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6
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慧光法师--
 
    学佛有三种心,其中发心是你的动机:你为何学佛?想一想,自己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有三种动机、三种心:
 
    第一种发心叫「增上心」。「增上」就是希望自己更进步、更好。「我现在享有这样的福德与因缘,希望未来我能比现在更好!」这就叫「增上心」。
 
    第二种发心叫「出离心」。因为增上心是一种欢喜修善的善心,而有出离心者在增上心的基础上,了解这世间的福德与快乐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就像我们人生的几十年虽然过得快乐,但总是有结束的一天。修行人了解生命与这世间的快乐、福德都是无常的,所以他求出离生死,便发起愿意超越生死的出离心。
 
    第三种发心叫「菩提心」,建立在前面两者之上。有菩提心者,拥有增上心的发心,修善法之善心,努力的在世间修学善法并增广自己的福德,同时又希望出离生死,积极的学习佛法、开启智慧,但不以自己解脱为目标,反而以度众生得解脱为目的。
    经过看待与观察,持菩提心者会如菩萨一般认为这一切众生都是他的亲人,没有人与他无关,会升起这种慈悲的心、想要利益众生的心,这种心就叫「菩提心」。
    所以菩萨要发起菩提心,是否要先有增上心?他要愿意修善、欢喜修善,从修善之中建立他的慈悲以及予人快乐、拔众生苦的基础,与众生结善缘,并进而领悟这世间无常、没有究竟,愿意修学佛法得离苦、利益众生,继续发取出离心,所以他不会执着这世间的一切,因为他愿意将他的所有与众生分享,并了解他的拥有一切如梦与泡影一般,在时间与因缘散离的时候就消失了。
    他愿意以世间一切的善与福德以及功德来利益众生,必定有出离心。如果这个菩萨没有出离心、执着这世间的一切并烦恼,自己的烦恼都无法度,又要如何度众生呢?
    要真实利益众生,便要发起增上心与出离心,我们的菩提心才会坚固。
 
------------------------------------------------------------------------
◎摘自2009-08-24慧光法师《梁皇宝忏开示》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代众生业
下一篇:忏悔非懊悔
 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三) 受持不杀生戒后,可以吃肉吗?
 调心的方便
 无一众生可度
 正见: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舍外境而趣内自照
 智慧非取相修得
 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二) 堕胎违犯不杀生戒吗?
 因果相宛然不空
 如理作意
 慈以功德难有、悲以能成大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本于印度,融摄中华——惠能禅法的认识论特点[栏目:宋立道教授]
 剩菜的故事[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怎么劝亲友诵《地藏经》呢?[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83.被杀掉的鸡 The Murdered Chicken[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自依住(依赖自己)[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20. The Buddhas First Teaching[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圆瑛大师联集[栏目:佛教楹联集]
 玄奘对因明学的发展[栏目:韩廷杰教授]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十六、咕噜龙树菩萨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慧能处世思想探究[栏目:荆三隆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