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佛学研究所 成峰法师
佛法修习的意义可以概括成三点——认识心的规律、引导心的健康发展、解脱心的束缚。具体的实践方式,则是通过实践佛陀揭示的八正道的真理来完成。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这是通向内心自由的根本途径。简单地说,修行先从树立正见开始,对人生和身心有了正确的态度,再进行如理思维,然后将这些思想具体落实到身语意三业之中,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正定。从而彻底转化烦恼,走向生命的圆满。正念,在这场生命的改造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些年来,佛教正念的理论与实践为心理学界、医学界逐渐了解并广泛运用。以正念为核心或与之相关的心理治疗方法陆续出现,例如:接纳与承诺(或译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辨证行为疗法(DBT)、正念认知疗法(MBCT)、正念减压疗法(MBSR)等。实际调查显示,长期定时的正念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影响练习者的脑功能、脑结构,也可以影响练习者的思维与情感。
目前正念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应对下列身心问题: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障碍、背部以及慢性骨骼肌疼痛等与压力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正念日益成为一种心理保健的方式,帮助人们有效预防各种身心问题。
今天,我结合佛教经典中的一些内容与个人的修学心得,简单地与大家分享:我们可以
如何使用正念来处理生命中的一些问题,达到化解烦恼、改善生命品质之目的。
一、重要的身心关系
在这个人世间,核心的问题是“关系”。我们生活在人间,就要面对与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是无法回避的。
概括来说,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身心关系、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三者之中,一个人的身心关系最为重要,它影响到后两种关系;同时,后两种关系也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身心状态上。
在个人的身心关系中,佛法认为身心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烦恼,身体健康必然受到影响,此后身体的不适又会进一步引发心理烦恼,如此循环。反之,一个人以健康的心态生活,就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所以,拥有健康的心态对身心和谐非常有利。
倘若没有和谐的心态,也很难与他人发展出平等自由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状态混乱的,以控制和依赖为主。当一个喜欢控制的人和一个乐于依赖的人走到了一起,大家可能称之为“和谐”。然而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他们歪打正着,满足了当下的需要,达到了暂时的平衡。
真正的和谐,只在两个具有正念而且独立自由的人之间才能产生。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彼此经过对方,同时又相互学习、分享生命。
为什么说“经过”呢?我想用这个词汇表达正念的含义。生命是变化的,刹那不停,这是一种流动的感觉,这是一种经过的感觉。如果我们不能用经过的态度看待世间,我们就会总是想要留住一些什么,或者想要停留在某种状态中,这样的需求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停留在某一个点上,就此卡在那儿。比如某个造成创伤的事件不断闪回,一次又一次把我们带回那种痛苦状态当中。
只要稍微注意自己和周围的人,我们就会发现:在个体身心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多纠结与不安。
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帮助自己认识、处理与转化这些负面关系。
二、如何培养正念
正念的定义记载于《汉译南传大藏经》的《相应部经典六 道相应[八]分别》中。佛陀告诉比丘们:
云何为正念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以随观身,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以随观受,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心以随观心,而热诚、正知、具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法以随观心、而热心、正知、其念、以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诸比丘!此名之为正念。
可见,正念的基本方法就是从身、受、心、法四个方面观察自己,目的是调伏人的贪欲和忧愁等不良情绪,故正念有时又称为四念处。
《相应部经典五 念处相应[一八]梵天王》中记载,佛陀在初成道后,他在独处静坐中思维:
此有一乘道,能令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槃,谓四念处是。以何为四耶?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于受……于心……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住。此是一乘道,能令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槃,谓四念处是。
这说明正念的功能远远不止化解不良情绪。热忱精进地修习四念处可以令我们彻底断除烦恼。
(一)如实觉察
修习四念处,就是对此时此地我们身心现起的状态进行如实觉察。这样的觉察有四个特征:此时此刻、无选择、无期待、不评判。
此时此刻——对当下自己的身心如实观察。
