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0
亥二、一切静虑(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静虑?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 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的第五科,静虑品。这里面说静虑,一共是有九种。第一种自性静虑,我们昨天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一切静虑。一切静虑,范围很广。 「谓此静虑略有二种」,前面「云何菩萨一切静虑?」这是征,就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一切静虑」范围非常地广,所以先把它分类,分出来两类。这是标列出它的数目。下面第二科,有二种差别、有三种差别。 「一者世间静虑」,第二种是「出世间静虑」。世间静虑,就是没有解脱生死苦的凡夫,如果他对于欲能放下的话,他也可以成就这样的禅定,那就叫做「世间静虑」。 「二者出世间静虑」,这第二类,超越世间的静虑,那就是佛教徒,有般若波罗蜜,他禅定里面有般若波罗蜜,能够除灭一切的烦恼,所以超越了世间。世间静虑里边没有般若波罗蜜,他不能够除灭烦恼,虽然得到了高深的禅定,他还没能够圆满地解脱世间的大苦,他还是要在世间里受苦的,所以叫世间静虑。唯有佛教徒学习般若波罗蜜,能超越世间的苦。这是第一个分类,分出两类;世间、出世间静虑。下面第二科,分成三类。 玄二、三种 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 「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这两种静虑,世间、出世间,统合起来说,还有三种的不同。那三种呢? 「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分这么三种。第一种叫「现法乐住静虑」。「现」就是现在,「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乐住」就是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有非常令你满意的乐,你能够安住在这快乐里面,这样的禅定。 这地方,我们简单说:譬如我们人间的人,如果有病痛的时候感觉到很苦,或者有其他的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很苦。现在说,我们没有病痛,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或者说做了省主席,或者做了皇帝,如果单独在你的生命体上来说,你有什么乐?我看也没有什么。就是身体很健康,你有什么乐可说呢?单独在你本身来说,没有什么,顶多就是身体健康,不感觉难过就是了。但是若得到禅定,不是这样子,就是在这身体里面,不须要假借外缘,这个身体里面有快乐。 这身体的快乐这件事,我们人间的人,有的人读书很多,有的人读书不多。不管读书多、读书不多,有的人他生来有智慧、智慧很多。有的人尽管是读书很多,但是很笨。读书多,也有的笨、也有不笨;读书不多,也有笨、也有不笨,有这些差别。但是,有什么乐可言?什么也没有。在你本身来说,什么也没有,没有乐可言。但是若得了禅定,可不同。得了禅定的时候,禅定里面有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感觉到快乐。譬如说:我们有病的时候腿疼,感觉腿就是痛,也没有人打你,也没有人用针刺你,外边没有什么因缘来伤害你,但是本身就感觉苦恼;现在得了禅定的时候,他就是感觉快乐,不须要假借外缘,本身就是快乐,这是不同。其中的一个差别,在我们人间这个世界,就是你本身身体健康、不健康,有时候苦恼、有时候不苦恼,但是还有外缘的事情。外缘的事情,也可能你自己智慧不够,引发很多的问题来苦恼自己,也可能自己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外边有苦恼的事情令你苦恼。你做皇帝也是一样,他也可能外边有问题,那他就心情不快乐。 但是若得到禅定以后,得禅定这个人他若在人间住,就是人间的人得到禅定了,他现在这个身体还是人间的人,他不是天上的人。他在人间住的时候,他若入禅定是有快乐,但是不入禅定,也有问题,也可能会有病痛。得了禅定的人,也可能有病的。我们没得禅定的人,也可能这一生没有什么病。得了禅定的人,也可能没有病、也可能有病,有病的时候是苦恼,但一入定,就没苦恼,这个病不能苦恼他,有这个力量。但是得禅定的人若是生到色界天上去,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身体永久是快乐的,而这大环境也是和平的,没有因缘来触恼他,和人间的境界不同。 现在「现法乐住静虑」,是说得了禅定这个人,他在人间住,这种人是没有欲,没有男女的欲,对于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也不欲,多数是到深山里面住,他不和人同住,因为他感觉人太俗气,人有很多的问题,他不欢喜,他就到深山里面住。在深山里面住,他常常入定,他有「现法乐住」。他这种快乐,人间的人不能和他比,就是有大权位的那种皇帝,也是不能和他比。当然这情形是那样说:说我是这一国家的领导人,我是要领导全国的人民能够远离一切的苦恼,能够成就、获得一切安乐的事情,我做这件事,如果有这样的心情,那这个人就是菩萨了,这个人是很难得的人。若是说,自己成就了禅定,我不欢喜人间的事情,我自己到深山里面住,那这是个人的事情,他对于别人没什么利益,但是这件事,也是非常难得。能成就了「现法乐住静虑」,不是将来、也不是过去,是现在。现在你能够努力修学禅定成功了,身体里面有快乐,这也很难得,也不容易。 「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第二种。前面现法乐住静虑,这个人也可以说是私心很大,我只求我自己有个安乐的生命,我就满足了,别人在那里受苦,不关我事。