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顗(538~597)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4

智顗(538~597)

陈、隋时僧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自幼信佛,17岁时值梁末兵乱,颠沛流离。18岁投湘州果愿寺出家,20岁受具足戒。陈天嘉元年(560)往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依慧思学四安乐行,证悟法华三昧。光大元年(567)到建康弘禅,居瓦官寺8年,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妙法莲华经》等。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至德三年(585)奉陈后主命,回建康讲《仁王般若经》等,次年太子从他受戒。祯明元年(587)于光宅寺讲《妙未能莲华经》,灌顶始从听讲,随闻随记,录成《法华文句》。陈亡后,移住庐山。隋开皇十一年(591),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为之授戒,受智者称号,人称智者大师。次年到荆州,于当阳造玉泉寺,说《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由弟子灌顶笔录成书。开皇十五年为晋王撰《净名经疏》。次年辞归天台,重整山寺。他一生造寺36所(一说35所),度僧4000人(一说14000人),传业弟子32人,灌顶居首。

智顗宣扬教法30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重义解、北重禅观的学风,博得朝野和佛教四众的敬仰。他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以五重玄义(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解释经题,用台家四释(一因缘释、二约教释、三本迹释、四观心释)疏解经文,取三止三观建立顿、渐、不定禅法,着重提倡圆顿止观的解行统一。立五时、八教判释释迦一代教法,从而树立天台一宗的学说系统和解行规范。其中心思想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两层实相说,主张诸法平等;并以此为止观正观的不思议(无待、绝对)境,用作修证的最上乘。主要著作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各20卷,合称天台三大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金光明玄义》各2卷,加上《金光明文句》6卷及《观经疏》,世称天台五小部。此外尚有《四教义》、《净名经疏》、《金刚经疏》、《阿弥陀经义记》及临终前口授的《观心论》等,共29部151卷,另有《维摩三观玄义》、《净土十疑论》和《五方便念佛门》等3部,疑为后人伪托。(王新)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朱士行
下一篇:智旭(1599~1655)
 弘一(1880~1942)
 真可(1543~1603)
 道济(1150?~1209)
 无言通(?~826)
 僧肇(384,一说374~414)
 一行(683~727)
 祩宏(1535~1615)
 德清(1546~1623)
 赞宁(919~1001)
 韩清净(1884~194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三)导演上帝,或让上帝自演[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三)持文不持义与持义不持文[栏目:圣者言教]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9.菩提心[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在做事中修感恩和忍辱[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临时抱佛脚[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2011年03月16日的日记[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什么是加持?[栏目:慧光法师]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七)[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为了生死而出家 We Leave the Home-life in Order to End Bir..[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