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8

列二、不彰彼负

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

住饶益有情戒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第三科是总结。别释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好随心转。这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的内心里面有无我的智慧,欢喜随顺对方的心意而行,随顺对方的心意作事。这一大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释类。这个好随心转分两类,第一个于所化有情,第二科于一切有情。现在是属于一切有情。一切有情里边分六科,我刚才念这段文,应该是从第三科讲,可是我念的是从第二科念的。「虽能催伏得胜」:这位菩萨当然他是大智慧,能够降伏对方,他能够得胜利,能超越对方。「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而这位菩萨虽然是胜利了,但是不显示对方是输了,不表示对方是输了。那么这可见菩萨的智慧不是平常人。平常人若是战胜对方了,就是要把对方毁辱一下的,表示自己怎么怎么了不起,但菩萨不这样,「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不自高举。

 

列三、不自高举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菩萨面对那一方面的人,他是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因为有信心,也就是有智慧了,所以他的内心不高慢,他「谦下」,谦虚卑下,他对菩萨表示恭敬。「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而菩萨自己所面对的人,对自己很恭敬,而菩萨自己不生起高慢心,当然也不现出来高慢的相状。没有高慢的态度,而实在心里面也不高慢。这是两科;不说对方堕在负处,自己也不生起高慢心。这个菩萨的好随心转,这个态度有这样的功德,有这种高尚的风度。下面是第五科,如应亲近。

 

宿五、如应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的这位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对于所教化的众生,不是不亲近。「不极亲近」,也是亲近,但不是很热烈的去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和众生也是表示亲近的,也是和众生接近,但是要有时间性的,要是那个时候才可以接近,不是那个时候也不接近的。这看出来菩萨发大悲救护众生,但是他和众生的关系是这样的,「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用这么三句话,表示菩萨对众生的态度。

 

看《披寻记》的解释:

「于诸有情非不亲近等者」:这句话是指这段文。「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这是说菩萨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上的事务,世间上人情的来往,菩萨也随顺,不拒绝这些人情的来往。随顺世间上的言说呼召去来,我请你吃饭,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到什么地方,你请我到什么地方,菩萨也随顺这件事。「谈论」,是大家来谈话,就是有什么事情要讨论。还有「庆慰」,有吉祥的事情也祝贺,去祝贺这件事。「随时往赴」,随着那个适当的时间,也去应付这些事情。这下面举出一件事情来:「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也随顺他人,接受他人受取饮食等事,就是你请他吃饭,他请你吃饭这些事情。「是名于诸有情非不亲近」:这就叫作菩萨和一切众生,不是不亲近。这些事情也随顺人情,也是亲近,不是不亲近。

「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可是亲近是亲近,还是有一个限度的,不是无限度的亲近。「然若一切能引无义」:无义,没有功德而有过失的事情;这一切能引发过失的事情,这些事情「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那菩萨就不随顺这个补特伽罗的意思去作事了。这件事有过失,有罪过,菩萨就不随顺他的心意而作事情了。我曾经(我们不要说地点)在一个地方我遇见一个人,他驾车,我坐车,那对我算好意,驾车到一个地方去。他对我说一句话:「只要这件事有利可图,我就去搞这件事!」哎呀!我听完这句话,心里面大惊。那么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就是菩萨是好随众生心转的,但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是这样意思。

但是我们读这个文,发觉佛菩萨告诉我们,就是拿我们当个小孩子似的,一样一样告诉我们,这事可以作,这事不可以作。说的很清楚,告诉我们这事不可以作。有的人初出家的时候,我们说出家人,不说在家居士;初出家的时候还可能还有一点谦下的心情:「哎呀!这件事对不对?这样作可以吗?」可能还有这个心情。等到出家久了,作事多了,没有这个心情,我愿意怎么作就怎么作。那符合戒律这件事,不管!不管它合不合戒律。我感觉到是有这件事的。但是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它是有限度的,不可以越轨,看出来!

我讲过《地持经》的菩萨戒本,就是昙无谶翻译的戒本;这是《瑜伽菩萨戒本》。我讲过昙无谶的菩萨戒本两次:第一次还有少少没有讲完就停下来了,第二次在福严佛学院讲是讲完了。这个昙无谶翻译的戒本也就是《瑜伽菩萨戒本》,但是它有点略。玄奘法师翻的这个是详细的翻过来,我们一对照就感觉到玄奘法师翻的详细,他没有略。那么我感觉到很好,我们藉这个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机会,我们受的这个菩萨就是注意的学习,很好。这个梵网经,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多数受戒的时候是以梵网经为菩萨戒本,不是瑜伽菩萨戒本。古代的大德,像天台智者大师和贤首国师都有梵网经疏,后来蕅益大师也有梵网经的合注,蕅益大师他自己说呢,同瑜伽菩萨戒本曾经会合了一下,这两个戒本会合。但是现在我们读这个瑜伽菩萨戒本,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但是我们现在读的它是先说明菩萨戒的大意,而后才解释菩萨戒一条一条的条文,我感觉到说得很详细,我们藉这个机会学习菩萨戒是很好。学习菩萨戒很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一无所知,我们受了比丘戒,比丘戒若不学也是不知道;菩萨戒我们不学也是不知道。但是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指菩萨说的,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事情。究竟怎么叫作菩萨呢?我们也是不知道。

