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61.问曰:此五欲,佛说如火、如坑、如疮、如狱、如怨、如贼,能夺人善根,菩萨何以愿使众生得五欲?又佛说弟子应纳衣、乞食,坐林树下,菩萨何以为众生求得五欲?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8

261.问曰:此五欲,佛说如火、如坑、如疮、如狱、如怨、如贼,能夺人善根,菩萨何以愿使众生得五欲?又佛说弟子应纳衣、乞食,坐林树下,菩萨何以为众生求得五欲?

答曰:天上人中五欲是福德果报。若今世、若后世,贫穷薄福者不能自活,则行劫盗;或为物主所害,或为财杀他;或被诘问,妄言不作。如是,次第作十不善,皆由贫穷故作;若人五欲具足,则所欲随意,则不行十不善。菩萨国土众生,丰乐自恣,无所乏少,则无众恶,但有爱、慢等软结使;若闻佛所说,或闻弟子所说,以心柔软故,闻法易可得道;虽著心多,利根故,闻无常苦空等,即便得道,譬如垢腻之衣,则以灰泥淹之,经宿以水浣之,一时都去;菩萨不欲令众生著故以五欲施,但欲令一时舍故与之。如汝先说,佛教弟子纳衣乞食,宿罪因缘生在恶世,染著心多,若得好衣美食著心则深;又为求好衣食故,妨废行道。是菩萨净佛国土众生,无量福德成就,五欲一等故,不复贵著,亦不更求故,无所妨。又复,若行者离五欲修苦行,则增长瞋恚。又复,忆念五欲,则生烦恼,尔时则无所向;是故佛言,舍苦乐,用智慧,处中道;是故净佛国土,五欲施无妨。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页711上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62.问曰:诸佛有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力,何以不变化作无量身说法度众生,何须树木音声?
下一篇:260.问曰:男、女相可是虚妄不实,余色等善、不善法,若不取相,云何能厌色等成就善法?
 117.问曰:初品中言:种种欲有所得,当学般若波罗蜜,今何以重说?..
 356.问曰:若菩萨有无碍智,与佛何异?
 112.何以独称般若波罗蜜为摩诃,而不称五波罗蜜?
 301.问曰:阿难是声闻人,何以以般若波罗蜜嘱累,而不嘱累弥勒等大菩萨..
 246.问曰:何以但一波罗蜜为主?
 212.问曰:三十七品自从心出,云何是因缘可与?
 杂集卷第十三 247.问曰:何者是魔?何故恼菩萨?云何得便?
 217.问曰:若国土空,佛亦应空,何以别说?
 97.问曰:若菩萨断结清净,复何以行般若波罗蜜?
 379.问曰:云何佛世界因缘不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五、修习“不修之大修”[栏目:元音老人]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栏目:传统香道]
 十一世牛[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四宗要义讲记 叙说分 第一章 本书的来源[栏目:法尊法师]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三节 立敬仪式 三、大小设礼法[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知惑断惑[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七章 大土功德难思议[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栏目:其它]
 施面包给饿人喻:如何安心?阿弥陀佛的誓愿让我们安心[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内观禅修法 问答[栏目:护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