比如,你想到了过去的某件事,如果只有回忆,就没有正念。但如果你在回忆的同时知道自己在回忆,就是有正念的。
无选择——没有特定的观察对象。现起什么,就可以去观察什么,不用特意去观想某个对境。
当然,在佛教的禅修中,除了修观(带着正念观察)还有修止。修止需要有具体的所缘境,比如佛号、呼吸或是慈心。修观的观察对象是可以不必选择的。现在大家不妨现场尝试一下观禅:坐在椅子上,觉知自己坐在椅子上的感受,如果它是苦的,你知道它是苦的,如果它是舒适的,你知道它是舒适的,这就是观禅的一种修法。
无期待——不试图发现什么境界,也不试图创造什么。
有些人只要一打坐,心就开始浮动,希望通过这次打坐得到一些特殊的美妙体验。这样的期待是一种贪心。在正念禅修中不需要培养贪心。现起什么,你观察什么,这就足够了。
不评判——只是单纯地觉察、注意,不附加任何情绪。
一般人的心理习惯就是对于喜欢的境界会黏著上去。无论是外在的环境还是内心的想法,只要我们喜欢了,马上就想在上面继续发展,加强这种喜欢的感觉。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不是正念禅修的方法。
正念禅修的时候,当乐受升起,觉知到这是一个乐受就可以了,不要继续在上面贴什么标签。对于负面情绪的生起也是一样。
(二)树立正见
修习正念,首先要树立正见。正见是八正道之首,帮助我们如实看待世间,对于自身的身心与世界的规律产生正确的认识。
佛陀经常教导弟子们树立“无常”、“无我”的认识。如果我们不能使用这些正确观念看待身心,就会一再受制于烦恼。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如理思维,这样最终才能用正念的方法验证与洞悉“无常”、“无我”等真相。
正念产生作用,帮助我们认识烦恼、转化烦恼,前提是我们具备对于世间的正确看法。态度在前,方法在后。有人问:“我修习正念,会不会出偏差?”暂且不说技术如何,如果你的见地有问题,那么你的修行肯定出偏差。
无常、无我、苦,都是佛法的基本正见。
这世间的一切都具有无常性。无论是我们的身心还是外部的物质世界,都在刹那变化。因此,我们想要控制什么是不现实的。
世间也具有无我性。无我,是指任何一个身心的现象都是缘起的合成,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宰。
世间的另一个特性是苦性。佛教说苦,意思并不是指生活必然苦大仇深。关于苦,有一位禅师这样解释: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不安的感受——不稳定感,不安全感,不完整感,这就是苦。
建立了这样的基本正见,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合理了,因为这样的观念符合世间的真相。
社会上有两句话:“观念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成败。”的确如此。
(三)活在当下
那么,如何培养正念呢?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活在当下”。
这句话如今在社会上被普遍使用,使用者却不一定能够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比如有人很强调活在当下,认为做善事要活在当下,做恶事也要活在当下——这种解读剥离了业果的思想,完全泛化了。
活在当下是正念修习者日常用心的态度。
在《中阿含根本分别品温泉林天经》中,佛陀说: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患终。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相应的内容在巴利本译文中是这样的:
于处处观察现法,不被征服,不动摇,彼智者当修习,只热心于今日之事务!谁能知明日将死?能不与死魔大军战争否?如此住于正勤,昼夜不懈怠者,人称彼实为一夜贤者、寂静者、圣者。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停留在过去和未来,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我们当下是很痛苦的,只要我们能体验到当下的痛苦,就远远比回忆过去的快乐和想象将来的美丽更有价值。因为,当下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最实际的!
很多人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回想过去,幻想未来。”整天不是在回忆就是在憧憬,始终不曾好好地体验现在,总是没有安住在当下。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冤枉不冤枉啊?这样的生活是不真实的!
一位居士的母亲在临终时对孩子说了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好像没有活过。”
是啊,如果我们没有活在当下,我们就不能被称为“活过”的人。
使用正念观察当下的身心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我们要培育这样的习惯,持续修行下去,直到对于身心现起的一切都能如实了解和判断。
在这样的修行过程中,遇到烦恼,我们就可以用正念进行对治和处理。
三、怎样面对烦恼
佛法把烦恼总括为贪、嗔、痴三大类。用一位禅师的话解释:贪就是需要,嗔就是拒绝,而痴就是没有观察到贪和嗔的出现和离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觉得自己有烦恼。但多数人说起“烦恼”的时候,说的仅仅是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想要的情绪。而佛教讲的烦恼是指我们的心有一种执取的特征,这使我们经常凝固在某种不良状态中,浑浑噩噩,难以自拔。
(一)识别烦恼
想处理烦恼,首先要能够用正念面对烦恼、识别烦恼。
