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要让这个「机缘」空过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3

不要让这个「机缘」空过

学佛的初步是教你要看得开,要放得下!无论善事恶事都不要计较,恶事恶缘要放下,善事善缘也不可以攀,攀着还是错了。

佛教给我们“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随缘”才能消业。 “随缘”是什么?在一切境缘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随缘,随缘自在,随缘就不起烦恼。 “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

佛在一切经论当中常常给我们讲到的,三界轮回是不容易出离的,如果我们不能超越,苦难就太多了。而且这些苦难生生世世都受不完,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我们过去生中的事情记不得,这一生的事情大概还能想得起来。我们如果冷静地去想一想:我们待人处事,与一切众生究竟结的“善缘”多?还是“恶缘”多? 如果我们待人处事跟众生结的是“恶缘”多,换句话说,将来果报一定是苦多乐少。这都是我们要觉悟的。 我们的过去生太多太多了,数不清!过去还有过去,过去无始!

我们不只是在这个地球上过这个生活,十方世界我们过去都曾经在那里住过。我们现在的术语讲外太空,别的星球,咱们过去生中统统都住过。 因此,哪一个诸佛刹土里面,都有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 无论过去结的缘是“善缘”、是“恶缘”,都是有缘人 。佛告诉我们,这个缘有四种。

第一种是“报恩”的,“善缘”。

这是前世你跟他结的善缘,他来报恩,这个小孩就是俗话讲孝子贤孙,善缘来的。

第二种是“报怨”的,“恶缘”。

过去的冤家对头,这遇到了,他来报仇的、来报复的。这就所谓是败家子,这个小孩长大后会搞得你家破人亡。

第三种是“讨债”的,叫讨债鬼。

你前世欠他的债,今生遇到了,他要讨债。 如果欠得少的,那没多久他就讨完,或者一、二岁,三、四岁,讨完他就走了,他就死了;欠得多的,大概十几岁、二十几岁,大学学业都完成了,他走了;欠得更多的,等你还清了,他就走。

第四种是“还债”的,

他欠你的债,他来还债。 这个小孩长大的时候,那看他欠的多少,他欠你的,他要还你。他要是欠得多,他对你的生活供养很丰富;欠得少,那个供养就比较刻薄一点。

佛法讲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遇不到的,所以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要是把这人世间看穿了,就这么回事情。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仅父子是四种缘,夫妻也是,亲戚朋友都是,那就比较淡一点了,统统都是的。这是佛把人世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

如果没有“缘”,那真是对面相见而不相逢!

六凡四圣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我们真如本性随缘,所以才会有六凡四圣。 看你随哪个缘,你随“净缘”,那就是圣人;你随“染缘”,那就是凡夫。

“染缘”里面有善有恶,随“善缘”那就是三善道,随“恶缘”是三恶道。可见得佛法讲一切法称之为缘生,这个很有道理。 实际上十法界那个关键就是缘,就是“随缘”。不管你随什么缘,真如本性不变。 你随“圣缘”,“圣无所增”,你的真如本性里头并没有添一点点什么;你随“染缘”,往下去了,这成凡夫,你的真如本性也没有减少一点。 佛在《圆觉经》里面尤其讲得透彻。“染幻”是六凡法界,六道凡夫;“净幻”是四圣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

四圣法界的佛,是没见性的菩萨,不过他是将要见性,达到见性的边缘。稍稍再往上提升,他就脱离十法界。 但是在《金刚般若经》里面,染净的意思又不相同。为什么?因为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金刚般若经》上说,凡是跟“染”相对的那个“净”也不净,还算是染。 由此可知,四圣六凡都是“染幻”,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的“净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善圆满具足,一切恶会断得干干净净。 不往生,这断恶修善不容易。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里面恶习种子不是一下都能断得了的,唯独到西方世界才能断尽。 西方境界没有“恶缘”,你虽有恶习种子,没有缘,它不会起现行,不会结果,所以到那里才真正断尽。

一切善法在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善缘”都具足,所以善的种子统统能起现行,就是一切善法具足圆满,这的确是他方世界的菩萨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我们生生世世也在求,也是求不到的,可是这一生当中碰上了!这个碰到,说实在话绝非偶然。 大经上说“若非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这是我们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慧,这时候现前了,遇到念佛这个法门。 遇到念佛法门,我们能不能成就,这就是我们过去世福慧善根厚薄的问题。

如果过去善根真正深厚,你一听之后,决定认真修学而不敢放弃、不敢懈怠、不敢放逸。你认真地修学,这一生决定成就。 遇到念佛法门,这个“因缘”得来实在是不容易! 我们佛法讲“机缘”,如果这个“机缘”你抓不住,你会失掉。为什么你抓不住?因为现在邪师太多了,你不能够真正亲近善知识。

《楞严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有什么样的慧眼能辨别邪正? 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难,可遇不可求。邪师太多,到处都是,这是学佛的困难! 你亲近邪师,你邪与正不能辨别,你对正法生疑惑,不能决断,许多学佛的“机缘”就这样当面错过。这一生如是,我们就可以推想到,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是这个情形。

你有缘遇到佛法,你绝对不是这一生才开始学佛的。就像经上讲的,你过去不晓得亲近多少佛菩萨! 你今生遇到了净土法门,这是最殊胜的“缘”。闻到佛法的人不少,有几个人闻到净土? 我们今生遇到这个“机缘”,决定不能让它空过。过去世也许我们错过好多次,这一世再不能错过了!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经他看得多,就瞧不起人
下一篇:统统能舍,往生就没有障碍
 处逆境也不生气
 吃肉吃大蒜喝酒能否往生西方
 死只是换个身体
 为什么烦恼去不掉?没有经教的薰习
 农历七月份有什么意义
 用读诵经典的方法训练专心
 如何得佛菩萨加持保佑
 做弥陀弟子
 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念佛妄想丛生,不念佛妄念亦生,如何是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4-029《成就菩萨道法》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二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受如水上泡 禅七开示录(九)――第四日 大堂开示[栏目:性广法师]
 两种走法(释贤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为什么临终助念很重要?[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栏目:唐思鹏居士]
 Meditation[栏目:Basic Buddhism Guide]
 若只看或听一部经,并老实念佛,又依老法师的方法修行,请问是否能生净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和尚买梳[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