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0
月二、不应开悟(分三科)

盈一、标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

这个第一科是从他受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明所应,第二科简不应。这个明所应就是传戒的菩萨对求受菩萨戒的菩萨,认为他是适合受菩萨戒的,叫所应。这第二科简不应,就是这个人不应该给他受菩萨戒,这样意思。这一科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应从受,这个不应从受,这是传戒的菩萨不及格了。求受菩萨戒的人不及格,传戒的菩萨也不及格,那这件事就是不成了。现在这是第二科不应开悟。

「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个又诸菩萨呢,指传戒的菩萨说,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这位菩萨对于他所受的,所秉受的菩萨戒的律仪法。就是他以前曾经受过菩萨三聚净戒,他也是如法的修学。「虽已具足受持究竟」是这位菩萨虽然学习佛法很久了,他能够具足的,就是圆满的安住净戒,受持是不违犯戒。究竟就是使令这个所受持的戒,能够清净不染污。这个后面的《披寻记》的文的解释呢,解释这个究竟的意思,如果完全不违犯净戒,那么就叫做究竟清净。或者是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违犯了净戒,能忏悔清净,那就叫做究竟。说这位菩萨他受戒之后,能够圆满的安住净戒。

「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安住净戒的菩萨是有大悲心的,但是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呢,「无信有情」这个谤毁菩萨藏,就是谤毁大乘佛法的人,他对于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就是这样的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这位持戒清净的菩萨,由始至终他对于这个无信的有情,由始至终「不率尔」就是不轻易的宣示开悟,不为他讲解这个菩萨戒,来开悟菩萨戒,不这样做。这是标,下面解释。

 

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者」说这一段文,「谓诸菩萨于自所受菩萨净戒三种律仪所有的轨则」这个菩萨净戒,戒本来是清净的,菩萨受了以后又没有违犯,所以叫做菩萨净戒。这三种律仪,就是三聚净戒了。「所有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这个戒律仪法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轨则的意思,就是这三种律仪是菩萨修学圣道的一条路,一条道路,不可以改变的,你离开了这条道路就有危险。轨,就是这个车行的道路,这个车若不在道路上走就不安全了。那么菩萨的三种律仪,也就是菩萨的道路,就是轨则。这个则,是法则,三种律仪本身就是法,所以叫做轨则。「是名菩萨戒律仪法」。

「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四种他胜处法,乃至广说诸事有犯无犯是染非染,如是等相是名轨则。」此复云何?这个三种律仪的轨则,是菩萨戒的律仪法,但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此复云何?」「谓如下说」就是这下边的文所说的四种他胜处法,这是重戒。「乃至广说诸事」就是下边的轻戒,「广说诸事有犯无犯」你这样作并没有犯戒;你这样作是有犯戒。说是「有犯无犯是染非染」这样是犯戒了;但是不是染污;这样子犯戒呢;是染污。所以有这四种差别。犯有染非染,这个差别。「如是等相是名轨则」这下边文说出来四种他胜处法,还有很多的轻垢罪,那都叫做轨则。

「于此轨则若无亏损,是名具足。」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这些轻重的戒条,若没有缺少,没有犯戒,是名叫做具足。「深敬专念,是名受持」受了菩萨戒的人,对于戒有深厚的恭敬心,对于戒法有恭敬心,「专念」专一的保持正念,这就叫做受持,这受持是这么讲。「初无违犯」从初开始就不犯戒,「犯已还净」假设有的时候违犯了,违犯了以后呢就忏悔,恢复原来的清净。这就叫做「究竟」,究竟这么讲。这一段文是标,不应开悟是标的意思,标出来这样的意义,下边就是征。

 

盈二、征

所以者何?

这个所以然的道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菩萨有慈悲心,而对于谤毁菩萨藏的人,不开示他的菩萨戒呢?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盈三、释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终不免离。

「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是因为什么不开示他菩萨戒呢?「为其闻已」因为他若听闻了以后,他不能信解,他没有信心。也可能他听懂了这个意思,但是没有信心,无信之解,那么这个信解可以这么讲。这句话可以作两个解释,就是也不信、也不解。也不懂,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不解。也根本也不相信,不信不解。或者是能明白这件事,但是他不相信,就是不能信解。

为什么不能信解呢?「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他有很大的无知的障碍,覆蔽他的心,所以他不能明白这个菩萨戒的道理,「大无知障」。一般的人呢,就是无知障,但是加个「大」字,加「大」字就是有问题了。有什么问题呢?就是造过罪。造过罪,这个罪障碍他,不能开发智慧就不能明白。你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人发心在这个地方要造一个学校,那么为当地的这些年轻人读书的地方。但是有人障碍这件事,不可以在这做学校,那么这个人将来他的智慧就有问题。这是当然社会上的学校的事情。若是佛法里面,譬如说是有开发智慧的,在佛法上能开发智慧的因缘、法会,你障碍他不得成就,那么将来你的智慧是有问题,这会有问题的。说「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所以他就会生起来诽谤菩萨戒的佛法的事情。

「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下面说诽谤的罪过,先说一个譬喻,如同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会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这前面讲过这句话。「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那一位愚痴的人,他诽谤菩萨藏,诽谤菩萨戒,也一样的「为无量的大罪业障所随逐」,这又是这么多,很多很多的罪过随逐他。「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他从他开始诽谤菩萨戒,乃至到后来,于其中间一切的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没有弃舍的时候。「终不免离」,就不能够解脱无量大罪业障之所随逐的,因此所以不为他讲,不为他开示菩萨藏、菩萨戒。

 

看这《披寻记》:

「一切恶言恶见至终不免离者:」这一段文「此中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是名恶言。」在这上面,这里面说有个「恶言」这恶言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人他「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他为人宣说像似的正法,正法就是佛法,与佛法相似不是佛法,但是与佛法相似,他为人开示这个像似正法,为人宣说这样的正法,这是宣说像似正法。开示像似正法,就是他这样宣说了以后,你可以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他还能给你解释,那叫做开示。「建立像似正法」就是他还说出来一个道理的,把这个像似的正法建立起来,是名「恶言」,这恶言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我们佛教徒就是,若是对于佛法有欢喜心,就应该学习佛法,学习以后为人宣说开示,若是你没有虽然相信了佛法,但是你没有多学习,你就为人开示,就容易有这个问题,「像似正法」,是名恶言。

「自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是名恶见。」说是这个诽谤佛法的人,他自己的内心忍可爱乐恶所说义,他这个罪过的道理他非常爱乐欢喜忍可,忍可就是认可了这个道理,非常的欢喜这个道理,而这个道理是恶,是有罪过的,「恶所说义」是名叫做「恶见」。是这样讲。这个「见」呢,实在有一个智慧的意思,就是他有见地,是超过一般人的。但是这是个邪见,所以就变成一个罪过的事情了,而这个「见」刚才我说是个智慧的意思,同时也有执着的意思,执着他自己的见地,如果不执着这个见地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见」。但是这是有罪过的,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恶见」。

「由不如理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名恶思惟。」这个恶思惟怎么讲呢?「由不如理」由于他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虚妄分别」但是他还是有点智慧的,他还是会作各式各样的分别,但是都是不对,所以叫做「虚妄分别」。「所引颠倒寻思」由不如理虚妄分别引发出来的颠倒寻思,就是错误的思想,名叫做恶思惟。

「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他内心里面有邪见,这个事情是个问题,就是你作如是思惟为人宣说,就会在你内心里面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和一般的这个虚妄分别的道理是一样,你心一动呢就熏成了种子。熏成了种子,这个种子怎么样才能断呢?是「若未现观」若是你没成就无分别智,那么无分别智就不现前,这个无分别智现前呢能观察第一义谛,能与第一义谛相应,叫做现观。若没有现观,就是没有成就无分别智的时候,「未断彼种」你那个虚妄分别的种子不能断,那个邪知邪见的种子还在你心里面,你不能断的。这个意思就是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而是智,是无分别但是不是智,现在说无分别而实智,这个地方有点问题的,有点事情的。这个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能见到第一义谛,这时候能断除去这个种子,你这个虚妄分别的种子能断的。是「若未现观」呢「未断彼种」你没有成就这个谛现观,那个种子不能断。不能断,你内心有这个种子,那个种子一动,你这邪知邪见就出来了,所以有这个事情。所以「若未现观,未断彼种,是名未永弃舍。」就是不能永久的弃舍的,你心里面有种子,一有因缘这个种子就活动了,就虚妄分别就出来了,所以就「未永弃舍」。

「于尔所时还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于那么多的时间内,自从有了邪知邪见之后,一直到这个谛现观成就之间,在中间的时候,就是那么长的时间内「还为无量」一直的有「无量的大罪业障的随逐」随逐你,「是名终不免离」这个终不免离,这么样讲。

 

荒二、如应授戒(分三科)

日一、先说法藏

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

这是第二科如应授戒,这个「如应」如其所应为他授菩萨戒,如应授戒,前面说是这个人不能给他授戒的,现在是「如应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说法藏。「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这个又诸菩萨指传戒的菩萨说,说这个具足六波罗蜜种性相貌的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他的这个慈悲心动了,想要授予此菩萨的菩萨戒,一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名为菩萨,为这位菩萨授菩萨戒的时候。

「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那么先要为他授菩萨戒,应该要怎么样办法呢?先应该为他讲说菩萨法藏,那么就是大乘佛法,就是修多罗了,这个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管是大乘是小乘,要说明两件事,小乘佛法也是这样,大乘佛法也是这样。你是中观学派也好,你是唯识学派也好,不管你那个学派只要是佛法,要说明两件事。一个是生死的缘起,一个是涅槃缘起,就是这两件事,要说明这两件事。如果说你说的,生死的缘起也没讲,涅槃的缘起也不讲,那不是佛法。那么这个「先应为说菩萨法藏」这就是你要为他说大乘佛法,因为你为他授菩萨戒,这不是声闻戒,这是大乘佛法的毗奈耶藏。

这个「摩怛履迦」摩怛履迦呢就是佛法里面的真义,不是容易明白的,或者是佛陀自己详细的说明开示佛法的真理,就是一问一答,或者是用问答,就是反复的去说明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佛陀的弟子,或者得了圣道的弟子,他的大智慧就开示出来这个佛法的第一义谛,这个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或者就说它是论藏,那么这个菩萨法藏是修多罗,摩怛履迦就是论,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

「菩萨学处及犯处相」这两句或者说就是律,那么就是菩萨,就是大乘律。大乘菩萨戒的,菩萨戒是菩萨所学的地方。这个「及犯处相」以及你要这样做就违犯了菩萨戒,这个怎么叫做持戒?怎么叫做犯戒?这个「处」是当个依止讲。就是犯戒,为什么会犯戒呢?就是因为你有烦恼了。你有贪瞋痴的烦恼你才犯戒的,所以叫做犯处。那我为什么不犯戒呢?那是智慧的关系,你的闻思修的智慧很强,你戒定慧的功德很强,所以你就不犯戒。那也是处,所以说「学处及犯处相」相就是相貌。

 

令其听受。

这位传戒的菩萨,先为求受菩萨净戒的补特伽罗,先为他讲解经律论,「令其听受」要叫他听。你听受实在就是学习,要把它深入到心里面去,所以叫做受。

 

以慧观察自所意乐。

而那位想要受菩萨戒的人呢,他要用他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就是听这位传戒的菩萨讲的这个经律论,你要用智慧去观察。观察是观察经律论,也观察自己,「观察自所意乐」观察自己,你的意愿。「意乐」就是意愿,我的意愿是什么情形,要观察。

 

