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40
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慧光法师--
 
    学佛有三种心,其中发心是你的动机:你为何学佛?想一想,自己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有三种动机、三种心:
 
    第一种发心叫「增上心」。「增上」就是希望自己更进步、更好。「我现在享有这样的福德与因缘,希望未来我能比现在更好!」这就叫「增上心」。
 
    第二种发心叫「出离心」。因为增上心是一种欢喜修善的善心,而有出离心者在增上心的基础上,了解这世间的福德与快乐是暂时的而非永久的。就像我们人生的几十年虽然过得快乐,但总是有结束的一天。修行人了解生命与这世间的快乐、福德都是无常的,所以他求出离生死,便发起愿意超越生死的出离心。
 
    第三种发心叫「菩提心」,建立在前面两者之上。有菩提心者,拥有增上心的发心,修善法之善心,努力的在世间修学善法并增广自己的福德,同时又希望出离生死,积极的学习佛法、开启智慧,但不以自己解脱为目标,反而以度众生得解脱为目的。
    经过看待与观察,持菩提心者会如菩萨一般认为这一切众生都是他的亲人,没有人与他无关,会升起这种慈悲的心、想要利益众生的心,这种心就叫「菩提心」。
    所以菩萨要发起菩提心,是否要先有增上心?他要愿意修善、欢喜修善,从修善之中建立他的慈悲以及予人快乐、拔众生苦的基础,与众生结善缘,并进而领悟这世间无常、没有究竟,愿意修学佛法得离苦、利益众生,继续发取出离心,所以他不会执着这世间的一切,因为他愿意将他的所有与众生分享,并了解他的拥有一切如梦与泡影一般,在时间与因缘散离的时候就消失了。
    他愿意以世间一切的善与福德以及功德来利益众生,必定有出离心。如果这个菩萨没有出离心、执着这世间的一切并烦恼,自己的烦恼都无法度,又要如何度众生呢?
    要真实利益众生,便要发起增上心与出离心,我们的菩提心才会坚固。
 
------------------------------------------------------------------------
◎摘自2009-08-24慧光法师《梁皇宝忏开示》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代众生业
下一篇:忏悔非懊悔
 了解因果,肯定因果
 佛法住世 为众生作眼
 当自依止 勿依于他
 恐惧是最大的幻觉
 一切缘起法,无常不可得
 欲为苦本
 慈悲的另一面
 皆因欲绳未断
 金刚般若
 听问正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教的目的是什么?[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随力助人,不计多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遥望鸡足山[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我」的危险[栏目:佛使比库]
 福德日记4月24日─保护自己的心[栏目:福德日记]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论[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栏目:果煜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129.钵盂庵移巨石 Removing a huge rock at Po Yu Templ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临行前,师叔给我一样东西[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