我们若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主要是说无相的般若,证入第一义谛的境界,你这样子就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它偏于到第一义谛,在那方面来开示我们。但是菩萨戒是开示世俗谛,在世俗谛这个地方不可以作,这地方可以作,这是属于世俗谛,属于缘起。那么由于菩萨戒的开示,这就是清净的缘起。清净的缘起,前面有摄律仪戒,然后摄善法戒,然后饶益有情戒,分作三种。在这三方面表示初发心菩萨的相貌,初发心菩萨要怎么作法呢?那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的那个菩萨道,是两个相貌。那个是偏重于般若的智慧,这个是偏重于世俗谛。什么情形下,怎么样才是符合清净的缘起。这样子成就了般若波罗密,是圣位的菩萨。现在我们学的这菩萨戒,我看那样,是偏于对凡夫菩萨说的。这凡夫菩萨般若的智慧不够,所以很多事情由佛的智慧开示;哦!这样子!菩萨应该这样作,应该那样作。我们从这里才认识,这个凡夫菩萨是什么样的!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那就是圣位的菩萨。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当然也可以从初开始发菩提心,乃至到无上菩提,也可以这样分科。但是若读《华严经》的时候才知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乃至佛的境界,那种胜妙的境界是说的更多了。我们读那样的经的时候会知道,得无生法忍以后一直到佛的境界的菩萨的那种相貌。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我感觉是初发心还没得圣道的菩萨。所以就告诉你,什么事情就是,「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是对我们凡夫菩萨说的,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地方「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是名于诸有情不极亲近」,这句话就是不极亲近的意思。

「若于是时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若于是时」,若是这个时候,「如其品类所应作者」,这个时候是属于戒法,属于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增上慧这里面,是闻所成慧的因缘,思所成慧,是修所成慧的因缘,各式各样的品类。「所应作者」,这是应该作的事情,我们应该拜佛,我们应该读经,应该修止观,这就是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这就是亲近的时候,大家集会修学圣道。「不以非时,是名亦不非时而相亲近」:「不以非时」,什么叫作非时?不是学习戒定慧,也不是学习闻思修,也不是说拜佛念经,不是这些事情,那就叫非时。这非时不亲近,大家不要集会,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是《披寻记》这样解释这句话。

 

宿六、如应言说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

前面第五科是如应亲近,如其所应才能亲近的;那不相应,就不要亲近。现在第六科,如应的言说,就是说话。前面是相接触,集会;现在对说话,这话应该怎么讲话呢?这里说出来了。「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从开始到最后,绝不当面「毁他所爱」,诃斥他所欢喜的事情。那个人欢喜这件事,你不要当面诃斥他所爱的事。「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也不要当面赞叹他不欢喜的事情,你不要这样作。随他心而转菩萨说话,要这样说话,就是这些事情。「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件事弥勒菩萨都告诉我们,「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非情交这句话怎么讲呢?「情」者实也,真实的,就是大家是有诚信的朋友,「交」者来往也。没有诚心与你来往的人,他心不和你合的。他也同你来往,但是心里面和你是不一致的,就是不是真实的,心里面没有诚意来往,就是虚伪的。「不吐实诚」:那么你这位菩萨对这个人应该怎么办法呢?「不吐实诚」,你也不要把你心里的真实话同他说了,也不要这样子。「不屡希望」:那个非情交的人,没有诚意同你来往的人,他有可能供养你个红封,也可能给你一层楼,给你一个很大的礼品,也有可能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件事呀!你不要一次又一次希望他什么的,也不要对他有很多希望,「不屡希望」。「知量而受」:他若是给你,布施你什么什么的,你要知道量接受,你不要无限度的接受他的布施,不要!这事情真是‥‥。

我们看这个文上,这个菩萨好像又不是平常的菩萨,但是又好像了不起的菩萨,我读这个文。现在这样说,「于诸有情」,前面说是「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那这个人的修养很可以了,这菩萨是有修养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这是菩萨对于这些荣辱的事情不介意,不在乎这些事。这个人是有智慧有修养。但是下面看呢,这个「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看出来,佛告诉我们,你受了菩萨戒,你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要有个限度,那可见这个菩萨的程度又低了一点。这下面「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毁他非爱」,这也是智慧境界啊。下面说「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那就是这个菩萨的程度低了一点;这个佛菩萨告诉你非情交者,你不要吐实诚。这可见佛告诉这个人,告诉菩萨要这样作,「不屡希望知量而受」,可见这个菩萨还是有贪心的呀,佛告诉你你要知量而受,不要无限度接受他的供养。

 

看这《披寻记》的解释:

「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至知量而受者:谓诸菩萨于彼有情若识不识」: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彼有情」,彼一切有情,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这样的情形都不一样嘛,各式各样情形。「一切等心,将护彼意随之而转」:不管认识不认识,你对待他们都要平等,心里面一样的。「将护彼意」,就是将就,爱护他的心;「随之而转」,随顺他的意思去活动。这个菩萨看这样,不违逆对方,尽量的随顺对方,不违逆对方的心意。「故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你若这样作,他就烦恼了;他不高兴的事情你赞叹,他欢喜的事情你就毁谤,这他烦恼就来了。「然若与彼为友为朋无怨无隙」:这是说特别关系的人。若是你和那个补特伽罗为友;这个「为友」怎么讲呢?我查字典,它解释你和他在思想上是相契合的人,同一意愿的,称之为友。那么就是大家有多少感情的,彼此间有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叫作「友」。「为朋」:同在一门叫作朋;「门」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个意思。就是同在一个地方居住的,叫作同在一门。或者说是同乡,大家是同乡,同在一处住,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认识,那么就叫作朋。或者这个朋是什么呢?大家是一个族姓里面的人;我姓王你也姓王,大家不只是同在一处住,而且是一家人,那就叫作朋。那就是有点认识而且还有一点关系,但是和那个友又疏远一点。由朋而后友;这友是有多少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人,而朋也是常有接近,但不一定思想是一致。「无怨无隙」:彼此间是朋友,没有怨恨,就是「无怨」。这个「隙」是裂痕,分裂了,彼此间有恨,那就不能合在一起,要分裂了,叫作「隙」。现在「无隙」,没有分裂,也没有恨,所以大家还是合作的。我们是朋友,心情上没有恨,而且可以合作的人。这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和一般的人就不同了。

那么你和他的关系是这样的一个情形。「为欲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方便策发毁所应毁,赞所应赞,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这个文是有点事情的。我和那个某甲某乙是朋友,无怨无隙。但是我为了想要令某丁某丙,和另外其它的人,令其它的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我教化那个人,叫他从罪过的地方走出来,叫作「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么他的身口意都学习善法,远离一切罪过。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法呢?我怎么样「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呢」?「方便策发毁所应毁」,那我就是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鞭策自己要发起这样的言论,什么言论呢?「毁所应毁」,诃斥一切有罪过的事情。我这样讲呢,你就是「出不善处」,从那有罪过的事情出来了。「赞所应赞」,怎么样叫作安立善处呢?我就赞叹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是有功德的,是自在安乐的,这是应该赞叹的。我这样赞叹呢,使令其余的众生就安立善处。「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不因为我的朋友他对这件事是欢喜,他欢喜作这个有罪过的事情,我就不毁所应毁了,我把毁所应毁隐藏起来。我不这样子,不因为我的朋友欢喜作罪过的事情,我就不毁所应毁了。也不因为我的朋友「非爱」,不欢喜作有功德的事情,我这朋友不欢喜有功德的事情,他不欢喜我就不去赞所应赞,我把所应赞叹的事情隐藏起来,我不能这样,我就要说真实话了。我要叫另外的有情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我不受我的朋友的影响,我要说真实话,我就毁所应毁,赞所应赞。所以这叫作「不因他爱非爱而为覆藏」,把这个毁所应毁,赞所应赞隐藏起来,我不这样子,我要说真实话。「与此相违,则不应尔」:怎么叫作「与此相违,则不应尔」?就是不能令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我就不要讲了,我就不必说「毁所应毁,赞所应赞」,那就不必了,就不必说这些话了。我这么讲这段文。「是故说言非情交者不吐实诚」:所以说非情交的,就不吐实诚。那这样说与我为友无怨无隙的人,这是情交,就是大家是好朋友,好朋友我就说真实话了,好朋友我就毁所应毁,赞所应赞。

「又于非情交者虽有求乞,不屡希望」:这个非情交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也和他有所求,求什么事情,但是你不要常常去求他去。「恐憎背故」:恐怕他不是诚心实意的和你作朋友,他不是真实相信佛法,有这么一次已经就是很可以了,你不可以向他常常有所求,你若常常求,恐怕他就要憎恨你了,他就不同你来往了。「于所施食知量而受」:对于他所布施的饮食你要知道量,不要太过量而受。「但为存养若力若乐食所食故」:但只是为了生命的存在,使令身体四大调和有力,那么心情也就好一点,来食所应食。若只是这个范围内,那也不是很多嘛,这个不是那么要紧。这是叫作「如应言说」。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为性谦冲如法晓喻。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假设菩萨以前同意了接受对方的饮食,就是他来请菩萨吃饭,以前你同意。「终无假托」:后来情况有点转变,终不假托,就是有困难了,我不能去了。那怎么办法不去?就是假托一件事,就不去那个人请吃饭的事情了,我不去了。这个事情就有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当然举这些例子都是丑陋的事情。就是这个居士不是很有钱,他请我吃饭,约会一个星期后他请我吃饭。后来有个大居士,有个特别有钱的人请我吃饭,那我就把这个穷居士,假托一件事把他拒绝了,推了,我就不赴这个请。现在菩萨「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不这样。「终不假托」,就是虚伪的说出一个理由来不赴先请,我还是答应那个人的约会。「为性谦冲如法晓喻」:这菩萨的内心要谦虚,不要说这样无所谓,我得罪他也没有关系,那就是高慢的心情了。菩萨不这样子,虽然这人好像不是那么大富贵的人,也不轻视这个人,不高慢。「如法晓喻」:真实是有困难,不能够赴这个居士的请求,那你要如法真实的,如法就是不是虚伪的,对他说我是怎么怎么不能来赴你的约会,要这样子。这个佛菩萨制定这个菩萨戒,这个话就是指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子嘛。

 

看《披寻记》: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至如法晓喻者:此说菩萨随顺世间事务随时从他受饮食等事,若受所请,终无假托」,假托实在就是虚伪,就是隐藏自己的内心,虚伪的说一句话推掉那个事情,就是这么意思。但是菩萨不这样,「终不假托而不往赴」。「如无力能往至其所」:假设自己真实有困难,没有这力量到那儿去赴那个约会的话,「应对于彼如法晓喻」,应对那个对方,要真实的对他说明白。「作如是言:非我于汝不赴先祈」:不是我有意不赴你的约会啊。「但无力能往至其所」,就是我没有这个力量,去了,不能去了。「惟愿勿于我所嫌恨弃背」,你不要嫌恨我,我没有答应你的邀请,你不要恨我啊,不要弃舍了我。要说真实话!