堪能思择受菩萨戒。

观察的结果呢,最后他有一个结论。可以,「堪能思择受菩萨戒」。我能够思择经律论的道理,我能够领受,来禀受菩萨的戒法,我有这个能力,因为自己这样观察,感觉到可以。

 

非惟他劝、非为胜他。

这个自己想要受菩萨戒,是经过自己内心的智慧,应该是或者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观察思惟而后决定。「非惟他劝」不是只是别人劝我受菩萨戒,我就受菩萨戒,不应该是这样。「非为胜他」也不是为了我要胜过别人,也不是,目的不是这样。就是观察这个经律论的道理,要观察自己的程度,我能行菩萨道,那你就来决定这件事,是这样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犯处相者:所犯众罪,略有五种。」这个犯处相,即「犯处相」这句话怎么讲?「所犯众罪」这个佛教徒禀受了戒法,然后又犯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略有五种」简略的说有五种,所犯的重罪简单的说有五种不同。「谓他胜罪聚等」有五种,「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二页)」那里说。

这个五种第一个是「他胜罪聚」。他胜罪聚,我们简单的说,那就是根本戒,是这样说,这是他胜处罪。第二种呢是「众余罪聚」,就是众生的众,剩余的余,众余罪聚。就是罪过的罪,聚集的聚,众余罪聚。这是第二种。这第三种呢是「殒墬罪聚」就是你若犯了这个戒,你就是要到三恶道去了。第四种是「别悔罪聚」别别的忏悔的罪聚,那么这个就是你若犯这个罪呢,你要向一位比丘忏悔,这别悔罪聚。第五是「恶作罪聚」,这个恶作罪聚怎么讲呢?就是我犯了这一条罪就后悔了,叫「恶作」。不高兴我作的这件事,哎呀我作不对了,后悔了,叫「恶作罪聚」。就是五种罪,这五种罪没有看见怎么解释,但是和比丘戒五篇相对,应该就是这样了,比丘戒有五篇七聚,就那五篇和这里相合。「是名为犯」这五种,你作这五种错误的事你就叫做犯。

「犯罪因缘,略有四种」不同。「谓无知等」为什么会犯戒呢?有了罪过,就是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无知,第二个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第四是轻慢。我们头几天也讲过这个,这个「无知」因为无知而犯罪,就是受了戒以后不学习戒,不学习你就不知道这条戒的开遮持犯都不知道,那么犯了戒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这就是一个因缘。

第二是「放逸故」放逸呢就是学习过戒,知道怎么叫开遮持犯,但是这个时候忘掉了,忘念了,倒不是有意的犯戒,就是这时候我记不住了,这样作是错误的,因此而犯戒,这是放逸。第三是「烦恼盛」就是这个人是学过戒的知道开遮持犯,而犯戒的时候知道这是犯戒,那为什么会犯戒呢?这是烦恼很盛,不能自主,这是贪瞋痴太强烈了。第四是「轻慢」就是这个人知道这是犯戒,这是持戒这是犯戒都明白,这时候他就犯戒了。他轻慢戒,他对于戒不当一回事,有高慢心,这样子而犯戒的。这是四种因缘,就是犯了戒。「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是名犯处,此为依处起毁犯故。」就是由这四种因缘为依而发起犯戒的事情,这个处就当作依止讲的意思。

「又所犯罪有下中上三品的差别。此之因缘亦是有五种不同,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六页)是名叫做犯相。」这个这上面说犯戒呢,若是由无知或者放逸而犯戒,那么就是下品,那上中下三品,那么这就叫做下品。若烦恼盛呢这是中品的犯戒,若是轻慢,轻慢心这是上品,这就是上品。这个前边说到这个五种罪聚,「他胜罪聚」他胜罪聚那么这就是和这个「众余罪聚」这两种,你若犯了这两种你就是上品。所以「殒墬罪聚」这第三种和第四种「别悔罪聚」那就是中品,后边的「恶作罪聚」那就是下品。那么这五种的罪聚分三品的差别,或者可以这么解释,这是说完了。

 

当知是名坚固菩萨

如果是这位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先讲说经律论。而欲受戒的菩萨,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认为自己堪能学习佛法,堪能受菩萨戒。若是不是非惟他劝、非为胜他,若这样的情形呢,「当知是名坚固菩萨」。这个人他的道心会很坚固。

 

堪受菩萨净戒律仪

他有这种堪能,可以受戒。

 

以受戒法如应正授。

而这传戒的菩萨呢,就应该根据受戒的仪轨,随其所应为他正授,这个慎重其事叫做「正授」。

 

这下面看这《披寻记》:

「是名坚固菩萨至如应正授者:谓彼菩萨由自意乐受菩萨戒,于菩萨戒深生爱乐;」说这个菩萨他自己的意愿他要受菩萨戒的,经过学习观察的,于菩萨戒深生爱乐,对于这菩萨戒法他非常欢喜,作人应该这样子伟大才是对的。「由是故说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即此说名坚固菩萨。」有具足这样条件了,名之为坚固菩萨。「当知其心于所受戒坚固无动故」为什么称为坚固呢?你应该知道这位菩萨的心,对于所受的戒是坚固无动,不管是什么境界,不能动摇他这个持戒的,守护净戒的心,不受动摇。「如是菩萨堪受净戒」可以受净戒。「是故以所应受戒律仪法如其所应而正授与;谓是菩萨正所应作及非菩萨正所应作。」都应该给他开示,开示给他。「如是有犯无犯是染非染等,如应广说,」随其所应来广说明这件事。「至下当知。」到下文会说明这个道理。

 

日二、正授戒法(分二科)

月一、总标三戒他胜处法(分二科)

盈一、别辨品类(分四科)

昃一、标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正授戒法,这个第一科是先说法藏,这是前面说这个。现在是第二科正授戒法,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三戒他胜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类,又分四科第一科标。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说这位受戒的菩萨,他安住在戒律仪里面,也有轻重的不同,这个重戒里面有其四种他胜处法,有四种不同。那么这是标,那么这也就是类,这是他胜处法是一类。

