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一、征
云何菩萨遂求戒?
「云何菩萨遂求戒」,这是第五科:前面是第四科:一切总戒,有六种、有七种的不同,这里的遂求戒呢,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遂求戒?」这个遂求戒,它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标,就是回答了。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八种。
「当知此戒略有八种」,这是标出来,这个戒的差别有八种不同。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由审思惟。又分两科,第一科:举于自所。就在自己这方面审思惟。
宇三、释(分二科)
宙一、由审思惟(分二科)
洪一、举于自所
谓诸菩萨自谛思惟:如我希求,勿彼于我,现行断命,不与而取,秽欲邪行。虚妄、离间、粗恶、绮语,手块杖等,诸非爱触,加害于我。我求是已,他若相违而现行者,我求不遂我意不悦。
「谓诸菩萨自谛思惟」,这个遂求戒的含义,就是诸菩萨,在自己这一方面很认真的思惟观察,怎么样思惟呢?「如我希求,勿彼于我,现行断命,不与而取,秽欲邪行」,这个「遂」是成就的意思,我有所求,能够成功,叫做「遂求」。现在说「求」,如我自己,我的心有所希望,有一件我希望的事情,也就是有所求的事情,求什么事情呢?「勿彼于我,现行断命」,那些人他不要对我「现行断命」,不要杀死我,我希望那些人对我不要做这件事,不要中断我的生命。「不与而取」,我有一些财富,我没有与,他就拿走了,我都不要这样子,我希望不要对我这样子。「秽欲邪行」,不希望有「欲邪行」的这件事。「虚妄、离间、粗恶、绮语」,不希望那些人对我说谎话、说离间语、说粗恶语、说绮语,都不要这样子。「手块杖等,诸非爱触」,我也不希望别人用「手」来打我,或者是用「块」来打我,或者是用「杖」,或者是用刀,或者是用什么,这些不可爱的攻击,「加害于我」,都不要来伤害我。这个地方一共就是八种。
「我求是已,他若相违而现行者」,我对于别的人希望这样子,但是对方不满我意,不随我意,是相违的,和我的希望是相违的,也现出来行动,这样子呢,「我求不遂」,我的希望就没成就,「我意不悦」,我心里也不欢喜。这是第一段:举于自所,在自己这方面的思惟。下面第二段:例于他所。
洪二、例于他所
如我希求,他亦如是,勿我于彼现行断命广说乃至恶触加害;彼求是已,我若相违而现行者,彼求不遂彼意不悦,我之所作,若有令他所求不遂意不悦者,何现行为。
「如我希求,他亦如是」,如我有这样的希求,别的人也一样,和我一样「亦如是」,「勿我于彼现行断命广说乃至恶触加害」,别人也是这么想,「我于彼现行断命」,我不要对他「现行断命广说乃至恶触加害」,也和我有同样的希望。「彼求是已,我若相违而现行者」,他希望我不要做这些事情,但是我不随顺他的意思,与他的愿望相违,而「现行断命」,我就去杀盗淫妄这些事情,「彼求不遂」,他的希望也就没成功,「彼意」也就不喜悦了,就是自己是这样子,别人也是这样子,彼此都是一样的。「我之所作,若有令他所求不遂意不悦者,何现行为」,我所做的事情,影响了别人的意愿,我做的事情,假设有几种事情,使令别人所希求的不能兑现,别人心里不欢喜,「何现行为」,那我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是分这么两段。
宙二、令不现行
菩萨如是审思惟已,命难因缘,亦不于他现行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事。
「菩萨如是审思惟已」,前面这两段合起来,叫做「审思惟」,就是很深刻地去思惟这件事,现在这第二科:令不现行。「菩萨如是审思惟已,命难因缘,亦不于他现行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事」,这样子观察了以后,不要说是轻微的事情,就是生命都保不住了,这样灾难的因缘,「亦不于他现行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事」,也不会对于别人现出来这种行动,就是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的事情,都不做,不做这个事情。这是:令不现行。
宇四、结
如是八种,说名菩萨遂求戒。
「如是八种,说名菩萨遂求戒」,这是总结,结束这段文。前面这八种,这就叫做菩萨遂求戒,菩萨遂求戒是这个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勿彼于我现行断命等者:谓于身语恶不善业有所造作」,身有三种恶,语有四种,那么加起来就是七种「恶不善业有所造作」,「是名」叫做「现行」。「此中前七不善业道,如文易知」,这个地方说是八种,前七种就是:身三、口四,「如文」所说的是容易知道。
「诸非爱触,略有八种」,这个「非爱触」,有八种,这下面文上说的:「手块杖等,诸非爱触」,但是这《披寻记》上说「略有八种」,那八种呢?「谓手触触」,这个「手」,名之为「触」,就是能触,还有一个所触,用「手」来攻击那个所触的地方,那么叫做「手触触」,这是一。还有「块触触」,或者用石头,或者用土块在攻击对方,这也叫做「触触」。或者是「杖触触」,或者「刀触触」,还有「冷触触」、「软触触」,还有「饥触触」,还有「渴触触」,这就是八种,「如意地说(陵本三卷十四页)」。「今举前三」,现在这个文就说到「手、块、杖」,这是前三,其余的五种触没有提,所以这有个「等」字,「等取所余,故置等言」。
这个遂求戒,菩萨遂求戒就是这样意思。下面第六科:二世乐戒,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黄六、二世乐戒(分四科)(此世他世乐戒)
宇一、征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戒?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呢?此世也快乐,他世也快乐,这是:征,下面是:标。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九种。
「当知此戒略有九种」,这是:标,下面是:释。分两科,第一科:别列二类。
宇三、释(分二科)
宙一、别列二类(分二科)
洪一、四种
谓诸菩萨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于应开处而正开许,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菩萨于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是则名为四种净戒。
「谓诸菩萨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第一科是:四种。「于应遮处」,应该遮止的地方,菩萨就是郑重的告诉:这件事不可以做。「于应开处而正开许」,应该同意这样做,那就是正式地告诉他:这件事可以做,「而正开许」。这是一个「遮」,一个「开」。
「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这个菩萨发大悲心,教化众生的时候,观察这个众生「应摄受者」,应该用佛法来引导他,引导他来栽培善根,这是经过观察,这个菩萨也可能是有禅定,在禅定里面作观察,说这个众生应该用佛法来摄受他,就是引导他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那就「正摄受之」。「应正调伏者调伏之」,菩萨在禅定里面看见这个众生,造了很多罪,做了很多恶事,这个人不容易引导,不容易引导他来到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的,但是在禅定里面看,可以调伏,可以警告他:不可以做恶事。是可以,可以这样做,「正调伏之」,那就是菩萨就会主动的去调伏他。
「菩萨于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这前面一共是四样,「应遮」、「应开」、「应摄受」、「应调伏」,是四样。这个菩萨在这四种情况里面,「身语二业常清净转」,就是表现于外的身业,表现于外的语业,常是「清净转」,都是没有过失的,没有污染的,「是则名为四种净戒」,这就是:二世乐戒。
看这个《披寻记》:
「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等者:谓诸有情若有所作能往恶趣」,这诸有情,他有所做的事情,这个做的事情,会有一种功能,这个功能,能使令这个众生「往恶趣」去受苦的,这样子。「或障善趣」,这个众生做这件事,发出来的那个作用,能障碍他往生到好的地方去,不能在人天里面享福,「障碍」,有这种作用。「或障如法所得利养」,或者众生所做的事情,它这个事情的作用,能障碍他「如法所得利养」,就是合法的能得到财富,能得到很多的如意的事情。「或障寿命」,或者做这个事情,它障碍他的寿命的存在,就能令他短寿,这个事情。这个「能往恶趣」,当然就是恶业,你造恶业,就障碍你往生善趣。
我们从这些阿罗汉的故事,看出一件事来,什么事情呢?这个阿罗汉他前生是牛,在牛里面;前生是毒蛇;前生是狗;然后这作牛也好,作狗也好,然后今生就来到人间,就得阿罗汉道了。我们从这件事,看出一件消息来:就是他作狗,就是他作了罪业,他作牛、作狗、作毒蛇,他造了罪业。现在得阿罗汉,就是前生栽培过出世间圣道的善根,就是这两件事,看出这两件事。这两件事,为什么不要受恶报?就是他也是造了罪业,同时也栽培了圣道的善根,做这两件事,他都有。但是罪过先得果报,这是一件事。而这个圣道的善根呢,要在罪报之后,发生作用,这原因在那里?这个先后的次第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子呢?这上面说是:「若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这什么事情呢?