现在这个「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个人有大悲心了,他虽然得到现法乐住静虑,他还感觉到世间上一般的人,在那里迷惑颠倒受了很多的苦,我要去教导他们离苦得乐。这就是「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这下文有解释。 「三者、饶益有情静虑」,就是他能够广大地利益一切众生的禅定,那和前面「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有什么差别呢?就是你若成就了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你才能饶益一切有情的,如果你没有成就,你就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他们还是有点差别。 这是标这三种静虑的名称。下面是第二科,随释三种。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现法乐住静虑。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现法乐住静虑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这是先解释「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这菩萨能放下世间的尘劳,安住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努力地修行,他成就了很多的静虑、很多禅定的功夫。这禅定的内容是怎么个情形呢?这「现法乐住静虑」它本身是怎么个情形呢?「远离一切分别」,这就是静虑的一个相貌,他内心里面没有这贪瞋痴的分别。我们没得静虑的人,我们心里面不是贪、就是瞋、就是愚痴各式各样的分别。现在这位菩萨得到现法乐住静虑,入定以后,心里面没有一切分别,没有贪瞋痴的分别。这些杂乱的妄想完全没有,当然也是没有欲,这一切的虚妄分别都没有了,这是一个相貌。 第二个相貌,「能生身心轻安」,我们这生命体分两部分,一个是身、一个是心。这个「身」就是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是「身」,「心」就是第六意识。在身体里面、在心性里面,都有轻妙的安乐。身也有安乐、心也有安乐。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的安乐就是前五识有所觉受。这心的安乐,那就是第六意识感觉到安乐。这种安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不知道,只是这句话,说是得了定以后身心有轻安乐。我们没得定的人只是听到这句话,怎么叫安乐,说不清楚。但是如果常常学习静坐的人,会有一点感觉,就算你没得轻安乐,但是有一点感觉。有什么么感觉呢?譬如说;这几天,你很精进,常常地修止修观这样静坐。你修这么几天,它有一点相应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有一点感觉,有什么感觉?就是轻松自在,也有微细的安乐的相貌,不明显。你精进了或者七天,或者三七、二十一天,或者七七、四十九天,后来又懈怠了。懈怠了,那个轻松的感觉没有了,又出现一个感觉,你这时感到那个感觉,现成的名字叫「粗重」,感觉身体粗重,就那轻妙的感觉没有了。这也可作另一个比例,譬如说:我们身体健康,没有病,这身体是这样感觉;忽然间来了病痛的时候,又一个感觉。就是有病、无病的感觉是不一样。你初开始静坐,很精进、或者懈怠,感觉也不同。等到成就禅定的时候就有轻安乐了,不一样的。 现在这上面说,第一个相貌「远离一切分别」,没有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第二个相貌「能生身心轻安」,而这有轻安乐的时候,你心里面还是寂静的,它不动乱,「最极寂静」。 「远离憍举」,得到禅定以后,他有身心的安乐。通常,一般的凡夫得到这种境界,就是有轻安乐。他心里远离一切分别,身心有轻安乐,又最极寂静,另外还有个相貌,就是高慢。一般凡夫得到禅定,心里高慢,瞧不起任何人…「你们都没有我的修行,也没有我这样的享受」,有高慢心。现在这个菩萨「远离憍举」,虽然成就了那么高深的禅定,超越了很多人,但是他心里不高慢,没有高慢心。这「憍」者、高也,「举」也是高。心里不高慢、不瞧不起人,这件事还不容易的。 「离诸爱味」,我们没得禅定的人在欲上有爱味;今天午饭做得好,饭也做得香,菜也做得香,吃得很合口味,就是爱着这个味。等到第二天再做的不好吃,心里不高兴。我们一般人有这种……这都是欲,都叫爱味。若得到禅定的时候,就超越了欲的感觉,更是爱着。这禅定的轻安乐,爱着地很厉害。现在这位菩萨不是,一方面他没有高慢心,同时对这些事情也不是那么爱着,这也不容易。 「泯一切相」,这位菩萨得到现法乐住静虑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个特别地、不共于凡夫的境界,心里面没有相,没有一切相的境界。凡夫得到禅定,爱着这个禅定,他心里面有禅定的相貌分别。这位菩萨心里面离一切相,这个事、不容易。我们的分别心一动,就有所分别的相。有能分别、有所分别的相。要有所分别,才有能分别;有能分别,一定有所分别的相。譬如说我们的贪心现起来,一定有所爱的境界出现,这能贪爱的心,和所爱的境界为伴侣。或者说我恨,有个可恨的境界出现,然后能恨的心,和这所恨的境界为伴侣,他们这样子才能活动的,凡夫都是这样子。 现在这位菩萨,他这个明了性的心没有所缘的相,这是不可思议,这很难,不容易做到。像我们初学静坐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没有所缘境的时候,奢摩他的止很难学习,就是不可能学习奢摩他了。要有所缘境,那个所缘境,就叫做「相」,就是有相。现在这位菩萨得到禅定以后,心里面离一切相,这不是凡夫境界。 「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现法乐住静虑的相貌就是这样子,这个不是凡夫得的四禅的境界。我们在《阿毗达磨论》上说,现法乐住静虑,就指色界四禅说的,但是这个地方是超越了这个境界的。 