 

看这个《披寻记》怎么解释:

「四[G1] 种他胜处法者:如下文说」下面列出来这四种,这四种都是什么呢?第「一」个是「贪」,第「二」是「悭」,第「三」是「忿」,第「四」是「邪见」,这个受菩萨戒的人要断除去这四种过失,「是名四法。」「如是四法皆属意业,」这个贪、悭、忿、邪见,在三业里面来说呢都属于意业,不属于身口,属于意业。「略摄为三不善业道。」把这四种合之为三,就是三种都是不善业道,这都是染污事情,「此中贪悭即彼贪欲」这四种有什么理由能变成三种了呢?就说「此中贪悭即彼贪欲」第一个贪第二个悭,实在悭也是贪,所以贪和悭就合而为一,这就是贪欲。「忿即瞋恚」忿怒就是瞋恚了,「邪见可知」邪见是什么?邪见就是愚痴,就是贪瞋痴。「如是业道唯于大乘制立为戒,是故说为菩萨他胜处法。」

这个业道唯于大乘制立,就是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业道。这个「业」这个字,这在这个《俱舍论》上有解释,什么叫做业?什么叫做道?业是什么呢?譬如这上面说是贪、悭、忿、邪见,就是与这样烦恼的思心所,与这样烦恼相应的思心所。思心所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思惟的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你采取行动的那个司令官,你心里面决定要这样做,那个决定者,就是那个思。但是它不是独立的,它和贪在一起,和悭、忿、邪见在一起的。所以那个贪、瞋、忿、邪见是那个思心所的依托处。我们意业的贪瞋痴,贪瞋痴是业道,它不是业。它是这个思心所是业,思心以贪瞋痴为依托的地方,为往来的地方。这条道路就是人可以从那里来往,所以说它是道。这个真实去造业的是那个思心所,是这么意思。所以这个业,就是思心所是业,贪瞋痴是道。

但是前面这杀盗淫,身业的杀盗淫,语业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呢,它也是业,也是业道。这个身业、口业这个采取行动,但是它也是道,也是思心所的游旅的地方,就这样子。但是另外一个解释呢,就是贪瞋痴也是业,什么呢?因为你若放纵这个贪瞋痴的时候,它就能够导引你到三恶道去,所以它也是业,这么说也可以。「如是业道唯于大乘制立为戒」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大乘佛法里面,佛在大乘佛法里面制立为戒。就是佛这样安立,说这是戒,你不可以犯,制立为戒。「是故说为菩萨他胜处法」所以制立为戒,这个戒的名字叫做他胜处法。

「又诸菩萨善净意乐,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而发正愿;发正愿已,方能受戒。」这个又诸菩萨,这下面说的话里面的意义和前面不同了,是「又诸菩萨善净意乐」这个「善」这个字,「善」者「能也」,能清净自己的意愿。当然这是说这个菩萨,是凡夫的菩萨,凡夫菩萨但是他和一般的凡夫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能清净自己的意愿,这是不同的地方,清净自己的意愿。什么意愿呢?「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为求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佛的无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若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后,他能够创作有情的一切义利,能为一切有情作很多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能令他修学圣道,成就出世间的涅槃,得声闻菩提,得缘觉菩提,得无上菩提,就是义利。他能为一切有情作这种出世间圣道的义利。「而发正愿」这是两个愿,一个为证无上正等菩提的意愿,这叫做菩提愿。能作一切有情义利,这是大悲心。一个菩提愿,一个大悲心,他就发这样的愿,这就是发菩提心。「发正愿已,方能受戒。」你内心里面这个发就是建立,建立了正愿以后,才能够在传戒的菩萨那里受菩萨戒的,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够受戒的。但是发无上菩提心这件事,平常你完全不关心这件事,受戒的时候就是照那个文念一下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样念一遍,说:发菩提心未?说:已发菩提心。我感觉这个事,这是没有那么回事!那怎么办呢?要以前,没有受戒以前,没有受戒以前呢,应该你的亲教师来引导你学习发菩提心。也就是要静坐,静坐思惟这个道理,所以长时期思惟这个道理,思惟久了呢在自己的心里面,诚恳的发出来这样的意愿,这叫做发菩提心。应该是这样意思,应该先这样子。「发正愿已,方能受戒」。

但是说是我以前没有做这个事,我没有去学习,没人教导我,我也没有学习发菩提心,那么我就去到传戒的地方也就这么随顺着:发菩提心未?已发菩提心。那是这事算怎么回事呢?不要紧,不要紧,受了这个三坛大戒以后,如果你能到佛学院去,或者你另外有善知识,你学习佛法,学习佛法的时候,慢慢的你心里就发菩提心了。也算如法,就补上了嘛我以前不对,我现在改变过来好了,那也可以。如果若是受了戒以后不学习佛法,你没有学习。你没有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不学习佛法,那么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呢?那么就可能没有因缘,能发动你的无上菩提心,那就永久没有这回事情,那就没有了。这上说呢「发正愿已,方能受戒」。

「若于如是贪等四法随起一种,皆能违害自所发愿善净意乐」,「若于如是」若是这位受戒的菩萨,对于这个贪、悭、忿、邪见这四法随起一种,随你发动那一种,「皆能违害自所发愿」这四种不管是那一种,都能够伤害了你所发的这个愿,发的无上菩提愿,无上菩提愿就是善净意乐。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安住其心身心无倦」你破坏了你的善净意乐,你心里面贪悭,贪瞋痴、邪知邪见,那你于现法中,就是现在的生命体这里,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法里头,「安住其心身心无倦」就不复堪能于现在的生命体里面「安住其心身心无倦」,不能这样子,你不能够把这个心安住在佛法里面,一直的栽培善根而不厌倦,这就是办不到了。你有邪知邪见认为是有问题,你心里面贪、悭、忿,这贪瞋痴在活动,这些善法都不能成就了。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摄受无量菩萨所学」这件事不能于现法中安住其心身心无倦,其实这一句话是总说的,下边就别说。「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摄受无量菩萨所学」,这个「摄受」呢就当个「成就」讲好了,就不能够成就无量菩萨所学习的事情。所学习什么?就是经律论、就是戒定慧嘛,就是这一些都不能学了。

「不复堪能现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你又不学习戒定慧、经律论不学习,那你也就不能够作对于一切众生有利益安乐的事情,也都不能作。你贪瞋痴活动,还能作什么好事吗?