说那个百丈禅师,他在大众里讲《金刚经》,天天有个白须的老翁来听经,听经的时候,这一天《金刚经》讲完了,那么大众就散会了,但是那个白须老翁他不走,那么百丈禅师就问:你是谁?他说:「我是迦叶佛时的一个比丘,这个我堕落了狐狸里面了,就在这个后山住」。「那么你来听经,经已经讲完了,为什么不走?」他说:「我有问题,要问你」。他说:「什么问题?」「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看这个《百丈禅师传》说这个:「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这句话怎么讲?「大善知识」,这句话应该说是:领导大众僧修学圣道的这个人,这个人称之为「大善知识」,他还是落不落因果?「落因果」怎么讲?就是他若做错了事情,是不是也要受恶报?就是这句话:「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这样子,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意思呢,他说他是迦叶佛的时候的一个大比丘。他那个时候有他的思想,你一般人,你造罪的时候要受报,做善受善报,做恶受恶报,大善知识造了罪,不受恶报,他的心里是这样的。但是事实不是,受恶报了,变成狐狸了,他心里还疑惑这件事:「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就是我看《百丈禅师传》说这句话,我这样解释,你们怎么解释?你们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然后百丈禅师就回答了:「大善知识,不昧因果」。「昧」,是不明白,糊涂。还是明白因果的,「明白因果」,这句话就是这样回答。但是若我来解释的话,应该这么解释:就是你是大众僧的领导人,领导大众僧修学圣道,就是能通达经律论,为大众僧讲解,大家共同的修学圣道,应该这样子叫做「大善知识」。说是「还落因果也无?」我做错了事情,你犯了戒,做了一些有过失的事情,说是「受不受恶报?」这句话怎么讲?若我来看呢,解释就是这么意思:如果你这个第一义观,修止观的毗钵舍那,一个止,一个观,你能够达到一切时处保持正念,这个程度,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你的止观修的这个程度,有的时候能保持正念,有的时候不能保持正念,那就不行。那你造那个罪,它就有力量欺负你,那个罪就会欺负你,你要受恶报。
我也是说过,在《大毗婆沙论》上,说这个初果圣人,决定不到恶道,不堕落三恶道,为什么?临终的时候有正念,决定有正念。决定有正念,为什么就不堕恶道?堕恶道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没有正念,没有正念,就是随业流转,有正念,就是止观的力量大,能把那个罪业,能降伏它,不发生作用,所以就不堕落恶道。《大毗婆沙论》这么讲。
所以这个百丈禅师说:「不昧因果」,这句话我认为是简单,当然也可能那个记录的人,说的简单。我的意思:「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落不落因果?就在于你的道力如何!
现在这上面说:「若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你也修学止观,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这样修学圣道,但是你同时也作罪业的事情,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看阿罗汉的故事,就是他先去受罪报,然后罪报受完了,因为还有善根,所以见佛闻法,或是见到阿罗汉,修学圣道,得阿罗汉,原因就是这个意思。你的程度不够,你栽培圣道的力量没有达到那个高水平的程度,不能够保持正念,所以那就是先去受恶报。受恶报,你原来栽培的善根现在发生作用,得圣道。如果说你根本没有修学圣道的话,那就更不要讲了,那就用不着讲了,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这上面说:「谓诸有情若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他也做善业,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也做了很多罪业,罪业的力量大,你做善的时候,那力量小,那就是力量大的先受果报,这是很明显的这个事情。所以若是我们努力的静坐,说是以前没有正念,造过罪,但是现在努力地做善,修止观,把这个力量强大起来,就不会到恶道去。说「大善知识还落因果也无?」你以前虽然造过罪,但是可以不受报,就得圣道了,就这样。当然说那个谁:央掘魔罗,杀死了差一个数一千人,他就是厉害,善根强,释迦牟尼佛度化他以后,他就得阿罗汉道了,但是以前造的罪业,你杀生受报不受报?还是要受报,受报但是不到三恶道去受报,在人间受苦。但是这时候,阿罗汉他的心能到第一义谛去,可以苦而不苦,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上面,我看就有这个意思。「若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就是你造恶的时候,你也做过善,你也做过恶,而恶的力量大过善,所以这个善不能得果报,一定是这个恶的罪业消除了,这个善的力量才能发生作用,是这么意思。就是「若有所作能往恶趣,或障善趣」,为什么「障善趣」?就是你做善的力量轻,如果你善的力量大,它能障恶趣,一样嘛,就是力量大小的问题。
「或障如法所得利养」,你做这个事情,你应该得到很多的财富,但是你做了这个事情,就不能得。这个经上说的一件事,说是譬如你去供佛,请佛来吃一餐饭,或是请大阿罗汉,有灭尽定、有神通的大阿罗汉,你请他吃一餐饭,供斋了,能得现报,你现在就能得富贵,有这个功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条件,有什么条件?你不要障碍别人修善,这件事情不要做。别人说是:「我明天我要供斋」,你说:「不要供斋,那些出家人都没有修行,你不要供斋」。你说了这句话,你去供阿罗汉,不能得现报,就障碍了。所以你做这件事,「或障如法所得利养」,你请佛吃一餐饭,请阿罗汉供一堂斋,说是这个人初得须陀洹果,你请他吃一餐饭,你能得现报,你看这件事情,的确有这个事情。但是你障碍别人做功德,就不行了。所以是「或障如法所得利养」。