看《披寻记》的解释: 「远离一切分别等者:」这上面「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这一段文什么意思呢?「谓诸菩萨依诸静虑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就是这些菩萨「依诸静虑」,这「依」字,我们说依止,实在明白说就是「在」的意思,存在的「在」,就是在诸静虑,他这心不是在散乱的境界里,他就在禅定里,在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这心在禅定里面。在禅定里面「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观一切事」这「一切事」就是一切的因缘生法,一切的因缘生法就叫做「事」。或者生灭变化的这些,都叫做「事」。观这些事,我们凡夫也是观这些事情,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观察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事情,也都是这样观。菩萨也是这样观,那有什么不同呢?有不同:「远离一切言说自性」。 「言说自性」,我们凡夫就是说话。而说话的条件就是要有名句,你才能说话。「说话」,这「说」也是个字,「话」也是个字,就是要有很多的名句你才能说话的。「你」、「才」、「能」、「说」、「话」、这都是字,所说的话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连贯起来,才叫做说话。如果没有名句,我们不能说话。我们说话要依靠内心的思惟,内心思想、才能说话。而思想一定要有名句,一个字、一个字的。你最初小孩的时候跟母亲、跟谁学说话,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学习,渐渐你记得多了,所以你会说很多的话。但是你就会说这种话,其他不同的语言、你没学过就不会说,因为那个名句你没有,你内心里没有那个名句。就是我们说话要靠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思想要靠有名句才能思想。名句、思想、说话这些事情,它就是表达这一切事的相貌。「观一切事」的「事」,那一棵树,「树」这是一件「事」,我们立出个名字叫「树」,用这「树」的名字表达那个……这个树很茂盛,或者是枯萎了,或者树上有个毒蛇在那里,或者鸟在那里。就是这里有很多名句来显示这件事,我们的心里面就种种分别,这叫做「言说自性」。「言说」所表达的个别的情况叫「自性」。譬如说这「树」,这是一句话,它的体相和「高山」就不同了。「高山」是另一句话了。「大海」是另一句话了。「一朵花」又一句话了。每一件事,有个别的体性、相貌,那叫「言说自性」。这都叫做「分别」。 现在这位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他心里面没有这些言说的,这些各式各样的分别都没有,都没有这些事情。「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时候,他的了别性的心、也可以说他的智慧,与一切事接触的时候,离一切分别。这句话就这意思。「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就是远离一切分别,心里面不动、不分别这是「树」、这是「大海」、这是「毒蛇」、这是「老虎」,一切分别都不起,不动。「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时候不是什么也没有,还是有一切法,但都是离言说、离分别的,不分别。他看见这高山的时候,他心里面没有高山的名句,没这分别。看见这有一本书,但心里没有书的分别。看见有火、有风,但心里没有火、风的分别。「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他那明了性的心,这「正」就是很好地,很好地安住在那里不动。「是名远离一切分别」,就是这个远离一切分别。这就叫做定。 我又想起来,很多年前在香港出版的(佛法与科学),这个书前面有胡适之写的序,他说出一句话:「佛教很重视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有什么好呢?那个石头也不会分别,那个石头那有什么好?」他这样讲。但是现在这是说,这是个禅定的境界。 「于自所证定无疑惑,是名远离憍举。」前面是解释怎么叫做「无分别」,这无分别就是解释完了。下面说「于自所证定无疑惑」。这位菩萨成就了这样的禅定之后,他对禅定里面所证悟的这些境界,他心里面没有疑惑,一点疑惑也没有。一点疑惑没有,就是因为学习禅定之前,他长时期地学习过佛法。学习佛法,就是通达了一切法的缘起的道理,他知道这离言自性是怎么回事,言说自性怎么回事,他也明白。所以现在证悟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他心里没有什么疑惑。若是我们没有学习过佛法,我们也是努力地去修禅定,现出来这个境界,你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的时候,东想西想你就会有疑惑。而这位菩萨没有疑惑。没有疑惑的时候「是名远离憍举」,这就是没有高慢心。这里面有什么差别呢?就是,「言说自性」在《解深密经》上的解释,「言说」这个范围内所诠显的一切事情都是毕竟空的。你作如是观,它是自性空。你不作如是观,它也是自性空,彼此是平等的。凡夫和圣人,在这上面是平等的,所以他没有高慢心。 「能舍彼乐还生欲界」,他在禅定里面,有非常广大的安乐、自在。现在这位菩萨因为有大悲心,他能弃舍这个快乐、安乐,「还生欲界」,还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我们这个世界上人都是有欲的,所以叫做「欲界」。我们人是有欲,那畜牲也有欲,鬼也是有欲,在欲界的天他也是有欲,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有欲的这个世界是很痛苦的,所以菩萨他不弃舍我们。