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印顺呼唤人间佛教(郭朋)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8

印顺呼唤人间佛教

郭朋

摘自《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

  为了让佛教更加贴近现实社会,表现出佛教也是以人为本位的,是“淑世善民”的,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的某些有识之士,极力倡导佛教的“入世”性,要使佛教尽量地能够为现实人生服务。印顺对此也是极力倡导的,印公的一部专著《佛在人间》便是专门阐述“人间佛教”的要义的。
  印公认为:传统的中国佛教一向讲究“了脱生死”,由于重视于死,也就重视于鬼。中国的民俗以为人死了就变成了鬼——“人死为鬼”,这似乎已经成了某些人的一种“共识”,长时期地传播于中国社会的中国佛教,也不可避免地深受这种情况的严重影响!所以,不少的佛教僧俗信徒们,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准备在死了之后也去做鬼类。因此,在他们死了之后,人们也要用各种食品来祭奠他们(按照佛经的说法,只有“饿鬼”才须要这种食物祭品),烧冥衣给他们穿,化锡箔、冥钞给他们用,甚至还要扎纸楼房给他们居住。某些佛教学者甚至主张,要想信佛教就要先“信鬼”,简直是把佛教蜕变成了“鬼教”致使在许多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似乎死鬼比活人还更为重要!正是这种不管活人、只顾死鬼的严重情况导致了佛教脱离社会,脱离人生,从而便日趋没落,走上末路。针对这种情况,印公语重心长地说:
  佛教是宗教,……如不能重视人间,会变成着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本来,释迦是人(佛是人中的觉悟者——“佛陀”,就是“觉者”的意思),他也是在人间创建佛教的。从降生到入灭,八十年中,他始终生活在人间(虽然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四事”供养,一件也离不开人间。也就是说,佛教本来就应该是“人间”的。只是在以后的发展、演变中,才逐渐地蜕变成了脱离现实、脱离人生的鬼神之教。这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历史悲剧吧!所以,印公指出:
  我们首先应该记著: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
  印公还特别强调:
  所以,我们必须立定“佛在人间”的本教,才不会变质而成为重死亡的鬼教,或重长生的神教。认定了佛在人间,……佛法即是佛在人间的教化。只有重建“人间佛教”,才能使佛教重获生机,恢复活力。最后,印公大声疾呼:
  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
  但愿当今的佛教界,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极其认真地想一想!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议“人间佛教”的成就次第——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中心(释法向)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意义与途径
 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王雷泉)
 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林克智)
 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之比较——从佛教与政治、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龚隽..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印顺法师)
 当代人间佛教思想的领航者——释印顺法师(江灿腾)
 试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现代性(毛妍君)
 关于当代人间佛教走向问题(邓子美)
 弥勒净土的人间佛教性格探微(依空法师 )
 “人间佛教”转型与禅宗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印顺法师)..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王雷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盂兰盆经》讲记(20~27)[栏目:傅味琴居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68 金刚经持验录(许添诚)[栏目:05 感应录]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愚人节 精进正念如守护财富[栏目:法句经要义]
 谈学佛的关键问题[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华雨集第五册 四三、答曾宏净居士[栏目:印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二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我很想向我的上师求一生修行的大法,我应该做哪些准备?[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在别人诽谤时降伏我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