在《念处经》介绍心念处的章节中,阐述了怎样用正念观心: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摄心而知摄心;散心而知散心;高广心而知高广心;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有上心而知:有上心;无上心而知:无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心而知:非定心;解脱心而知:解脱心;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如是,于内心随观心,于外心随观心,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于心而随观集法,于心而随观灭法,于心而随观生灭之法而住。彼现心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著世间。如是,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对自己的每个心念都要保持觉知,并且能够识别是何种心念。这样,当烦恼出现,我们才可能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来。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贪欲,要知道有贪欲,如果有嗔恨,要知道有嗔恨。这就是对于烦恼的识别。不能识别烦恼,就根本没有办法真正转化烦恼。
我经常遇到有人来寺院向僧侣求助,他们希望化解痛苦。他们这样对我说:“师父,我好难受啊!”然而,尽管我反复启发,他们却仍然说不出具体是怎么难受、什么地方难受。他们往往只会非常笼统地表达,反复说“好难受”、“很郁闷”。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跟烦恼保持距离,已经被烦恼淹没了。
对于烦恼,我们要知道它是生命中的一种现象,而不要认同烦恼就是我们本身。
你说“我很痛苦”和“我体验到我很痛苦”,这是意义不同的描述。
佛法告诉我们:色不是我,受不是我,色受想行识是五蕴。对于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用今天的话来说:“想法不是我,我不是想法;感受不是我,我不是感受;情绪不是我,我不是情绪。”想法和感受只是经过我,它们是我的客人。
不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看待烦恼或者心念,我们就会认假为真,把经过身边的“客人”留下来,与它长期相处,甚至让它反客为主。
如同有些做股票的人,每天都关注股指的升跌,我们执著什么样的念头,什么样的念头就会多次出现。比如,我们对于一种贪或者一种嗔产生了执著,不停地抓取它,它会逐渐成为生命的核心。这样,我们就无法与烦恼保持距离,烦恼也就一直掌控着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二)接纳烦恼
对于各种感受,我们往往在识别的基础上,刹那间就会产生回应,有时是抓取,有时是排斥。比如,我们会对乐受生起贪爱,对苦受起嗔恨,对不苦不乐受缺乏觉知。因此,我们的心念摆脱不了烦恼的相续。
正念的修习则是以一种不评判的态度,温和而放松地观察此时此刻在我们身心上发生的一切,不介入任何预设,也不企图进行加工。这如同在观看一场电影,却不需要入戏。
可是在这场演出中,我们早已习惯于入戏太深,甚至进入戏中戏。我们对于喜欢的拼命发展,对于讨厌的使劲抗拒。于是,我们在获得所谓快乐的同时却一再被快乐伤害,在遭遇痛苦的同时一再沉溺得更深。
修习正念就是改变这种习惯的时候了。我们要学会运用观察的力量,接纳烦恼,但不去执著。否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总是被烦恼牵着鼻子走。
在正念禅修中,除了不评判,不排斥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杂阿含经》中说: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
当人们的身体遭遇痛苦的感受,凡夫和圣者的差异何在?
普通人受伤或者生病了,就会忧愁啼哭,没办法接受,于是不但身体痛苦,心也开始痛苦。对于苦受,越是排斥,就会越发痛苦。而圣者只有身苦,没有心苦。
有的居士对我说:“师父,你们都出家了,你们怎么还吃药?”似乎只要出家了,就可以立即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是一种误解。佛陀在世的时候,他有时候也生病,也看医生,但他的心不会因此继续追加痛苦,这就是圣者与凡夫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处理烦恼
识别出烦恼,并与烦恼保持恰当的距离,然后我们怎样处理和转化烦恼呢?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组:1、保持观照;2、理解领悟。
在《中部怖骇经》中详细记载了佛陀在修行中,如何使用正念帮助自己转化恐惧怖畏心理的过程。
婆罗门!彼时,我又生如是思念:“然!我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第]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然而亦见其畏怖惊骇。”于是,我于其后特定之夜,即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之夜,于闲林之墓所、森林之祠堂、树下之祠庙等甚恐怖、身毛竖立之处,不停止设座于其时,我住某处,有野兽靠近、有孔雀打落木片或风吹动落叶声。其时,我如是思念:“其畏怖惊骇从此方来也。”彼时,我又生如次思念:“何故我于此,等待希望抑制畏怖耶?不如我如实[于何种姿势]如有向我而来之畏怖惊骇,则我如实如是排除其畏怖惊骇。”
于是,在我经行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经行,不停止、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经行]排除彼之畏怖惊骇。
婆罗门!又我于站立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站立,不经行、不生、又不横卧,而[如实地于站立]排除其畏怖惊骇。
又我于端坐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端坐,不横卧、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端坐]排除畏怖惊骇。
又于我横卧时,畏怖惊骇之迫来;其时,我只要正在横卧,不坐、不站立、又不经行,而[如实地于横卧]排除其畏怖惊骇。
正念禅修的目的是学习和理解。当我们通过观察觉知发现身心的变化规律,我们会明白烦恼本身并不可怕,对于烦恼的执著和恐惧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修习,我们有可能逐步理解佛陀开示的真谛,最终走向生命的自由。
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观察自己:内心出现了哪些念头?其中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是正念多,还是妄想多?有没有哪个念头经常出现?