「或障寿命,或障沙门」,你这样做这种事情,不能够断除贪瞋痴烦恼,「或障沙门」。「如是等类,如来遮制不令现行」,前面举这个例子,佛陀就是大慈大悲告诉你:「不可以做这些事情」,「遮止」,不准许你这样做,这是制定这条戒,你不可以做这个事情。「不令现行」,你不可以有这种行动,不可以,「名应遮处」,这个「应遮处」就是这个意思。「与此相违」的呢,「名应开处」,「与此相违」的就是善法了,善法就是开许,把这门开开,可以出入了,关上你就不能出去了,「名应开处」。「菩萨见已,应正遮止或正开许」,前面说「如来遮制不令现行」,若是「菩萨见已,应正遮止」,也是和佛一样,「遮止或正开许」。
「若诸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或摄取摄受」,这下面解释这个「摄受」,「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解释这个文。「若诸菩萨于诸有情增上摄受」,「增上」什么意思?这下面说「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我去看那个文,它解释「增上摄受」是什么意思?譬如你是国王,那你的地位在众人之上,有很大的权威,那么你怎么样统治国家来领导老百姓?这个地方叫做「增上摄受」,那这样子,如这个国王他是菩萨,佛教徒,受了菩萨戒的,那他可能是弘扬佛法,修学十善法,大家都修学十善法,不要做恶事,可能这样子,那么这就是以法摄受,也用财来摄受,这就叫做「增上摄受」。或者你这位菩萨,在这个团体是个领导人,那么你也是用佛法来摄受,有法摄受,有财摄受,不以非礼来虐待老百姓,来迫害其他的一切人,不做这些事情,那么叫做「增上摄受」。
「或摄取摄受」,这句话前面讲过,就是不要用染污心为人做依止,就是你不要为私利,你个人的利益去收徒弟,你用个人的利益:我收徒弟的目的是来给我做侍者,给我做杂事,用这样的心叫做「染」,那就是染污了。「或摄取」,「摄取」是没有染污的心,我收你做徒弟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修学圣道,在佛法里面有高尚的成就,那这样子就是对了,这叫做「摄受」。
「彼诸有情如其所应说名应摄受者」,前面是说菩萨,「彼诸有情如其所应说名应摄受者」,当然你这个人,按出家人的立场来说,如果你能够学习圣道,能学习圣道,你就可以出家;第二、你能修禅,能学习也能修行,修行就是禅师,那也可以出家;第三样呢,你能够为大众僧做事,使令大众僧安心办道,那你也可以出家。「如其所应说名应摄受」,就是你会在佛法里面有栽培,有功德,能做种种功德,而没有过失,那这样子就可以摄受了。「摄受品中广释其相。(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
「又于所犯若有过失违犯,或应诃责」,这底下解释「折伏」,这个「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解释这句话。「又于所犯若有过失违犯」,又对于佛所制定的戒,这条戒你违犯了,叫做「又于所犯」,就是又于所犯的戒,「若有过失违犯」,若是你这个众生,你的正念失掉了,有了过失,违犯了这条戒,「或应诃责」,你犯了戒以后,或者是应该,这个菩萨应该诃斥这个犯戒的人;「或应治罚」,或者是,他若是不听话,不肯改过,那应该处罚他;「或应驱摈」,处罚还是无效,那就应该驱逐他了。「是名应调伏者」,这句话。
「菩萨于此诸有情类,随摄受仪随菩萨仪正摄受之」,菩萨对于各式各样的众生,随摄受的仪式,那就是刚才说「应以财摄受、应以法摄受」,或者是应该是「诃责」,或者是应该「赞叹」,这都是摄受的仪式,随摄受的仪式,随菩萨的仪式,「正摄受之」。「以调伏法正调伏之」,那就是诃责,这些事情都算是调伏。
「不行欺诳」,这样子调伏,这样子摄受,都是菩萨用慈悲心,用大智慧,而不是用烦恼来做的,「不欺诳」。「所言诚谛,远离一切杀缚捶打治罚」,菩萨对于所摄受的众生,所调伏的众生,「不行欺诳,所言诚谛」,是真实的,「远离一切杀缚」,对于众生虽然有处罚,但是不是杀,也不是系缚,也不是「捶打治罚」,也不是特别什么「逼迫、断截等事」都没有,不行这些非法的事。「于他毁犯虽有诃责摈罚」,对于那个众生有违犯了净戒呢,虽然有「诃责摈罚」,「然怀亲爱无损恼心」,但菩萨本身还是亲爱的,没有伤害的意思,「由是说言身语二业常清净转」,这是这四种。
洪二、五种
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则为五种。
「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前面这是四种戒,这是第二科,有五种,除了前面这四种之外,还有所剩余的:施相应戒、忍相应戒、精进、静虑、般若相应的戒,这五波罗蜜相应的戒。「俱行净戒」,就是在布施的同时,也有戒,在忍的同时也有戒,精进、静虑、般若同时都有戒,都有净戒,那么这就是五种了。
宙二、总明九种
总说名为九种净戒。
「总说名为九种净戒」,这是第二科:总明九种,和前面这四种加起来,就是九种净戒。下面第四科:结。
宇四、结
如是菩萨所有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后法皆得安乐,是故说名菩萨此世他世乐戒。
「如是菩萨所有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后法皆得安乐」,说这位菩萨,他能够学习这九种戒呢,「能令自他」,能令他自己,和他所摄受、折伏的众生,现法得安乐,后法也得安乐。「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也得到安乐;将来也能得到安乐。「是故说名菩萨此世他世乐戒」,这样解释。这是第六,下面是第七:清净戒。一共是七科,现在最后一科,分四科,第一是:征
黄七、清净戒(分四科)
宇一、征、
云何菩萨清净戒?