「况起一切」前面是说你随起一种,何况你这四种都起了呢?和一切的烦恼一生起来,「由是因缘,贪等四法望与自愿及自性戒正能胜伏」。「由是因缘」由前面这一段说的话的道理,所以这个「贪等四法望与自愿」和自己发的善净意乐这无上菩提心来对比的话呢,「及自性戒」现在是讲一切戒,这个戒有九种,第一种是自性戒,现在是一切戒,和前面那个自性戒来对比。「正能胜伏一切毁犯皆从此生,是故名为他胜处法。」来对望之呢,就会明白了啊,「贪等四法望与自愿」自己的无上菩提愿及自性戒,前面那自性戒说的道理,「正能够胜伏一切毁犯」胜伏一切毁犯,一切皆从此生。「正能胜伏」就是这个地方,这话可以两方面讲。「正能胜伏」如果你的菩提愿强,智慧强就能胜伏一切毁犯,就不犯。若是你这个四法的烦恼啊,它的力量大,能胜伏你的菩提愿,那你这菩萨戒一切都毁犯了。「皆从此生」就是你若是作染污的事情,作罪过的事情,从这四法生出来一切罪过的事情。「皆从此生,是故名为他胜处法。」所以这个贪、悭、忿、邪见,叫做他胜罪聚。这个究竟什么叫做他?不要着急,这下面有解释。

「此即恶法名为他故」这个「他」是什么?就是恶法就是他。善法大智慧是你自己,现在你自己的智慧功德软弱,没有力量,为恶法所胜,就是他胜,「名为他故」。「复次当知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这个地方又解释的很微细,「复次当知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就是这个贪、悭、忿、邪见,这是「他胜处法」。「非即他胜罪聚」他不就是那个他胜罪聚,就是犯了戒就一大堆的罪过,不就是那个罪。

「举法而言,故唯说四。」这约戒法来说呢,所戒的就说这四种,「故唯说四」。「约聚为论,应有众多」若是约这个这四法所犯的罪过来说,就是「约聚为论,应有众多」不只是四种,应有众多。「如下广显所犯事相,随应当知」那么这个由下面文是说了很多了,「广显所犯的事相」那就不只于内心的事情,表现于外的事相「随应当知」随其所应你就知道,那是犯他胜罪,那是犯了很多很多的罪。由嫉,也可能犯他胜处,也可能犯的轻垢罪。由贪,那有可能是犯的他胜处,也可能犯的轻垢罪,所以有这样的分别。「皆由四法为其因缘」随应当知「犯他胜罪皆由四法为其因缘」。

「以要言之,若由瞋起,多分他胜罪聚所摄,」这上面再加解释「以要言之」若由瞋恨心发起的,多分是他胜罪聚所摄。由瞋心造的罪过多数是属于他胜罪聚所摄的,「故世尊说多分应与瞋所起犯。由诸菩萨憎诸有情」这地方引佛说多分应与瞋所起犯,你作这种事情,你与瞋心相应的时候所犯的罪过,那这就是有严重了,你瞋所起犯。「由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为什么说犯,由瞋心犯罪就这么严重呢?

说由「诸菩萨憎诸有情」你心里面憎恶诸有情,嫉恨诸有情,这个憎和嫉实在都是瞋心的意思。「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你若瞋心起来了的时候,自己也不能修行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也不能修行对他有利的事情,这两种功德都不能作。「作诸菩萨所不应该作」的事情,「可得成犯,」所以这样子就是犯戒了。「如下自说」下文有说(陵本四十一卷二十页)有说。「今举四法,具足说故。彼说瞋起,约多分故。」现在这里说这个四法呢,是具足说的,全面的说有这四种,「彼说瞋起,约多分故」约下文呢只说一个瞋,这是约多数菩萨你没有修般若波罗蜜、四无量心,这个瞋心不能调伏,所以「约多分故」。「文虽有别,义无相违。」这里说四法,下面说一法,那文是不同,但是那个意是没有冲突。「又此他胜处法。非唯犯重;亦有犯轻。」这就把前面这个意思又说出来,「又此他胜处法,非唯犯重」这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犯重,但是这四法也不是完全是犯重,亦有犯轻罪的地方,「由彼起犯意乐因缘,有软中上品类差别。」说是同样是瞋心,怎么又通于轻,又通于重呢?怎么会这样子?「由彼起犯意乐因缘」由于那位菩萨,这个瞋心一动了的时候,这是犯戒的一个因缘,重要因缘。就是你心里面有了瞋心,然后才犯戒,所以这是这样。这个犯戒呢,就是「有软中上品的差别」,这个瞋心有软中上品的差别,所以若是上品那就是重戒,软品就是轻戒了。「有软中上品差别。摄事分说:由下品犯是下品罪;若由中品是中品罪,若由上品是上品罪故。」就是你的瞋心有软中上的差别,这个下边还有分别(陵本九十九卷七页)。

 

昃二、征

何等为四?