他有这样高深的现法乐住静虑,他可以生到天上去,或者佛世界都可以,但是他不去,他还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他不弃舍我们,所以「还生欲界」。「是名离诸爱味」,这叫「离诸爱味」,就是对他所成就的那个现法乐住他不爱着,他还愿意来救护我们,这叫「离诸爱味」。 「思惟无相圣住所摄」,这是解释「泯一切相」的意思。「思惟无相」,他心里面思惟观察这无相的境界,「相」,就是名言安立的这一切事情,都是有相的,这些都是毕竟空寂的。但是他修了禅定,能令他的心无分别,所以他心能离一切相。若是我们没有佛法的智慧,这个事办不到,要「取相」,我们心里面取着这个相。取着这个相,心就不能离相,心也就不能无分别。这位菩萨他有这个智慧,能把这些相都观空了,他心里面就无分别。「思惟无相圣住所摄」,这个境界不是凡夫的,是圣人的境界,圣人才能安住在这里。「圣住所摄」是名泯一切相。 玄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能引等持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性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 前面现法乐住静虑解释完了。这里是第二科,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解释这个第二个静虑。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能引等持。第二能引功德。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这个次第,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要修学圣道的时候,先要得现法乐住静虑,就是色界四禅,你先要成就这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里修学四念处、修学八正道也可以,当然这有大小乘的不同。从这里逐渐逐渐地修行,就能引发出来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的十力种性所摄的等持。这色界四静虑是个有漏的禅定,但是你一定要经过它,然后才能成就出世间声闻的三昧,或者菩萨的三昧,到佛的境界,都从这里出来。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散乱心,是在色界四禅里面成就无上菩提的,这可以知道色界四禅的重要,虽然它是有漏的,但是它非常重要,所以称之为「禅门」。它是个「门」,从这里能引发出来更殊胜的功德,你没这个门不可以。 「能引能住」,「能引」就是你开始用功修行,逐渐地就能成就这殊胜的禅定,得到这禅定以后还不退失,叫「能住」,安住这里再不会退转的。这能引的、或者能住的「种种」,是各式各样的,「殊胜」的,「不可思议」。成就那功德,你不能用言语去议论,不能用你的心去思惟的,是非常地高深。「不可度量」,不可以去揣度。那究竟是什么呢?「十力种性所摄等持」,「十力」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所成就的。这「种性」有声闻种性、有独觉种性、有佛种性,这三种种性。现在是说所成就的静虑是佛种性所摄的,就是佛所成就的那个禅定。「等持」,就是那个静虑,就是那个禅定。你在四静虑里面继续修行,可以成就佛所成就的禅定。佛所成就的禅定,就是法空性,法无我性。 「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这个「如是等持」,一切的阿罗汉及辟支佛所不能知,它的名字都不知道,何况那个境界?更是不知道。「何况能入?」何况他还能够证入呢?更是不能了。就是超越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这是第二种,这个能引等持,就是不共于阿罗汉和辟支佛的禅定。 宇二、能引功德 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 这第二科,能引功德。下面所说的能引功德,是共于阿罗汉的,前面是不共于阿罗汉的。 若诸菩萨所有的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的「解脱胜处」,就是在色界四静虑里面,你继续的用功修行,还能成就菩萨的解脱。这「八解脱」。我们在讲《入中论颂》的时候解释过这「八解脱」。「八解脱」的名字:内有色想观色解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内无想观色解脱。内有想,实在就是色界定。内无想就是无色界定。这是两个。还一个净解脱身作证,净解脱身作证就是色界第四禅,在色界第四禅观察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变化,你成就了叫净解脱身作证,这是第三个。加上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七个,再加上灭受想定解脱,八个、「八解脱」。 「八胜处」,这八胜处就是成就了八解脱以后,你要继续地修八胜处。这个就是:内有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内有想观外色多胜处。这有少、有多的不同,这是两个。第三个是内无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三个。第四个,内无想观外色多胜处。这少和多有什么不同呢?少就是观察这资具色,观这桌子、观这房子,这众生日常生活所用的资具的色,这个色,有净、不净。观外色,那就是山河大地,一切众生世间,一切器世间,这是非常广大的了。有这两种不同,称之为少、称之为多。这内有色、内无色;内有色就是在色界定里面作观,内无色就是在无色界定里面作观,无色界定里面是没有色的。这一共是四个。另外加上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是八个。这是八胜处。 