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胜鬘经 14 如来真子章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1

14如来真子章

译文

「如果佛弟子,信我的言教并随顺修习,信心不断增长,凭依这明智的信心究竟不改,就能随顺智慧观察正法,进而达到悟入正法,于正法究竟决了无疑了。

「随顺智慧观察正法者,即反复观察佛法中设立的感知思惟器官思量,解知事理的义理,反复观察前世的造作行为必然导致后世果报的义理,反复观察阿罗汉为什么心还有深潜的烦恼,反复观察心智慧通达无碍自在的悦乐、心进入禅定清净寂虑的悦乐,反复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圣人的神通变化自在无碍,于此五种慧巧方便观察成就,即名随顺法智。在我入灭后的未来世中,如果我的弟子信我的言教并随顺修习,信心不断增长,凭依这明智的信心,就能进而随顺五善巧观的法智,达到对本性清净无染却被烦恼污染这一义理的完全明了。

「对这一义理的完全明了,就是进入大乘道的前提。相信如来的言教,就能获得明了如此深义的大利益,就不会因如此深义难解而诽谤它。」

原典

如来真子①章第十四「若我弟子随信②,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

「随顺法智者,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③,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眠,观察心自在乐禅乐,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④。此五种巧便观成就。于我灭后未来世中,若我弟子随信,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染污,而得究竟。

「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信如来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谤深义。」

注释

①如来真子:同佛真子。本章内容是世尊对胜鬘夫人的继续回答,世尊就小乘对自性清净心有染的义理难可了知而唯信佛语,展开论述了小乘弟子如何由信入、随顺法智而得究竟。

②随信:声闻乘中有根利根钝的,根钝的为随信,根利的为随法。随法的能自己思惟所听到的佛法而修习。本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声闻的钝根者言的。

③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反复思虑念想所构拟的关于六根思量、解知事理的义理。观察,在心里思虑念想,不能理解为对现实事物反复察看了解。施设,相当于安立、建立。意,思量。境界,意识所对境尘法界。

④自在通:又作游戏神通,意即神通变化自在无碍,自在出入变化随意,如戏一般,听以戏与自在同义。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鬘经 15 胜鬘章
下一篇:胜鬘经 13 自性清净章
 贤愚经白话 大施抒海缘品第三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一九)
 解深密经 题解
 佛性论 遣破执著
 中部112经 六纯净经
 阿含经的念佛方法
 露遮经第二十九
 正因的直观体现-论式(刚晓)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四)
 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建设佛化家庭 自序[栏目:建设佛化家庭]
 禅定在面对苦痛、疾病与死亡时的作用[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提醒[栏目:实修教言]
 知恩报恩[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往生的方法[栏目:仁焕法师]
 不吃回头草的马[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树 Trees[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八节 无分别智[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第四十七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