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安乐集》一书旨在弘扬净土法门。道绰在书中广引各种经论,对各种有碍净土教义发展的思想、观点条分缕析,从教义、理论上为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准备。唐代以后,净土宗飞速发展,在社会上广为流行,与道绰法师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就教义说,《安乐集》继承和发展了昙鸾法师的净土思想,从时教相应说、圣道净土两门说以及凡圣同往的报身净土论等方面,发挥和论述净土信仰。
时教相应说是本书净土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书中指出,教法合乎时机,修习者就易修易悟,反之则难解难人。现时众生,因离佛世久远,所以修习佛道当以修福、忏悔、灭罪为主。修福、忏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称名念佛。书中说:「若去圣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真正学,后者是兼:若去圣已远,则後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时教相应说源於末法思想。据《大集月藏经》等大乘佛教经典说,佛灭度後,佛法流行要经历若干时期,与此相应,各时期的修行方法也各不相同。佛灭后第一个五百年内,佛弟子必须修般若智慧,才能证悟得果。第二个五百年则必须修习禅定。第三个五百年要经常诵读经典,听闻佛法。第四个五百年必须修理寺院佛塔,修福忏悔,多做功德。到第五个五百年则佛法隐没,邪见肆行,难修难入了。隋初,末法思想流行,因此被认为时教相应的净土念佛法门,容易在社会上得到流行。
以末法思想和时教相应说为依据,《安乐集》又大力宣扬圣道门和净土门之说。书中认为,以自己的力量修习,以期断惑证理,从而得入圣果的修行方法,是圣道门。而依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通过称名念佛的修行方法而往生净土,这是净土门。当此末法时期,众生根机浅浮,人欲横流,因而一切众生都应归於净土法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净土,得不退转位,然後进一步修行证果。
分别圣道、净土两门的思想来源於龙树的难行、易行二道说。龙树在《十住毘婆沙论》中说,修习佛道,有难行、易行二种途径。在五浊恶世,无佛之时,因外道肆行,扰乱佛法的传播;小乘声闻众又各修自利之法,有碍菩萨的大悲行愿,因此全靠自力修行较为困难,故为难行之道。若以信佛因缘,求愿往生净土,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依佛力住持而得不退转,较为易行,故称为易行道。龙树说前者如陆上行路,后者如水中行舟。
北魏的昙鸾法师在《往生论注》中,沿袭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龙树说的难、易两道修行,均指此土,昙鸾则强调此土与彼土(净土)之区别,以往生净土作为修得不退转的必要条件,从而突出了净土往生的重要性。此外,龙树所说的念佛名号,乃是广称十方诸佛菩萨名号,昙鸾则强调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说必须归於阿弥陀佛,从而加强了西方净土在净土信仰中的地位。
道绰依据这些思想,在《安乐集》中又对难行、易行道作了详细的解说和多方面的比较,并提出了圣道、净土两门义,以劝谕众生归向净土法门,因而是继承和发展了龙树、昙鸾的思想体系。
凡圣同住的报身净土说,是《安乐集》为破除当时佛教其他各派对净土教义所持的异见而阐述的论点。关於佛身和佛土问题,一直受到许多佛教学者的注意。东晋时的庐山慧远法师曾就修习般舟三昧时,於定中所见的佛,究竟是法身还是报身等问题,和长安的鸠摩罗什法师有过讨论。南朝的竺道生曾提出过「法身无色,佛无净土」的观点。他认为佛的法身就是般若实相的体现,众生都有佛性,只要众生的佛性与般若实相契合,众生即佛。因此佛以众生为净土,此外别无净土。他认为各种净土之说,只是佛为便於教化众生起见而设的方便教说。南北朝以后,关於佛身和净土的讨论更为热烈。诸家论师纷纷提出各自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几种:
一、以诸佛净土为「事净粗国」:是凡夫往生之处,持这种看法的有净影慧远、天台智顗、三论吉藏诸师。
二、以诸佛净土为报土,是佛、菩萨所修功德之果报,因而凡夫众生不得往生。大多数摄论师均持此看法。
三、认为诸佛净土有报、化两种,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生於报土,凡夫及二乘行者则生於化土。
这种种看法,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都不承认凡夫能往生於报土。因而会阻碍净土教的流行和发展。为此,道绰在《安乐集》中提出了凡圣同往的报身净土说。追绰依据《大乘同性经》中「净土中成佛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的说法,提出化身是为了教化秽浊世中众生而显化的佛身,报身则是住於清净佛刹的佛身。西方净土是法藏比丘愿行圆满而成就的佛土,阿弥陀佛是法藏比丘觉行圆满而成就的佛,所以阿弥陀佛是报身佛,而西方极乐国土当为报土。
接著,书中进一步提出了「弥陀净土,位该上下,凡圣通往」的说法。认为由於于阿弥陀佛的愿力广大,所以西方净土「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当时的摄论师们认为,《观无量寿经》中关於临终十念就得往生的说法,是世尊为了劝解众生努力精进,而就将来的往生之因而说的。即十念称佛,只是种下了将来能够往生净土之因。至於真要成就往生之果,则必需历经累世修行,积累了一定功德之後方能实现。因而否定了凡夫往生净土的可能性。道绰在《安乐集》中提出的西方净土,位该上下,凡圣通往的观点,正是针对这种看法的。道绰认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之说,是世尊为接引当来造念之徒,令他们临终之际舍恶归善,乘念往生。往生之因是在过去世种下的,世尊说法则是隐去了宿世之因,是「隐始显终,没因谈果」之说,故而即令一生造恶之凡夫,只要临终称念西方,必得往生。
《安乐集》以极乐净土为报土,确立了西方净土信仰在大乘教义中的地位。又以西方净土位该上下,凡圣通往,使凡夫往生西方有了依据,从而为净土宗的形成扫除了理论上的障碍,使一般民众都有往生净土的希望,大大扩展了净土信仰的群众基础,因而也大大地扩大了净土教义的社会影响。
在中国佛教各宗中,道绰、善导一系的净土宗教义以通俗浅显、他力易行为显著特点,在民众中影响最为广泛。「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成了明清以来,中国佛教流傅的真实写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迅速提高,但是佛教思想在民众中仍然有著深刻的影响。净土教义对中国伦理思想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至今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净土教义中一些劝人为善、修功德以求来生的思想,至今还是积淀在部分尺众的心灵深处,某种程度上对这些人的思想、言行还起著重要作用。
另外,《安乐集》中的有些说法,今天对人们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特别是书中提出的「时教相应说」,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什么样的「教义内容」才能适应今天的「时机因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佛教教义、仪式、组织形成等,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新的时代和新势之中,「教」和「时」如何才能相应的问题,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安乐集》中提出的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及应当修习的内容等,对生活於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心理和道德修养,仍然有著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