还有个「遍处」,称为「十遍处」,十遍处是观地水火风和青黄赤白,这就是八个,(按:九、空遍处,十、识遍处),观这样的光明遍一切处,观青色的光明遍一切处、黄色遍一切处,青黄赤白的光明遍一切处。也是要在禅定里面作这样的修行。我们看佛菩萨放大光明,就是修这个成功了,他能放光明。在《比丘戒》里面,有一位阿罗汉,他初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他感觉大众僧里面缺少僧职事,就是这件事应该有人做,但是没人发心来做这件事。他自己就想,我几时得阿罗汉的时候,我来发心为大众僧做事。他现在没得阿罗汉,所以他一直地这么用功修行。后来成功,得了阿罗汉以后,入定在那里修行的时候,佛就说话了:「你最初开始发心修行的时候,你曾作念要为大众僧服务,你现在应该发心了」。其中有一回有事情了,就是夜间有客比丘来,他为大众僧职事,他就负责安排寮房,带这比丘到寮房去。到寮房去时,夜间没有灯,寮房里是黑的,他一伸手指头,就出来光明,这屋子里就有光明了,就给他安单,就是这样做这个事。 这些境界,也可以说就是神通,放神通的光明。是在已经得了禅定以后,继续用功修行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才能有这功德的。所以我们出家人做事情实在是很忙的,很多的功德你要努力的修行才成就的,你不用功的时候,这些功德不能成就。这是说比丘为大众僧服务,把手指头一伸就放出光明来,但若是一般人有什么好处呢?一般人好处,你读《普门品》就会知道,这众生有了火灾时,房子起火了。这房子是我们财产,这还了得!你念观世音菩萨,可能并没看见观世音菩萨,但是来了一阵大风,就把火灭了。那大风怎么回事?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十遍处。地水火风、那个风大。说是我在大水里坐船,船要翻了,掉到水里。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来救你,或者是地下出来一个岛,这船就浮在水面上了,人就没有淹在水里,没有淹死,那是什么?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十遍处,就是八胜处、十遍处的力量。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都是观世音菩萨八胜处、十遍处的力量,它能现身说法,现出种种的神通救护众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禅定的力量。若没这个,这件事做不到。你没这样修,你就没这功德。你想救度众生,只是你心里这样想而已,事实上完全办不到。你要成就这个功德才可以的。这是「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 「无碍解」,就是四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菩萨为众生说法,也是,你要修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才能成就这各式各样的辩才。 「无诤」,也可以说「无诤三昧」,这无诤三昧也是要这样修行才成功的。这「诤」是烦恼,菩萨能作这样的如是观:我不要众生因为我而起烦恼,叫无诤三昧,能做到这一点。 这「愿智三昧」,「愿智」是什么呢?就是众生有时候学习佛法,对于菩萨或者阿罗汉提出一个问题来,这个问题阿罗汉不能解释,不知道这问题怎么解答。那想要解答,怎么办呢?他要心里想:「我希望我能明白这件事,回答他的问题」。然后就入定,入这色界第四禅,还要加「边际」两个字,边际的第四静虑,那什么意思?就是究竟的,究竟的色界第四静虑。你修禅定成就了色界四禅,但是还没圆满,那这个功德你不能成就。要长时期的入定,入、住、出训练自己达到色界第四禅的圆满的程度。这时候,这位阿罗汉或者这位菩萨,你若有什么问题问他,他就先入这个定,入定以后从定里出来,这事明白了,知道了怎么回答。你提的问题,他就给你回答。 这个李汉魂,你们知道这个人吧?他好像是我们中国抗战时候,是第九战区总司令。他负责广州这一带地方。这时候有消息,日本人要来侵犯他这个区,他把自己的军队安排好了。安排好就到云门寺、还是到南华寺去见虚云老和尚。见虚云老和尚就说:「现在紧张,日本人要发动攻势,我现在都把军队安排好了,请老和尚看看会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胜利?或是失败?」老和尚说:「你等半个钟头。」老和尚就回到寮房去了,半个钟头后,说:「没有事,什么事也没有。」就是说你若不入定,不知道这件事,不能回答这件事,要入定看一看才可以知道。 这上面说「愿智三昧」,要得边际第四静虑。那虚云老和尚有没有这个境界,不知道。不过,李汉魂说的这件事情,我认为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愿智三昧」这是指特别不容易明白的事情。这佛的境界当然是特别地圆满。阿罗汉或者菩萨,他们的道力还不圆满的时候,不能说,所有的问题都能解答的,但是有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呢?入这「愿智三昧」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但这解答问题,一定要色界第四禅到圆满的时候才可以,而且是圣人,不是凡夫,要达到这个境界。 「愿智等」,由于你这个愿;「我要回答这个众生的问题」,这是个愿。由此愿而引出来的智慧,那就是要入色界第四静虑才可以,这叫「愿智三昧等」。 「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前面说的这些功德,就是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这种功德是与声闻等人所共有的功德。这所有的功德是和声闻所共有的,不是不共的。但这功德也不可思议。 