 

盈九、赞扬实德(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

这饶益有情戒一共是分十一科,现在是第九科。前边是好随心转这一科说完了,这是第九科,赞扬实德,真实有道德呢,菩萨要赞叹;赞叹是真实的。说这个人没有道德,你就不要赞叹,若赞叹那就是虚伪了嘛!所以这个地方是赞扬实德。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使令有功德的人心里面欢喜。这是总标,下边是释类。

 

  昃二、释类

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

「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这真实的功德是什么?什么叫作真实功德呀?这里边举出来。「于信功德具足者前」:对这一个补特伽罗,他对于佛法僧,对于第一义谛他有信心,具足了这样功德的人前面,「赞扬信德令其欢喜」,那么你就赞叹他对于佛法僧有信心,有信德,令他欢喜。这个信德实在不容易!也不是容易具足的呀!信的功德不容易具足。有人归依三宝受了五戒以后,这在家居士就发财了;那么他就说:「哎呀!我相信佛法有功德,使令我发财了。」你这时候怎么回答他这句话?你要有点智慧的啊!他过了多久又倒楣了,那么他就说:「我不信佛了!因为我信了佛以后,使令我作生意亏损了,这信佛没有灵验,我不相信了!」那么他若向你讲这句话,你怎么回答?这句话还是常有的事啊!不是说是很难见的事情。所以这个信心不是容易的。若是说信佛我就发财了,我信心就增长了;等到我又失败了,我又不信佛了。那这个人他对于佛法是没有信心的。所以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我发财也好,倒楣也好,我于佛法还是有信心;那这个人他对佛法有所理解,所以走好运也好,走衰运也好,不影响他的信心。所以我听见一件事: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听信一个法师‥‥,好像这个居士是从香港到加拿大去,然后去问一个法师说:「我要回香港!回香港好不好?」这法师说:「好!回香港好!」那么他就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回到香港在香港买了很多楼房、很多房地产。大概没有多久,这房地产加多少倍的涨起来,所以对这个法师就非常有信心。但是这个法师忽然间有了大病了,有了病,对法师就没信心了。

前面说「净信」,你对于人有信心不叫作净信,你若对法有信心那叫作「净信」。什么叫作法?法就是真理,对于佛法缘起的真理有信心,他永久不变。你这个法师有病,他还是有信心;你这个法师健康,他有信心。不因为你有大病,失掉信心;也不会因为发了财了,我的信心就增长了,也不因为这件事。所以这个「赞扬信德令其欢喜」,这真实说信,你要知道,就是对于佛法僧戒都有信心,而不是对于人的问题。所以在家居士若来到佛法里面来,我们出家人有责任要叫他开智慧,叫他在佛法上开智慧。不会说我有神通啊,你若供养我一块钱,我叫你发财得十块钱;你若给我一百,我能叫你发财到一千块钱。你若这样讲,这不是佛法!不是的!我再说一句话就是,你到一个地方听一个法师讲经,讲经就是讲经,讲这个法怎么怎么道理。他不讲经,老是说自己有神通,这话有问题。我是有这个意见;老是说我有神通,不是讲佛法,这件事你同意吗?是应该这样弘扬佛法吗?所以若是这样子,那就是有问题!还要别人说什么吗?立刻就知道这怎么回事了。所以这上面「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你要知道什么叫作「信德」?就是于佛法僧,于佛有信心,于法有信心,法就是苦集灭道,世出世间的缘起,第一义谛,这是法啊!三十七道品,六波罗密,这都是法啊!教行理,这都是法。僧,凡夫僧先不要讲,你要说圣僧,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阿罗汉、辟支佛,大乘十地菩萨,圣人的这些僧,赞叹这些事情,叫他有信心,不要说凡夫。凡夫是不可信的啊!凡夫不可信包括两方面:说他现在很用功修行,也不可信。说他现在是破斋犯戒,也不一定,他过几天又可能好了。就是不一定,进进退退的,凡夫老是这样子。

