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受持五戒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18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高尚完美的品德,并且为其他众生带来快乐和幸福。
 
五戒的内容
 
  一、不杀生戒:即是不害众生的生命。众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众生的慈悲心,又怎能残杀加害他们呢?
  亲自杀生,固然不可,即使是间接的,也不可。所谓间接杀生,范围很广:心存杀害的动机,发明或装置杀害的器械,教唆别人进行杀害,甚至令到别人不想生存等等,都包括在内。
  二、不偷盗戒:自己不应得的东西,不论是一针一线,一元一角之微,都不可以任意拿取。
  此外,不偷盗戒的范围应推广到下列的情况:不能欺骗顾客,不能隐瞒赋税,不能拾遗不报,不能协助劫盗等等。
  三、不邪淫戒: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徒,可以有正式的配偶,过正常的夫妇生活,除此之外,都算是邪淫。
  此外,凡是助长或助成邪淫发生的地方如妓馆娼寮,都一律严禁进入。
  四、不妄语戒:所说的话要诚实,有根据,否则是犯戒。
  因此欺骗别人,如没有听到的说听到,没有看到的说看到,任意颠倒是非,都犯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酒精会使人精神和意志迷乱,所以佛陀不许弟子饮酒,有防范过失的作用。
  因为一个平时操行严谨的人,只要醉酒,也会大失常态,做出不正当的行为,所以不但不许自饮,亦不许劝他人饮酒,更不许做有关的买卖。
  上述的五戒,前四戒叫做「根本戒」,第五戒有防范的作用,故称为「护戒」。
 
受戒的仪式
 
  如果要接受五戒,应该在持戒清净的法师面前正受。先由法师把戒条解说清楚,然后发誓永远遵守,仪式便告完成。
  受戒以后,应该时常念诵五戒的条文,以便警惕自己。倘若犯戒,应该尽快忏悔,并约束自己不可重犯。
 
五戒的作用
 
  能够圆满遵守五戒,可以避免不良的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同时来生必然重护人身,不会堕入三恶道受苦。然而,对于初入佛门的人来说,能够成功地做好其中的一、两戒,也是难能可贵的事,已经为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的幸福,奠下良好的基础。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奉行十善
下一篇:皈依三宝
 僧伽的制度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圆融无碍的华严宗学说
 《唯识三十颂》选
 佛陀之前的印度
 《阿弥陀经》选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下)
 受持五戒
 佛像的起源
 古代信徒事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代教育的危机(陈柏达)[栏目:佛教与教育]
 略述“普请”及其当代意义[栏目:戒法法师]
 禅观入门 六、禅的关隘与透脱 禅门三关浅说[栏目:宋智明居士]
 不放逸[栏目:普献法师]
 交易原理之1:认识间接贡献[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善良真好[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以什么方法度化众生[栏目:达真堪布]
 贤愚经白话 梨耆弥七子缘品第三十三[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男女修行者在持身方面是否有区别?[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