黄二、结 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玄三、饶益有情静虑 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于诸有情,能如理说;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于有匮乏,施与资财;于诸大众,善以匡御;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于实有德,赞美令喜;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为物现通,恐怖引摄。 这是第三种静虑,这是能饶益一切众生的。一共有十一种不同。「如前应知」,像前面戒品那里已经说过了,但这里还是引来了。 「谓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这些菩萨有大悲心,「依止静虑」,就是入了定以后,他心在禅定里面。 「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彼彼事业」就是一样一样的事情。众生他做这样事情,做那样事情。这些事情不是有罪过的事情,「能引义利」能引发出来对众生有现在的「义」,有将来的「利」。有世间的功德,又有出世间的功德,这叫「义利」。「与作助伴」,这些事业对众生是有利益的,所以菩萨「与作助伴」,帮助他成就这件事。菩萨来帮助众生作种种有益的事情。 「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众生作种种事情,其中一样事情,就是有苦,有所不足就是苦,要作这个事情解决这个问题。菩萨帮助他做这件事,能令他除苦,这是第一样事。 「于诸有情,能如理说」。菩萨入这个禅定里面,能为一切众生如理的宣说佛法,能契机,还要契理,而不会违背佛法的真义,说一些不合道理的佛法。 「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菩萨他得到这么多的功德之后,他对于那一个对菩萨有恩的人……。菩萨以前没有成功的时候,还在流转生死的时候,或者是来到佛法里修学圣道的时候,你对他有恩,那菩萨「知恩知惠」,菩萨这时修学圣道成功了,他知恩,知道某一个众生对他有恩。这「恩」是在心上说。「惠」是在行动上说,对菩萨有所惠施,你有帮助他。「现前酬报」,这时候菩萨住在禅定里,知道那一个众生以前对他有恩惠,他就酬谢这个人。当然应该把利息都算上的,就是更多地酬谢他。是「知恩知惠,现前酬报」。 「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众生有很多恐怖的事情,菩萨入了禅定的时候知道,也去救护他,令他远离怖畏。 「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丧失」就是丧失了财货、财富,或者什么失掉了;或者他的地位失掉了,或者他恩爱的人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心里面忧愁。菩萨就是能解他的忧愁,菩萨做这个事情,「能解愁忧」。 「于有匮乏,施与资财」。或者这个众生有所缺乏,生活困难。菩萨入在禅定里面知道,然后去布施他资财,解除他的生活困难。 「于诸大众,善能匡御」,对于这大众,没有人为他们做导师,没人为他们做辅导。菩萨在禅定里,知道了,能为大众做辅导。你修学圣道,要有导师,菩萨能做这件事。 「于诸有情,善随心转」,这一切有情对菩萨有所求的时候,菩萨能善巧地随顺他所要求,来满他所愿。但是也像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令你满愿,但是合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萨还是不做的,所以「善随心转」。 「于实有德,赞美令喜」。众生学习佛法,他真实有道德,不是虚伪的,那菩萨也会赞叹这个人,令他心欢喜。 「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众生有过失,你造这样的罪过,将来要受苦,所以菩萨也能很正确地来调伏他的烦恼,使令他开大智慧。 「为物现通,恐怖引摄」。但是有的众生不听菩萨的话,菩萨叫他做善事,他不肯做,他一定要做恶。那菩萨会现神通来恐怖他,你若做这件事,你要下地狱。这样引导他不要堕落。 前面说这一共十一条。我数这数目是十二条。那么前面这「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这两条合起来,那就是十一条了。 天三、结 如是一切总名菩萨一切静虑。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如是一切种名菩萨一切静虑」,就是菩萨在禅定里面来救护众生、饶益众生。「此外无有若过若增」,在这之外,再没有了。你不能超过这个数。不能增加了。 亥三、难行静虑(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 天二、标 谓此静虑,略有三种。 前面这是一切静虑,是第二科。现在第三科,难行静虑。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这个静虑不容易做到。怎么叫「难行静虑」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谓此静虑,略有三种」不同,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舍静虑乐还生欲界,这叫做难行静虑。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舍静虑乐还生欲界 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随自欲乐,舍彼最胜诸静虑乐。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 「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假设这么多的菩萨,「已能安住」,他已经成功了,安住在静虑里面。这个静虑是「广大」的、是「殊胜」的、是「极善成熟」的,就入在这个静虑,能成熟他所觉悟的佛法,在菩萨本身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极善成熟」。