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86 父取儿耳珰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3

86父取儿耳珰喻

译文

从前有父子二人因事同行,拦路抢劫的强盗突然出现了,想来夺取他们的财物。儿子耳中戴着真金耳环,父亲见强盗飙忽而来,怕失了耳环,就用手去牵拉它,耳朵一时拉断不了。为了耳环的缘故,就斩下了儿子的头。须臾之间,强盗离弃而去了。回去把儿子的头重新安到肩上去,但已无法接平复原了。这样的愚人,被世人嗤笑。

凡夫之人也是这样,为了名利的缘故,写出一些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的论来,肆口说现世、后世这二世有或二世无:前世死的刹那至再次受生的刹那,这中间时期的有或无:受想思等法有或无,种种妄想的论调,无法探得佛法的真实。别人以按照佛陀所说的教法来破斥他的戏论,便说我论中都没有这等观念。这样的愚人,为了小名利,就特意说妄语,丧失沙门应修证的道果,身坏命终之后,堕于三恶道中。就像那个愚人,为了一点点利,就斩去了儿子的头。

原典

昔有父子二人缘事共行,路贼卒起,欲来剥之。其儿耳中有真金珰,其父见贼卒发,畏失耳珰,即便以手挽之,耳不时决,为耳珰故,便斩儿头。须臾之间,贼便弃去。还以儿头着以肩上,不可平复。如是愚人,为世间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二世有二世无,中阴①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他人以如法论破其所论,便言我论中都无是说。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斩其儿头。

注释

①中阴:梵语antara-bhava,又译作中有、中蕴、中阴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之识身。据《俱舍论》卷十载,「中有」,即前世死之瞬间(死有)至次世受生之刹那(生有)的中间时期。此「中有身」即「识身」之存在,乃由意所生之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缘所成,故又称为意生身;且专食香以资养其身,故称健达缚;又常希求、寻察次世当生之处,故称为求生;又因其为本有坏后,于次生之间暂时而起,故又称为起。中有之身,唯于欲、色二界受生者有之,于无色界受生者则无此身。

又据《俱舍论》卷九载,中有身由极微细之物质所构成,其当生之趣由业所引,故其形量与所趣之本有的形状相似。此中,欲界中有之形量,如五、六岁之小儿,然诸根明利;菩萨之中有如盛年时,其形量周圆具诸相好,若入胎时,照百俱胝之四大洲等,色界中有之形量,则圆满如本有,且由惭愧心之故,与衣俱生。菩萨之中有亦与衣俱生。又此中有身因极细微,故仅同类可相见,然若修得极净天眼者亦能得见。

源流

《三慧经》: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覆为猎者所得,身为分散,而为一毛故。(《大正藏》第十七册第七O三页)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87 劫盗分财喻
下一篇:百喻经 85 妇女患眼痛喻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七二)
 七觉支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一一七三)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1.说戒品
 宗镜录 卷二
 解脱道论·因缘品第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二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二七三)
 因明“现量相违”的探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九)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淫戒摄修心要——引《律海十门》[栏目:戒邪淫文集]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五章•序分 第二节•发起序[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三篇:临终成就 壹、专题开示 一、对助念团弟子之期许[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终南有茅屋[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说是不含一点酒精,但很浓的啤酒味道,请问这是不是破酒戒了?[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七)[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中国佛学为什么重顿悟?[栏目:洪修平教授]
 以利益人类为己任 Only a person who aspires to help the cou..[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