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十忠告论》讲记(二)
达真堪布
{返回 三十忠告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7

《三十忠告论》讲记(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龙钦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论》。在表面上《三十忠告论》是尊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是给我们的一些教导和忠告。

昨天讲了礼拜和立誓。首先给上师做礼拜,然后立下造论典的誓言。今天开始讲《三十忠告论》的正式内容。

噫呀!
种种方便摄受众眷属,虽具顺缘主持寺庙等,
纠纷之源自心贪执因,独自安居即是吾忠告。

“噫呀”是感叹词。

“摄受众眷属”,“主持寺庙等”,若是修行不到位,发心不到位,做这些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因为在做这些的同时会造很多业,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恶业。

有些人可以修世间八法,有些人不可以修,因为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修行的层次也不一样。大致上说,众生有三种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和上等根基。下等根基的人可以修世间八法,上等根基的人也可以修世间八法。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下等根基的人是为自己而修世间八法,上等根基的人是为众生而修世间八法。这两种人的发心截然不同: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众生;一个是自私的,一个不是自私的;一个是一种罪恶,另一个是一种功德、福德。

下等根基的人为什么可以修世间八法呢?他学佛修行的目的就在此处,他的根基和意乐也在此处。他不求解脱,也不求成佛,只求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和福报,所以他可以修世间八法。但是他这样修行始终都不会得到解脱,更不可能成佛,他还是在六道轮回中。虽然他能得到世间的福报,但是无法从烦恼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得到的利益不是究竟的,而是暂时的。一般来说,这种修行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没有办法,他就是这种根基和意乐。

上等根基的人也可以修世间八法,这不但没有什么罪过,反而有极大的功德和利益。他不仅能解脱,而且还能成佛。他成佛是为了弘法利生,因此修这些世间八法,采取世间的一些方便,靠一些助缘,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修世间八法是有功德的。这些功德和福德不但不阻碍他的解脱,甚至还对他所要承办的利他的事业有极大帮助。

但是,中等根基的人不能修世间八法,因为他并不是因希求世间八法和暂时的利益而修行,而是求解脱。但他只求自己能解脱,不求为了众生而成佛。所以对他来说,必须要放下和远离世间八法。

龙钦巴大士在这里讲,不要去以种种方便摄受眷属,摄受弟子,也不要去建立道场,住持寺院,因为这都是一些纠纷、斗争的来源,也容易让自己对世间的福报产生贪执。所以“独自安居即是吾忠告”,自己应该找一个寂静的地方好好修自己这颗心。这是龙钦巴大士的忠告。

在前一个偈诵里,龙钦巴大士也说了,是为了劝他人生起厌离心(出离心)而说此忠告。你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来,更不用说菩提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很大的罪过。

出离心是给自己的一种保障,菩提心是给他人的一种保障。你的出离心若是没有生起来,会对世间八法产生一些贪着和贪恋,这就会变成自己解脱成佛的最大障碍。菩提心还没有生起来,还没有利他心,你无法真正摄受众生,也无法感化众生,这样你就无法度化众生,所以还是好好修自己。内心还没有清净、发心还没有到位、机缘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就别着急去搞这些——建道场、收弟子、摄受眷属,否则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自己最好找寂静处,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修出离心。

这个偈诵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有些人正在搞这样的事情,有的还没有正式搞,但是心里也特别着急。这些事情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没有一定的能力,修行没有到一定的层次,不能着急去做这些事情,否则会造业的!连出离心都没有,对世间、轮回的贪恋心还没有断除,利他心、慈悲心、菩提心还没有生起,这个时候你去建庄严的道场,去收弟子、摄受眷属,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好处,因为你无法弘法利生——也弘扬不了佛法,也救度不了众生。第一,浪费财物,浪费十方的供养。第二,道场里应该有“道”,有正法,应该能引导众生。若是你本身的修证没有到位,道场里没有“道”、没有正法、没有修行,只是举办一些表面上的佛事活动,搞一些旅游项目,道场里只有邪、没有正,只有恶、没有善,只有是非,没有正确的修持方法,这样的话,用三宝来造业,罪过非常严重!建道场和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会生起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或不好的念头。自己的相续被染污了,也会造一些不可思议的恶业。对一个真正希求解脱的人、希求正法的人来说,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所以最好不要这样。但是现在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情况。