我那天说过一件事:我说过那个周叔迦居士,我说过,但我现在重复一遍。他对这个有名望的大德,他磕头礼拜;对于没有名望一般的出家人,他也照样磕头礼拜。这周叔迦居士他有多少著作,我有他的著作,我一看这著作,很不简单,有大智慧,这个人。有大智慧的人我们用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分别心是特别多的。我们说这个人他出家他修行,他靠不住;他不知道这个事儿啊?周叔迦也会知道的。但是他还是磕头!他顶礼礼拜!那什么原因呢?我曾经说过这个道理。只要在佛法里边栽培了善根,他将来一定能得圣道!不要说出家人,就在家居士他若诚心的在这里拜佛,向佛一合掌一低头,他将来都是要成佛的啊!就从这一点,不管你持戒破戒,你是有修行没修行,都是应该恭敬。我认为周叔迦,他不分别你是大德是小德,他平等的恭敬。我听人说,卢沟桥事变之后,卢沟桥事变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七七事变,日本人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日本人是把中国东北抢去了,成立一个满洲国。以后到了七七事变的时候,就是卢沟桥事变,这个时候周叔迦原来是作北京大学的教授,到这个时候他不作教授了,他把自己家里财产拿过来,办两个佛学院,一个男众佛学院,一个女众佛学院。佛学院里面有在家居士,但出家人多,上课的时候他先给法师磕头,然后上课。而出家人呢,他那佛学院是有楼上有楼下,看出家人在楼上站着,他看他出来了,那出家人说:「周迷糊!周迷糊!」说周叔迦是周迷糊。但是他就是这样子,他还是恭敬出家人。这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对佛法僧有信心,他不是一般肤浅的境界。说「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

「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对于戒的功德,说这个补特伽罗他受持五戒,不要说出家戒,都是一样的受了戒。「能持否?能持!」哎呀!我心里想,你这个人真是伟大!你能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这五样,你能持我认为就是伟大。「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使令他欢喜,他真实有这功德,你要赞叹他,令他欢喜。

「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个闻就是听闻佛法。这个字是别人讲,你去听就叫作闻。我认为这事也不简单!这就是那个讲的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你去听去,而肯自己能低头去听人家讲法,这是了不起。但是实在来说,这个闻是要包括自己阅读。你从一个人的法师那里去听法,或者是从经典上去学习,也叫作闻。其实就是学习的意思,能够学习佛法,这件事非常重要,你这智慧就从这里开始来的。所以「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所以我若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我就不要说太明白‥‥,一天就是吃饭睡觉,也可能作个早晚殿,也可能早晚殿都没有。一个出家人不学习佛法,这是个什么境界啊?这出家人是个什么境界?!若是你听闻佛法,常常的学习佛法;学习《金刚经》也好,学习《大智度论》也好,学习《瑜伽师地论》也好,你的智慧逐渐逐渐开发,那又是个什么境界啊?

我昨天读《马鸣菩萨传》,那上面说马鸣原来是个外道,是外道是出家了,他这个人读书非常多,有大智慧,有辩才。因为是在外道出家嘛,所以到佛教的寺院里来对出家人说:「你若是能够同我辩论,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你不能同我辩论的话,你们不要打犍槌,不要叩磬,不要受人供养。说你若打犍槌受人供养,你要同我辩论就可以。」这些出家人都不敢同他辩论,那么就只好不打犍槌。但不受人供养这件事就没有提,不受人供养怎么吃饭呢?所以这就没有提了。就有这个事情。后来有个胁比丘,是在北天竺,因为是大阿罗汉嘛,他入定的时候,他就看谁能够有大智慧能住持佛法呢?在禅定里面观察。就看见那个马鸣,这个外道,这个人有大智慧,他还是有善根,他能住持佛法。于是乎胁比丘从北天竺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到这儿来。到这儿来的时候,就到这个庙里边住,就说:「你们怎么不打犍槌呢?」这庙上比丘告诉他就是如此如此。说:「不!你们从今天开始打犍槌!」说是:「打犍槌,我们不能和他辩论。」说:「我负责和他辩论。」好!这旧住的比丘就商议说:「这新来的比丘这样子,他可以辩论吗?我看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呀!可以吗?」商量说:「可以!反正是他负责嘛,我们就敲犍槌。」马鸣这外道听到敲犍槌了,就来问:「你们为什么要敲犍槌?」说:「我们要和你辩论!」说:「你们谁辩论?」「我们新来的比丘同你辩论。」他说:「那我见见面看看!」一见面,马鸣一看见这个人,这个仪表看上去安闲自在,这就是心安,无论什么事情,行住坐卧,谈话或是不谈话,这些境界,威仪寂静,都不是动乱的境界。说:「好!我同你辩论。」说大家商议个时间地点。说我们不能随便辩论,要报告国王,然后我们七天以后,在什么什么地方,要在全城市宣布这件事,然后我们来辩论。那么约定好了时间地点,就报告了国王,国王感觉到「哎呀!好啊!」国王立刻来筹备这些事情筹备好了。

这个胁比丘到第六天的时候一入定,把这件事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最先到了会场,到了论师的高座上先坐好。然后国王大臣很多的人民都来了,最后是马鸣这个外道也来了。马鸣一看,这个胁比丘已经先座,他也和这个胁比丘对面坐下来。他一看这个胁比丘,比那天看见还自在,马鸣心里想:「莫非是圣比丘否?哎呀!今天有好的辩论,很好!」心里也很快乐。但是我们两人现在可以开始辩论了,谁先说话?谁先发言?胁比丘说是:「当然是我先发言,我是远来的,你是当地的。我是远来的客,我年岁比你大,我又先来这里坐,你是后来的,应该我先发言。」那么马鸣说:「也可尔!也好!你先发言。」

