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圣严法师)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6

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

  释圣严
  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办人
  p. 1
  提要
  释尊成道,是为救济人类生老病死的苦恼,成道之后便开始将他证悟的佛法分享人间。初度五比丘皆证阿罗汉果。立即付嘱他们,游化人间,分头弘法。
  修行三祇百劫的圣道而成佛,其起点的初发心菩萨,主要是人间身的凡夫。修行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虽以信心、持名、发愿往生,为基本条件,但在《观无量寿佛经》及《无量寿经》,均另有三福净业等的往生因行。
  中国的禅宗引用《维摩经》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主张心净即是西方。由于《观无量寿经》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句,演成禅宗有唯心净土的信仰,但能悟心,便在净土。中国宋初的永明延寿依据《华严经?梵行品》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此倡导“一念成佛”,一念即生净土。
  本文除将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作了探源性的介绍之外,特别依据《大般若经》的成熟众生严净佛土,《法华经》的释尊即以此界为净土,《维摩经》的直心是净土,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综合而成法鼓山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脉络:众生(人)的心清净而行为清净,个人的身口意清净而影响所处的社会环境清净。在做往生佛国、严净佛土的准备工夫阶段,先要在人间自利利人,便是建设人间净土。
  p. 2
  关键词:1.人间佛教 2.直心是净土 3.五类净土 4.净土生因 5.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6.一念成佛 7.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8.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9.建设人间净土
  p. 3
  一
  本文所说的人间佛教,不是主张佛教仅仅属于人间的宗教,而是说佛陀乔达摩教化的环境,主要是在人间。
  本文所说的人间净土,不是要否定他方佛国净土的信仰,而是说十方三世诸佛国土的成就与往生,必须从人间的立场做起。
  佛教发源于印度,那是一个宗教气氛极浓的社会,释尊对于印度宗教的改革,乃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以缘起缘灭的因缘法,取代了神造宇宙或神即是宇宙的梵我思想;也以五戒十善的伦理实践,取代了祭祀主义的宗教行为。从以信仰神的权威,到因缘观的建立,从以对于神格的崇拜,到人间性的肯定,便是人间佛教的意思。
  净土思想,虽未见于阿含部,但在《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之中,都曾介绍北俱卢洲郁单越的依正二报,胜过我们的南阎浮提,尤其多处提及当来弥勒佛下生人间之时的景象,以及转轮圣王出现于世之际的人间环境设施,都是后来大乘佛教净土信仰的基础。
  释尊住世时代的出家弟子之中,可以分为隐遁及游化的两种型态:性喜隐遁者称为阿兰若比丘,乐于游化者称为人间比丘。他们的生活资源,虽然同样依靠沿户托钵,前者单人独居的时间多,后者群居共住的时间多,佛法之所以能够广被人间,则以后者的贡献为多。因此,当释尊于鹿野苑初度五比丘,当五人都已证得阿罗汉之后,便付嘱他们,各别分道,弘扬佛法于人间社会,而云: “诸比丘,汝等游行人间,勿二人共行”。[1]释尊自己也是如此,当他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不久,便受梵天的请求,开始了他的弘化人间的行程,直到涅槃为止,还在谆谆善诱地,付嘱弟子们当勤精进,实践佛法并且传持佛法于此世间,勿使断绝。[2]所以佛在世间以人间身出现,观察到人间不论是谁,都不能免于生老病死的四种根本苦难,毅然出家求道修道,希望为人间大众悟得解脱之道。经历六年成道,悟得缘起的佛法。告诫人间大众,依此自利,
  p. 4
  并且利益他人,便是人间佛教。
  二
  至于佛国净土的思想及其信仰,乃是中国大乘佛教共同的理想,虽然对于净土的归趣和认识,诸家各有不同的主张,大致上说,佛国净土,并不是在人间,虽然《法华经》的灵山净土,不离娑婆世界,[3]一般的人间凡夫却是见不到的。虽然《增一阿含经》的〈十不善品〉说过去七佛,以及当来的弥勒佛,都在人间成佛,人寿以及人间的道德水准,均比释尊化世的人间环境优胜极多。[4]是故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绝对是所谓五浊恶世的秽土,所以称为娑婆世界。凡谓净土,一定是指的他方佛国,或者是此界兜率内院的弥勒净土,或者等待弥勒未来下生,龙华三会,始能见到人间净土。[5]