当你去与众生结缘,去收弟子、摄受眷属、利益众生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引入佛道,让他们开悟、证悟、解脱、成佛。但是你没有这个能力,修行没有到这个层次,慈悲、智慧都不够,你还这样做,就相当于欺骗了这些众生,最终这些众生也会造更多的业,白白浪费了今生解脱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大的损失和伤害。

“纠纷之源自心贪执因”,若是自己内心不清净、发心不到位的话,搞这些事情也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纠纷和斗争,这也是在造业,会影响自己的正常修行。自己有很多的弟子、眷属,如果对他们生起贪执等不好的念头,对自己也有害,对自己的修行也是极大的障碍。修行没有到位,机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最好别搞这些,不会有任何的功德和利益。先把自己修好,有出离心、菩提心了,有一定的能力了,有一定的机缘的时候,再去建道场、接引众生也不晚。这是一个程序。

“独自安居即是吾忠告”,自己修好自己。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先度自己,再度他人,先觉自己,再去觉他,这是有过程的。连自己都没有度好,就想去度他人,这就像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所以按程序、按次第来。先找一个有修行条件的场所,修好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三门清净了,相续成熟了,真正生起了利他之心,有一定的弘法利生能力的时候,再去建道场、接引众生也不晚。本来建庄严道场、接引更多的众生是佛的宏愿,是菩萨的伟大事业,是最殊胜、最有意义的事情,但若是条件不具备,机缘不成熟的情况下,也不能搞这些。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只有害处。

我们建道场、接引众生都不着急,你先修好自己、管好自己。有的人就是着急,想去弘法,想去利益众生,但是都看看自己的发心有没有到位,是不是真正为了他人,为了众生?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智悲双运”,悲心是动力,智慧是能力。有这样的条件,再去度化众生。

诵经祈福以及降魔等,虽自功德传扬人群中,
为贪食财自心被魔使,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诵经祈福以及降魔等”,有的人在寺院、道场,甚至去信众的家里搞诵经祈福、驱魔、降魔等法事活动,暂时让他们顺利了,或者暂时解决了身体、家庭、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和障碍。这并不是很难,一般的修行人都有这个能力。“虽自功德传扬人群中”,有些人说“这个法师佛事做的特别有威仪、有成就”,虽然自己的一些功德在人群中传扬,人们也暂时会尊重、恭敬,自己也会得到一些供养。然而若是相续中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也没有多大意义。

这些情况在藏地、汉地都有。有些寺院经常搞这些活动,如消灾免难、祈福、吉祥等。尤其在藏地,有些出家人、修行人经常去信众家里诵经祈福,做降魔等法事。这主要看自己的发心动机,若是你自己有清净的发心和愿力,为了方便地摄受、接引众生也可以,但是不能为了暂时的名闻利养而经常搞这些事情。

第一,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解决了问题也是暂时的,得到了利益也是暂时的,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若是想真正利益众生,应当以清净的发心和愿力,到有缘的众生面前宣讲佛理,这样他们自然就会生起善的正念,外魔和违缘也自然就会消失。“心魔不起,外魔不生”,都是自心的显现和游舞。心净则一切都会清净,心不清净则一切都不会清净的。

第二,对自己的修行也会有极大的障碍。经常搞这些佛事活动,会影响自己的正常修行。暂时得到一些恭敬和供养,也会让自己生起一些烦恼,贪心、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都会有。别人恭敬和供养了,有的人就会生起贪心,人都贪得无厌么!有的人没有得到足够的供养,就会生起嗔恨心,增加自己的烦恼。有的人得到别人暂时的恭敬、供养和赞叹,就会生起傲慢心,而且会越来越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已经有所成就似的。本来就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点和毛病,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认识不到了,还会增加很多傲慢和烦恼。去施主家里做佛事的同伴得到了比自己更多的恭敬、供养或赞叹时,有的人会生起嫉妒心,产生很多非理作意,增加烦恼,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更多的障碍和违缘。

“为贪食财自心被魔使”,“贪食财”,贪图食物财产,“被魔使”是说你不但不能降伏这些恶魔,自己反而被恶魔降伏。你的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越来越强烈,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越来越炽盛,恶业积累得越来越多,最终会走火入魔。临终之时,这些眷属、施主、财物、名利等什么都带不走,独自两手空空离开世间,面对死亡,面对来世。这时,会被业力牵引而堕落恶趣,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所以,大家要谨慎!在没有能力、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要经常去搞这些事情。