「云何菩萨清净戒?」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十种。
「当知此戒略有十种」的不同。
宇三、释(分十科)
宙一、初善受戒
一者、初善受戒。唯为沙门三菩提故,非为命故。
「一者、初善受戒」,初开始受戒的时候,你的心非常的良善,所以叫做「善受戒」。怎么叫做「良善」?怎么叫做「善受戒」呢?「唯为沙门三菩提故,非为命故」,前面我们解释过,「唯为沙门」,就是能断贪瞋痴烦恼的,能毕竟断除贪瞋痴的烦恼,名之为「沙门」。那就是我出家,是为了断烦恼。「三菩提」,中国话是:正觉。正觉就是清净的智慧,这清净智慧,当然是阿罗汉、辟支佛、佛,这三乘圣人都有这种智慧,就是为断烦恼、为得圣道的清净智慧而出家。「非为命故」,不是为了出家,有人供养活命,为这件事而受戒的。所以「初善受戒」,就是受戒的动机是非常良好,所以叫做「初善受戒」。
看《披寻记》:
「初善受戒等者:此说菩萨意乐增上为法出家」,这是说这位菩萨,他内心的意愿,特别高尚,「为法出家,不为活命」,他是为了成就佛法而出家的,不是为了活命而出家的。怎么叫做「为法出家」呢?「求大菩提,非为不求」,希求得无上菩提,所以叫做「法」,「为法出家」。「非为不求」,不是说我不求无上菩提。这件事,我认为也是很重要,就是常常地发无上菩提心。最好是那样:早晨起来,拜佛的时候,「我弟子妙境,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这样念,「从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皆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于诸菩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它三遍。天天早晨一开始拜佛三拜,这样念。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你的菩提心容易现前。譬如说现在出现了一件什么事情,不是令我们生贪心,就是令我们生瞋心,就是这样子。因为贪心出来,我是想要当总统,我想要发财,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不高兴的事情,我要怎么怎么的,那就是把菩提心忘了。如果你常常拜佛的时候,发菩提心,这菩提心它就出来,我是为无上菩提而出家,修学圣道,不是为这件事吗?这菩提心一出来,能令心清净,能远离过失。如果你不这样做,常常忘了,忘记了,有什么不对?贪瞋痴出来,常常就容易有过失。所以应该是这样,「求大菩提,非为不求」。
「为求沙门为求涅槃,非为不求」,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个是为求大菩提,是大乘佛教学者;「为求沙门,为求涅槃」,这是小乘佛教学者,小乘佛教学者能有这样意愿,那都是很高尚的。但是大乘佛教学者,在小乘佛教学者,「求沙门,求涅槃」的基础上,还要求无上菩提的,所以是更高尚了,是这样意思。
「由是得名初善受戒」,什么叫做「初善受戒」,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受戒的时候,你有这样高尚的意愿,叫做「初善受戒」。所以我们出家人,可以自己,不断地学习佛法,不断地栽培自己的意愿,你是求无上菩提,你是求沙门,求涅槃,都可以,把这个高尚的意愿要不断地栽培,你才能够出现这件事,这个意愿才能建立起来,不是就说一句空话就可以了的,不是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意愿呢,在佛菩萨来看:哎呀!这众生有无上菩提的意愿,这就是菩萨,所以「为求沙门,为求涅槃」,这人将来就是阿罗汉,佛菩萨这样看法的。如果你这意愿都没有,菩萨看:你是属于那一类?那一类都不是!说阿罗汉,你也不是;你将来成佛,也不是。那你是什么?无以名之,名为什么?光头俗汉,虽然是剃了头,穿了出家人的衣服,但是你没有出世的意愿,那是什么呢?虽然是剃了光头了,光头俗汉!只好这样了,叫这个名字了。所以应该要发心,发心这个事情,初开始在家居士,当然有的时候,他没有落发,但是他学习佛法,他就会有智慧,也知道这件事,那么他就是有这个意愿,那是最好。但是也有人不具足,那是什么?那就是出家以后,你要继续学习佛法,继续栽培,慢慢也具足了,那也算是后补,也是可以。如果不学习佛法,就不行了,什么也不知道。
你若读这大本的《无量寿经》的时候,那上面,你求生阿弥陀佛国,要发无上菩提心的。大本《无量寿经》它那上面写:三品往生,那都是为无上菩提,发无上菩提心的。小本《阿弥陀经》就含蓄了,没有明白说。所以佛说法,这条件有的时候开的很高,你要发无上菩提心,那发无上菩提心,这就是不简单。《十六观经》说:你要通达第一义谛,这个条件都是很高的。但小本《阿弥陀经》上都没有,小本《阿弥陀经》说:你要发无上菩提心,没有说你要通达第一义谛,这话都没说,就降低了,这条件降低。因为有的众生,你要求这个条件,他不及格,那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佛就不说,你只要说阿弥陀佛国依正庄严,非常殊胜,你愿生,那就好,这样就是可以。所以众生的根性是有不同,所以佛说法也有不同,也是有不同。那这件事,看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佛法兴盛的时候,学习佛法的人多,他学习佛法学习的深,他就栽培,你要发无上菩提心,要学习第一义谛。那你要到阿弥陀佛国,那是什么?很容易得无生法忍。但是若不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多学习佛法,但是你学《阿弥陀经》,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在那里慢慢学,也可以得无上菩提。但这就看出来,众生的程度有高低,也就是佛法兴盛的时候,衰微的时候,那是不一样。
这上面说:「由是得名,初善受戒,从其最初意乐善故」,当初受戒的时候,你有一个良好的意愿,所以叫做「初善受戒」。「言三菩提,犹云正觉」,这个「三菩提」,怎么讲?「三」这个字,不是中国话,而是印度话,叫做「三菩提」,翻到中国话,叫做「正觉」。这个「正觉」通于三乘圣人,都有正觉。「如前所说为求大菩提故」,那就不同于二乘,唯有大乘佛法的学者,求大菩提。
宙二、不沈举戒
二者、不太沈戒。于违犯时远离微薄生悔愧故,及不太举戒,远离非处生悔愧故。
「二者、不太沈戒。于违犯时远离微薄生悔愧故」,这个清净戒,在解释上分四科,第一个叫做:初善受戒;现在第二个是:不沈举戒。「不太沈戒」,什么叫做「不太沈戒」,是什么意思?「于违犯时」,说是这个菩萨受了菩萨戒,他违犯的时候,「远离微薄生悔愧故」,这个「微薄生悔愧故」,犯了戒的时候有惭愧心,但是这个惭愧心很微小很薄,小小的生起一点惭愧心,那就叫做「沈」,「太沈」的意思。现在「远离微薄生悔愧故」,现在是生的很重大的后悔心,哎呀!惭愧呀!不应该!那就叫做「不太沈戒」。
「及不太举戒,远离非处生悔愧故」,就是这个人,这个忏悔心、惭愧心很强,很强,那就不算沈了,但是于「非处」,不应该惭愧的地方生惭愧,那就是惭愧的太过头了,是这么意思,所以叫做「不太举戒」。
看这个《披寻记》:
「不太沈戒不太举戒等者:沈,谓惛沈」,就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明了性了,失掉了所缘境,没有明了性了,这就是「昏沈」。「举,谓掉举」,「举」是什么意思?掉动,就是心里面妄想起来了,「举」者,起也,妄想起来了,东想西想,想很多事情,叫做「举」。「沈,谓惛沈;举,谓掉举」。「由惛沈故,顺生烦恼坏断加行」,你一昏沈,「由惛沈故」,就会生种种的烦恼,贪瞋痴的烦恼就会起来,「坏断加行」,就破坏了、中断了你的修行,就不修止观了。「由掉举故,起恶寻思心生躁扰」,由于你内心里面有掉动、掉举,「起恶寻思」,你心里面生起很多有罪过的分别心: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心生躁扰」,你心里面,本来是修奢摩他止,是寂静的,现在躁动、扰乱,就动乱起来。
「由戒加行,善修治心远离惛掉」,由于你持戒了,你努力地修止观的时候,「善修治心」,善巧的修止观,对治你心,叫它远离惛沈掉举,「是故得名不太沈戒不太举戒」。这个解释,多少和这文有一点距离,他这么解释。但是韩清净这个人,对于《瑜伽师地论》是很熟的,我们也不要说他不对,不要这么说。
「谓有毁犯速能还净」,这个意思是说:这个菩萨他违犯了这条戒,但是很快的能够忏悔清净,能忏罪,能恢复清净。「发起猛利恶作及惭愧故」,那他就会发出来「猛利」的,不是微薄的「恶作」,就是后悔,「恶」就是厌恶,就是厌烦,我不高兴我做这种事情,做的不对;「及惭愧」,我犯这条戒,我感觉到羞耻。「于犯不犯能正了知」,对于自己,我犯了那条菩萨戒,我不犯那一条戒,「能正了知」,自己知道我是犯是不犯。「不于非处生恶作及惭愧故」,不会在那个不应该生惭愧的地方,不应该生后悔的地方,生起了后悔的心,「及惭愧故」,那么这就叫做「不太沈戒,不太举戒」。
宙三、离懈怠戒
三者、离懈怠戒。于睡眠乐倚乐卧乐不耽着故,昼夜勤修诸善品故。
「三者、离懈怠戒」,这是第三科:离懈怠戒,怎么叫做「离懈怠戒」呢?「于睡眠乐倚乐卧乐不耽着故」,欢喜睡觉,睡觉感觉到快乐,越减少睡眠的人,越感觉到睡眠快乐,「于睡眠乐」,「倚乐」,靠在那里,「卧乐」,或者卧在那里,那叫「睡眠乐」。「不耽着」,不爱着这件事,这就非要得定的时候,才能够避免这件事,因为你得到未到地定,那对于睡眠的事情自然减轻,就不会有这个懈怠。「昼夜勤修诸善品故」,他自然能减少睡眠,「昼」,是白天「勤修诸善品」,夜间也能「勤修诸善品」,也能够宴坐、经行,修学止观,这睡眠会减少,这是「离懈怠戒」。
宙四、离放逸戒
四者、离诸放逸所摄受戒。修习如前所说,五支不放逸故。
「四者、离诸放逸所摄受戒」,第四科,能远离放逸所摄受戒,就是受了菩萨戒,但他放逸,这个「放逸所摄受戒」,这个意思。「修习如前所说,五支不放逸故」,怎么叫做「离诸放逸所摄受戒」呢?就是修习如前面所说的:「五支不放逸戒」,昨天我们讲过:「前际、后际、中际俱行不放逸行」,还有两个,加起来是五种。这是叫做「离放逸戒」。
宙五、正愿戒
五者、正愿戒。远离利养恭敬贪故;不愿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
「五者、正愿戒」,什么叫做「正愿戒」?「远离利养恭敬贪故」,对于别人有利,有利养,有财富,有财的供养,或者有其他的恭敬心,对于这件事很执着,执着这件事情,现在这位菩萨「远离利养恭敬」的贪着心,这也不容易,不是容易的。「不愿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他不愿意生到天上去,「不愿生天」,「而自要期」,而自己要求自己修学圣道,那么这叫做「正愿戒」。如果说是,我好好用功修学圣道,我好好持戒,我不要犯戒,我将来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的五欲乐,那就不叫做「正愿戒」了。
看这《披寻记》:
「正愿戒等者:谓于现在不为贪求利养恭敬」,现在修学圣道,并不希求利养恭敬的。「又于未来不愿往生天魔王宫受诸妙欲」,你修学圣道,也并不是希求将来生到天魔王宫,这个欲界最高的一层天,他化自在天,是魔王宫,「受诸妙欲」,享受很特别微妙的欲,没有这种意愿。「唯为要期正修梵行」,那你求什么呢?你为什么要修学圣道、要受戒呢?「唯为」,只是希望自己,要求自己希望「正修梵行」,就是修学圣道,愿得涅槃,是这样意思。「由是得名正愿戒」,这是正愿戒。
「言梵行者」,什么叫做「梵行」?「谓八圣支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八支圣道。「及与远离非正梵行」,要远离非正梵行,「非正梵行」是什么?就是「习淫欲法」,那是非正梵行,远离这件事。「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三页)」,那上面说,就是前面这一段文,这么说的。这是叫做「正愿戒」。
宙六、具轨则戒
六者、轨则具足所摄受戒。于诸威仪所作众事,善品加行妙善圆满,如法身语正现行故。
「六者、轨则具足所摄受戒」,第六科:具轨则戒。什么叫做「轨则具足所摄受戒」呢?「于诸威仪」,行住坐卧这个威仪,你要保持正常,不能够走路的时候,有个特别的怪相,你行、住、坐、卧,都要正常。「所作众事」,或是做各式各样的事情,或是剃发、洗衣服、或者是到斋主家乞食、或者在吃饭的时候,这些事情,所作的事情,要保持正常的态度。「善品加行」,或者是你到禅堂去静坐、或者是拜佛、或者诵经,这些都是善品修行的事情,也要保持正常,不要现出来怪相,那就是没有轨则了。「妙善圆满」,就是「威仪」也是「妙善圆满」,「所作众事」也是「妙善圆满」,「善品加行」也是「妙善圆满」,要这样子。「如法身语正现行故」,就是随顺佛陀的教导,身的现行、语的现行,都是很良好的,「正现行故」,「正」者,好也,就是表现出来的行动,都是很恰到好处。
看这个《披寻记》:
「轨则具足所摄受戒等者;此中轨则略有三种;谓于威仪路」,你行住坐卧,这是威仪路;「或于所作事」,也要有轨则;「或于善品加行处所」,也要有轨则,就是你若打般舟七,那《般舟三昧经》告诉你怎么怎么的,你要依照轨则。你在大众里念佛,它也有个轨则,你不要有怪相,是这个意思。「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是即律仪戒中轨则圆满,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二卷三页)」。
「由是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轨则,你走路也随顺世间,正常的人这么走路,你也这么走路,你不要有特别的迈方步,怎么怎么地,不应该这样。「不越世间」,不超越世间,随顺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这是佛法,你是佛教徒,尤其是出家的佛教徒,你做什么事情,有「随顺毗奈耶」,那就是要学习律,也有人讲。「我在你这里出家,学不到规矩,我要到那大丛林去看看他们的规矩,学习规矩」。其实我的想法,他也不学习经论,他立那规矩,你欢喜遵守吗?如果你的程度提高了,你自然心里有主张,那当然:「我看佛怎么说的?」看看佛在律上有讲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应该怎么怎么样,它说出一些轨则来。应该从这里学习轨则,应该是这样才对嘛。如果是普通的一个凡夫,他立出来的规矩,一定是好吗?也可能好,但是不一定。这就是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法…,我这说话又是不好听了,就是我们汉文佛教普遍的低落了,普遍的不及格了。所以这上面特别提出这件事:「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就是经律论三藏,这是律藏,我们出家人要读,要学习。你从这里学习:哦!佛告诉我们这个规矩应该这个样子。你新出家,做沙弥的也是有轨则,什么轨则?你看律上佛有说。应该是这样子,「不越毗奈耶」。
