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受持五戒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90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高尚完美的品德,并且为其他众生带来快乐和幸福。
 
五戒的内容
 
  一、不杀生戒:即是不害众生的生命。众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众生的慈悲心,又怎能残杀加害他们呢?
  亲自杀生,固然不可,即使是间接的,也不可。所谓间接杀生,范围很广:心存杀害的动机,发明或装置杀害的器械,教唆别人进行杀害,甚至令到别人不想生存等等,都包括在内。
  二、不偷盗戒:自己不应得的东西,不论是一针一线,一元一角之微,都不可以任意拿取。
  此外,不偷盗戒的范围应推广到下列的情况:不能欺骗顾客,不能隐瞒赋税,不能拾遗不报,不能协助劫盗等等。
  三、不邪淫戒: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徒,可以有正式的配偶,过正常的夫妇生活,除此之外,都算是邪淫。
  此外,凡是助长或助成邪淫发生的地方如妓馆娼寮,都一律严禁进入。
  四、不妄语戒:所说的话要诚实,有根据,否则是犯戒。
  因此欺骗别人,如没有听到的说听到,没有看到的说看到,任意颠倒是非,都犯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酒精会使人精神和意志迷乱,所以佛陀不许弟子饮酒,有防范过失的作用。
  因为一个平时操行严谨的人,只要醉酒,也会大失常态,做出不正当的行为,所以不但不许自饮,亦不许劝他人饮酒,更不许做有关的买卖。
  上述的五戒,前四戒叫做「根本戒」,第五戒有防范的作用,故称为「护戒」。
 
受戒的仪式
 
  如果要接受五戒,应该在持戒清净的法师面前正受。先由法师把戒条解说清楚,然后发誓永远遵守,仪式便告完成。
  受戒以后,应该时常念诵五戒的条文,以便警惕自己。倘若犯戒,应该尽快忏悔,并约束自己不可重犯。
 
五戒的作用
 
  能够圆满遵守五戒,可以避免不良的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同时来生必然重护人身,不会堕入三恶道受苦。然而,对于初入佛门的人来说,能够成功地做好其中的一、两戒,也是难能可贵的事,已经为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的幸福,奠下良好的基础。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奉行十善
下一篇:皈依三宝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遗教的结集
 八正道
 古代高僧事略
 《中论‧观有无品》
 奉行十善
 五蕴无我
 三藏经典的结集
 佛教常识简介
 破邪显正的三论宗学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61 阿弥陀经义疏(宋 元照述)[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西方确指》敛迹韬光修净业[栏目:大安法师]
 播种爱心(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何是正法眼[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六、超越二元对立,溶入一体世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唯识甄微(巨赞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38.裸体饿鬼——无因诽谤僧尼,转生裸体饿鬼[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不灭的善果[栏目:达真堪布]
 行持善法不能只走一个过程[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