前面是标,标出来有四种他胜处法,下边是征,征就是问。是那四种呢?下边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贪法。

 

昃三、释(分四科)

辰一、贪法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假设这位受戒的菩萨,他的内心是欲贪求利养恭敬,贪求别人的供养他,能恭敬他,他希求这样的事情,这是内心里面的动机,那么表现于外是干什么呢?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有道德,有神通,『我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自赞。毁他,来破坏别人,说别人都是业障鬼,这是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这是第一种。这上面是这个戒条,可见这个佛菩萨的大智慧!他还说两件事,一个表现于外的行为,一个内心的动机。就是「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这是内心的动机;「自赞毁他」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外边的和里边的是这样的,那这就是第一种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等者:赞自善说正法功德」这是说赞叹自己善于宣扬佛法的功德,这是「是名自赞」。「毁他不善说法过失」来呵斥毁谤别人不善于说法的过失,「是名叫做毁他」这样讲。「由自希求利养恭敬有染爱心,是故自赞。」为什么要自己赞叹自己呢?由于他自己他希求利养,希望有财,有财富,希望人家恭敬,这样子的心情是染污的爱心。而这个爱呢,实在就是爱着自己,爱着自己也爱着这个利养恭敬,这是一个染污心。这个染污心呢,是有所执着有所得,有所得的心叫做染污心。若要这样讲呢,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没得圣道的人都有染污心,只要你不知道这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你这个一念心就是无明,就是不清净。这样子讲这染爱心是很普遍的,遍于一切处了。这个地方应该约别义说,就是爱着自己,那就是更粗重的烦恼了「是故自赞」。

「由嫉他得利养恭敬有瞋恚心,是故毁他。」为什么要毁谤别人呢?

由于嫉恨,嫉妒别的人得到利养恭敬了,自己就不高兴了,不耐他荣这就是嫉妒。那嫉妒实在就是瞋恨心,那怎么办法呢?想出个方法就是毁他。毁他的时候,也有可能那个人的利养恭敬受到影响,但是也不一定。

「今约贪欲业道为论」现在这一段文呢,这个是毁谤他人是嫉妒心,在这个地方没有说嫉妒,说「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只说一个贪,没有说嫉。贪求利养恭敬,若自赞这是贪;毁他应该是嫉妒,但是这没有说嫉妒,只是说个贪。说「今约贪欲业道为论」现在只是说是贪,由贪心,这么说。「由贪究竟;故唯说贪。」因为你有贪心呢,就把这个犯戒的这个事情,自赞毁他这个事情,就到最后把这一条戒完全犯了,违犯了。中间没有停下来,没有停止所以叫做究竟「故为说贪」。「若约方便,应具说二:谓贪及嫉。」若是按照犯戒的方便来说,犯戒的方法。犯戒的方法是应具足说两种,一个是贪或者是嫉。应该说这两个字,但是这里只说一个贪,「如下文是」。下面的就是全面的说了(陵本四十一卷十三页)「为显此正违害菩萨净命,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一他胜处法。」为了显示这一条戒,正是违害了,就是伤害了菩萨的净命。菩萨这样子自赞毁他就是邪命了,所以不是净命。「不利自他」对于自己对于他都没有利益,「是故偏说名为第一他胜处法」。这是第一条的他胜处法,下面第二是悭法。

 

辰二、悭法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

现在解释这个悭,「若诸菩萨现有资财」说是这位菩萨他现在有很多的财富。这个比丘戒呢是说不可以蓄金银宝物,这菩萨戒是可以积蓄财富的。说是「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但是他的心悭财,于财很悭吝。「有苦」有情,「有贫」有情,「无依无怙」的有情,这种有苦的有情,「正求财者」他是合法的没有虚伪不是欺骗,他真实有这种需要,而说话也是诚实的,就叫做正求财。就到你这个菩萨来求你帮助,这样子。「来现在前」来到你这里显现在你的面前,你是接触了这个境界,不说我不知道,你不能否认这件事。「不起哀怜而修惠舍」你对这个境界你不能发哀怜心,不能够修布施波罗蜜,不会修惠舍。

 

正求法者来现在前。

这个前面说求财,这地方正求法。这个正求法这个地方也有事情下面有解释「来现在前」。

 

性悭法故

而这个菩萨的心性对于法也是吝啬。

 

虽现有法而不给施

而不肯布施,不肯开示他。

 

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那么这是法和财两种都是悭吝,那就是犯了这条戒。

 

下面看这《披寻记》:[G2]

「有苦有贫无依无怙等者:谓为乞丐者,或行路者,」或者这个人是个乞丐,就是完全是以乞丐乞讨的生活,这种人。或者是行路的人,「或希求者」或者他现在对你有所求,「或盲瞽者」或者是这个人眼睛坏了,他的眼睛像鼓似的,没有眼珠了。「或聋騃者」或者耳朵聋还是特别愚痴的人,「是名叫做有苦」。「若贫穷者,匮乏种种资生具者」缺少生活所需的都不足了这种人,叫做贫穷者,「是名有贫」。

「无他摄受,是名无依。」没有人照顾的老人,是名无依。「无他抚育,是名无怙。」所以年轻的小孩子没有人来爱护他照顾他,是名无怙。「无情数物,名之为财。」它是没有知觉性的。「此有三种财:一者是财物」就是这个媒介物这个钞票为应该是财物,「二者是谷物」这个人的食品这一类东西,「三者是处物」这个处所,这个房地产,或者是处。那么这个是谷物和财物应该是动产,处物应该是不动产。「如声闻地的解释」(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彼诸有情于此诸物以法乞求」那些有苦有贫的这些有情,「以法乞求」合法的向你乞求,「不」是「以非法」欺骗你来求的。「是名叫正求财者。菩萨于此应行布施,又此布施其性无罪;为庄严心,」由这个布施,两方面都是合法的,来求布施的人也是合法,这个布施者也是合法的,那么就是没有过失的。「为庄严心」能够使令你的心得到庄严而不丑陋。「为伴助心,为资瑜伽」说是这个布施,能对你的内心的事情有所帮助,叫做伴助,伴就是助,说伴助心。「为资瑜伽」有什么帮助呢?能帮助你修止观的,能令你止观得相应。「为得上义」你若能布施修这个功德,能够使令你逐渐的向上,能见第一义谛,你有这种能力。「应勤修习」所以这个布施你应该这样作,精勤的这样作,「名叫做修惠舍」。