  至于他方佛国的资料比较具全的有东方的阿閦佛,[6]尤其是西方的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除了主要的净土三部经[7]之外,在大藏经中也是被许多经论所介绍赞叹的一个佛国净土;中国及日本的净土宗及真宗,也都是以阿弥陀佛的净土为信仰的归属处。由于自力的圣道门,要修三祇百劫方得成佛,通过十信三贤始能见道而入初地菩萨位,在三贤位之前的信位菩萨,很难有自主的把握,经常退退又进进,一不小心,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因此,在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娑论》卷五〈易行品〉,[8]提出了念佛方便门,而说: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不退转)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乃是总念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恭敬礼拜,并应忆念诸大菩萨。西方阿弥陀佛的本愿,则被特别提出。[9]所谓弥陀本愿,此在弥陀净土的圣典之中,
  p. 5
  有详细说明。
  不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等于最高的净土,也有争论,由于阿弥陀佛的本誓悲愿,能救一切根性的众生往生彼国,包括犯了十恶五逆的人。[10] 这样的人,一旦往生彼国,如果能够立即位登不退转地,是会令人怀疑。比起东方阿閦佛国尚有男女性别,弥陀净土全是莲华化生的诸上善人,当然更加可称为净土,但那究竟属于何等层级的净土,学派之间依然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将净土分为四等:①凡圣同居土,②方便有余土,③实报无障碍土,④常寂光土。彼在《净名经疏》,把极乐世界判属第一类的凡圣同居士。[11]既不是二乘圣者所居的方便土,更不是初地以上菩萨所居的报土,当然不会是诸佛法身所居的寂光土了。如果依据《仁王般若经》卷上所说偈云: “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一切众生暂住报,登金刚原居净土”。[12]就此标准来看极乐世界,当然不算是净土。
  三
  由诸大乘经论所讲的净土,必定是十方诸佛所居国土,有的是为成熟有情而以愿力所成的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多半是由于成熟无量众生的功德,而严净诸佛的国土。但是也有释尊于秽土成佛的事实,过去七佛及未来的弥勒佛,也都于此秽土成佛,甚至《增一阿含经》曾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13]晋译《华严经》第一卷的开头便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
  p. 6
  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14]《维摩诘经?佛国品》,亦有螺髻梵土语舍利弗言: “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佛语舍利佛: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亦不净土耳”。[15]此也可与《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所说: “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我净土不毁”。[16]因此可说:释迦如来的净土,的确就在人间,只要信愿行具足,便见自身即在佛国净土。故于《法华经?方便品》亦云: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17]这是告诉我们,当有信心:释尊的净土不离此娑婆世界的秽土,乃至仅仅进入佛寺,一称南无佛,或者听闻佛法者,都有机缘成佛,见此释尊的净土。
  由于释尊的净土,虽应当信为事实,都不是凡夫所能得见,就有中国诸家学者对于净土的分类,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此于望月信亨博士所撰《中国净土教理史》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其目的虽为阿弥陀净土的判属报土或化土而作讨论,但也涉及释迦及弥勒二佛的此一国土,是净是秽,或报或化的问题。天台智者大师将此土及阿弥陀佛的西方世界,均判属四种净土中的第一类“凡圣同居土”;不过,西方阿弥陀净土是同居土中的净土,此界为同居土中的秽土。两者皆为应化身佛所居净土,因此另有学派如善导大师主张,凡夫得入报土。[18] 但是净土诸家对此娑婆世界,从未有人承认即秽土是净土的。
  p. 7
  四
  于中国佛教史上,无法见到人间即是净土之说,却能见到自性弥陀及唯心净土的思想。主要是出于禅宗的看法。
  首先从禅宗四祖道信禅师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引用《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的经文: “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19] 因此断定: “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20]此为借用弥陀净土的主要经典之说,以之证明净土的诸佛,不出于此心的所想所念,若信此心即是佛,何必别向心外求佛求净土?以此与《观无量寿佛经》的连文并读: “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21]可知《观经》的原意,是以心想观阿弥陀佛宝像,此心即与佛相即相应,乃是由于佛的法界身,进入观想者的心想之中,并不等于禅宗所说的自性佛,也不等于法身无相的即心即佛。类此的经文,在第九观中,亦有几句: “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22]彼经所言念佛三昧者,即是以心之眼,得见十方诸佛之光明相好身,乃是一种有形相的观想方便,非指遍一切处的法性身佛;又以观佛光相身故,亦以心之眼,得见佛的大慈悲心,也不是见的法界无差别相的理体法身,而是感受到诸佛大慈大悲的利生功德。可是站在禅宗的立场,来看《观经》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解释成为 “心外更无别佛”了。道信禅师所谓的“心”,是指的众生与佛同等不二清净无相的心体。[23]《观经》