「多所引发」,引发出来很多的功德,就是指神通说的。「诸静虑住」,就是「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有这样功能的很多的静虑,菩萨住在这个静虑里面。 「随自欲乐」,住在这个静虑里面,随顺自己的欲乐,随顺自己所欢喜的,怎么都可以。 「舍彼最胜诸静虑乐」,菩萨有这样高的成就,但是他弃舍这些事情。弃舍彼最殊胜的诸静虑乐。为什么要弃舍呢? 「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他内心哀愍众生在世界里边受苦,菩萨生了哀愍心了。「等观无量利有情事」,平等地观察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平等地都观察;这样做能利益众生,那样做能利益众生,观察这些事情。 「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他观察利益众生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现在这个时候,这一类的众生,他们在佛法里面所栽培的义利,应该是要成熟了、成就这样的殊胜功德。那他就来做这件事,「故意思择还生欲界」,所以他自己主动地,「故意」是他自己主动的,思惟决择「还生欲界」,他就不到色界天去,也不到诸佛世界去,他还回到这个众生的世界来度化众生。 「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这个事是不容易的。菩萨成就「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可以「随自欲乐」。但是现在弃舍,这件事不容易,所以叫做「菩萨第一难行静虑」。 看《披寻记》: 「极善成熟多所引发等者:谓诸静虑善能成熟自佛法故。」你住在这个静虑里面,继续地努力修学圣道,能成熟你本身的一切种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够成就这件事,「是名极善成熟」。「引发无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发。」就是他住在这个静虑,能成就这么多的功德,但是他现在弃舍了,来到人间度化众生,这是不容易的。 地二、能发起余菩萨等持 若诸菩萨依止静虑,能发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菩萨等持。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 这是第二种,能发起余菩萨等持。「若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住在这静虑里面,能发出来「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这是表数目非常多,下面「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那么多的功德,那么多的禅定,是高过一切声闻、一切独觉所行的境界,这样的菩萨等持。「若诸菩萨依止静虑」就是在这样的禅定里面。 「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菩萨在这个静虑里面,能发出来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的菩萨等持。菩萨现在能发这个静虑,「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这个静虑也是不容易成就的。在这个禅定里面能成就这么多的功德,超过声闻缘觉的境界。这个静虑也不是容易成就的。 地三、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诸菩萨依止静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静虑。 这是第三个,若诸菩萨在这个禅定里面,「速证」,很迅速地会成就佛的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第三菩萨难行静虑」,是名菩萨第三种难行静虑。 亥四、一切门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者、喜俱行静虑。三者、乐俱行静虑。四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这是第四,一切门静虑,这是征。下面解释。「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不同。 「一者、有寻有伺静虑」,这就是色界初禅。这「有寻有伺」,这寻伺就是修不净观。是在未到地定里修不净观,然后成就初禅,所以初禅是有寻有伺静虑。 「二者、喜俱行静虑」就是二禅,这个时候喜悦的心情很殊胜,这个时候就是没有寻伺了。这寻伺修不净观,心情不是快乐的。到二禅的时候,不修这有寻有伺这不净观了,心里面禅定功夫也深了,所以叫「喜俱行静虑」。就是这禅定现前的时候,同时也有喜悦的心情。 「三者、乐俱行静虑」这是第三禅。第三禅也不要寻伺,也不要喜,而有乐,有高深的乐同他的禅定在一起。 「四者、舍俱行静虑」就是色界第四禅,也没有寻伺、也没有喜、也没有乐,所以叫做「舍」。这个定里面有「舍」,叫做「舍俱行静虑」。 看《披寻记》: 「谓此静虑略有四种等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是名有寻有伺静虑。」本来已经成就了初禅,他就是没有欲了,但是他还在修有寻有伺的禅定,就是他离欲界近,他还要修不净观才能没有欲,这个意思。「第二静虑喜根未断,名喜俱行静虑」,第二静虑就是把这色界初禅的寻伺停下来了,这时候心里面有喜悦。「喜根未断」,「根」这个字当「增上」讲,就是你在色界第二禅里面,它有强大的力量能令你心里面喜悦,所以叫喜根没断。他还不知道二禅有过失,他还欢喜这个喜,所以喜根没断,名叫「喜俱行静虑」。