这样观察下去,就会获得理解与领悟。
在密集禅修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我的某种感觉与我的童年经历有关。
把这样的修习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什么呢?比如你在人际交往中遇见某个人,觉得特别喜欢,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有背景的,其中包含着你的设定。那么你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身心,而不只是追逐这个人,或者追逐这种喜欢的感觉。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禅修中的这种理解是瞬间实现的。我们只管保持观照,它就会自然产生。这与日常的思考不一样。如果你没有理解,却一直想要理解,那就是在胡思乱想了。
四、正念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我们也可以使用正念帮助我们和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相关的具体内容,我推荐大家读一本书《正念之道》(Ronald D. Siegel著)。这本书里介绍了现代心理学应用正念的很多技术,其中特别讲到了“正念对话”和“正念相处”。有了正念,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别人,并且更好地表达心声。
关于“正念对话”,我个人的体验是:说话时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与此同时要观照心念,知道自己的心态如何。是平常心吗?是平等心吗?还是想控制别人?或是需要别人?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变化?也可以观察自己说话的声音高低、语速急缓,并且关注两个人在对话中有没有产生良好的链接,等等。
佛经里经常出现一个词:“谛听”。这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叮咛。谛听就是如实地倾听。我们在闻法的时候要谛听,在沟通中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还有,我们与人交流时要说正语。正语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真实的话;第二,对别人有意义;第三、当下会对别人产生好的影响。谛听与正语,就是“正念对话”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除了在对话时,我们在与人相处时随处都可以运用正念,这能帮助我们达成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结说
我一直想把自己对正念禅修的理解和心得与大家分享,这次戒幢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目前正念的方法不仅存在于佛教徒的宗教实践里边,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也通过其它方式了解与实践正念。大多数民众的具体诉求并不具备宗教意义,而是出于一些具体的动机,诸如改善情绪、减轻压力、治疗心理问题,等等。
正念的功能不仅仅是心理治疗。治疗只是在心理问题出现之后进行对治和解决,而正念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预防心理问题。正念给了我们一条通往心理健康的大道。
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正念的修习很可能成为一项新兴的心理保健活动。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在维护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意心灵的健康。一颗健康的心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正确的态度、明确的方法与持续的训练。
佛法里包含着生命的规律和身心的规律。实践生命的规律,你就会因为符合规律而受益。
如果你是佛教徒,你相信佛法,相信缘起,相信三世因果,你可以得到现世和来世的利益;如果你不是佛教徒,目前不接受佛教的信仰,那你依然可以通过佛法帮助自己改善此刻
的生命。
以上我讲的内容,简单阐述了正念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其中的核心内容出自佛陀的教言以及当代大德的开示。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他们的开示让我有机会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走向解脱。我也愿芸芸众生能够通过修习正念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参考书目:
《正念之道》,向智尊者著
《正念之道》,Ronald D. Siegel著
《炎夏飘雪》,焦谛卡禅师著
《仅仅觉知是不够的》,德加尼亚禅师著
《别轻视烦恼》,德加尼亚禅师著
********************
讨论
听众A:怎样才能放下烦恼呢?
成峰法师:当人们讲到“放下烦恼”的时候,往往有一个预设:想把烦恼彻底放下。可是要知道:能够彻底放下烦恼的人必是证了圣果的人,而且果位不低,在声闻四果中要证到阿罗汉果才行。
普通人在修行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与烦恼同行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面对烦恼、识别烦恼、处理烦恼。在处理的当下,某个烦恼可能消失,接着它可能还会再来。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内心产生的烦恼,一种正确的态度是——“我们不怕你来,我们知道你来。”譬如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有人经过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影像;人走开了,镜子里的影像也就消失了。我们的心要像这面镜子一样,烦恼就是其中映照出来的影子,它来了,去了,来了,去了……
用这样的状态对待烦恼,我们就不会被烦恼束缚。
听众B:用感恩的态度对待烦恼,这样是否合适?
成峰法师:我们可以感恩烦恼,因为它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成长的机会。
谈到感恩,我觉得我们可以感恩生命中出现的一切。生命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有两个刹那完全相同,也不会有两个念头完全相同。我们与每个念头都是一期一会,这些念头都是我们的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