  p. 8
  是站在修行者的立场而说的有内有外之凡夫心。
  因此,《观经》的净土是指方立向的极乐世界,道信禅师的净土,则是泯然无相的法性身土。[24] 道信禅师的理解目的,虽然不会受阿弥陀佛净土学者们所接受,却是很受中国禅宗学者们的欢迎。到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便主张: “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又说: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复云: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25]
  禅宗的净土思想是著重于清净的本心所显的真如自性,诸佛与众生心中的自性平等不二,众生亦未离诸佛的严净妙土。迷者向心外求佛求净土,悟者顿悟自心是佛,自心作佛,当下未离严净的佛土。此与《楞伽》、《法华》、《涅槃》、《华严》、《般若》,尤其是《维摩》等诸经的思想是一致的。故于《坛经》,引用以上诸经经文,[26]发扬见性成佛,不异西方之说。不过,《坛经》所说的净土,绝对不是阿弥陀佛净土三部经的净土,而是如其所引 “如《净名经》(《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又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27]经文的“本心”及“直心”,都是明心见性的悟境,顿悟成佛的佛是理体的法性空慧之身,直心也是法身遍在的诸法实性净土。[28]此于《维摩经?佛国品》的原文所载,乃是由于长者子宝积,问释迦世尊,如何是诸菩萨的净土之行?也同于《大般若经》处处都说的菩萨摩诃萨如何严净佛土,成熟有情,主要是问的净土的因行。所以佛说: “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
  p. 9
  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下举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是菩萨净土,四无量心、四摄、三十七道品、十善等道法,都是菩萨净土之因,乃至“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29]此与《坛经》所理解的“直心”即是“心不住法”的“本心”或真如心,是略有差距的。“直心是净土”,是净土的因行,类似《大般若经》为了净佛国土,必当成熟有情,所以成熟有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是严净佛土。因行与果德是互相呼应的。不过,禅宗以“豁然”开悟,“还得本心”,看作当下见性,立即成佛,此人便处于净土,也是没有错的,那与《华严》、《法华》所说是相通的。因此可知,佛经中的净土,至少有五类:①以佛的神力显示者,如《维摩经?佛国品》释迦世尊以足指按地,显示舍利弗尊者是。②以佛的功德圆满,虽居此秽土,佛所见者乃是净土,如《华严》、《法华》等经所说者是。③以菩萨摩诃萨的修行功德、成熟有情所完成者,如《般若》、《维摩》等经所说者是。④以佛的弘誓愿力及其所修功德完成者,如阿弥陀佛的净土三部经所说者是。⑤以众生自悟自证,明心见性所得者,如禅宗的《坛经》者是。前四类是报身报土,第五类是法性身土。
  五
  不论是那一类净土,因行都很重要。若依自力修行圣道门者,修六度万行,历三祇百劫,始能如《仁王?般若经》所说的, “唯佛一人居净土”,意思是说,三贤十圣的菩萨,都是不够纯净的,唯到成佛,才入净土。
  若依他力念佛门者,《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仗阿弥陀佛等的诸佛大悲愿力,依法发愿,以信心方便,即得疾至不退转的阿惟越致;其方法乃是念十方诸佛,恭敬礼拜称其名号,亦应忆念诸大菩萨。特别提示: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p. 10
  是故应常忆”。[30]根据《阿弥陀经》,当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一日乃至七日,达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弥陀接引往生极乐国土,仅以持名念佛,为净土生因;《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生因之分,《无量寿经》亦有三辈生因的条件。
  可知,阿弥陀佛的净土方便门,唯有《阿弥陀经》仅说持名念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彼国,[31]《十住毗婆沙论》则除称名念佛,亦应恭敬礼拜并念诸大菩萨名号。《观经》及《无量寿经》都说除了仅靠念佛名号,最少可得下品往生,至于欲求上品中品往生,必须另修附带的项目。这也就是在尚未往生净土之前,必备往生净土的资粮,是故凡为修行弥陀净土法门的人,都会在其生前热心于各项资粮的福业,也与依自力而修圣道门的发心菩萨相同,必须经营自利利他的事业。
  例如《观无量寿佛经》于佛教授十六种观法之先,即标出: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32]此三福净业,已涵盖了人间共通的伦理德目,如对父母及师长的孝养与奉事;三皈、十善、众戒、威仪,已是僧俗七众律仪,并且包罗了菩萨的三聚净戒在内;慈心、菩提心、信因果、诵大乘、劝进行者,则为自利利他菩萨行的内容。由此明了,弥陀净土的因行,与他力圣道门的范围,并无二致。所不同者,是即生求生彼国,成就阿惟越致不退转位,不用历经初阿僧祇劫方登无生法忍位。《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往生,上上品因是:除了已说三福净业,又说(一)当发三种心:①至诚心,②深心,③回向发愿心。(二)复有三种:①慈心不杀,具诸戒行,②读诵大乘方等经典,③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中品上生之因: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无诸过患;下品上生之因: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p. 11
