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62 病人食雉肉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21

62病人食雉肉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病得着实厉害。良医诊断了一下,说需经常吃一种雉肉便可以治愈这病。而这位病人买了一只雉,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见着了他,便问:「你的病好了没有?」这位病人答道:「大夫您先前教我常吃雉肉,而雉肉都是一样的,所以当时吃完一只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又说:「若是吃完了一只,为什么不继续吃下去呢?你现在只吃了一只雉,如何能希望治愈好呢?」

一切外道也都是这样,听闻佛、菩萨这无上良医说,应当解悟心是有觉有智的主体,识是了别、是心的作用。外道等执着于常见,便以为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是一个心识,相续不断,没有变迁生灭,精神独立于物质而存在,总是同一个物。就好比雉肉都是同样一种雉肉一样,吃了一只,也就等于吃了全部,所以就无法治愈他们的愚惑烦恼的毛病。具有大智慧的诸佛指导诸外道祛除常见,因为一切事物刹那之间都在生灭变化着,哪有精神能脱离物质而恒常不变的呢?如那世俗的医生教病人继续吃雉肉方才可以治愈毛病一样,佛陀也教示众生,使其悟解一切事物时时都在坏灭,所以不常,又时时相续,所以不断,这样就可以剗除常见之病。

原典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舍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剗除常见之病。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63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下一篇:百喻经 61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贤愚经白话 净居天请洗浴缘品第四十七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2.说神变品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三六)
 中部128经 小杂染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八八)
 宗镜录 附录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五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七○)
 十地经论 3 卷三 初地欢喜地之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由上海至西贡一瞥[栏目:太虚法师]
 论佛教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张美云、孙娟娟)[栏目:佛教与环保]
 《阿含经》、《四部阿含》,以研习哪一部为主?以几年时间研习为恰当?[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栏目:工作好修行]
 何谓传承法脉清净?[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无教派分别[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信心的力量[栏目:信仰]
 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义》[栏目:李四龙教授]
 佛陀的古道 第八章 正思惟[栏目:毗耶达西法师]
 四念处[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