯茶,我们吃一餐饭,说不出善恶,我们利益众生的这是善,损害众生的这是恶。这些业因不能小看,后头有果报,从起心动念起,它都有果报。我们修的标准,如何把行为修正过来,纯净纯善。从哪里修?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没有恶念,这个重要,恶念断了,身口自然就正。

所以佛教导我们,布施、供养里面,布施跟供养是一桩事情,为什么用两个名词?一桩事情里有差别,用恭敬心去布施就叫供养,很轻慢的心就叫布施。所以布施跟供养,一个是恭敬心,一个是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叫布施,有恭敬心都叫供养。同样干一桩事情,布施跟供养的功德可不一样,你就晓得恭敬心多重要。无论是世法、是出世法,头一个,世间圣贤人教我们,出世间佛菩萨教我们,头一桩大事就是学恭敬。你看世间法,譬如读《礼记》,《礼记》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那个范围多大?没有一样不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修行从哪里开始?就从这里开始。佛法里面,这叫出世间法,你看经忏佛事里面,拜忏的时候,头一句话是「一切恭敬」、「一心恭敬」,普贤菩萨教得更究竟,十大愿王里第一个「礼敬诸佛」。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脾气一定要止住
下一篇:忍辱是成福
 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
 把烦恼生死统统布施掉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目的
 放下自私自利
 放下之后,生活怎么办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你需要什么,佛菩萨会照顾你
 再穷也不要借债过日
 赞叹与毁谤
 做一个完美的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董平)[栏目:华严文集]
 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栏目:蔡礼旭老师]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把玩禅诗又一人[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阿弥陀佛的悲心,显现在我们众生面前的形象——观世音菩萨[栏目:传喜法师]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C)(表三)[栏目:界定法师]
 中观宗 第五节 涅槃[栏目:中观宗简介]
 Living Wisdom[栏目:Master Sheng-Yen]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八)[栏目:传喜法师]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引言[栏目:创巴仁波切]
 发挥本觉的能量[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