  合掌称念弥陀佛号[33]
  再如《无量寿经》的(一)上辈生因:①舍家弃俗作沙门,②发菩提心,③一心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二)中辈生因:虽不必出家作沙门修大功德,但须:①当发无上菩提心,②一向专念无量寿佛,③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三)下辈生因:①当发无上菩提心,②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彼生其国,③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34]修行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士,既然也以发无上菩提心,须修出离心、修慈悲心、修诸功德行,为净土的生因,故在尚未命终之前,除了系念忆念、念佛名号,或观彼佛光明相好及其净土庄严,此与一般佛法的修行禅观方法及菩萨行愿,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佛在人间成佛,为人间说法,劝勉人类修行成佛之道,当从人间的基本善法做起。
  因此,到了中国的宋初,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西纪904 ~ 975 )倡导禅净合习,主张万善同归, [35]他自己每日持名念佛十万声,同时以日行一百零八件善事为恒课。他看到了禅宗修行,未必人人能得开悟,净土宗念佛也未必能够及时亲临净土,所以在其所著《宗镜录》[36]中主张: “凡圣所作,真俗缘生,此一念之心,刹那起时,即具三性三无性六义”;[37]故亦常常提起 “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的观照。[38] 若悟真如妙心,已见真空佛性,此念即是无念的般若;若凡夫未悟,即以妄心念佛,此心亦与佛心相应,亦与佛身同处净土;但能一念念佛,只此一念,纵然是散心,亦与佛心相应。
  p. 12
  永明延寿对这样的观点,亦有申论: “三乘多约理成,或云法身即等,报化未圆,亦云一念成佛,皆从理说。今一乘宗,理事齐筹”。[39]又云: “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摄,从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40]此乃依据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所说: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41]中国华严宗的圆教释此经文,而谓始自十信位,乃至佛地,虽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随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圆融,是故十信满位,即得一切位及佛位。
  《宗镜录》对于一念成佛论,著墨甚多,其所依据的圣典及宗义,便是《华严经》及华严宗的圆教。此对于凡夫学佛成佛的信念,是极大的鼓励,也为在此娑婆世间提倡人间佛教及人间净土的理念,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已不像诸种净土经典的净土是在他方世界,早期禅宗的自性净土唯在悟后能见。经过永明延寿大师的整合,便将对于净土资粮的修行,付之日常行动,对于禅宗的见性成佛,演成为一念成佛,既然可从一般凡夫的妄心乃至散心念佛,即能“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也可以进而成为念念念佛念念成佛,日日念佛日日成佛;既可乃至一念成佛,当然也是于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念,住于日常环境中的佛国净土了。
  六
  佛法利益众生,主要是救济人类身心的种种苦恼。闻法之后如说修行的人,通常都会自己受用,也愿与他人分享。因此,大乘佛法的六度四摄,均首重布施,菩萨以度化众生为首要任务;《阿含经》中也鼓励修布施行广种福田,诸布施中以佛法布施为最上功德。是故《维摩经?菩萨品》云: “有法门名无尽灯……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人),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业,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
  p. 13
  是名无尽灯也”。[42]这是说,从初发心的菩萨,修学佛法,即有向他人宣扬所学的义务及责任,故于《金刚般若经》也说: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 为他人说的福德,不可以算数譬喻所能说明。[43]《大品般若经》处处提示, 菩萨摩诃萨,应当严净佛土,成熟有情(众生)。如何严净佛土? “从初发心,乃至究竟,常自清净身粗重、语粗重、意粗重,亦清净他身粗重、语粗重、意粗重。是菩萨摩诃萨,清净自他三粗重故,则能严净所求佛土”。[44]如何成熟有情?若遇生活资具贫乏者,先施予生活必需的物品,然后令其修持净戒,行十善业道、六波罗蜜、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圣谛、四禅八定、三解脱门,乃至具足十力、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依其根性次第,使令证得声闻、独觉、无上正等菩提。[45]