「诸有叶纸已书正法」这个一页一页的这个纸,那上面书写上佛的法语,叫正法,「是名为法」。「若婴儿慧众生来乞」若是这个人他的智慧像婴儿似的,实在就是没有智慧,这种人来向你乞求正法的话,「不应该施与」。「若堪受持能信解者而来求乞」若是说这个人的智慧有堪能性,能够受持佛法而且还能信解,而来求乞的呢,「是应该施与,是则名为正求法者。」

「又性多贪求欲衒卖经卷等者」又性多贪,若是这个人的心贪心很大,「求欲衒卖经卷等」他的内心是要作生意的,说赞叹佛法怎么好,然后把佛法的经书去卖去图利的,这种人。「欲秘藏者」或者说是他求了这个法,他就收藏起来秘密的不流通,「如是等类不求胜智」这些人总而言之都是不希求得到出世间的圣慧,没有这种意愿。「不应施与。若求胜智,是应施与,是则名为正求法者。若诸菩萨于财于法悭垢缠心,」这下面总说,对于财也是有悭垢缠心,对于法也悭垢缠心。「虽复现有可施财法,而于现前求乞众生不起哀怜」没有这个悲愍心,「不作饶益」不用财和法来利益对方。「当知能令憎背所应行施」你这个悭心,你要知道你的悭吝心能令你不欢喜布施,「及令阙乏妙智资粮」自己也不愿意修施波罗蜜,还使令对方缺少了出世间妙智的资粮。你演说这样的佛法为因,能令对方得出世间的圣智,但是你都不作了,缺少这种因缘。「何况能修自他利行」前面是说得智慧的资粮,这些事情都不做,你还能修自利利他的功德吗?「为显此正违害菩萨的福智的资粮,是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二他胜处法。」这是第二,下面是第三是忿法。

 

辰三、忿法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

若是已经受了菩萨戒的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如是指下边,各式各样的忿怒心,缠就是烦恼,这个长养就是常常的发瞋心,瞋心就长养就增长,你以前发的烦恼这个瞋心在心里面造成了一个种子,栽培一个种子。第二是再发烦恼的时候,发瞋心的时候,就加强了前一世瞋心的种子,就滋养它了,使那个瞋心的种子力量大了一点,所以叫做长养。

「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于你常常的长养你的瞋心、忿怒,由于此的因缘「不唯发起」不但是「发起粗言便息」,你不是说出了一个粗恶的言语就停下来了,没有停下来。

 

由忿蔽故,

由于你那个忿怒蒙蔽了你的智慧。你还

 

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

你还是用手来打人,用足来踢人,还用块来伤人,用石头、用刀用杖来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就是各式各样的这个瞋心的行动。

 

内怀猛利忿恨意乐,

「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这是外面的,内里面呢怀藏猛利的,很强力的那个忿恨的意愿,就是想要伤害人。

 

有所违犯

你这样做你就是犯了菩萨戒了。

 

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

若是有的人来谏正你,你是犯错了菩萨戒了。你不是平常人你不要这么忿怒,「来谏」。这个「谢」或者来了向你道歉,你不高兴我我向你道歉,「不受不忍」不接受道歉也不接受人家的建议,心里面这个不忍,不忍这个不饶益的事情。「不舍怨结」这个怨恨的烦恼不弃舍。

 

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等者:如下所说身语意业一切皆是忿缠所作。」下面这个「不唯发起粗言便息」这是语业,「由忿蔽故加以手足」这是身业,「内怀猛利忿恨意乐」这是意业。就是由下所说身语意业的一切都是忿怒心所作的事情,「指此所说,故言如是种类」说长养如是种类就指下面身口意的这个忿恨心。「于此忿缠不饶益相不正思惟」这个忿怒心,你有忿怒心就是有一个不饶益相,你这忿怒心才生起来,感觉到这件事对我无利益,对我有伤害,我的忿怒心就来了。忿怒心来了呢,也表示了不饶益相来伤害对方,就是这么回事。说「于此忿缠不饶益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不正思惟,心里面不能够依据佛法做正思惟,不能修无常观,不能修无我观,不能修毕竟空观。这个忿怒的境界是因缘生法,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说前一剎那那个人对不起我,后一剎那那个人就不是那个人了,修无常观也可以。他若不修无常观来对治,也不能修无我观来对治,观察色受想行识毕竟空寂无有我我所,他在不饶益谁呢?所以他也不能这么修无我观,也不能修毕竟空观,这样的修观叫做正思惟。他说「不正思惟」就是有所得,也执着有我,执着常乐我净,是执着,执着这个。这个执着多所修习,常常的放纵自己的烦恼,放纵自己的执着。

「不生乐欲勤修对治」他心里不欢喜依据佛教学习对治法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是名叫做长养」。这个长养这么讲。「粗言」是什么意思呢?「谓若毁辱诃责」。就是毁辱对方,呵责对方,「猛利忿缠」很猛利,很有力量的那个忿怒心缠扰他,「蔽抑其心」这种忿怒心「蔽抑」就是震服他自己的心,「是名叫做忿蔽」。「若于忿缠正现前的时候,他来谏说或行悔谢」或者对方来谏正他,或者来忏悔道歉,「心生违拒」违拒这件事,不接受,「是名不受」。「心不忍可,是名不忍」你来忏悔他不忍可,不忍可这件事,「心怀怨憎,是名不舍怨结」。心里面怀藏着这怨憎心,叫不舍怨结。「菩萨戒中一切所作不应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何况恼害呢?」这个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高兴嫉妒这都是内心的事情。恼害是表现于外有伤害有情的行动了,内心里都不应该憎不应该嫉,何况恼害呢?「为显此正违害菩萨大悲心,不利自他;是故偏说名为第三他胜处法」。

 

辰四、邪见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

这第四是邪见,若诸受菩萨戒的菩萨,他有邪见谤菩萨藏,毁谤大乘佛法。「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他心里面欢喜宣说开示建立非正法,但是与正法相似,使令人看不清楚,认为它就是正法,这样子来迷惑人。

