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寂天(Santideva 约7世纪)
 
{返回 古印度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4

Jitian

寂天(Santideva  约7世纪)

古印度佛教思想家。据西藏资料记载,他是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德桤王的儿子,原名寂铠,出家后改为寂天。他曾在东印度第五代师子王处服务12年,勤奋好学,博通风外各派学说。后到那烂陀寺出家,拜胜天为师。“内勤修学,外出放逸”。初不受大家欢迎,被称为“三行者”(只会吃、睡、大小便)。后来当众诵出《入菩提行》一千颂,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久,又离开那烂陀寺,回到南印度。他是晚期大乘龙树一派空宗的思想家,分别真俗二谛,反对弥勒、无著一派的有宗,对瑜伽行派的理论加以驳斥,同时也反对佛教的与非佛教的其他几个派别的论点。在《入菩提行》中,宣讲六度(六波罗蜜多),注重修持。他对佛学的贡献表现在学风的转变上。其特点,一是“守约”,即由博而约;二是“见行相应”,即不偏于“见”(理论和观点),也不偏于“行”(实践)。这对大乘学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他的学说在11世纪由阿底峡传入西藏后,被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加宣扬,对藏传佛教颇有影响。(金克木)


{返回 古印度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迦腻色迦(Kaniska)
下一篇: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阿育王(约公元前268~232年)
 迦腻色迦(Kaniska)
 戒日王(Siladitya 约590~647)
 提婆(Deva 约3世纪)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清辨(Bhavaviveka 约490~570)
 戒贤(约528~651)
 无著(Asanga 约4或5世纪)
 释迦牟尼(Sakyamuni)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积苦 Piling up Miserie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深洪武、永乐年间对僧团的全面整顿(白文固)[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从《楞伽经》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李恕豪)[栏目:楞伽经思想研究]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九九八)[栏目:杂阿含经]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把上师视为人,只能得到狗之悉地[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十)[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A 一、昙芦园经[栏目:界定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2 悟后修与悟前修[栏目:元音老人]
 莲华[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