  《大品般若经》常常说到,从初发心,乃至究竟,都应 “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也就是说,初发无上菩提心的凡夫菩萨,自身的身语意三业虽然尚未清净,但能尽心尽力,一边精勤于戒定慧等的无漏道业,一边也不断地忏悔改正粗重的行为;勉励自己,同时劝勉他人,这便是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他人的菩萨行。虽未登初地乃至八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位,已是发的无上菩提心,当然亦已发了菩萨摩诃萨心。是故凡为初发心菩萨,均当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此对一般初学的凡夫,乃是极大的鼓励,令之生起,能够自利,亦能利人的信心。所以,实践人间净土的理念,应以初发心的凡夫菩萨群,为推动及推广的基础。
  依据《大涅槃经》卷11说,菩萨摩诃萨应当于《大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行: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46]圣行与梵行是菩萨思惟修习的;天行即是第一义天的如来行;婴儿行亦是如来大行,
  p. 14
  示现无知无说无示,如初生婴儿状;病行是说,如来本无病,为化众生故,示现病苦相。所以后三者是如来行,而嘱菩萨摩诃萨皆当专心思量分别此五种行。
  初发心的凡夫菩萨,虽然无从如实修此五行,但须专心思惟,常系在心。见有他人现此五行者,应当视为菩萨摩诃萨以及诸佛的示现,应予平等尊敬,不得怠忽轻慢。如果自身有病乃至痴呆无知而如婴儿者,亦当自信是“一念成佛”的初发心菩萨。所以我亦常用婴儿行菩萨及病行菩萨来称呼初发心者,劝勉大家不用为了经常无知犯错或身心不够健康而自暴自弃。只要知过改过,知病疗病,并且以之劝勉他人发菩提心,便是菩萨行者。
  七
  人间佛教及人间净土的名词,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确是未曾出现过。然到二十世纪之初,便有中国佛教的大改革家太虚唯心(1889~1947年),提出人生佛教以及人间净土的构思,他于三十九岁时撰《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主张“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四十岁时讲“人生的佛学,然后又写了一篇“建设人间净土论”。至于如何建设人间净土,他一再强调:依佛十善等法而行,与三乘圣贤为友,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其方法便是受持三皈、五戒、十善,[47]几乎与《观无量寿经》的三福净业相同。可见太虚唯心希望建设的人间净土,也是西方净土的生因。由于现实的时代环境需要,建设人间净土的号召,已在今日中国大陆及台湾两地,受到普遍的响应。即使有许多佛教徒根本不知道人间净土的思想渊源及其理论依据,人间净土这项运动,确是适合这个时代社会所需要的。
  至于人间佛教,是由现犹健在于台湾已有九十三岁高龄的印顺法师(1906年生),开始提出的,在他所撰《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有这样的叙述:“在国难教难严重时刻,读到了《增一阿含经》所说:
  p. 15
  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48]便很感动。在他三十六岁( 1941 年)撰写《佛在人间》。[49]他说诸佛在人间成佛的记载,“阿含经如此说,初期大乘经也如此说,正确的佛陀观,是不能离却这原则的”。又说:“人间佛教的论题,民国(西元 1912 年)以来,即逐渐被提起”。又说:“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最为难得,才能学佛”;“一切众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为发达,所以人才能学佛成佛”。如何以人身学佛,他也主张“当从十善菩萨学起”。[50]以十善为菩萨行的看法,与大乘诸经论及历来诸大师,几乎完全一致。[51]印顺法师一生从事佛法的探索,目的即是“使佛法能成为适应时代,有益人类身心的,人类为本的佛法”。[52]
  其实,纵然是强调他力救济,即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经》,也认为此一娑婆世界是修学佛法得力最快的国土,甚至是要比生到彼国之后更好的修行环境,于该经卷下,即有释迦佛告弥勒菩萨的经文: “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极乐世界),为善百岁。……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于此界以人间身修行善法,一日一夜功德,胜过生于极乐国土修善百年,十日十夜,胜过他方佛土千岁。[53]当时虽以诸天人民为说法对象,而又特别提及后世之人。原因是人间虽有种种苦逼,心劳形困,确能激发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精进修学六度万行无量善法,速得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业。
  p. 16
  八
  今日台湾佛教界的有识之士,都在推行“人间佛教”的观念,也在推行“人间净土”的运动,我自己创立的法鼓山,便是其中的团体之一。我们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结合僧俗四众的力量,将正信正见正行的佛法,以各种现代化的型态,为广大的人间社会,作适时适所的宣导示范及关怀服务。我们有出家的僧团,并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在家居士组织群。我们以三大教育事业来实践人间净土的理念:
  一、大学院教育:先后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及法鼓人文社会大学。为佛教、为社会,培育宗教、人文、社会等各层次人才。二、大普化教育:创立出家僧团,组织在家信众,设立出版公司。全面提升人品,净化身心,净化社会环境。三、大关怀教育:以宗教信仰关怀、社会福祉关怀、终身学习关怀等为大众服务。提倡四环及四安运动。[54]
  我们法鼓山正在以各种不同的角度,与教育学术的、与社会文化的、与台海两岸的、与国际交流的等等关系,推展出建设人间净土的蓝图。1997年七月,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召开了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其大会研讨的主题,便是“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协办单位,有十四个,包括台湾三所大学(台大、辅仁、文化)、日本三所大学(佛教、立正、驹泽)、美国两所大学(密西根、杜桑)。一百六十多位东西洋学者,提供了四十六篇论文,对人间净土的这个主题,作了相当有深度的探讨。
  由于诸方学者及社会大众,虽然乐意接受“人间净土”的理念,对于此一理念的佛教渊源及历史发展,则多不太了然;在此近十多年间,我已写过讲过许多遍的人间净土,也尚未作比较完整的探索。这一篇论文正好满了我的心愿,它让我们知道:
  p. 17
  一、佛法本来就是以人类为教化对象的。二、人间净土说的源流,是来自印度的大小乘诸种经论。三、人间净土的思想,在中国,是历经天台、净土、华严、禅等诸宗对净土观的激荡,到宋初的永明延寿,结合诸宗,会归华严的理事等齐,唱出“一念成佛”之说。四、人间净土的主要根据,乃是?《仁王般若经》的 “唯佛一人居净土”,?《华严经》的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法华经》的 “我此土安隐”,?《维摩经》的 “直心是净土”,?《般若经》的 “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观无量寿经》及《无量寿经》的净土生因说。五、中国首创建设人间净土论的人是二十世纪初的太虚大师,首创人间佛教的是太虚的门生印顺长老。
  六、我本人综合大小乘圣典以及古圣先贤们的智慧,构成如下的三点结论:
  (一)信佛学法者,初发菩提心;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由人心清净而行为清净,由个人的三业清净而使社会的环境清净。(二)一念清净一念见净土,一日清净一日见净土;一人清净一人居净土,多人清净多人居净土。(三)此心由烦恼而显菩提,此土由秽土而成净土。便是《维摩经》的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55]
  (本文为祝佛教大学前学长水谷幸正博士古稀记念作)
  1998年6月17日写于纽约法鼓山分会
  [1] 《四分律》卷32,《大正藏》册22,页793上。
  [2] 《增一阿含经》卷35,〈莫畏品〉第41,《大正藏》册2,页746中~下。
  [3] 《法华经》卷5,〈如来寿量品〉,《大正藏》册9,页43中。
  [4] 《增一阿含经》卷44,《大正藏》册2,页786中~页791中。
  [5] 与弥勒相关的资料相当多。除了弥勒三经,尚有阿含部等。
  [6] 见 《阿閦佛国经》二卷,《大正藏》册11。
  [7] 阿弥陀净土的三部经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8]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藏》册26,页40下~页45上。
  [9] 同前注7,《大正藏》册26,页41中~页45上。
  [10] 《观无量寿佛经》有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临命终时……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大正藏》册12,页346上。
  [11] 山口光丹著《天台净土教史》页91~页93。
  [12] 《大正藏》册8,页828上。
  [13] 见①印顺法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页3(台北:正闻出版社)。②见印顺法师《佛在人间》页14(正闻出版社‘妙云集’下编第一册)。
  [14] 《大正藏》册9,页395上。唐译八十卷《华严经》之开头,亦有类似记载。
  [15] 《大正藏》册14,页538下。
  [16] 《大正藏》册9,页43下。
  [17] 《大正藏》册9,页9上及下。
  [18] 善导大师集记《观无量寿佛经疏》卷1有:“问曰:弥陀净国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是报佛报土”。《大正藏》册37,页250中。
  [19] 见《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册85,页1288上。其引《观经》之原文则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大正藏》册12,页343上。
  [20] 《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册85,页1288上。
  [21] 《大正藏》册12,页343上。
  [22] 《大正藏》册12,页343中~下。
  [23] 《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册85,页1288上。
  [24] 《楞伽师资记》云:“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大正藏》册85,页1287上。
  [25] 敦煌本《坛经》第三十五节。