「第三静虑乐根未断,名乐俱行静虑」,第三禅,他把初禅的寻伺没有了,二禅的喜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内心的觉受就是乐,这个乐比喜来得更微妙,第三静虑乐根没有断,他不知道有乐的时候,也有过失,心里面还爱着这个乐,是乐根未断,「名乐俱行静虑」。「第四静虑舍相清净名舍俱行静虑」,这色界第四禅的时候,第三禅的乐、第二禅的喜、初禅的寻伺,都弃舍了,所以叫「舍相清净」。若是有喜、乐、寻伺,就不清净。弃舍了,所以叫舍相清净,「名舍俱行静虑」。 这个菩萨有色界四禅,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俱足的,所以叫一切门禅,就是从这四静虑里面,是一切功德之门。 亥五、善士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静虑。三者、悲俱行静虑。四者、喜俱行静虑。五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这是第五科,善士静虑。怎么叫做「善士静虑」呢?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不同。 「一者、无爱味静虑」。凡夫若是修禅定,得到初禅的时候,就爱着这初禅的美、爱着初禅的喜乐,那叫做「爱味静虑」。现在菩萨得到初禅的时候,对初禅不执着,没有爱味。这「味」就是乐味,爱着这乐味,叫「爱味」。现在没有爱味,就是观察初禅也是因缘生法,苦、空、无常、无我,所以没有爱味。这无爱味,也可能就是无漏的初禅。 「二者、慈俱行静虑」,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发大慈心,慈爱的心情,对一切众生有爱,所以叫「慈俱行静虑」。 「三者、悲俱行静虑」,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对众生受苦有悲愍心,所以叫「悲俱行静虑」。 「四者、喜俱行静虑」,就是菩萨在色界四禅里面,度化众生,众生离苦得乐了,所以菩萨发欢喜心,叫「喜俱行静虑」。 「五者、舍俱行静虑」,舍和静虑同时存在,叫「舍俱行」。什么叫做「舍」?就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能令众生舍掉贪心、舍掉瞋心、舍掉愚痴心,所以叫「舍俱行静虑」。 看《披寻记》: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说:有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这句话说「有爱味相应静虑」什么意思呢?「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就是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他初开始听善知识的讲解,初禅有什么什么功德,能远离什么苦恼,听见这个话以后,「于上出离不了知故」在超过初禅,就是「于上」,那要出离初禅,从初禅里面出来,就是这位善知识要开示他初禅有什么过患,不要爱着,要从那里面解脱出来,到二禅去,但是他没听说这件事。「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他不知道从初禅里面出来到二禅这件事非常好,他不知道这件事,没听说过。「便生爱味」所以对初禅就是生了爱着心。「恋着坚住」,恋着初禅,很坚定地安住在那里,不肯出来(陵本十二卷三页)。「与彼相违,名无爱味静虑」,如果这位佛教徒修学初禅的时候,他成功了,知道初禅有过失,那他就不爱着,所以名「无爱味静虑」。「又说四无量定,即此后四静虑应知。」「又说」,又听闻善知识说四无量定,慈悲喜舍四种无量的禅定,即此后四种静虑应知。 这叫做「善士静虑」。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种静虑,分四科,第一科征。 亥六、一切种静虑(分四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六加七是十三种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六种 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 这下面第三科,解释。先解释六种。 「一者、善静虑。」这个善静虑,就是先有慈悲心,想要饶益众生,而入这个静虑,叫「善静虑」。 「二者、无记变化静虑」,就是没有饶益众生的心情,可也没有染污心,所以是「无记」,也不能说他是很好,但也不能说他坏,叫「无记」。他能现出来神通变化,这是无记心的静虑。 看《披寻记》: 「无记变化静虑者:决择分说:」我们现在是本地分,后面第五十一卷就是决择分了。「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说这位菩萨,他在禅定里面,为引导众生出离苦海,或为利益诸有情得大安乐故,而发起种种的神通变化,「当知是善」,这是善的静虑,利益众生,这是善,(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页)上说的。「今为简彼,说余变化,故是无记。」现在这个文上说是无记变化,这无记变化为「简彼」。「彼」是为利益众生而起变化,把这利益众生的变化简出去,不算数,就说其余的变化,故是无记,就是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可也没有染污心,所以也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只好说是无记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种全民运动[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栏目:是肉七分毒]
 四念处 十三、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栏目:四念处]
 尸骨 Carcass Remain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