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60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我们修学佛法,一方面是利益众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令自己欢喜,因为只有我们调伏了内心的烦恼,生起真实的喜悦,才能真正利益众生。有时看到一些弟子仅仅因为一点物质需求而心生烦恼,真是觉得不值得。因为物质条件今天没有满足,明天还可以去创造,一旦内心产生烦恼,这条疤痕就会长时间具有,这才是真正的损失。因此,作为修行者,调伏内心令自心快乐自在,才是我们修学的真正目的。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英国博士例举的公案。他以现代科学仪器分别观察有信仰和没信仰的两种人,看他们大脑的快乐细胞孰多孰少。结果发现,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快乐,因为他的快乐细胞更多。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修行者应该比一般人更快乐。现前我们所修的是一切法之顶点——无上窍诀大圆满,内心应该更快乐才对。若我们已经听闻诸多教法,却仍旧无法调伏自心,导师讲法又有什么意义?我们都会说弟子要依教奉行,也知道依止导师的真正利益就是遵照导师的教言而调伏自己的内心。若仅仅口中懂得这些道理,实际当中却没有修持,即便长年呆在高原地方依止导师又有何用?因此,要遵照导师的教言,时时调伏自心。

  我相信在知道这些道理以后,在座的每个人都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时时快乐起来。因为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解脱之乐,才是我们修法的真正目标。如果只是期许未来的某一天可以获得快乐,对眼前的烦恼却不管不顾,最终是否能获得快乐,则很难所言,因为现在不调伏内心,死了以后去哪里,恐怕谁也不敢保证。所以要时时调伏内心,不计仇恨,不施报复。这里所谓的“报复”有大与小。若极大者,就是夺去他人的生命;小者,比如听法期间,坐在你身边的人压着你的腿,你逐渐把腿抬起来压到他的腿上。即便是小小的报复心,也应及时调伏,因为这些没有丝毫意义。

  再举个例子。往昔由于交通不便,汉藏之间交流并不多。有次一位汉人去偏远的藏族朋友家做客,这位藏族朋友非常开心,晚饭时在家盛情款待朋友——在朋友面前放了一盘炭火,上面放了一根骨头和一把铁锤,还对他说:“你是远方的客人,所以今天特别盛情地款待你。”汉人看了以后非常生气,觉得朋友请他吃根本无法食用的骨头是在怠慢他,但是又不好意思发作,就婉拒了藏族朋友的这份款待。后来,汉人回请藏族朋友,也按照当时他被款待时的情形,请藏族朋友享用骨头,并且暗自窃喜,看他怎么吃。但是这位藏族人却非常坦然地拿起锤子,撬开骨头,直接吃起里面的骨髓来。此时,这位汉人才恍然大悟,并对自己的行径感到惭愧。

  如是讲解的原因就是告诫大家,决定不能带着敌对的心。若内心时时有这种报复的想法,就时时都在烦恼之中,永远不会开心。作为修行者,尤其要反观自心而作调伏。

  【披上对治之铠甲而忍受,即闻法之忍辱度。】

  当内心生起烦恼时,应该尽可能安忍。若无法安忍,就应思维贪嗔痴烦恼本身的过失而安忍,或者将对境观想成自己的母亲。如果这样也无法对治,还可以将对境观想成观音菩萨,实在做不到就远离这个环境,总之,内心绝对不能有敌对心。我们现前如是修学是为了获得解脱,未来大家会如今天般在西方极乐世界相会,这也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授记。因此现前与自己在一起的人,都是将来相聚于西方极乐世界的眷属,所以对道友绝不能有敌对心。

  这些道理仅仅理解还不够,必须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才是真正的法。当然,作为凡夫,由于烦恼习气沉重的缘故,有时无意中还会与别人争吵,这也是很正常的,但要记住,发现自己生起嗔心的第一时间就要提起正念,消尽嗔恨心。以上讲解的是闻法以及修法期间的忍辱度。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五)端正心态而调伏内心烦恼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七)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九)清净正行禅定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精进修法方能直面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六)十善业之差别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六)听法时语之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五)无记之业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三)从外内密三种圆满理解暇满人身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三)修行路上的应避免的两点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八)调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九)自以为是的修行是见解增上的障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着文明包装的无明时代[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要能够停下心来,我们要观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栏目:宋高僧传]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五、浴佛节上的讲话: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栏目:徐恒志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