  [26] 参考拙作〈六祖坛经的思想〉,刊登《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00年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刊行)。
  [27] 《大正藏》册48,①前二句见页351上。②后二句见页352下。
  [28] 参看注24《楞伽师资记》所言的净土观。
  [29]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册14,页538中及下。
  [30]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藏》册26,页41上~页 44 下。
  [31] 《大正藏》册 12,页 347 中。
  [32] 《大正藏》册 12,页 341 下。
  [33] 《大正藏》册 12,页 344 下及页 345 中~下。
  [34] 《大正藏》册 12,页 272 中及下。
  [35] 《万善同归集》卷 3,永明延寿述,《大正藏》册48,页 957。
  [36] 《宗镜录》共百卷,宋永明延寿集,《大正藏》册48。
  [37] 《大正藏》册 48,页 420 下。
  [38] 《宗镜录》卷 14 云:“烦恼客尘,全无体性,唯真体用,无贪嗔痴,任运即佛。故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大正藏》册48,页491上。同书卷15亦有“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之句,《大正藏》册48,页497下。
  [39] 《大正藏》册 48,页 520 下。
  [40] 《大正藏》册 48,页 522 中。
  [41] 《大正藏》册 9,页 449 下。
  [42] 《大正藏》册 14,页 543 中。
  [43] 《大正藏》册 8,页752 上。
  [44] 《大正藏》册6,页1035 中。
  [45] 《大正藏》册 6,页1031 下。
  [46] ①见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卷11之〈圣行品〉。《大正藏》册12,页432上。②见 三十六卷本《大般涅槃经》卷11之〈圣行品〉。《大正藏》册12,页673中。
  [47] 此等文章已编入《太虚大师全书》的支论集。
  [48] 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 年二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页 3。
  [49] 郑寿彭编的《印顺导师七十年谱》页 19 说是三十六岁撰《佛在人间》。
  [50] 《佛在人间》页14(《妙云集》下编第一册)。
  [51] 有关十善是菩萨戒的论点,本人曾有一篇论文〈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1995年于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的年刊《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发表。
  [52] 印顺法师著《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页41。
  [53] 《大正藏》册12,页277中及下。
  [54] “四环”是心灵、礼仪、生活、自然的四种环保。“四安”是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的四项平安。
  [55] 《维摩经?佛国品》。《大正藏》册14,页538下。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几个问题作者(阎献晨)
下一篇: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印顺法师)
 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
 人间佛教理念的现代价值探寻(田艳)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发展思路的基础和路径(甘雪慧)
 人间佛教释疑
 人间净土与和谐社会(龙昂 李大萱)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智正)
 人间佛教的蓝图-上(星云法师)
 准提法门的人间佛教性格(普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日记12月6日─沙坛城的意义与功德[栏目:福德日记]
 天台小止观 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栏目:永本法师]
 永泰公主[栏目:心灵对话]
 完善僧团管理 加强僧才培养 —— 在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圆寂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栏目:能利法师]
 The Sermon On Abuse[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发心出世(引经十则,八法、二戒)[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六四)[栏目:杂阿含经]
 学佛者应有出离心,可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我都会忍不住愤怒,这样对吗?如果不对,又该如何克制?[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九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