那么胁比丘说:「祝愿天下太平,国王长寿,风调雨顺,没有灾难。」就说这一段话。说完了,这个辩论就是你要讲,我就要破你的话,你所说出来的我把你给破坏了,这就是胜利了嘛。这胁比丘这样一讲,马鸣没办法破。预先讲好了,输了以后怎么办呢?如果我输了,我给你作徒弟,你是我的老师,我给你作弟子;你输了就给我作徒弟。就是两个人预先要约好了。那么马鸣输了就拜胁尊者为师父,就剃头发受了沙弥戒,然后受了比丘戒。这阿罗汉的智慧,就是战胜了;战胜了以后,马鸣这个时候就不是外道了,是马鸣比丘了,他在一处静坐,「哎呀!我是大智慧人啊,怎么就因为几句话就输给人家了,这件事我不同意!」后悔了!但是胁比丘不是平常人啊!是大阿罗汉啊!胁比丘是怎么回事?在这个马鸣菩萨传上没有说这些事,我在其它地方上看见,胁比丘这个人六十岁才出家,出家以后他说:「哎呀!人家得了初果得了二果,得三果,得阿罗汉,都是年轻人出家。我六十岁出家,我太晚了呀!我还有几天的寿命呢?我要特别的精进用功呀!」怎么办法呢?他这个胁不着床,就是不倒单了,一直的用功修行,不倒下来睡觉。所以称之为胁比丘。他得了阿罗汉有神通的呀!那么他一入定就知道马鸣心里面不服气;「你先想好了,叫我没有办法破你,这不算智慧啊!」反倒心里面不欢喜。但是胁比丘一入定就知道他心里不服气,于是在梦中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哦!这个胁比丘不是平常人呀!那我应该给他作弟子!」那么这心就服了。心一服,原来是外道嘛,不明白佛法,然后他学习佛法,很快的就是大论师了。

马鸣比丘在龙树菩萨之前的,是不是《大乘起信论》那个马鸣,这事儿不知道。我看见这个故事,我现在要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啊?就是那时候寺院里出家人不肯学习佛法,不肯学习佛法你就不明白佛法,不明白佛法那来的智慧同人家辩论呢?不能辩论的!这个外道里面有大智慧人,出家人就不光彩了,多亏还有一位胁比丘把马鸣降伏了,有这个事情。

「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个有闻的功德也不容易。有闻就有思,有思就有修,有修就有可能会得圣道啊!这圣道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闻是非常重要的。我看这个黄檗禅师语录,裴休作过丞相,作过节度史。这个时候可能不是丞相,是作节度史的时候,他信佛,裴休送子出家……,但是高僧传上他这个儿子我们找不到他的传,我曾经特意的拿出时间找他儿子的传,这是金山寺的源起,他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裴休丞相就是对黄檗禅师很恭敬。黄檗禅师是个禅师,他说出话来和一般人说话不一样,就是有智慧呀,话里边有意味。裴休也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对他也恭敬。有一天他好像作《起信论》的注解,那么就特别拿来给黄檗禅师看。黄檗禅师拿过来就丢在一边,「我宗无语句!」我们禅宗是离文字相的,不立文字,说这么句话。我看那个禅师语录看到这里,然后裴休因为这件事反倒对黄檗禅师特别恭敬,我看那段话就是这样子。但是我在想,黄檗禅师有可能的意思,用这个来降伏这个裴休。裴休是个有学问的人嘛,就是能写文章的人。后来他写了一首诗赞叹黄檗禅师,那个诗作得好,但是我没记住。可能是用这个来降伏他,如果是这样意思我同意,我同意把他这个文不用看,丢开,「我宗无语句!」可以这么讲。但是若从佛法学习这方面来看,我不同意!佛已经说了,学习佛法的次第,先从闻开始,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你不闻就没有思,也没有修,那怎么能得圣道呢?得圣道就没有希望了。那么说「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这句话就是不能成立了。你不读经论,这个闻的功德不能成立了,那这句话就变成废话了。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是降伏,调伏裴休是可以;如果以这样子做为学习佛法的次第是不对的,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使令他鼓励他,教他继续的学习佛法,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    

「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舍的功德,舍和取是相对的。取而不舍这是一个境界。而能舍的话,当然这个舍是一个慈悲心的行动;我同情别人的困难,我弃舍我所有解决他的困难。这是慈悲心的行动,这是难得,也不容易啊!「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使令他心里欢喜。《披寻记》上还有解释,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说。

「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这闻是慧的开始,那么加上思惟,修习,修学圣道,闻思修三慧,乃至到圣人得到诸法实相的智慧。这功德具足了的人的面前,要赞扬他慧德的具足,使令他心里欢喜。菩萨是应该这样作的,这叫作赞扬实德;就是真实有这功德,应该加以赞叹。

 

看底下《披寻记》的解释:

「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等者」:这一段文。「此中功德略有五种」:这里边有真实的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呀?简略的说有五种不同,「谓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如是五种七圣财摄」:这五种功德是属于七圣财所摄的。在家人社会一般大众就是金银财宝这个是财,出家人佛教徒以这七种善法为财,就是这五种再加个惭、愧,这圣财摄。「由离所治及生胜乐,是名功德」:为什么称之为功德呢?因为这五法它有所治,还能生胜乐,所以叫作功德。什么叫作所治?什么叫作生胜乐呢?下边解释。「信功德者:由能对治憎嫉圣教及生信俱清净乐故」:你若有了信的话,你就能对治对于佛法的憎嫉,不高兴佛法这个心情就是消除了。你对佛法有信心的时候,那么对于佛法的憎嫉就被对治了,那这样子是个功德这是灭恶。「及生信俱清净乐故」,这是生善。你对于佛法僧戒,出世间的苦集灭道缘起有信心的时候,你这信心的同时,在你的内心里面有清净安乐。什么叫作清净的安乐?当然这是有智慧相应的。我们如果是学习了佛法以后,我们内心会发出来一个智慧,那个智慧是快乐的。是什么?我们学习佛法以后会发觉,若不学习佛法,一直的都在生死流转,受生死苦,在生死海里面受苦,没有办法能解脱出来的。我们学习佛法以后,发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有希望从大海里面能够解脱出来,能到涅槃的彼岸。虽然现在没到,但是有希望,所以心情快乐。你若是对于佛法的学习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心情快乐:「啊!我有希望能够成佛了,我不再生死海里面受苦了。」你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心情快乐。所以学习佛法以后,有了信心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由信来的,实在也是由学习来的。说是「及生信俱清净乐故」,你若有信的时候,这信心的同时,与清净乐在一起。这俱是在一起的意思。你若是失掉信心的时候,这乐就没有了。

「戒功德者:由能对治能往恶趣恶行,及生善趣所有乐故」:这戒的功德是什么呢?「由能对治能往恶趣」:你若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乃至受出家的戒的时候,你就能够对治,能够消除出去能往恶趣的恶行,恶趣是果报,恶行的恶果报的因。你若能持戒就不作恶事,就没有恶行;没有恶行的因也就不会得到恶趣的果。这恶的因果被对治了,就是灭除这苦恼。「及生善趣所有乐故」:我常常持戒清净,将来你就会往生到人天的世界去享乐,不会到三恶道去了,那这就是乐。你若持戒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就是灭恶生善,你心情快乐。

「闻功德者:由能对治于缘起法不能解了,及生正解俱行法义乐故」:这个闻功德,闻有什么功德呢?闻功德者「由能对治于缘起法」,闻就是学习,听闻佛法,你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于缘起法不能解了」的事情被对治了,原来不知道嘛,不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出世间因果通通都不明白,只知道现前就是唯利是图。社会上的人还求什么事情?就是唯利是图,然后加上享受。不管你是作律师也好,你是作什么也好,就是求财,然后享受。就是这样子嘛,世界上没有别的事。不过有智慧的人能说好听的话,「我是为人民服务!」也可能有诚意为人民服务,但是不能够,你决定不会「我不为自己服务!」没有这件事!要为自己服务。反正为人民服务或不服务,一定是为自己服务,一定是这样子嘛。其它事情不知道啊!世间的善恶果报,出世间的圣道,不知道这件事。现在你若能闻的话,你现在就知道有缘起法:有世间缘起,有出世间的缘起。原来是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对治」。「及生正解俱行法义乐故」:因为闻,你就会引生出来正确的理解,对于佛法有认识,认识就生正解,就知道法和义。法是文字,文句是言句,义是文句所诠显的道理,有法有义,有义就有法。有苦集灭道,十二缘起,六波罗密,这些事情,「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情!我原来通通都不懂啊!这样子我就可以由凡而圣,由迷而悟,我可以得大解脱了!」所以也生欢喜心啊!这是闻,灭恶生善的功德。

「舍功德者」:这舍功德怎么讲呢?「由能对治悭垢弊心积集众具及生后世无匮资财乐故」:这舍功德怎么讲呢?舍在这上看就是财的布施。财的布施有什么好处呢?「由能对治悭垢弊心」:原来我不愿意布施,我悭吝。悭吝就是垢,是不清净的。这个悭垢是个弊恶的心情,就是看人家很苦,不肯救护别人,那就是悭垢弊心。「积集众具」:这个悭吝心,一直的积集自己的财富,而不肯去帮助别人。现在你有舍的功德,就是灭出去了这个「悭垢弊心积集众具」这些事。「及生后世无匮资财乐故」:你能够布施,你就能够生后世的无匮乏资财,资财不缺少,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安乐了;不贫苦了嘛,对治了贫苦的这些事情。所以这个舍的功德也有快乐,也是有快乐的。

「慧功德者:由能对治狭劣愚痴增广,及生如实觉慧胜义乐故」:前面闻功德说了,就是思惟的功德,和修所成慧的功德,乃至到得圣道的智慧的功德。这个「由能对治狭劣愚痴增广」:要是不学习佛法,就是狭劣,心量很小,就是愚痴,不明白道理,这个愚痴一直地增长广大。现在若得到佛法的智慧,就是灭除了狭劣的愚痴增广的事情。「及生如实觉慧胜义乐故」:你学习佛法有智慧,这个智慧是如实的觉慧,能觉悟真实道理的智慧。这个智慧渐渐增长,能见胜义,能见殊胜的第一义谛,这时候有大快乐。世间上事情的苦恼,多数因为没有智慧才苦恼;有智慧的时候就没有苦恼,它能化解一切苦恼。所以这是智慧的功德。「如闻所成地释」:这个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如闻所成地的解释,也就是这一段文的意思。

这是第九科赞叹扬实德,下边第十科,调伏有过;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盈十、调伏有过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

这是总标。这个诸菩萨他的心性,就欢喜悲愍众生的苦恼,那怎么办呢?「以调伏法来调伏众生。

看《披寻记》:

「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者:谓依声闻及诸菩萨显示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这菩萨怎么叫作调伏有情呢?谓依声闻的调伏法,及诸菩萨的调伏法。声闻及诸菩萨,什么是调伏法呢?「显示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别解脱就是戒,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你不杀生,杀生的罪过就解脱了,不偷盗就解脱了偷盗的罪过,一样一样的解脱叫作别解脱。「及别解脱相应之法」:相应之法就是定慧了,这些。「是名调伏法」:用这戒定慧来调伏众生。「调伏所化声闻及诸菩萨」:所调伏的众生就是这两类,小乘佛教学者名之为声闻,大乘佛教学者就是诸菩萨,「是名调伏有情」。这是总标,下边是释类,分三科。第一科举诃责;分三科,第一科是软诃责。

 

  昃二、释类

    辰一、举诃责

      宿一、软诃责

若诸有情有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下品的过失,有下品的违犯,犯戒属于下品。「内怀亲爱」:这样的众生他内心里面有犯戒的烦恼;犯戒的因缘,这种心发生作用就犯戒了。这样的众生菩萨怎么办法呢?「内怀亲爱」。菩萨内心里面对于这个犯戒有过失的众生,还是亲爱的。「无损恼心」: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而他表现于外的面貌,是「软诃责」,轻微的诃责这个犯戒的有情。

 

      宿二、中诃责

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若诸有情有中品的过失,有中品的违犯戒。「内怀亲爱」,菩萨对这个众生怎么办呢?也是内心里面是亲爱的,无损恼心。以中品的诃责而诃责这个众生。这是第二科;第三科是上诃责。

 

      宿三、上诃责

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

「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的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前面是赞叹扬实德,这下面调伏有过,这样子。

 

看《披寻记》:

「有下品过下品违犯等者:犯罪因缘是名过失」:什么都是因缘生法,你违犯这条戒了,它是有因缘的,这叫作过失,指内心说。「所犯众罪是名违犯」:就是你内心里面有一个犯戒的因缘,这因缘你行动出来,就叫作犯戒了,是名叫作违犯。「即彼毁犯意乐是名犯罪因缘」:那么前面举出来一个犯罪的因缘,然后又说违犯,这两个意思怎么解释呢?下面说「即彼毁犯意乐」,你内心里面欢喜作这个错误的事情,你那个欢喜心就是犯罪的因缘,指内心说的。「即彼自性是名所犯众罪」:就是你这个犯罪的因缘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时候的相貌,那个体性就叫作所犯众罪。「此各有其三品差别」:犯罪的因缘和所犯的众罪,这是有三品的差别:一个软品一个中品一个上品。「如下摄事分释」,就是「﹙陵本九十九卷七页﹚」那上说的。那上说的这三品的分法,约你内心说的话呢,你无知,不知道,那也可以说是无心,不知道所以才犯了戒。我不知道这是犯戒,那我犯了戒。但是若是你学习过戒法,你就知道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但是你这时候忘念了,不知道了,虽然是学过但是忘掉了,那么犯戒的时候还是无知,这就是下品的因缘犯戒。这第二种呢,就是我知道什么叫作犯,什么叫作不犯,但是来了烦恼的时候就是犯戒了,这样子叫作中品的犯戒因缘,中品的犯罪。什么叫作上品呢?轻慢!我知道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什么是轻什么是重都知道。但是他轻慢这件事,不拿这当一回事,我无所谓,犯了戒,这是上品的犯戒的因缘。那么摄事分还有不同的解释,我就说出这一样。

 

    辰二、例治罚

如诃责法。治罚亦尔。

前面说诃责有软品中品上品的不同,那么诃责有这三品不同,「治罚亦尔」,也是有三品的不同。

 

看《披寻记》:

「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诃责谓由语业」:诃责是由语言来诃斥这个人,是语业的行动。「此诃责相略有三种不同,如正诃责犯戒声闻」,那上说。「一曰汝期鄙劣活命」,这是诃责。「汝期鄙劣活命」:说你并不是为了要了脱生死,要得涅槃,有出离心而出家的,你就是想要到佛教来活命来了的,你是用这种弊劣的心机来出家的。说这句话就是诃责了。「二曰汝意乐不清净」:你的内心不清净,你有染污的希图。「三曰汝以活命意乐行非法行」:你来到佛教来不修学圣道,就是一天到晚指佛穿衣赖佛吃饭,用这样的心情作种种罪过的事情,这也是诃责了。就是这三种诃责。「如下摄事分说」:这几句话就是摄事分说的。「﹙陵本八十六卷二十二页﹚」。

「治罚谓由身业」:前面说的是语业,治罚这个是指身业说的。身业怎么样治罚呢?「如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令诸有情获得义利」:「辛楚加行」,藤条就是楚,就是拿着藤条要打了,苦苦的打来了;「猛利」是很用力的来处理这件事。这样令诸有情获得佛法的义利,「名治罚」,这是治罚法。此如诃责亦有三品的不同,故云亦尔。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和合粉与蔬食[栏目:太虚法师]
 对儿女需要执着吗?(肖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解读[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栏目:放下的幸福]
 一心才有加持[栏目:达真堪布]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九章 避免生起诽谤相[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六○二)[栏目:杂阿含经]
 众生是娑婆的缩影[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