当自己有出离心了,对轮回、对世间有强烈的厌患心,就算自己得到了再多的赞叹、供养、再多的福报、功德利益也不会产生贪恋之心,自己的相续绝不会被染污的时候,才可以做这些。这是对自己的保障。

名闻利养、功德福德,要看自己怎样利用。为了方便接引众生,我们可以拥有,但是不能贪执。若是贪着这些,甚至拿这些来造业,那将来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是不贪着这些,还能拿这些来弘扬佛法,饶益众生,让世间的名闻利养、自己的功德和福德成为弘法利生过程中的一种助缘,这是可以的,客观上也是必要的。但是,这要建立在对自己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也就是出离心生起来的基础上。

菩提心是对他人的保障,若是你有慈悲心、利他之心,真有正知正见,有智慧,一定能度化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一些善巧方便来接引众生。众生的根基和意乐都不一样,有的人对这些佛事活动非常有信心。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发心动机在哪里,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是很重要的。若是为众生就可以,也是应该的;若是为自己暂时的利益,最好不要去做这些事情。

“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先要调伏自心,去降伏自身的魔、自相续中的烦恼和习气。这是龙钦巴大士对自己、也是对我们这些众生的一种忠告。

由从贫众取收高赋税,虽塑佛像发放布施等,
他人依善积恶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

“由从贫众取收高赋税”,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捐款、交赋税,然后去塑佛像、做布施等等,若是发心不到位的话,最好不要做。龙钦巴大士当时肯定看到了很多这样不如法的现象,所以这样讲。塑佛像、做布施,不是没有功德,非常有功德,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修持方法。但是,这里讲的:第一,募集财物的方法若是不如法的话,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不但不是善事,反而会造很多恶业。我以前经常和大家讲,布施供养都是随缘而做。随喜也好,捐款也好,发心很重要,发心一定要到位。对方没有如实、正确地发心,而通过强硬的方式要求对方,这都是不如法的,都有罪过的。现在这种情况在内地、藏地都有。

有些人处于迷信的状态,又没有一定的定力,到处瞎跑,去见这个道家、那个佛家。那些人当中肯定也有佛菩萨的化现,也肯定有具德善知识,但是,也肯定有好多都是骗人的。说你的命运如何坎坷、有什么灾难,如果不做什么法事,你的姑娘或者儿子就会出什么什么事……你的心里就开始害怕了,开始忐忑不安了。这些骗子在社会上经历很多,一听你的口气,一看你的表现,就能猜出你的心思,抓住你的弱点。如果你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就说他的学习上、身体上或事业上出现了什么什么,吓唬你,然后强硬地让你捐钱、做法事。这都是不如法的。

我们现在在建佛学院和实修中心,但是我从来都没有跟大家说过这样的话。我到汉地已经七八年了,我没有向一个人要过一分钱,就是自己随缘,看自己愿不愿意做这些功德,自己有没有这个心。我们经常讲的,发心很重要。发心到位了,怎样都行;发心不到位,做这些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随喜、放生、助印的时候,也要看看有没有正确的发心。有的人看别人捐了,自己也捐;有的人为了得到暂时的利益,为了遣除身体、家庭的一些违缘障碍而去捐;有的人看大家都捐了,自己不捐面子过不去,也去捐,还不敢捐少,捐很多,装得很有施舍心、有修行似的。

我跟你们说过,不用捐太多。若是你有条件,可以;若是没有条件也不要勉强。第一个是你有条件,第二个你自己有这个心,这个很重要。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功德,是很殊胜的。如果有条件,没有发心也不行;有发心,没有条件也不行。你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能力,不要勉强自己,哪怕拿一分钱出来都可以啊!一分钱也是一滴水啊,若是放进大海里,也和大海是一个整体。

其实佛讲,做布施是很方便的,哪怕一滴水、一粒米都可以做供养、做布施,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得到的福德和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自己若是发心到位,而且有条件的话,布施越多越好。“舍得舍得”嘛,你付出得越多,以后得到的也越多,因果不可能是虚假的。若是发心不到位,即使你布施得再多,也是有污染的、有漏的,将来果报成熟的时候,其中也会掺有一些不好的果报。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虽然拥有很多财富、权势、名利,但是他们仍然烦恼痛苦,这样也没有多大意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往昔种善根、做福德的时候,心里不清净,善念里掺杂着诸多烦恼,所以现在果报成熟的时候,里面仍然掺有一些不好的果报。