「若能如所说相悉皆具足」,若能像佛所说的这些轨则相,你都能随顺不违,「是名如法现行身语」,如法现行的身语,「由是得名轨则具足所摄受戒」。
宙七、具净命戒
七者、净命具足所摄受戒。离矫诈等一切邪命过失法故。
「七者、净命具足」,这是第七科:具净命戒,「净命具足所摄受戒」。什么叫做「净命具足」呢?「离矫诈等一切邪命过失法故」,出了家以后,我们自己不生产,那么这个生活所需就是要向人乞求,向人乞求要诚实,不要矫诈,不要说谎话。你若说谎话骗人家的钱,那就叫做「邪命过失」,那就不对了,这是不合法来的钱,你生命都受到染污,所以这就叫做「邪命过失」。现在远离,「离矫诈等一切邪命过失法故」,远离这件事,那就叫做「净命具足所摄受戒」。
我们看那个历史上说出一件事,在梁武帝的时候,有一个书生,他要卖他的房子。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卖这个房子,说我这个房子地基低,前面高,一下雨,这水就流到房子里面来了」。他就这么讲,所以一直他的房子就卖不掉。但是就看出来这个人诚实,不说谎话,那个人就是这样子。所以你说诚实,对自己所愿望的事情不能成就。我们出家人,你的衣食住是靠乞求来的,你若说谎话,叫做「邪命」。就是要说真实话,说真实话可能有困难,那你要斟酌这件事。你若用欺骗的心,说了不诚实的话欺骗斋主,就是「邪命过失」,佛是不同意的,不同意这件事。
宙八、离二边戒
八者、离二边戒。远离受用欲乐自苦二边法故。
「八者、离二边戒。远离受用欲乐自苦二边法故」,第八是离二边戒,怎么叫做「二边」呢?「远离受用欲乐」,「受用欲乐」这是一边;「自苦」是一边,自己给自己苦头吃,这也是一边。「受用欲乐」就是要求太高了,我住的地方要特好,穿的衣服也好,吃的东西也特好,一切的衣食住都要特别好,那就是「欲乐」。「远离受用欲乐」这一边;也不要太苦,「自苦」也不要,远离「二边法故」,这个时候,你这个戒呢,你所受的戒,你所守的戒,就叫做「离二边戒」。
宙九、永出离戒
九者、永出离戒。远离一切外道见故。
「九者、永出离戒。远离一切外道见故」,这第九条戒叫做:永出离戒,永久地从生死苦解脱了,叫做永出离戒。什么叫做永出离戒呢?是「远离一切外道见故」,这个「外道见」你没有,外道的思想,你能远离,那就叫做永出离戒。这个话,譬如这一个人,这个外道他的见,外道都不说无我,就是说有我,那么这是外道见。有我,那我们要远离外道见,就是要学习无我。学习无我,当然我们以前是说过,譬如我们学习这《瑜伽师地论》,它说无我,它是赞叹无我。你学习《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学习《法华经》,都是说无我。不管学中观也好,学唯识都是说无我的。如果说有我,那就有问题,那就不是佛法了。
譬如说:「什么是佛法?」你怎么回答这问题呢?当然我们可以说:「说无我论,无我论就是佛法」。若说有我,那就不是佛法了。我们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法印。或者再加一个「有漏皆苦」,那就是四法印了。而这个无常、无我这个地方有深义。《般若经》里面说这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都在无我里面,这无我里面有深义,这诸法实相就在这里,并不是,我们通常说:小乘佛法是三法印,大乘佛法一实相印,他们是融合的,并没有冲突。若是我们不承认无我,那你「远离一切外道见」,这个地方就有问题。所以「永出离」怎么讲呢?你若有「我」,你顶多到非非想天,你得了定,你修定,你到非非想天,到非非想天,是暂时的出离生死苦,顶多八万劫,八万劫没到,在人间流转生死这个事情你没有。再过八万劫,你又回来了,没有能够「永出离」,永久出离,若「永出离」,一定要无我论才可以,要无我才可以。
我们佛教徒,你自己现在修禅,实相、无相微妙法门,这样子,这样修行,不再想和佛说的道理合不合,不再想这件事,认为这就是对。当然你若不看经论,那你这样想:啊!我这是非常高深的法门。若是你看经论,那与经论合不合?那就有问题了。所以「永出离故」,为什么能「永出离」?你要远离外道见。若是你自己不知道,你不去看经的话,不学习由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的话,你远离外道见了吗?不一定的。那里事情还多的很,这件事不是现在,现在我感觉谈这个话的资格都没有。若是古代的时候,那个教下的大善知识,诃斥禅宗叫做:暗证。我也说过这个话:暗证,暗是黑暗的暗,证,证明的证。暗证,就是你到那个境界,你自己都不懂,都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你不阅读经论,不阅读经论就有这个问题。你现在的思想实在是外道,穿上出家人的衣服,你相信佛教?实在不是佛教,是有这个问题。最高的外道顶多到了非非想天,就是这么多了,然后从非非想天还要下来,又轮回生死了,不能解脱的。你若有外道的思想,是不能解脱的。
看这个《披寻记》:
「永出离戒等者:诸外道类皆执实我」,这外道他们的特征就是执着生命体里面有个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性,「名外道见」。「依世间道虽能离欲乃至上生非想非非想处」,他们就是依世间的法,没有出离世间的圣道的法门,是「依世间道」,说感觉欲界是很苦,色界天是最快乐的,就是一个苦乐。世界是苦,厌离这个苦,然后深修禅定,得色界禅,再厌离色界的禅定,欢喜无色界的禅定,就是这样修,那么最高的是上生非非想处,往生到那里。「然非真实究竟能解脱」,到了非非想天也没真实得解脱。「远离彼见,依净尸罗,得定修慧能永出离」,若是你能够远离这个我见,你不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即色受想行识没有我,离色受想行识也没有我,离开这个我见,当然小乘佛法有这个程度,「远离彼见,依净尸罗」,依止清净戒法,「得定修慧」,要修奢摩他定,然后要修四念处的智慧,苦集灭道的智慧,「能永出离」,你这就能永久地出离生死得涅槃,而不是暂时的。「由是得名永出离戒」,叫做永久出离的戒。
宙十、无损失戒
十者、于先所受无损失戒。于先所受菩萨净戒无缺减故,无破坏故。
「十者、于先所受无损失戒」,一共是十条,现在是:无损失戒。「于先所受无损失戒」,你以前在善知识边,受了这样的菩萨戒,受了戒以后,没有失坏,从来没有破过。「于先所受菩萨净戒无缺减故」,什么叫做「无损失戒」呢?因为你「于先所受」的菩萨戒,「无缺减」,从来没有缺减,就是圆满的守护清净戒法而没有所缺,说这条戒我没有守,没有这些事情。「无破坏故」,没有一条戒是破坏了的,都是清净的守护,所以叫做「于先所受无损失戒」。
看这《披寻记》:
「于先所受无损失戒等者:戒无亏损」,没有缺少,「名叫无缺减戒」。「不弃舍,名无破坏」,这个破戒是一时的没有正念,烦恼现行,就是没有遵守这条戒,就把这条戒破坏了。若是「弃舍」,并没有破,但是这思想转变了,不愿意守这条戒,把这条戒弃舍,那又不同了,「名无破坏」。这样子「缺减」和「破坏」意义有所不同。
宇四、结
如是十种,是名菩萨清净戒。
「如是十种,是名菩萨清净戒」,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这下面,
看这《披寻记》:
「如是十种名菩萨清净戒者:声闻地说: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有十个因缘这戒亏损了。「即此相违十因缘故」,这里有十条清净戒,就和这十条清净戒相违反的,那就是十种因缘故。「当知圆满」,你违反这十种因缘,那就是十种圆满;你若不违反,那就是圆满,违反就不圆满了,「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即此相违」,就是亏损的十种因缘相违的,就不名为亏损,就名为圆满了
「云何十种亏损因缘?一者最初恶受尸罗律仪」,你的动机不对,受戒的动机不是求沙门,也不是求涅槃,也不是求大菩提,就是「恶受尸罗律仪」;「二者太极沈下、三者太极浮散」,这正好是那两种;「四者放逸懈怠、五者发起邪愿、六者轨则亏损所摄、七者净命亏损所摄、八者堕在二边、九者不能出离、十者所受失坏。(陵本二十二卷八页)今此十种文义正同」,这十种文义和前面那十种说法正是相同;「唯二三四开合」有点差别,「如文易了」。「当知此与声闻共学,是故亦名菩萨清净戒」。这是把这第七条:清净戒说完了,加上前面那个自性一切难,自性戒、一切戒…,加起来就是九项,九种戒,九种戒说完了。
天二、总明藏摄(分二科)
地一、摄受当果
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现证无上正等菩提。
「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这下面是第二科:总明藏摄,那个别明:别别地解释九种戒,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明藏摄。分两科,第一科:摄受当果。「如是菩萨大尸罗藏」,前面说的这九种戒,就是大乘佛法的戒,这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集聚,所以叫做「藏」。有什么功德成就呢?「能起当来大菩提果」,你能受菩萨戒,如法地守护,能生起将来的无上菩提果,就是能得无上菩提。「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就是说菩萨能随顺这个大尸罗藏,菩萨的「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你能够逐渐逐渐地圆满地守护这清净戒,「现证无上正等菩提」,那就得无上菩提了。无上菩提就现前了。因为这个戒里面,就包括了一切佛法,所以戒圆满了,就得无上菩提了,这是摄受当果
地二、常获五利(分二科)
玄一、标
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
「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下面:常获五利,能得到五种利益。分两科,第一科:标。「乃至未证无上菩提」,说是你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圆满了以后得无上菩提。那么若是在得无上菩提之前,一直到初发心的时候,在这个阶段都是「未证无上菩提」的,「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没得无上菩提的人,能随顺这个无量功德菩萨戒藏,正勤地修习菩萨戒的话,「常能获得五种胜利」,殊胜的利益,那五种呢?下面列出来:。
玄二、列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你若这样持戒清净的话,十方诸佛神力会加持你,得到佛清净的加持,使令你容易远离过失,成就功德。「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第二个功德呢,你将要弃舍这个命的时候,果报要转变的时候,「住大欢喜」,你心里面欢喜。
看这个《披寻记》:
「将舍命时住大欢喜者:谓自了知戒增上力当生善趣」,因为你自己知道,我没有破戒,戒的功德力,使令你将来能生到善趣,或者人间,或者天上。「不往恶趣,无恶趣畏,故住欢喜」,没有恶趣的恐怖,所以叫做「住大欢喜」,心情在欢喜里面住。这是第二个功德。第一个功德是:十方诸佛的护念,这也是不可思议。
三者、身坏已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为同法侣,为善知识。
「三者、身坏已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第三个是什么功德呢?,「身坏已后」,这个身体坏了,四大不调和,坏了以后,「在在所生」,你生到各地方各地方去,「常与净戒若等」,你生到各地方去的时候,你和那个持戒清净的菩萨在一起住,和善人在一起住。「净戒若等」,就是没有增减,持戒清净;「若增」,他持戒的境界更高尚。「诸菩萨众」,这样的菩萨众,「为其同分」,什么叫做「同分」?就是「为同法侣」,就是大家共同的学习佛法,互为伴侣,这叫「同分」。「为善知识」,这样持戒清净若等、若增的诸菩萨是你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浅白的一点说,就是你的朋友,和你做朋友,这个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菩萨众等者:等,谓平等」,这个「等」是什么意思?就是平等,「无胜劣故」,也不超过,可也不如你。「增,谓增上,即胜异名」,这个「增」是殊胜的不同的名字。这个「若等、若增」,譬如说是,你持戒清净,你往生到那个地方,还有和你同样清净的菩萨和你做善知识,也有更高的境界的菩萨,就是「若增」。「若增」,即是「胜」的异名。
「同勤修学」,共同精进的修学菩提资粮,修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说明叫做「同分」。这样子「同勤修学菩提」分资粮,叫做「同分」。这个「分」也可当作「因」讲,由如是因,得无上菩提的果。
「同修六种波罗蜜多」,叫做「同法侣」,而这个六波罗蜜多也是无上菩提的因,菩提资粮也就是六波罗蜜多。那么这个「同分」,和同因,和「同法侣」的意义是一样的。「于所化生能为善友」,叫做「善知识」,对于所教化的众生,能为好朋友,所以叫做「善知识」。
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
「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第四样功德是什么呢?「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因为你持戒,戒里面有五波罗蜜,布施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所以你持戒,也就是学习六波罗蜜。所以你修六波罗蜜,就成就无量的大功德藏,就在你一念心里面有无量的大功德庄严,有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你有无量大功德藏,能够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使令达到无上菩提境界,这是第四个功德。
「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第五个功德,就是现在,或者将来的生命「常得成就自性净戒」,就是不用加以增长,你的心就是持戒清净。「戒成其性」,这个戒成了你的心了,你的心和戒成为一体了,所以能够持戒清净,这是第五个功德。
《披寻记》:
「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者:谓诸菩萨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到什么地方去他都不弃舍这个菩萨戒的。「防护净戒」,不弃舍菩萨净戒,他能防护净戒,使令这个清净戒,继续地清净。「令能无犯」,使令他自己不会违犯菩萨戒,「是名成就自性净戒」。
「若入第二增上戒住,于此住中性戒具足」,由初欢喜地,初欢喜住,第二:离垢地,就是「增上戒住」,那这样子说呢,「常得成就自性净戒」,那就是菩萨的第二地了。「于此住中性戒具足」,这个佛所制定的性戒,对遮戒说的,遮戒不说;你受戒不受戒,你作这件事,是有过失的,所以叫做「性戒」。现在这位菩萨,在这个「第二增上戒住」的时候,他的性戒具足清净了。「极少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就是诸恶业道所摄的恶犯戒极少,菩萨犯戒是很少的。「尚不现行」,极少的恶戒,「尚不现行」,「况中上品」的那种戒呢,「是名戒成其性」。「极少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尚不现行」,何况中品的,上品的「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所以叫做「戒成其性」。
把它念完好不好?
亥二、摄属所作(分四科)
天一、略标列
如是如上所说一切自性戒等九种尸罗,当知三种净戒所摄;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第二科:摄属所作。这个戒品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面,第一科是:安立体相,安立体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解九相;第二科:总明藏摄,这两大科都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就是摄属所作。这个「摄属所作」是什么意思?看这个正文就知道了。分四科,第一科:略标列。
「如是如上所说一切自性戒」,一切戒、难行戒,乃至最后的清净戒,就是九种戒,「当知三种净戒所摄」,这九种净戒,你要知道,是三种净戒所摄,都属于这三种戒的,那三种戒呢?「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略标列,下面第二科:举要义。
天二、举要义
如是三种菩萨净戒,以要言之,能为菩萨三所作事;谓律仪戒能安住其心,摄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饶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
「如是三种菩萨净戒,以要言之,能为菩萨三所作事」,这个「摄属所作」,什么叫做「所作」呢?「能为菩萨三」种所做的事情,什么三种事呢?「谓律仪戒能安住其心」,你若律仪戒能遵守的清净,能令你得定,对于得定有帮助,是这个意思。「摄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摄善法戒」是六波罗蜜,能令你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自佛法」。「饶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的三种圣道。
头一个「摄律仪戒」是自利利他的基础;这「摄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自己所成就的功德;「饶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是菩萨的慈悲心教化众生的功德。「能为菩萨三所作事」,能成就菩萨的这三种事。这是举要义,下面是:摄一切。
天三、摄一切
如是总摄一切菩萨所应作事,所谓欲令现法乐住安住其心,身心无倦,成熟佛法,成熟有情。
「如是总摄一切菩萨所应作事」,这三种事也能总收摄了一切菩萨所应该作的事,都包括在这三种里面。「所谓欲令现法乐住安住其心」,「一切菩萨所应作事」,是什么呢?「所谓欲令现法乐住安住其心」,「现法乐住」是什么呢?就是色界四禅,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现法乐住,你若成就了,现在在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有乐住,有安乐住。有了安乐住,「安住其心,身心无倦」,你做什么事情,身体和你的内心不感觉疲劳。如果你有出入定的话,你做事情,就要出定,做很多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可能是感觉疲劳,然后一入定,马上就恢复了。因为定能长养你的四大,能令你身语意、色受想行识都能够清净、安祥、自在,所以多静坐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帮助。
我曾经说过《大毗婆沙论》上说,如果你修数息观,出入息,数这个一、二、三、四、五,如果能相应的话,比吃补药的作用还要大。这是《大毗婆沙论》这么说。若是已经成就色界四禅的「现法乐住」,你的心安住在现法乐住上,「身心无倦」,身也不疲倦,心也不疲倦,用这个定,能长养你的身心。「成熟佛法」,这个「定」令你身心无倦,你去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时候,你就成就无上菩提了,也能成熟一切众生的圣道,「成熟有情」,这两件事也成就了。那么这就是摄一切,能摄一切戒,摄一切功德。
下面第四科:结共学,分两科,第一科:显唯尔所。
天四、结共学(分二科)
地一、显唯尔所
如是菩萨唯有尔所菩萨净戒,唯有尔所净戒胜利,唯有尔所净戒所作,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如是菩萨唯有尔所菩萨净戒」,前面说这个菩萨,他所受持的菩萨戒,就是这么多,就是前面说的这么多了,「唯有尔所菩萨净戒」。「唯有尔所净戒胜利」,净戒所得到的功德,前面说五种。「唯有尔所净戒所作」,你持净戒,净戒持的清净,也就这三种所作事,就这么多。「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了所说的这么多之外,就没有说再超过这一点,说「若增」,再增加几条,你说的还不够,再增加几条,没有这件事,就这么多,谁敢说这句话,这是弥勒菩萨敢说这句话,别人谁敢说这句话?
地二、明一切共
过去菩萨求大菩提,已于中学;未来菩萨求大菩提,当于中学;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在菩萨求大菩提,今于中学。
「过去菩萨求大菩提」,这是第二科:明一切共。「过去菩萨求大菩提,已于中学」,已经在这个戒法里面学习了;「未来菩萨求大菩提,当于中学」,当来也是在这个菩萨戒里面学习无上菩提的;「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在菩萨求大菩提,今于中学」,现在也是在这菩萨戒里面学习佛法的。所以一切一切的菩萨都是这么做,所以你学习菩萨戒,你放心了,不要说还有地方,我应该学,我还没有学,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