于像似法或自信解,

他对像似的佛法,或者是他自己思惟,思惟得到的这个像似正法,他对于自己思惟所觉悟的像似正法信解。

 

或随他转:

或者随顺别人向他宣传像似正法,他也就随他意,也就相信这件事了,也是信解了。

 

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看这个《披寻记》:

「谤菩萨藏等者:像似正法有多差别,」有各式各样的像似正法,在「摄事分中广说其相。(陵本九十九卷十五页)」那里有说什么叫做像似正法,那里有说。「此中且说由损减见损减实事,于无常等种种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说这里呢姑且说有损减见,有增益见、有损减见。就是它原来没有你给它增加上去的,也是搞错了,这叫做增益见。它原来是有你把它减少了,那么也是不对的,说有损减见,「损减实事」就是灭除去真实有这件事,但是你就说没有,你有这样的思想那就是损减实事。

这个或者这样说:因缘所生法就是有这件事,因缘所有的,你做善恶业就有善恶业的果报,你修学禅定那么你就有色界、无色界的这种境界出现。若是修学出世间的圣道,也会有三乘涅槃,种种无量的功德的。这都是实在有这件事,但是你若说是没有,那么就是损减实事了。「于无常等种种义门」这无常、苦、空、无我,种种义门呢,就是色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叫种种义。这是这个道理的门,你从这里可以悟入那个道理,譬如说我看见那鸟,这个那鸟在那里叫,你从这里能明白第一义谛了,那个鸟鸣、花笑,就是悟入第一义谛的门。所以这个门是很多很多的,有人骂你一句,你开悟了,那个骂就是第一义谛的门。世界其实这一切的因缘生法呢,都是悟入第一义谛的门,所以种种义门。

现在是说呢无常等种种义门,就是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些义门。「广为他人宣说开示」,是这个菩萨呢,很广博的为他人宣说开示无常等种种义门。「如是如是自他习行。如是名为像似正法」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这无常的,苦、空、无我,这样的这样的。这个「自他习行」自己也这样做,也叫他人这样做,「如是名为像似正法」。那这样子说呢,就是小乘为像似正法了,就是这一个意思。「像似正法」。「此于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所以宣说无常、苦、空、无我,对于难解的大乘相应的空性相应,属于大乘佛法的。譬如说《般若经》,《大般若经》是大乘相应。大乘相应里面,那么也有般若,也有瑜伽,现在是说般若。「大乘相应空性相应的,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你要为人宣说无常、苦、空、无我,那这对于不容易明了的大乘相应、空性相应的佛法「未极显了密意趣义」这种说无常、苦、空、无我,它不能圆满的显示出来。空显示出来密意的趣义,这个大乘佛法里面有密意。这个密意的趣义不能显示,所以称之为「像似正法」。这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但是在这个九十九卷十五页那里也有解释,「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你若是学习苦、空、无常、无我这个道理,对于那个甚深的经典,譬如说这个《解深密经》这是唯识宗的经典,这些大乘经典,就是不能如实的解所说义,那个大乘佛法的义就不能明白了。

「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不能明了空性相应的道理呢,结果就有了问题,什么问题呢?「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见是在心上说的,论是在语言上说的,他有这样的见,有这样的论。什么是见是论呢?「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一切唯假,这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这句话呢,若是在中观来说这句话没什么不对,但是在瑜伽这学派来说呢,这句话有点问题。它的意思是什么呢?遍计所执都是假的,但是依他起还是真实,实有唯识。你不能说是依他起也是假,说一切都是假的了呢?这句话有问题。说是「一切唯假是唯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你若这样观察一切法都是假的,那这样子是正观。

「当知是名谤菩萨藏」这句话是唯识学者说的。当知你若认为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唯假」这句话是对的是为真实。你若这样说呢,是谤菩萨藏,你对大乘佛法有所毁谤,就是这样。因为这里面把依他起也破坏了,这是有罪过的,所以叫做谤菩萨藏。「由彼诽谤真实及以虚伪都无有故」因为什么说他是谤菩萨藏呢?由于他诽谤了真实义,真实义就是依他起是真实,圆成实也是真实,你说一切唯假这一句话就是把这些都否认了。「由彼诽谤了真实及以虚伪」这个虚伪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你说它是假的,但是你若说依他起也是假的,这就完全都毁谤了。你说真实也是没有的,虚伪也是没有的,这就是毁谤了大乘佛法,这和真实义有点违背。「如真实义品中说。」这话也就是〈真实义品〉第三十六卷里面说的(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

「于相似法深心宝玩习近味着,」说这个菩萨对相似的佛法在深深的爱着,「习近味着」常常的欢喜和他接近、学习,「是名叫做爱乐。因他请问而为记别,是名叫做宣说」。别人有问题请问,他能够为他解释,那叫做宣说。「解其义趣,是名开示」把它这相似正法的意趣为人解释那叫做开示。「成所说义,是名建立」把自己的见,如是见如是论,能把它成立起来那就叫做「建立」。「自于彼法生邪胜解」这位有邪见的菩萨对于他所宣说的这个相似佛法,生邪胜解,他有那个智慧,能把那个相似法说的头头是道,生邪胜解,这叫做「名自信解」。「从他听闻随起执着,名随他转。为显此正违害菩萨正智见转,」如果有这样的邪知邪见呢,就是伤害了菩萨的正智正见的活动,「陷堕自他」自己也是堕落了,使令相信的人也堕落了。「是故偏说名为第四他胜处法」。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五 (传喜法师开示)[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普慧云兴二百问 普贤瓶泻两千酬[栏目:梦参法师]
 虱子是什么做的[栏目:禅话禅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七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不要做片段的了解[栏目:净界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做人的佛法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栏目:做人的佛法]
 《楞严经》大致是在说什么?如何修习楞严法门?[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圣人用慈悲征服历史,故能永生[栏目:万行法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