曾经有个乞丐遇见了佛陀,当即对佛生起了信心。当时他手上除了七粒米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做供养,于是他把米洒在了佛的身上。后来,他得到了七次转轮王的果位。这是七粒米供养佛的果报,不可思议。当时他发心肯定很清净、很到位。所以,只要发心到位了,供养多少都可以的。

身口意三门都可以做供养和布施,财供养、财布施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力供养、力布施,法供养、法布施。为上师三宝出力,这叫力供养;为父母众生出力,这叫力布施。法供养、法布施就是要表里如一、依教奉行地学法修行,这是对上师三宝的一种极大的、最殊胜的供养。然后回向给父母众生,每天做回向,回向本身就是最大的施舍,施功德、施福德、施善根。

其实功德和善根是最宝贵的,第二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能力,第三才是钱财。但是现在的人都颠倒了:财是第一,命是第二,功德和善根是第三。要施舍善根、福德都很大方,“我的善根可以给你,我的功德可以给你。”而要自己出一点点力,就难很多了,要施舍钱财就更难了。这就是颠倒!他为什么不敢舍?就是怕舍完以后没有了。没有别的原因。放生啊、助印啊、建庙啊、塑佛像啊,为什么拿不出来?就怕没有了。心里想:“我就这么多了,不能都拿出来,如果都拿出来,我都没有了,我怎么办啊?吃饭怎么办啊?孩子上学怎么办啊?将来生病了怎么办啊……”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但是现在肯定很多人都不明白。没办法,修行的层次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其实,你越舍,得到的就越多。为什么呢?我们讲布施的时候讲过,你能做财布施就能得到财富,你能做无畏布施就能健康长寿,你能做法布施就能聪明、有智慧。这就是佛讲的因果,根本不会有错的。

我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体会,越舍,来的就越多,真的是这样的,无穷无尽,不会有没有的时候。自己的发心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就是没有这种发心。有的人说:“现在寺院是不是很需要钱,上师是不是很需要钱啊?”这不是问题。你没有这个发心,有没有这个条件,这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是很需要,我做这些事情都是随缘而做。有了就做,没有就不做,能做到哪算到哪,我是不会攀这些缘,执着这些事。我就是随缘做利益众生的事,没有就没有呗,我没有那还能怎么办,难道去勉强吗?那这样不是造业吗?还是攀缘,还是执着,还是没有随缘吗!我现在建寺院、建道场,做这些事情都是随缘而做,没有必要去攀缘。

对众生有利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舍这些财产、财富?为什么要塑佛像或者做这些事业呢?都是为众生。若是对众生没有好处、没有利益,没有变成善事,甚至“依善积恶”,依善业实际上积累了恶业,这样做有意义吗?我弘法利生不是不需要这些助缘,但是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跟一个人要过一分钱?这是自己的发心,让他自觉地发,这才是如法的,不能被动。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尤其是做善事。所以我没有去跟谁要什么,若是我要什么的话,你们有很多人也挺感激我的,肯定也能拿一些出来。但是我不会的,都是让他自动去做。所以这个很重要的。

“发放布施”就是广大全面地做一些施舍或布施。若是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做这些,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对双方而言,都是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所以最好别去做这些事情。自己若是有能力,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随喜就行了。如理如法地学、如理如法地修,这本身就是一种供养、一种布施,是最殊胜的。你能对上师三宝依教奉行,表里如一地学法修行,这就是对上师三宝最殊胜的供养和感恩。你能为众生学佛修行,功德善根回向给众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最殊胜的布施。这就行了,其他的就是随缘而做。若是有条件,有能力,就为上师三宝的弘法利生事业作出贡献,这也是很好的。

“他人依善积恶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通过各种不如法的手段和渠道获取信众的财物,不如法地去塑佛像或做布施,还不如自己好好地修自己的心。从字面上看,你们肯定觉得这些和自己的修行无关,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都是需要的,对大家都有帮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修、好好对照,然后好好地牢记在心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三十忠告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十忠告论》讲记(三)
下一篇:《三十忠告论》讲记(一)
 《三十忠告论》讲记(四)
 《三十忠告论》讲记(十一)
 《三十忠告论》讲记(一)
 《三十忠告论》讲记(六)
 《三十忠告论》讲记(十二)
 《三十忠告论》讲记(九)
 《三十忠告论》讲记(五)
 《三十忠告论》讲记(七)
 《三十忠告论》讲记(二)
 《三十忠告论》讲记(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般若[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飞的更高的风筝[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慈法法师安居开示《安乐集》法语集萃[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